2025-2026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自主测评卷
满分:100分 时长:90分钟
版块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整体评价
评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6 分)
一、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11分)
奶奶的院子里种满了花和树。每到秋天,这里就变得五彩缤(bīn bīng)纷。
jú huā zhēng
黄色的、紫色的喇(lā lǎ)叭花 奇斗艳;金灿灿的
guī zé pái liè pū chéng zi
落叶不地在地面上,像了一块美丽的地毯;、
wén gōu
苹果散发出的好的气味住我的脚。奶奶一边笑,一边给我挑(tiāo
fēng shōu
tiǎo)选最大最红的苹果,奶奶的笑声也是一曲(qū qǔ)的歌。
1.看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7分)
2.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二、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
3.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用“ ”画出错别字,然后把正确的字改在括号内。(4分)
(1)风霜 憎送 寒冷 ( )
(2)残月 城墙 印象 ( )
(3)邮栗 颜料 笔盒 ( )
(4)水泥 路陉 落叶 ( )
4.“琰(yǎn)”字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2分)
A.炎热 B.帝王 C.美玉 D.火焰
5.下列说法有误的是哪一项 ( )(2分)
A.《赠刘景文》是苏轼送给好友刘景文的勉励诗。
B.《秋天的雨》抒发了作者喜爱秋、赞美秋的情感。
C.《听听,秋的声音》中,作者仅描写了树叶、蟋蟀、大雁的声音。
D.《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金色巴掌”指梧桐树的落叶。
三、学校组织了秋游活动,小本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秋游时的所见所闻。(17分)
9月28日星期六晴 秋高气爽,微风习习。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岳麓山秋游。 岳麓山真热闹啊,来来往往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在爱晚亭欣赏着美丽的风景:金色的梧桐叶在空中起舞,火红的枫叶好像晚霞落在枝头,松柏还身披那苍翠的绿衣。我们连声赞叹:“真是太美了!” 岳麓山的美景真让人流连忘返。
6.下列词语不能体现日记中画线部分描写的美景的是( )(2分)
A.枫林如火 B.层林尽染 C.一叶知秋 D.青翠欲滴
7.日记中加点词语是关于 季的,像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2分)
8.依依读完小本的日记,不理解“络绎不绝”的意思,她可以用 的方法理解,意思可能是 。(2分)
9.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日记中描写枫叶运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是( )(2 分)
A.顽皮的秋雨给庄稼们洗了个干净的澡。
B.秋姑娘在人们的欢笑声中舞起了她的裙摆。
C.秋风吹过,稻谷笑弯了腰,苹果乐红了脸,石榴咧开了嘴。
D.秋天到了,一颗颗饱满的柿子就像一个个挂在枝头的小灯笼。
10.下列对日记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岳麓山游客众多,十分热闹。
B.学校组织学生去岳麓山秋游。
C.秋天,是值得去岳麓山的季节。
D.岳麓山风景优美,让人沉醉其中。
11.休息时,语文老师组织大家玩起了诗句接龙。登上爱晚亭欣赏枫林美景,使人想到杜牧笔下的诗句“停车坐爱 , 二月花”;远望山上红黄绿交织的绚丽景色,又让人想起《赠刘景文》中以“一年好景 ,最是 ”两句描绘的美景。(4分)
12.秋天给岳麓山涂抹上各种颜色,让我想到《秋天的雨》中的句子: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 像一枚枚 ,飘哇飘哇,邮来了 。(3分)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共34分)
四、阅读文本,回答问题。(34分)
(一)秋收
只那么一眨眼,二、三月播种的春光就长成庄稼、结果成熟了。稻子沉甸甸的,苞谷黄灿灿的,小米穗儿就好像黄狗又肥又长的尾巴,毛茸茸的,对着山野晃。这黄黄的庄稼,似一层又一层金灿灿的阳光铺在土地上面。这是秋收时美好的景象。
太阳出来了。红红的光影里,走来了牛群、羊群和摇摇摆摆的鸭群,走来了不上早课的孩子们。女人们拿着镰刀、背着背篓从村口出来,在前面的,是一群挑着箩筐、抬着谷桶的男人。
进了田,就开始割稻谷,割出一个角后,就开始打稻谷。“乓、乓、乓、乓”的打谷桶声和“嗡————嗡————嗡————”的打谷机声热闹非凡,交织成一首欢腾的乡间音乐。虽然很忙,但不时有人走近桶边,捧一捧谷粒,捏捏,掂掂,
簸(bǒ)簸,想收圆两唇吹一吹,却怎么也收不拢那一抹微笑。
人们彼此躬着、弯着,灿烂的阳光在周身照耀,大家的脊背都湿漉漉的。天气太热了,天空蓝如一幅水墨,洁白的云朵如纤(xiān)弱纤弱的蚕丝,似断非断。大家直起腰来,揭开草帽,擦擦汗,望望天,扇扇衣襟,然后像儿时喊“阴凉阴凉快过来,太阳太阳快过去”一样,开始盼着风。
一声“吆嗬嗬————”,风便丝丝而来。
又一声“吆嗬嗬————”,风便呼呼而来。
满山满山的树枝被风吹着,那是一层层被吹动的青色;满坡满坡的草茎被风吹着,那是一层层翻滚的绿色;满坝满坝的稻谷被风吹着,那是一层层涌动的金色。
(选文有改动)
13.作者在第2~4自然段中,描写了人们秋收时的哪三个场景 (2分)
14.文中第3自然段中的“簸”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可知它的意思与 (竹器 动作)有关;第3自然段中“欢腾”一词,通过 的方法可知它的意思是 。(3分)
15.文中画横线的内容,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小米穗儿比作 ,突出了小米穗儿 的特点。(3分)
16.秋收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请结合文本内容说明理由。(4分)
17.仿照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写你眼中美丽的秋景。(4分)
(二)九月秋
九月,风越来越爱号叫,空中的乌云越来越密集。秋季的第一个月到来了。
和春天一样,秋天也有属于它自己的一份工作时间表,可是,和春天相反,秋天的工作是从空中开始的。树上的叶子慢慢开始变黄、变红、变褐。由于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它们便立刻开始枯萎(wěi),丧失了原有的碧绿色彩。在叶柄通向树枝的那个部位,也出现一个衰老的圆环。即使风和日丽,树叶也会飘落。突然,这儿落下一片红色的杨树叶,那儿又落下几片黄色的柳树叶,叶子在空中翩(piān)翩起舞,又轻轻滑过地面。
当你清晨醒来的时候,会发现草地上迎来了第一场白霜。因为头一次霜总是在黎明前降临。越来越多的枯叶从枝头飘落,到了最后,刮起专摘树叶的西风,把整个森林的华丽夏装呼啸(xiào)带走。
可爱的雨燕已无影无踪,家燕和在我们这一带其他的候鸟都成群结队,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夜里陆续出发,踏上遥远的旅程,空中越发空旷了。水失去了夏日的温和,越变越凉——已不适宜人们在河里洗澡了……
突然,像专为纪念那炎热的夏季一样——天气又转暖了。一连几天,都是云淡风轻,清爽宜人。宁静的空中飞飘着一根根长长的细蜘蛛丝,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银光……田里可喜的新绿,也在愉悦地闪耀光芒。
村子里的人欣赏着秋天生机勃勃的农作物,满面笑容地说:“夏老婆子又回来了。”
森林里的居民们在为漫长的冬季作准备,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暖暖和和,把那些未来的生命安全地藏起来,不再关怀照料,就这样一直持续到明年春天。
(选文有改动)
18.根据第2自然段的内容可知,树上的叶子慢慢变成了 、 、褐三种颜色。(2分)
19.关注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完成下面的题目。(5分)
(1)第4自然段中“空旷”一词可用 的方法理解,意思可能是 。
(2)第6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应该用 的语气来读,从中能感受到村民在 时 的心情。
20.阅读第2~4自然段,树叶变色、 、 、 这些现象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3分)
21.结合文本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4分)
(1)秋天的工作与春天相同,都是从空中开始。( )
(2)秋天的头一次白霜,并不总是在黎明前降临。( )
(3)秋天的天气也会回暖,像是特地纪念炎热的夏天一样。( )
(4)九月,可爱的候鸟都已陆续出发,开启一段遥远的旅程。( )
22.请从文中找到一处优美生动的句子,抄写下来,并说说它美在哪里。(4分)
句子:
理由: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共30分)
五、习作。(30分)
23.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趣、难忘的事如同点点繁星,时有发生。请选择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以日记的形式把它写下来。
第二单元自主测评
一、1.菊花 争 规则 排列 铺 橙子 闻 勾 丰收
2. bīn lǎ tiāo qǔ
二、3.(1)憎 赠 (2)印 印
(3)栗 票 (4)陉 径
4. C
5. C
三、6. D
7.秋(示例)五谷丰登
8.(示例)联系上下文 形容车马、船只、行人等往来不断
9. D
10. D
11.枫林晚 霜叶红于 君须记橙黄橘绿时
12.枫叶 邮票 秋天的凉爽
四、(一)
13.割稻谷,打稻谷
14.动作(示例)联系上下文欢喜得手舞足蹈
15.比喻 黄狗又肥又长的尾巴饱满
16.秋收时人们的心情是喜悦的。虽然秋收时十分忙碌辛苦,但人们看到打谷桶里的谷粒时,还是忍不住露出笑容,体现了人们丰收时的喜悦。
17.(示例)秋天真美呀。秋风一吹,吹来果子香甜的气味;秋雨一落,奏响秋天的乐章;秋霜一降,装点辽阔的土地。
(二)
18.黄 红
19.(1)(示例)联系上下文 地方广阔,没有树木、建筑物等
(2)(示例)欢快 丰收 喜悦
20.草地上有了白霜 候鸟远飞 水越来越凉
21.(1)× (2)× (3)
(4)
22.(示例)越来越多的枯叶从枝头飘落,到了最后,刮起专摘树叶的西风,把整个森林的华丽夏装呼啸带走。这句话将绿叶比作森林的华丽夏装,突出夏日森林的枝繁叶茂,又说西风“专摘树叶”,运用拟人,语言生动形象,写出了秋风一吹,叶子纷纷掉落的景象,富有画面感。
五、23.【习作点拨】本次习作要求我们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写时要注意日记的格式,首先在第一行写上日期、星期、天气,接着在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转行时要顶格。正文一般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日记的内容要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