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太阳 跟踪练 2025-2026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太阳 跟踪练 2025-2026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4 17:1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太阳 跟踪练 2025-2026学年
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
一、基础知识综合
新题型 读下面的语段,了解航天员美妙的太空生活,并完成练习。
_________中国空间站的表面温差达到250 shè shì dù( ),_________航天员的生活环境很舒适。他们_________可以在空间站里的居住qū( )睡觉,_________能利用太空健身房锻炼身体。当然他们的kǒu liáng( )种类也很丰富,水果蔬菜肉类应有尽有_________在微重力环境中,水会piāo fú( )到空中,_________航天员在空间站里喝水大多使用水袋。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字词。
2.在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3.在语段中的“”里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二、选择题
4.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强逼(qiǎnɡ) 灰烬(jìn) 抖擞 (shǒu)
B.间隔 (jiàn) 眼睑(jiǎn) 回馈(kuì)
C.发酵(jiào) 蓑毛(suō) 榨油(zà)
D.游隼(shǔn) 垂蔓(màn) 眸子(mó)
5.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值树 B.镊氏度 C.治辽 D.寸草不生
6.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要预防泥石流,就得未雨绸缪,先做好山坡地保护措施。
B.他躲在一个隐蔽的地方密切监视着这伙犯罪分子的动向。
C.滔滔不绝的黄河水日夜不停地向前奔流。
D.红军在寸草不生的大草原上行走。
7.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列举有误的一项是( )
A.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列数字)
B.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列数字、作比较)
C.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打比方、列数字)
D.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三、综合性学习
8.新题型 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请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的总结。
总结:没有_________,就没有我们这个_____________的世界。
四、句子训练
9.句子练习。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换一种说法)
10.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为陈述句)
五、填空题
11.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归类。
( )失色 失( )落( ) ( )不休
牵( )挂( ) 滔滔( ) ( )心( )血
得意( ) ( )耳( )聋
(1)带有人体部位的成语:
(2)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3)形容人说话的成语: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
①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②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③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2.用“ ”画出第③段的中心句。
13.这三段话分别写了太阳的三个特点: 、 、 。
14.“其实”一词与第②段中的 一词意思相近。
15.把“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成陈述句。
16.请填上相应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
(1)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 )
(2)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
(3)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
(4)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
17.“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用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阅读短文《开发太阳能》,完成习题。
开发太阳能
①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地减少,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能源。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等。
②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球的能量达1.7x10"千瓦,如果我们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即可有望达到7.4x10"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40倍。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③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000瓦以上,陆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
④太阳能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近十年来,我国的太阳能利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据预测,今后15年内,太阳能热水器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国城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户数将达总户数的25%。随着太阳能利用方式研究的发展,太阳能空调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有望今年走进百姓生活。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手机、太阳能无冲洗卫生间等一系列太阳能产品正处于开发应用阶段。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目前,我们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把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到处阳光到处电”将成为我们的生活现实。
18.第①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哪一项?( )
A.列数字 B.举例子 C.打比方 D.作比较
19.与传统的石化能源相比,太阳能资源具有的优势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没有任何污染。 B.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可获得能量。 D.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
20.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能是可获得能量的不可再生能源之一。
B.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C.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人类能够自由利用。
D.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
21.作者在第③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22.第④段中加点的“初步”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参考答案
题号 4 5 6 7
答案 B D D C
1.摄氏度 区 口粮 漂浮 2.虽然 但是 不仅 还 因为 所以 3., 、 、 。
【解析】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shè shì dù”对应的是“摄氏度”,用于表示温度单位。
“qū”结合“居住”,应写“区”,“居住区”指居住的区域。
“kǒu liáng”是“口粮”,指日常的食物供给。
“piāo fú”是“漂浮”,体现水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状态。
2.本题考查关联词。
“中国空间站的表面温差达到250摄氏度”和“航天员的生活环境很舒适”之间是转折关系,所以用“虽然……但是……”。
“可以在空间站里的居住区睡觉”和“能利用太空健身房锻炼身体”之间是递进关系,所以用“不仅……还……”。
“在微重力环境中,水会漂浮到空中”是原因,“航天员在空间站里喝水大多使用水袋”是结果,所以用“因为……所以……”。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当然”后表示停顿,用逗号。“水果”“蔬菜”“肉类”是并列的词语,之间用顿号。最后“应有尽有”表述完整,用句号。
4.B
【详解】考查汉字字音。
A项抖擞 (shǒu)——抖擞 (sǒu)
C项榨油(zà)——榨油(zhà)
D项游隼(shǔn)——游隼(sǔn); 眸子(mó)—— 眸子(móu)
5.D
【详解】A.植树
B.摄氏度
C.治疗
6.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A.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情发生。指在泥石流来之前做好保护措施,使用正确。
B.监视:监督察看。指监督犯罪分子的动向,使用正确。
C.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指黄河水的状态,使用正确。
D.寸草不生: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与“大草原”矛盾,可改为“荒无人烟”。
综上所述,答案选D。
7.C
【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辨析。
C.使用了“三千五百年”和“二十几年”这两个具体数字来说明到达太阳所需的时间,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句子中并未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故选C。
8.特点:体积大 温度高 作用:动植物生长 自然气候变化 预防和治疗疾病
太阳 美丽可爱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内文章的理解。
太阳的特点:结合课文,太阳除了“距离地球远”,还有体积大(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温度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等)的特点。
太阳的作用:课文介绍太阳对动植物生长(为动植物生长提供能量等)、自然气候变化(影响风雨雷电等气候现象)、预防和治疗疾病(如某些紫外线可杀菌等)以及“能源形成”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总结:太阳对地球万物至关重要,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9.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可爱美丽的世界呢?
【详解】本题考查陈述句改反问句。
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时加上,“就没有”改为“怎么会有”,句尾加上“呢”,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即: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可爱美丽的世界呢?
10.这么远,箭射不到。
【详解】本题考查句式转换能力。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步骤如下: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本题可以按照方法改成:这么远,箭射不到。
11. 大惊 魂 魄 喋喋 肠 肚 不绝 呕 沥 洋洋 震 欲 失魂落魄 牵肠挂肚 呕心沥血 震耳欲聋 大惊失色 得意洋洋 滔滔不绝 喋喋不休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成语以及成语归类。
做此题首先要有一定的词语积累,然后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对词语进行归类即可。
大惊失色: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失魂落魄:形容因惊慌恐惧、心神不安而行动失常的样子。
喋喋不休:喋喋:说话多的样子。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牵肠挂肚:形容非常想念。
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形容说话很多,连续不断。也指连续不断的事物。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和精力。
得意洋洋:形容称心如意而高兴、兴奋的样子。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都快要把耳朵震聋了。
故带有人体部位的成语有:失魂落魄 牵肠挂肚 呕心沥血 震耳欲聋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大惊失色 得意洋洋
形容人说话的成语:滔滔不绝 喋喋不休
12.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13. 距离远 体积大 温度高 14.实际 15.这么远,箭不能射到。 16. 列数字 作比较 举例子 打比方 17.小丽因为晚上没能按时睡觉,所以白天上课总是打瞌睡。
【导语】本文为科普说明文,围绕太阳展开介绍,结构清晰。先借“后羿射日”传说引出话题,再用列数字(一亿五千万千米、三千五百年等)、作比较(地球与太阳体积)、打比方(大火球)等说明方法,依次讲太阳的远、大、热,将抽象知识具象化。语言通俗,兼顾趣味性与科学性,让读者轻松理解太阳特点。
12.本题考查中心句。
第③段围绕太阳的发光、发热以及高温等特点展开描述,“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句话概括了该段的主要内容,后面“太阳的温度很高…… 也会变成气体”则是对太阳是“大火球”这一特点的具体说明,进一步阐释了太阳的高温特性,所以“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是中心句。
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第①段,通过“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步行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等内容,体现出太阳距离地球非常远的特点。
第②段,“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清晰地表明太阳的体积十分巨大。
第③段,“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钢铁碰到它会变成气体”,突出了太阳温度很高的特点。
所以依次可填:①距离遥远 ②体积大 ③温度高
14.本题考查近义词。
“其实”的意思是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第②段“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中,“实际”指真实的情况是太阳体积很大,和“其实”一样,都用于强调后面阐述的是实际状况。所以与“其实”意思相近的词语是“实际”。
15.本题考查句式转换。
原句是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是箭射不到这么远的太阳。改为陈述句时,去掉反问词“哪能”和疑问语气,将“射得到”改为“射不到”或“不能射到”,最后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使句子意思保持不变。
故改成陈述句为:这么远,箭射不到。
16.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1)句子里出现“五千多摄氏度”这个具体数字,用数字准确说明太阳表面温度高。所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句子将地球的体积和太阳的体积进行对比,用大家相对熟悉的地球体积作为参照,通过“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与“一个太阳的体积”相当,突出了太阳体积极其巨大的特点,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太阳体积之大。所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句子里出现“坐飞机要飞二十几年”的例子,具体说明太阳离地球远。所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4)句子把太阳比作大火球,形象体现太阳发光发热的特点。所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17.本题考查关联词造句。
例句中“因为…… 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前半句说明原因,后半句说明由该原因产生的结果。写句子时,要先确定一个原因,再阐述由这个原因导致的结果,保证因果逻辑合理。
示例:因为今天下雨了,所以我们取消了户外活动。
18.B 19.A 20.A 21.列数字 通过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更加准确科学地体现我国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特点,更有说服力。 22.“初步”是表示开始阶段,不太完备的。如果去掉,就变成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形成非常完备成熟的产业体现,与原意不符。“初步”一词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解析】18.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掌握。
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
结合句中“如美国的……”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故选B。
19.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从选文第一自然段“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可知太阳能可获得能量、减少污染。选项A有误,C正确。
从选文第二自然段“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可知选项B正确。
从选文第四自然段第一句“太阳能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可知D选项正确。
20.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从选文第一自然段“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可知,太阳能是可再生能,选项A有误。
由文中“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可知,BCD选项正确。
2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结合句中“2/3”、“大于2000小时”、“17000亿吨”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文中通过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更加准确科学地体现我国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特点,更有说服力。
22.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辨析。
说明文语言具有准确性,“初步”的意思是开始阶段的;不太完备的,去掉“初步”,就变成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形成非常完备成熟的产业体现,与原意不符。“初步”一词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所以不能去掉“初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