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自主测评卷
满分:100分 时长:90分钟
版块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整体评价
评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9分)
一、看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10分)
fù qīn yīn yuè yuè qì
依依的是一名老师,他会很多种,能
yǎn zòu měi miào yuè qǔ
出各种的
dǒu dòng chì bǎng mǎ yǐ
2.清晨,树上的鸟儿 着,树下的正在,
bān jiā
它们都在为新的一天作准备。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10分)
3.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3分)
(1)( ) A.瞬间(shùn) B.呢喃(ne) C.盘旋(xuán)
(2)( ) A.竹笋(sǔn) B.叽喳(zā) C.唧哩哩(jī)
(3)( ) A.汇聚(huì) B.仅有(jǐn) C.一副手套(fú)
4.读一读下列拟声词,并填入语段中恰当的位置。(填序号)(3分)
①咚咚咚 ②哗哗哗 ③咕咕咕
④吱吱嘎嘎 ⑤乒乒乓乓 ⑥噼里啪啦
厨房是一个音乐厅,你听, ,妈妈拧开水龙头正准备给青菜们洗澡。随后,菜刀也激动起来,在案板上 地打起鼓来。不一会儿,被处理好的青菜们像玩滑梯一样溜进油锅里,顿时发出 的声响。
5.下列关于声音的描写不恰当的是( )(2分)
A.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嗡地奔波着,那声音仿佛轻柔的呢喃细语。
B.海浪猛烈地拍打着礁石,那声音就像一首雄伟的乐曲,令人印象深刻。
C.走进山林,小溪叮叮咚咚地流淌着,那声音如同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
D.奶奶在乡下养了鸡、鸭、羊等,它们一旦欢叫起来,那声音简直就像一场热闹的音乐会。
6.下列关于摘抄这一好习惯的说法有误的是哪一项 ( )(2分)
A.可以在合适的地方给摘抄的内容注明出处。
B.读书时,可以把写得好的语句记录在摘抄本上。
C.摘抄有利于记忆课文内容,但不会丰富我们的知识。
D.把描写同类事物的语句分门别类地摘抄下来有助于提升习作能力。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8分)
7.读一读,在画线部分运用恰当的句子后面画“ ”,并完成仿写。(6分)
(1)在操场跑了800米后,小本累得筋疲力尽。( )
(2)轮到桐桐上台演讲了,她紧张得手舞足蹈。( )
(3)年终将近了,爸爸工作非常多,忙得晕头转向。( )
仿写:①聪聪要跟着妈妈去看画展了,他高兴得 。
② , 。
8.小雨滴答,跳进小溪;小溪叮咚,流进小河;小河哗啦,奔向大海。(仿写句子)(2分)
四、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1分)
9.水,也是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 。小雨滴 ,一场热闹的 便开始了。滴滴答答…… ……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 ;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 。
10. 代诗人 的《采莲曲》中,写罗裙与荷叶一样绿,姑娘的脸庞与荷花一样红的诗句是“ ,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们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优美意境。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共31分)
五、阅读文本,回答问题。(31分)
(一)林中乐队
五月,莺没日没夜地唱起歌来,不停地尖声叫着,啼啭着。孩子们都觉得奇怪:它什么时候睡觉呢?原来鸟儿们在春天是很少睡大觉的,每次就睡短短的一小觉。它唱一阵,打个盹儿,醒来再唱第二阵;中午睡一会儿,半夜里睡一会儿。
在清晨和黄昏,不光是鸟,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在森林里可以听到动听的独唱、笛声、鼓声、提琴声;可以听到嗥(háo)叫声、咳嗽声、呻吟声;也可以听到吱吱声、嗡嗡声、呱呱声。燕雀和歌声婉转的鸫(dōng)鸟,用清脆、纯净的声音唱着;啄木鸟打着鼓;黄鸟尖声尖气地吹着笛子;母鹿咳嗽着;狼嗥叫着;猫头鹰哼哼着;蜜蜂嗡嗡地叫着;青蛙咕噜咕噜地吵一阵,又呱呱呱地叫一阵。
没有好嗓子的动物,也不觉得难为情。它们都会按照自己的爱好来选择乐器。啄木鸟寻找能发出响亮声音的枯树枝,这就是它的鼓;它那结实的嘴,就是顶好的鼓槌(chuí)。天牛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这不是活像在拉一把小提琴吗?
蚱蜢用小爪子抓着翅膀:它的小爪子上有小钩子,翅膀上有锯齿。一只火红色的水鸟把长嘴伸到水里,使劲儿一吹,把水吹得咕噜咕噜直响,整个湖里传起一阵喧嚣,好像牛叫似的。沙雉(zhì)更是异想天开,它竟用尾巴唱起歌来了:它一个腾身冲入云霄,然后张开尾巴,头朝下直冲下来,它的尾巴兜着风,发出一种咩咩的声音———不折不扣,活像羊羔在森林的上空叫!
这就是林中的乐队。
(选文有改动)
11.森林音乐节马上就要开幕了,请你根据招募要求,从林中乐队里中选出合适的动物音乐家。(3分)
12.啄木鸟入选为森林乐队中的鼓手,它把 当作鼓,它把 当作鼓槌。(2分)
13.下列对文中加点部分“难为情”理解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感到很辛苦 B.感到特别为难
C.心情不好 D.觉得不好意思
14.文本是围绕哪句话展开描写的 请你用“ ”画出相关句子。(2分)
15.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演奏方法,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
动 物 演奏方法
蚱蜢 ①
水鸟 ②
③ 张开尾巴,兜着风从高空直冲而下
16.文本的描写非常生动,请你摘抄一句,并说说该句子好在哪里。(3分)
(二)悬空吊篮
每当春末,大地泛起绿色的波浪,黄鹂便长途跋涉,从南方回到北方。它们披着金色的外衣,晃动着头上那宽阔的黑纹和翅尖、尾梢的墨羽,唱起婉转清脆的歌……实在令人心醉。
一天,我家墙角的香椿树上,来了两只黄鹂。它们匆匆来去,忙个不停,一会儿衔来细草,一会儿扯来麻丝,在伸出的细枝分杈处,缠缠绕绕。我猛地发现:它们在做窝。
许多鸟都有筑巢的本事。不管是泥土堆的,还是树枝搭的,尽管形状不一,但都没有黄鹂窝那样令人爱慕。几根麻丝缠在枝梢,裹满细草、棉絮、碎纸、羽毛的圆球挂在下边,微风一吹,晃晃悠悠,简直像个精致的悬空吊篮。
后来,一只黄鹂独自飞来飞去。它叼着毛毛虫,供给留在窝里的黄鹂食用。过了一些时候,两只黄鹂又都忙碌起来。它们寻来食物,站在窝边,四个小脑袋就争着追去,发出吱吱的叫声……啊,黄鹂有了孩子。
爸爸妈妈长得那样漂亮,小黄鹂也一定很俊俏。我登上墙头踮起脚,向着黄鹂的窝里张望。可是,大黄鹂对我抱有敌意,一见有人上墙,就叫个不休,好像怕我去抢它们的孩子似的。
一天傍晚,狂风骤起,树冠摇曳(yè),飞鸟惊鸣,大地一片昏暗。我赶忙跑进屋,隔着窗子,向外张望。猛地,我看见香椿树下的草堆上,一个小东西在扑扑棱棱地乱动。
那是什么?是小鸡?是麻雀?还是……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几步奔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小黄鹂。我明白了,准是风太大,小家伙从窝里掉了下来。我心疼地用双手把它捧起,跑回屋去,放进铺上细草的篮子里。
吱吱吱,它在冲我叫。小家伙不客气地向我张着嫩红的小嘴。我茫然了,失去父母的孩子跟我要吃的了。它那张开的小红嘴,如同喷吐着火舌,吞噬(shì)着我的心。我也听不下去了,心一横,跑出门外,奔向田野,去寻找救命的蚂蚱……
第二天,风虽然息了,树上的两只大黄鹂却烦躁不安、乱蹿乱叫。我明白,它们在思念自己失去的孩子。怎样才能把小黄鹂还给它们呢?上树?不成。黄鹂的窝,吊在树梢,离老杈很远。何况,香椿树又很脆……
我找来一个小网兜,把它捆在一根细长的竹竿顶上,再次登上墙头。网兜里的小黄鹂仍在吱吱地叫。大黄鹂听见了叫声,看见了孩子,在我头上扑打,鸣叫得更厉害了。
竹竿慢慢高举,网兜徐徐上升,小黄鹂慢慢地向着吊篮挨近、挨近……黄鹂全家团圆了。望着那空中的吊篮,我笑了,甜甜地笑了。
(选文有改动)
17.由文中的描述可知,黄鹂鸟有着 的外衣,头部有 ,翅尖和尾稍的羽毛是 色的,它们歌声的特点是 。(4分)
18.标题“悬空吊篮”在文中指什么 ( )(2分)
A.黄鹂栖息的香椿树杈 B.大黄鹂在树梢上搭的窝
C.“我”装蚂蚱用的篮子 D.“我”托举小黄鹂的网兜
19.下列对文本第5自然段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这段话写出了“我”对小黄鹂的好奇和关心。
B.这段话写出了大黄鹂对小黄鹂的担心和爱护。
C.这段话写出了大黄鹂非常不友好,惹人讨厌。
D.这段话中的“踮”字是对“我”的动作描写。
20.根据文本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2分)
(1)两只黄鹂把“我”家废弃的一个悬空吊篮当作窝来住。 ( )
(2)一天傍晚,两只小黄鹂被狂风吹到了香椿树下的草堆上。 ( )
(3)“我”最后爬上了香椿树,把掉下来的小黄鹂还给了大黄鹂。 ( )
(4)很多鸟都有筑巢的本事,但在“我”心里,都没有黄鹂窝那样令人爱慕。
( )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请结合文本内容写一写你的体会。(3分)
22.你喜欢文中的“我”吗?为什么?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3分)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共30分)
六、习作。(30分)
23.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关注过以下问题?如一些同学没有将垃圾分类就扔进了垃圾桶,有些游客在景区乱写乱画……面对这些问题,你有什么想法?请你选择一个写一写,如果有改进的办法或建议,也可以写下来。
第七单元自主测评
一、1.父亲 音乐 乐器 演奏 美妙 乐曲
2.抖动 翅膀 蚂蚁 搬家
二、3.(1)B ní
(2)B zhā
(3)C fù
4.② ① ⑥
5. A
6. C
三、7.(1) (3) (示例)①一蹦三尺高 ②听完哥哥讲的笑话,我笑得前仰后合
8.(示例)白云悠悠,飘向天空;天空蓝蓝,映入湖水;湖水清清,水天一色。
四、9.大自然的音乐家 打击乐器敲敲打打 音乐会叮叮咚咚
每片树叶 不同的声音
10.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五、(一)
11.燕雀、鸫鸟 天牛 黄鸟
12.能发出响亮声音的枯树枝结实的嘴
13. D
14.在清晨和黄昏,不光是鸟,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
15.①用带小钩子的小爪子抓翅膀
②用长嘴吹湖里的水
③沙雉
16.(示例)天牛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这不是活像在拉一把小提琴吗?作者把天牛发出的嘎吱的响声比喻成在拉小提琴,生动形象。
(二)
17.金色 宽阔的黑纹 墨 婉转清脆
18. B
19. C
20.(1)× (2)× (3)×
(4)
21.(示例)画线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黄鹂饥饿的状态和“我”焦急的心情。
22.(示例)喜欢。文中的“我”是一个善良、聪慧的人。看到小黄鹂掉到草堆上,“我”解救了它,并给它寻找食物,体现了“我”的善良;“我”还机智地想出了用网兜送小黄鹂回家的方法,体现了“我”的聪慧。
六、23.【习作点拨】先清楚地将自己关注的问题写下来,然后写一下自己对这种问题的看法,最后可以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等方面写出自己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