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自主测评卷
满分:100分 时长:90分钟
版块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整体评价
评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7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9分)
1.钱学森面对美国人的dǎ jī( )和折磨,毫不 dǎn qiè( ),在他和家人的努力下,终于dā chéng( )邮轮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
bǎo chí( )一颗赤子之心,和其他科学家tóng xīn xié lì( ),为祖国的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钱学森心中,将毕生所学奉献给祖国是 lǐ suǒ dāng rán( )的事,这样伟大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chēng zàn( )和敬仰吗
二、选择题。(12分)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鸵鸟(tuó) 绰号(chuò) 廉颇(lián)
B.战袍(pǎo) 擅长(shàn) 平衡(héng)
C.赢得(yín) 上卿(qīng) 堡垒(lěi)
D.任丘(rèn) 陷坑(xiàn) 拐弯(guǎi)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划归 计划 划船 B.强迫 勉强 强求
C.削弱 削减 剥削 D.冠军 夺冠 冠名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如此完好无缺的文物实属罕见,考古学家们对此欣喜若狂。
B.秦国与其他国家联手攻打赵国,赵国现在的局势真是左右为难。
C.当年那个柔弱的女孩,现在竟然成了奥运冠军,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D.中国航天人拥有无穷无尽的智慧,他们将继续努力,在航天路上越走越远。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三四月的趵突泉公园是欣赏白玉兰的最佳时节。
B.通过对《二十四节气歌》的学习,是我们了解节气知识的开始。
C.许多年过去了,母亲严肃的神情和那一声叹息一直回荡在我耳边。
D.鲁迅以一个文学家特有的敏锐,捕捉到种种富有情趣的童年生活场景。
6.下列场景中,可以用名句“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来劝说的情况是( )(2分)
A.桐桐很聪明,但她很骄傲,每次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到处炫耀。
B.小本很内向,平时默默寡言,班级举行的活动他总是不愿意参加。
C.依依做事拖拉,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从不解决,还说等长大自然就明白了。
D.聪聪认为自己还小,现在正是好好玩耍的年纪,长大后再学习也不迟,所以放学后总是贪玩。
7.对下列语句的主要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章鱼的大部分神经元分布在8个腕足内,形成独立的神经索。因此,章鱼的腕足有很强的独立行动能力,在没有大脑参与的情况下,可以单独完成很多复杂的任务。(章鱼的大部分神经元分布在腕足内)
B.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时又被认为薄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婉,纯洁,至诚……(杜鹃身上有无尽的诗意)
C.父亲从北京回来以后,对于春联就很讲究了。不能老是家家相同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他认为不够雅致的不要,字写得不漂亮的也不要。阿荣伯从街上买来的现成春联,父亲更瞧不上眼。(父亲很瞧不上从街上买的现成春联)
D.百年来,在强国梦的激励下,中国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人物。如地质学家李四光、数学家华罗庚、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强国梦激励着他们为国家作贡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中国人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百年来中国涌现出大量优秀人物)
三、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16分)
8.中国人是有温度的,《搭石》一文借助对乡亲们摆搭石、 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绘,赞美了他们善良淳朴的品质。中国人是勇敢而大度的,《将相和》记叙了完璧归赵、 、 这三个小故事,赞扬了蔺相如 的可贵品质。中国人是充满智慧的,《冀中的地道战》一文中,乡亲们在地道里了解地上的情况时,靠人吆喝传递消息,这叫“ ”;地道里互通情况时,靠拉小铜铃,这叫“ ”。
9.时光匆匆,一去不返,珍惜时间才能让我们的生活不留遗憾。东晋陶渊明早已告诫我们:“盛年不重来, 。 , 。”南宋岳飞更是用“ , , ”勉励我们不要将大好青春虚度,等到年纪大了,才后悔年轻时没有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我们更不能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白白浪费一分一秒的光阴,因为葛洪曾说过:“ , 。”
10.请仿照示例,选择一个成语,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生动的情景表现出来。(至少用上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等描写方法中的两种)
悠然自得:阳光透过梧桐树,洒在金黄的院子里。老人闭着双眼,静静地坐在摇椅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偶尔有一两只蝴蝶从身旁轻盈飞过。
忐忑不安 争先恐后 喋喋不休 欣喜若狂
: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共33分)
四、阅读文本,回答问题。(33分)
(一)龙泉青瓷(15分)
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考古学家,怀着对“瓷器之国”的崇敬心情,沿着古代中西交往的路线,去寻觅中国古代瓷器的踪影。人们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许多国家的古墓葬、古遗址和沿海的沉船中发现了数以万计的中国瓷器及其碎片,经考证,这些古瓷器、古瓷片中60%都是龙泉青瓷。
青瓷以瓷质细脦、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净而斑斓著称于世。唐代诗人陆龟蒙曾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青瓷。龙泉青瓷始烧于西晋,龙泉窑是中国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历史名窑。有无数的国外学者来到龙泉探寻古瓷器,面对古窑厂,手拿着青瓷图片,想到它们或许与脚下的碎片是一家时,顿时唏嘘不已。浙江龙泉是瓯江的发源地,龙泉窑窑厂主要分布在瓯江两岸。史书上曾这样记载龙泉窑当时的情况:“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舶,来往如织。”
龙泉青瓷窑有哥窑与弟窑。哥窑青瓷胎薄如纸,釉厚如玉,古雅端庄,由于窑温不易控制,优等青瓷极难得,往往成为帝王将相专用。弟窑青瓷胎白釉青,清丽浑厚,外形光洁不开片,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赏之让人心情畅然。
历代的窑匠总是在釉色上痴痴追求,尽量使青瓷的釉色接近大自然的青绿色,并且具有“玉质感”,他们觉得最好的釉色应该能和玉媿美。施釉是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每次施釉后都要把瓷器放到窑炉里素烧,素烧以后再施釉、再素烧,如此重复多次。这就是南宋时期烧出的瓷器有“玉质感”的原因。
南宋是龙泉青瓷的鼎盛时期,此时,龙泉窑烧出了粉青和梅子青,所用的釉料里加了紫金土,紫金土造出的胎是黑色的,含铁量很高,还原成分好,烧出的青瓷无铅无毒。大窑村的紫金土,铁含量是其他地方的5倍,也就成了古代窑厂选址的首选。
在大窑村,无论走到何处,都会有人告诉你,你刚才触摸到的就是宋代的瓷片、元代的文物、明代的古董。据大窑村村民讲,古人曾有训诫:后人可以卖山卖田,就是不能卖房子和青瓷古董。由此推测,这些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里,一定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宝物”。今天,如果你到一些村民家中,淳朴的大窑人仍能拿出一些祖传青瓷,供人观赏,尽管有些已经残缺不全,但仍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和审美价值。溪流就像是永不松弛的发条,推动着水车这个岁月时钟上的齿轮,周而复始地敲打出一个恒定的节奏,制瓷原料几千年来一直在这个节奏中被舂(chōng)为细粉。水车依旧昼夜不息地吱呀作响,仿佛是已隐入历史帷幕的窑匠在对话。
11.小本想通过本文了解龙泉青瓷的主要种类和特点,他应该重点阅读第 自然段。(1分)
12.小本带着上一题中的问题进行阅读,得出的答案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哥窑与弟窑都属于龙泉青瓷窑的一种。 B.哥窑青瓷胎薄釉厚,弟窑青瓷胎白釉青。
C.哥窑青瓷古雅端庄,弟窑青瓷清丽浑厚。D.优等的弟窑青瓷往往成为帝王将相专用。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龙泉青瓷始烧于西晋,南宋时达到鼎盛,当时还烧出了粉青和梅子青。
B.瓷器的考古价值和审美价值往往取决于其是否完整。
C.想要瓷器具有“玉质感”,就需要对瓷器反复进行施釉、素烧。
D.文章的最后两句话说明了大窑村瓷器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14.大窑村为什么能成为古代窑厂选址的首选 (2分)
15.读文章第2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4分)
(1)读了这句话,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2分)
(2)文章在介绍龙泉窑时,引用史书记载,这说明了龙泉窑 的特点。这样引用的好处是 。(2分)
16.为什么无数的国外学者来到龙泉探寻古瓷器?请至少列举2条理由。(4分)
时代英雄孙景坤(18分)
①每当国歌和军歌旋律响起时,“七一勋章”获得者
孙景坤总是目光饱含敬意,深情致以军礼。革命战争年
代,他浴血杀敌、出生入死,是铁骨铮铮的革命战士;和平
建设时期,他毅然选择隐姓埋名、回归基层,是无愧于时
代和人民的英雄。孙景坤说,他不是英雄。但这一切,却
又是一个英雄的真正底色。②1948 年,24岁的孙景坤
毅然告别新婚妻子,报名参军,开始随部队南征北战。由于表现出色,1949年1月,孙景坤于战地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朝鲜战争爆发后,刚从海南岛战场上撤回的孙景坤随部队赴朝鲜作战。在战场上,子弹击伤孙景坤的左臂,他没有退缩;子弹击中他的腿部,他仍在冲锋,直至重重地跌倒才被抬下战场。
③因为身负重伤,孙景坤被送回国内养伤。躺在病床上的孙景坤度日如年,身在国内,心系战场,他表示“死也要死在前线”。腿伤还没好利索,孙景坤就第二次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可是在行进路上,军列突遇敌军狂轰滥炸,车毁人散,孙景坤没能找到部队,只能再一次被迫走回国内。当他费尽周折终于打听到老部队下落后,立刻搭乘过江军列,第三次跨过鸭绿江,向部队奔去。
④孙景坤随军征战数年,后来就连他自己也记不清参加过多少场战役,但有一场让他终生难忘。
⑤1952年10 月 27 日,敌人派出坦克、飞机对上甘岭161高地发起猛攻,高地三面均被敌人火力控制。危急之下,孙景坤接到了增援161高地的命令。孙景坤没有迟疑,迅速同9名战士扛着8箱手榴弹、2箱子弹冲上高地。在冲破封锁的路上,敌人开始猛烈反攻。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孙景坤暗自下定决心:“拼了性命也要送上去!”最终,孙景坤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进攻,通过了封锁区,到达高地。
⑥很快,敌人就发起了新一轮进攻。孙景坤身边的战友相继牺牲,他愤怒至极,把一颗颗手榴弹不断地向敌人扔去,大概扔了150颗手榴弹,直到敌人停止进攻。孙景坤同战友从中午一直坚守到半夜,击退了敌军6次进攻,包括孙景坤在内活下来的只有4人。
⑦战争结束后,孙景坤将奋斗的“战场”转至亟待脱贫的家乡。1955年,孙景坤光荣复员,他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过上了“面朝黑土背朝天”的日子。他在山城村第一生产队队长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26年,其间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
⑧孙景坤带领乡亲大力种植粮食蔬菜,栽种树木13万棵,改变了家乡的贫困面貌。山城村有一条河,常年洪水泛滥、侵蚀土地。从战场上走来的孙景坤没有一丝退缩,他带领乡亲一起挡河造田,改造了100多亩耕地,建起了简易大坝,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⑨几十年间孙景坤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直到
抗美援朝纪念馆准备改建,向社会征集文物,他
捐献了。全部立功证书以及纪念品,人们才知道
孙景坤就是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辽沈战役中,
荣立三等功;平津战役中,荣立二等功;解放海南
岛战役中,荣立二等功;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清瘦的孙景坤轻抚军装上的军功章,对于他来说,多年前,就将这些功名尘封了。
⑩几十年来,和孙景坤一样的老战士们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继续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条战线上拼搏奋斗。这种革命精神是鼓舞和激励我们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17.及时概括语段的意思,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阅读的速度。请快速阅读短文,照样子,概括短文前两部分的主要内容。(2分)
18.朝鲜战争期间,孙景坤第一次回国是因为 ,第二次回国是因为 。(2分)
19.根据批注中提示的快速阅读的方法,把批注补充完整。(4分)
20.文中画横线部分中的数字说明了战斗的 ,孙景坤和战友们“从中午一直坚守到半夜”,从中可以体会到孙景坤和战士们 。(2分)
21.下列哪一项是第⑤自然段所要表现的重点内容 ( )(2分)
A.孙景坤接到增援高地的命令。
B.敌人对上甘岭161高地发起猛攻。
C.在冲破封锁的路上,敌人开始猛烈反攻。
D.孙景坤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进攻,到达了高地。
孙景坤在担任山城村生产队队长期间,为什么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
( )(2分)
A.孙景坤已经获得了应有的荣誉。
B.孙景坤在当地没有什么名气。
C.孙景坤不在意荣誉,只想为家乡和人民作出贡献。
D.孙景坤没有成绩,没有向组织提要求的底气。
23.学校要举办“英雄精神学习会”,请你为孙景坤写一段颁奖辞,与同学们一起感受孙景坤的品质。(4分)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共30分)
五、习作。(30分)
24.《将相和》中蔺相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不仅选取了最能体现他性格特点的事件进行叙述,还运用了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请你运用学到的写作手法,选择生活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用文字“画”出他(她)的形象。(30分)
第二单元自主测评
一、
1.打击 胆怯 搭乘 保持 同心协力理所当然 称赞
二、
2. A
3. A
4. B
5. D
6. D
7. B
三、
8.走搭石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 无线电 有线电
9.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不饱食以终日 不弃功于寸阴
10.示例:忐忑不安 看着老师手里的一沓试卷,小本皱紧眉头,接着深吸一口气,在心里默默祈祷:“这次可一定要有进步啊。”
四、(一)
11.3
12. D
13. B
14.当地的紫金土中铁的含量是其他地方的5倍,用含铁量高的紫金土烧出的青瓷无铅无毒。
15.(1)示例:瓯江两岸随处可见瓷窑,到处是升起的烟火,江面上的运瓷船舶十分密集,来来往往,千里不绝,看起来十分忙碌。
(2)历史悠久,盛极一时 用具体例子说明了龙泉窑曾经的盛况,使文章内容更有说服力
16.示例:①龙泉有中国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历史名窑;②龙泉有大量的古代瓷器遗存。
(二)
17.示例:赤胆英雄,三过鸭绿江 冲锋陷阵,血战上甘岭
18.身负重伤 与部队走散失联
19.革命战争年代,他浴血杀敌、出生入死,是铁骨铮铮的革命战士;和平建设时期,他毅然选择隐姓埋名、回归基层,是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英雄 示例:几十年间孙景坤默默无闻,甘于奉献。
20.紧张、激烈 保家卫国的决心,不畏牺牲、英勇顽强的精神
21. D
22. C
23.示例:他,是我们心中最伟大的英雄!抗美援朝时,冲锋陷阵,无所畏惧,九死一生,赢得了无数功勋!和平建设时期,他把军功章悄悄藏起,甘当农民,又带领全村百姓脱贫致富。他从不为己,时刻为了国家和人民,他在用一生践行,“英雄”两个字他当之无愧!
五、
24.【习作点拨】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写一个自己印象深刻的人,要突出这个人某一方面的特点,可以从爱好、个性、语言风格、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考虑。在写作时,应选取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进行细致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