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同步作业单】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部编版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乐学同步作业单】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部编版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4 13:3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乐学同步作业单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基础巩固
一、先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词语积累与运用
得( )扬扬 迫不( )( ) 失( )痛哭 一( )( )往
1、像画“ ”的词语这样的 ABCC式词语还有 、 等。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得知外婆病故的消息,妈妈和我都 起来。
(2)心心念念的书一到手,我就 地读了起来。
(3)当我们取得一点儿小成绩的时候,不能 ,而应该 地努力,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就。
二、用“√”选出括号内正确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在父母的爱和鼓(厉 励)下,我一步步谨(jǐn jǐng)慎地走好自己的路。一开始我只是誊(téng yù)抄名作进行模仿,如今我的作品已经被很多报纸、杂志选中并出(版 板)。我又想起我的作品第一次被老师表扬时,我把它分享给父亲,却在地等待父亲夸赞我时,被父亲泼了冷水的事。现在看来,我没有走上歧(zhī qí)路,与父母一路上的保驾护航是脱不开关系的。
三、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描写方法分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场景描写)
B.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动作描写)
C.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 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心理描写)
D.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语言描写)
2、下列句中省略号的作用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
省略号的作用:①表引文的省略;②表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语意未尽;④表说话时断断续续。
(1)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2)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
(3)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 ”好半天,他才微微睁开眼睛。
A.③②④ B.③②② C.②③④ D.②③①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用法的解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B.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
C.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引号表示专有名词)
D.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句中的引号表示引用)
4、选出下列课文结尾的特点。
A.照应题目,点明主题 B.首尾呼应,照应开头 C.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
(2)……醒来,枕边一片湿。 ( )
(3)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
(4)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
5、父亲和母亲对巴迪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相反的原因是( )。
A. 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儿子。
B.父亲比母亲欣赏诗的水平更高。
C.父亲不希望巴迪将时间浪费在写诗上。
D.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想鞭策孩子。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
1、在□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删掉句中的“七点”“七点一刻”好不好 为什么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讲的是“我”童年时期 ,母亲和父亲给予了
“ ”和“ ”两种 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在“我”的成长中产生了 ,“我”从评价中感悟到 。
2、在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精彩极了”是一种 的爱、
的爱;“糟糕透了”是一种 的爱、 的爱。这两个极端的断言共同的出发点都是 。
※阅读提升
六、课内片段阅读。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节选)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1、选段中加点词“这个”是指 。
2、“母亲的力量”实际上是指生活中遇到的 。
3、“警告的力量”实际上是指生活中遇到的 。
4.你怎样理解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七、现代文阅读理解。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长大了。”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我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长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地,“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了。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为上策,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回家后应该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
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以前的“我”认为 、 就是长大了。
2、“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 为什么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是对吃饭场景的描写,通过这一场景,“我”的感受应该是 。
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是一处细节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

5、本文结尾的特点是( )。
A.抒发感情 B.点明主旨 C.总结全文
6、对文章结尾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学会承担责任就是长大了。
B.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
C.长大了就要承担责任。
D.能够承担责任的人不一定是大人。
※综合实践
八、仔细观察右边漫画,完成练习。
1、漫画中的同学受了表扬就 ,
挨了批评就 。
2、你觉得应该如何对待表扬与批评
九、语文与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之爱”有时变得让你难以理解,很多同学认为和父母产生了代沟,针对这种现象,你怎么说服你的同学呢
参考答案
一、1、在警察叔叔的指挥下,交通变得协调有序。
2、理所当然
3、朵朵 葱葱 纷纷 皑皑
二、1、汛期 山洪 假如 访友 协调 保持 衡 相隔 懒惰
2、jiān jiàn
3、②③①
4、C
5、防止意外发生。
三、1、D
2、C
3、C
4、BAC
5、B
四、1、潺潺的声音,像欢快的山中小曲。
2、(1)我的梦想 我的希望。
(2)亲人的亲情朋友的友情。
3、去掉“经过”或“使”。
五、1、摆搭石 走搭石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一心为他人着想
2、紧 慢 快 慢
六、1、人们走搭石不能突然止步 紧走
2、两人礼让过搭石 背着老人过搭石 相互谦让 尊重老人
3、A
4、假如推着自行车的小姑娘走搭石时正好遇上扛着锄头的大哥哥,大哥哥会先放下自己的锄头,扛起小姑娘的自行车,让小姑娘跟在自己身后快速走搭石。然后再折回来取锄头。
七、1、2
2、AB
3、温情的母亲 井水
4、古井所占地方小 对人们的贡献大
八、张文瑞 ABC
九、② 扛着锄头的大哥哥走搭石遇上推着自行车的小姑娘,大哥哥会先放下自己的锄头,扛起小姑娘的自行车,让小姑娘跟在自己身后快速走搭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