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自主测评卷
满分:100分 时长:90分钟
版块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整体评价
评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43分)
一、看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9分)
fǔ tóu pī
神话故事中的盘古用开黑暗,从此有了天和地。为了不让天
zhī chēng jīng pí lì jié lèi
地重新合拢,他着天地,最终,得倒下了。此后,他的身体化作了世间万物,创造出了这美丽的世界。
xiōng hěn měng shòu rén jiān
远古时期,的肆意危害着,人们过着
bēi cǎn
的生活。
二、根据要求完成练习。(34分)
3.用“ ”画出下列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并在后面的横线上改正。(3分)
(1)浑浊(zhuō) 饶恕(shù) 泥浆(jiāng)
(2)混乱(hùn) 花圃(fǔ) 崩塌(tā)
(3)措施(cuò) 愤怒(fèn) 成绩(jī)
4.为下面语境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2分)
①shǎo ②shào ③zāng ④zàng
小本在聪聪那里借了一本《中国少( )年儿童百科全书》,但是不小心把书弄脏( )了,小本向聪聪道了歉,并买了一本新书还给了聪聪。
5.下列哪个字的读音可能与其他三个不一样 ( )(2分)
A.鹅 B.醐 C.鸬 D.瑚
6.判断下列词语的字形是否正确,全部正确的在横线上画“ ”,有错误的字用“ ”画出并改正。(3分)
(1)坚持 违抗 沉溺
(2)街接 获得 滋润
(3)缓慢 即然 翻身
7.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7分)
( )流不( ) ( )( )不平 腾( )驾( )
( )机( )算 各显( )( ) ( )头( )臂
神通( )( ) 未卜( )( )
(1)哪吒变出 ,朝妖怪打去。
(2)孙悟空会 ,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
(3)诸葛亮草船借箭,真是 啊!
8.判断下列关于“神话故事的特点”的讨论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4分)
(1)小本:神话故事中往往充满着神奇的想象,读起来非常有趣。( )
(2)依依:《普罗米修斯》和《阙伯盗火》都是关于讲盗取火种的故事,这表明了不同国家的神话故事的情节都一样。( )
(3)聪聪:从神话故事中能体会出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
(4)桐桐:神话故事中有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勇于献身的盘古、甘于奉献的女娲。( )
9.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分)
A.《盘古开天地》是中国的创世神话之一,讲述了盘古用神力开辟天地,以身躯化为万物的故事。
B.《精卫填海》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
C.《普罗米修斯》改写自古希腊神话,讲述了普罗米修斯为帮助人类,勇敢盗火,甘愿接受惩罚,最终获得自由的故事。
D.《女娲补天》选自《山海经·北山经》,讲述了女娲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修补好天地的故事。
10.四年级(2)班开展了“快乐读神话故事”的主题活动,请你写两个符合本主题的故事。(本学期所学课内故事除外)(2分)
11.将下面的句子插入到文段合适的位置,其中最合适的是哪一项?( )(2分)
当再一次上天的时候,阏伯来到天火旁边,点燃了一条特意带来的粗草绳。
①回到商丘,阏伯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条妙计。②他吹灭草绳的明火,只剩下暗火藏在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火种带到了人间。③人类从此吃上了熟食,用上了照明的火把。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之后
1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7分)
(1) 之少女, 女娃。女娃游于东海, ,故为 , ,以堙于东海。
(2)中秋节的夜晚,我一边欣赏月亮,一边想月宫中孤单的嫦娥仙子,她一定很后悔当初偷吃了能够飞升的灵药,就像诗人李商隐在《嫦娥》中写到的“ , ”那样。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共27分)
三、阅读文本,回答问题。(27分)
(一)大禹斩龙
远古时候,东海龙宫有条名灞的老龙,自恃资格老,本事大,桀骜不驯,不把龙王放在眼里。
一日,龙王命其操练龙兵虾将,灞当庭顶撞龙王,拒不从命,被龙王杖罚50大板,打入水牢。灞心怀不满,将看守龙兵掐死,趁夜深龙兵虾将熟睡之机,悄悄逃进万里长江。沿途兴风作浪,残害生灵,无恶不作。
不久,孽龙来到巴国境内的朐忍县(今重庆市云阳县)的江面上,它鼓起灯笼般的眼睛朝江上一瞥,但见渔帆点点,江岸屋舍排排,人来人往,一派祥和。“哼!凡人这般好玩,看我来收拾他们。”随即,不停地抖动着龙身,霎时,江面卷起数十丈高的大浪,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地一片灰暗。
可惜那江岸成片良田、座座屋舍,江中艘艘舟船和数不清的人丁顷刻间化为乌有,昔日繁华的朐忍县城一夜之间一片狼藉。
饱受孽龙作恶之苦的长江沿岸人民寄希望于天庭,状纸像雪片一样飞至玉帝面前。玉帝十分震怒,急派大禹前来收服。大禹奉旨降到人间,正见孽龙张牙舞爪作践生灵,怒火中烧,抡起金斧大喝一声:“妖龙看斧!”只见金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向孽龙飞去,正劈中孽龙脊部,顿时鲜血四溅,染红了江面。
孽龙负痛挣扎,搅动尾巴掀起排空浊浪,大禹旋即抽出金錾(zàn)一根,“嗖”的一声直刺孽龙脊部并将其紧紧钉在江心,孽龙残尸化作乌黑铁石沉入江底。
于是,朐忍县城长江中心一条长约 200米、宽约 10米的龙脊石由此形成。
该石中部低洼处是孽龙挨了一斧所致,中部脸盆大一个圆洞,为大禹金錾留下的錾孔,人们将此洞称为“龙肚脐”,不论江水冬枯多久,洞里总是清水一潭,饮之十分甘甜。龙脊石随江水涨落起伏,时隐时现,神秘而壮观。
13.大禹是用 把灞置于死地的。(1分)
14.灞进入万里长江后做了哪些坏事 ( )(2分)
①摧毁成片良田 ②毁坏座座屋舍 ③破坏艘艘舟船 ④杀死数不清的人丁 ⑤掐死龙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15.下列同学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4分)
(1)小本:灞对龙王心怀不满,是因为它觉得它的资格老,比别人本事大,它不服龙王对他的惩罚。( )
(2)桐桐:灞有灯笼般的眼睛,它死后化作长约200米、宽约10米的龙脊石,可见灞的体形很大。( )
(3)依依:龙脊石中部的低洼处,是灞挨了一斧所致,现如今人们将此处称为“龙肚脐”。( )
(4)聪聪:灞抖动龙身,江面就会卷起数十丈高的大浪,天地一片灰暗,可见灞的本事很大。( )
16.用“ ”在文中画出一处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简要赏析。(3分)
17.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简要概括,填入下面的表格中。(4分)
起 因 ①
经 过 ②
结 果 ③
(二)愚公移山
很久以前,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有两座山:太行山和王屋山。两山方圆七百里,高入云霄。
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岁,面对着这两座山住着。由于这两座山的阻隔,每当他要到山的对面去时,总是非常不方便。愚公因此感到十分苦恼,便召集家人,对他们说:“你们和我一起把这两座山铲平如何?这样才能有一条道路,可让我们通行无阻。”
大家听了都很赞成,于是,便分头展开了移山的工作。
愚公带领着子孙三代凿石、挖土,并把挖下来的泥土和石子儿用簸箕装好,运到渤海边倒掉。整个工程相当艰巨。可是愚公毫不畏惧,仍然满怀信心,辛勤地劳动。
住在黄河边的智叟,听说了愚公移山的事情,忍不住捧腹大笑。他对愚公说:“你真愚蠢,也不想想自己已经这么一大把年纪了,现在才想要移山,不嫌太迟了吗?”
愚公听了,长叹一声说:“就算我死了,我的儿子仍会继续移山的工作,儿子又生了孙子,孙子又生了儿子,子子孙孙连续不断,山却不会变高变大,何必发愁不能铲平呢?”
智叟无言以对,惭愧地走了。
不久,山神知道了这件事,他怕愚公不停地挖下去,便将此事报告给了天帝。
天帝认为愚公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对愚公非常敬佩。于是,天帝决定帮助他完成移山的心愿。
天帝召来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叫他们即刻到人间去,将太行、王屋两座高山移走。
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接到天帝的命令,一点儿都不敢怠慢,立刻就到了人间。他们两个,一个背着太行山,一个背着王屋山,将太行山搁在朔方东边,将王屋山放到雍州南边。
从此以后,冀州之南、黄河北岸,再也没有任何高山阻隔,而且有好几条笔直平坦的大路通往外界,人们来来往往非常方便。
(选文有删改)
18.文中是 帮助愚公移走了太行、王屋两座高山。(1分)
19.“山神知道了这件事”指什么事 ( )(2分)
A.愚公一家住在两座大山旁。 B.智叟嘲笑愚公又老又愚蠢。
C.愚公带着子孙移两座大山。 D.年迈的愚公因移山累死了。
20.本单元课文中的 和本文愚公有相似的精神品质。(1分)
21.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填入下框。(4分)
22.愚公的身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精神?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5分)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共30分)
四、习作。(30分)
23.读神话、童话时,我们总会幻想,如果能与其中的人物相遇就好了,那一定非常有趣。现在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和他过上一天,你会选择谁?你们会一起去哪里?会做些什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以“我和 过一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30分)
第四单元自主测评
一、1.斧头 劈 支撑 精疲力竭 累2.凶狠 猛兽 人间 悲惨
二、3.(1) zhuō zhuó (2) fǔ pǔ(3) jī jì
4.② ③
5. C
6.(1) (2)街 衔 (3)即 既
7.(示例)奔息 愤 愤 云雾 神 妙 神 通 三 六广 大 先 知 (1)三头六臂 (2)腾云驾雾 (3)(示例)神机妙算
8.(1) (2)× (3) (4) 9. D
10.(示例)阏佰盗火 羿射九日11. B
12.(1)炎帝 名曰 溺而不返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
(2)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三、(一)
13.金錾
14. A
15.(1) (2) (3)×(4)
16.(示例)饱受孽龙作恶之苦的长江沿岸人民寄希望于天庭,状纸像雪片一样飞至玉帝面前。“状纸像雪片一样飞至玉帝面前”,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状纸数量的多,体现了长江沿岸人民因孽龙饱受困苦。
17.①灞桀骜不驯,不听从龙王的命令,被关到水牢,后逃到长江残害生灵 ②饱受孽龙作恶之苦的人民给玉帝递送状纸,玉帝派大禹收服灞 ③灞被大禹杀死,化作铁石沉入江底
(二)
18.夸娥氏的两个儿子
19. C
20.精卫
21.愚公面对着太行、王屋两座山住着,外出非常不便 愚公带领子孙三代凿石、挖土,开始移山的工作,后被智叟嘲笑,但愚公仍旧坚持挖下去 天帝被愚公感动,派人将两座高山移走,从此人们来来往往很方便
22.(示例)我觉得愚公身上永不放弃的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免也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应该向愚公学习,不能轻易被挫折和困难打倒,应该勇往直前、坚持不懈。
四、23.【习作点拨】首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选择神话或童话人物填写在横线上。开头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可以设想一个神奇的场景和你选择的人物相遇。其次,写你们一起做的事情,例如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最后,写一写你的感受,或者这一天的收获,点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