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4 17:3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班别: 姓名: 学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6分)
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fèi qǐn wàng shí ,我读得很快,hú lún tūn zǎo ,大有bù qiú shèn jiě 的味道。书中
人物的命运遭遇常常使我fú xiǎng lián piān ,他们的bēi huān lí hé
常常使我qiān cháng guà dù 。
二、根据“传”的常用解释,填空。(3分)
传 zhuàn ①旧时一般指解说儒家经书的文字。 ②记载 ③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
传zhuán ①递,转授 ②推广,散布 ③叫来 ④传导 ⑤表
1.徐悲鸿画的骏马真是传神啊!读音_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填序号)。
2.《水浒传》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读音_______,意思__________(填序号)。
3.我们都知道,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读音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填序号)。
三、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学校的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用修改符号改病句)
2.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之所以把“诸”念作“者”,是因为我只学过“者”字。(改为先因后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仿写)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日积月累。( 10分 )
1.南宋理学家朱熹对怎样读书有精辟的见解,他说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
3.“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耻下问”是《________________》中的名句,它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写出一句出自这本书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中含有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是唐代的书法家,《九成宫醴泉铭》是其________书代表作之一。
五、综合实践。( 15分)
(一)
书吧是近些年在一些城市流行起来的一种读书场所,集图书馆、书店、茶馆或咖啡馆的特点于一身,人们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阅读书籍。你所在的社区也新开了一个“书吧”,快和家人一起去体验下吧!
1.下图为“书吧”内贴的“读者须知”,没有文字,只有标识。照样子,请任选一个写清标识的意思并转化为温馨提示语。(3分)
例如:第①个标识表示禁止大声说话;温馨提示语;静静地听书的声音。
第_____个标识表示_________________;温馨提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书吧”的墙上要挂名人名言,请你试着写一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以“书籍是……”为开头,拟写一条宣传语,鼓励同学们要多读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你心中,书是什么?照样子说一说。(2分)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页(共六页) 第2 页 (共六页)
第3页(共六页) 第4页(共六页)
第5页(共六页) 第6页(共六页)
(二)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世界部分国家人均读书量
国家 以色列 俄罗斯 日本 法国 韩国 中国
量(本) 64 55 40 24 11 4.77
【材料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这句网上广为流传的话,正是很多人真实生活的写照。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中国人33%的休闲时间用在互联网上,尤其是手机上,17%的休闲时间用在电视上,10%的休闲时间用在纸质书本阅读。许多人自清晨至深夜一天都有手机相伴,“手机依赖症”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病”。
1.分别用一句话提取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信息。(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社会正在倡导“全民阅读”,请你为这个活动写一句公益广告词,提高大家读书的积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二部分:阅读与理解
六、课内阅读(16分)
《忆读书》(节选)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根据选段填空。(3分)
(1)以上片段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她的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2)“总而言之”“统而言之”都是__________的意思,在文中起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补充词语。(3分)
栩栩( )( ) ( )( )无味 朦朦( )( )
无病( )( ) ( )( )多情 心动( )( )
3.根据内容写出作者对下面书籍的评价。(2分)
《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封神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荡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主要告诉我们看书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选段中告诉我们读书的好处有( )(多选)( 2分)
A.可以得到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B.能扩大知识面。
C.书看多了,能让人懂得挑选好书。
6.你怎样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试着写几句关于读书的名言。(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 一直)是书的天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毛主席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 诵读),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不同版本的《红楼梦》。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读,五十年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真正做到了好书认真反复读。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时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写下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毛主席的藏书中,批语、圈点、勾画满书都有,直线、曲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毛主席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
毛主席读的书类型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类书籍无所不读。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比较多。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到各种野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 倡议)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他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当时的革命事业。(有删改)
1.读短文,给本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2.根据文章的内容,在括号里恰当的词语下打“√”。( 2分)
3.联系上下文,选择词语的正确释义打“√”。(2分)
“各种野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中的“涉猎”指的是( 接触;涉及  粗略地阅读)。
4.“不动笔墨不读书”指什么?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相关语句。(2分)
5.本文介绍了毛主席读书的三大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你平时读书时采用了哪些方法呢?与大家分享一下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表达与交流
八、作文。(30分)
你喜欢读书吗?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故事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呢?请你把它写下来,可以写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写你读书的体会。题目自拟。
要求:内容要完整具体,叙述要条理清晰,要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不少于450字。
第3页(共六页) 第4 页 (共六页)
第5页(共六页) 第6页(共六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废寝忘食  囫囵吞枣  不求甚解 浮想联翩  悲欢离合  牵肠挂肚
二、根据“传”的常用解释,填空。
1.chuán  ⑤
2.zhuàn  ③
3.chuán  ①
三、按要求写句子。
1.学校的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等课外书。
2.图书吸引着我。
3.因为我只学过“者”字,所以把“诸”念作“者”了。
4.语文是凉爽的秋风 心旷神怡
四、日积月累。
1.心到 眼到 口到
2.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3.敏而好学  论语  聪敏而又勤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 
示例: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5.欧阳询 楷
五、综合实践
(一)
1.示例1: ④ 不要接打电话 让我们暂时放下手机,与书籍通话吧!
示例2: ③ 把知识留给大脑,而不是相机。
2.示例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示例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示例1:书籍是照亮未来之路的明灯,多读书吧,美好的未来就在眼前。
示例2:书籍是心灵的钥匙,培养读书习惯,丰富美丽人生。
4.示例:书是一只展翅的雄鹰,带着我们的心灵飞往更广阔的未来。
(二)
1.(1)中国人均读书量最少。
(2)中国人的休闲时间有很大一部分用在手机等电子产品上,阅读纸质书籍的时间很少。
2.示例1:从今天起,放下手机,拿起书籍。
示例2:书是一位良师,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
示例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二部分:阅读与理解
六、课内阅读。
1.(1)忆读书 冰心 《繁星》《春水》 (2)总之 过渡
2. 栩栩如生 索然无味 朦朦胧胧
无病呻吟 自作多情 心动神移
3.精彩 烦琐 索然无味 人物栩栩如生
4.学会挑选、比较
5. A B C
6. 读书的好处很多,要博览群书,学习各种知识,要有选择性地读书,多读有益的、健康的书籍。
7.(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七、课外阅读。
1.毛主席读书。
2.简直 琢磨 提倡
3.接触 ;涉及
4.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时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写下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5.好书认真反复读、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类型很广泛
6.示例:我读书时还会把好词好句摘抄下来;边读边批注、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写结合、猜读、 对比读等
第三部分:表达与交流
八、习作 (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