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类文迁移阅读理解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
哇,好美的雪
①咚咚咚……妈妈回来了,一进门,我发现妈妈头上有亮晶晶的东西,我迫不及待地问妈妈外面发生了什么。妈妈告诉我,外面下雪了。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再三央求妈妈带我出门,妈妈终于同意了。
②哇!雪花漫天飞舞,真是壮观。它们像一只只银白色的蝴蝶在空中自由飞舞,有的急急地飞,好像要赶到哪里去开会;有的随意乱窜,好像迷失了方向;还有的直直地落下来,好像急着来到地面上,为人们铺上白色的地毯。
③落到我身上的雪花,很可爱。我忍不住用手去接雪花。晶莹剔透的雪花落到我的手心里,我来不及看它的形状,它就很快地融化了。一片片雪花像羽毛一样,飘落到我的眼睛上、鼻子上、衣服上。不知是哪一片淘气的小雪花,落在了我的脖子上,痒得我哈哈直笑。我边笑边说:“别闹了,别闹了,好痒呀!”我又试着把嘴张大,想尝尝雪花的味道,一片片雪花像听得懂话似的落进我的嘴里,一股冰凉的感觉直刺我的舌头,我顿时感到浑身上下一阵清凉。
④我爱雪世界,我爱洁白纯净的雪世界。
1.【内容分析】文章把雪花比作许多事物,不包括( )
A.蝴蝶 B.羽毛 C.衣裳
2.【细致观察】第三自然段写了雪花落在“我”的手心里、 上、 上、衣服上、 上、嘴里。
3.【观察角度】第三自然段画“ ”的句子是从( )方面来观察的。
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嗅觉
4.第二自然段中画“____”的部分是先写雪花飞舞的样子,再加上自己的想象。请你也仿写一句。
有的慢慢地飞,好像 。
西瓜
①夏天骄阳似火,太阳烤着大地,这时吃什么最解暑?当然是我最爱吃的西瓜。
②西瓜圆溜溜的,像一个篮球,表皮墨绿和嫩绿相间。里面的内容如何?得切开才见(分晓 明白)吗?那也不一定,我们可以从西瓜的外观来选择。俗话说“瓜熟蒂落”,首先看瓜蒂,卷曲的比直的甜;再看花纹,清晰的比模糊的甜;最后看瓜的底部,圆圈越大西瓜皮越厚。
③切开西瓜,只要鼻子凑近它,一阵阵水水的瓜香扑鼻而来。吃上一口,甜甜的瓜汁沁人心脾,让人吃了还想吃。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根据我多年吃西瓜的(经验 经历),西瓜的黑子大部分长在墨绿条纹的对应部分,我们完全可以从有籽西瓜中吃到无籽西瓜的感觉哦!
④西瓜不仅好吃,还有许多药用价值。夏天吃西瓜有利尿的作用,西瓜汁俗称“白虎汤”,有助于人体把废物排出体外,但正在感冒的人却不宜食用。西瓜还能做成西瓜霜,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只是(味道 口味)实在是太苦了。
⑤我喜欢西瓜,不仅仅因为它是美味。
5.用“√”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6.读短文,找出西瓜的特点填空。
形状: 颜色: 味道:
7.西瓜的外观可以帮助我们选择,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首先看 再看 最后看
瓜蒂
清晰的比模糊的甜
8.西瓜有哪些药用价值?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9.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我”对西瓜的喜爱?在对应的括号中打“√”
(1)西瓜不仅好吃,还有许多药用价值。( )
(2)夏天骄阳似火,太阳烤着大地。( )
(3)切开西瓜,吃上一口,甜甜的瓜汁沁人心脾,让人吃了还想吃。( )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翠鸟,欢欢找来了下面的文章,请你和她一块完成练习吧!
翠鸟
菁莽
①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②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③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④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吗?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
⑤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0.[语文要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翠鸟的外形的?请你和欢欢一起梳理。
11.仔细阅读第③自然段,完成练习。
(1)用“ ”圈出段落中描写翠鸟动作的词语。
(2)作者把翠鸟比作____________,突出了翠鸟的飞行速度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为了表达什么意思?下列说法最为恰当的是( )
A.突出了小鱼的机灵。 B.主要介绍了翠鸟的食性。
C.重点表现了翠鸟眼睛的锐利。 D.说明了翠鸟捕鱼动作十分迅速。
12.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中“这个念头”指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
类文阅读,完成练习。
有趣的小刺猬
①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
②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着瓜溜走了。
13.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14.短文先写了刺猬的 ,又写了刺猬的 、 、 、 、 ,最后写了刺猬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十分细致。
15.下列哪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在括号里打“√”。
(1)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
(2)刺猬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 )
16.找出短文中描写刺猬偷瓜的动作的词语。
爬→( )→( )→( )→( )→( )→( )→溜走。
从这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小刺猬 的特点。
17.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小刺猬的 之情。
类文阅读,完成练习。
山茶花
①你见过山茶花吗?
②山茶花,真是美极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有的一棵树上就有好多种颜色,甚至一朵花上就色彩缤纷。譬(pì)如山茶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呀!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清凉,入人心脾,但又不会刹那间消失,难于把握,而是静静地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赏个够。再如那墨茶,如果以为是一团墨,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丽日下千尺深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那粉红的呢?也许只有九天的轻绡(xiāo)(丝织品),才可以比拟吧……
③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还有叠成六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即使闭上眼,你还是会感受到:啊,美啊……
④有一次我问一位老农山茶花为什么这么美他乐呵呵地说你没看到山茶骨朵的那股特别的劲儿
⑤我这才注意起花骨朵来。果真特别!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有骨朵。山茶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新的骨朵。原来山茶的骨朵是这样一月又一月,一季又一季地积蓄着,下的功夫这么大,花的力气这么多,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⑥啊,山茶的骨朵,好一股特别的劲儿!
18.给短文中第4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19.作者从 和 两个角度观察了山茶花。
20.山茶花的白和高山飞瀑的水花相似的是 ,不同的是 。
21.文中结尾说“山茶的骨朵,好一股特别的劲儿!”这句话中的“特别的劲儿”指的是什么?
2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有趣的标识
材料一:标识就是用图画、数字、文字、方向标等组合成的记号。标识具有功用性、识别性、显著性、多样性、艺术性、准确性及持久性等特点。标识通俗易懂,符合人们认识心理和认识能力,让人在极短时间内一目了然、准确领会。
材料二:今天可可和妈妈在商场发现了很多有趣的标识,大家快来看看它们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吧!
进入商场大门可可就看到下面的一组标识(图①②③),来到食品区,可可在一袋速冻饺子的包装上又发现了图④的标识。
23.标识具有 、 、 、 、 、 、 等特点。
24.看到商场标志你一定知道商场的有关规定了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标识为禁止吸烟。 B.②标识为可以将宠物带入商场。
C.③标识为儿童乘坐扶梯需要大人保护。 D.④标识为该食品为冷冻食品。
25.你在商场还见过哪些标识?选择一个画在下面的方框里并说明表示的意思。
参考答案
1.C 2. 眼睛 鼻子 脖子 3.B 4.在思考要飞去哪里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描写雪花的外观、飞舞的样态以及与“我”的互动,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雪天景象的观察和感受。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花比作蝴蝶和羽毛,使雪天的景象栩栩如生,并借助感官描写增加文本的感染力。通过触觉与味觉,令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整篇文字感情真挚,表达了对大自然简单而纯粹的热爱。
1.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从第②段句子“它们像一只只银白色的蝴蝶在空中自由飞翔”可知,句中把“雪花”比作“蝴蝶”;
从第③段句子“一片片雪花像羽毛一样,飘落到我的眼睛上、鼻子上、衣服上”可知,句中把“雪花”比作“羽毛”;
阅读全文可知,本文把雪分别比作成“蝴蝶”“羽毛”,文中没有把雪比作“衣裳”的语句。
故选C。
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第③段句子“晶莹剔透的雪花落到我的手心里”“一片片雪花像羽毛一样,飘落到我的眼睛上、鼻子上、衣服上。不知是哪一片淘气的小雪花,落在了我的脖子上”“一片片雪花像听得懂话似的落进我的嘴里”可知,本段依次描写了雪花落在了“我”的手心里、眼睛上、鼻子上、衣服上、脖子上、嘴里。
3.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义和表现手法。
阅读第③段“一股冰凉的感觉直刺我的舌头,我顿时感到浑身上下一阵清凉。”从“一股冰凉的感受”“顿时感到”“一片清凉”等关键词可知,这句话通过描述雪花落在身上的感觉,来展现雪花的特性和触感,是运用了感官描写中的触觉描写。这样的描写方式,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雪花落在舌头上的冰冷感觉,让读者仿佛亲身经历一样。
故选B。
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阅读第②段画线句子“有的急急地飞,好像要赶到哪里去开会;有的随意乱窜,好像迷失了方向;还有的直直地落下来,好像急着来到地面上,为人们铺上白色的地毯。”可知,句子运用了“有的……有的……还有的……”排比句式,描写了雪花的不同形态,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本题要仿写例句特点,运用同样的句式创造性描写,写出自己的想象。
示例:有的慢慢地飞,好像在天空中悠闲地漫步。
5.分晓 经验 味道 6. 圆溜溜的 墨绿和嫩绿相间 香甜 7. 花纹 瓜的底部 卷曲的比直的甜 圆圈越大西瓜皮越厚 8.西瓜有利尿的作用,还能做成西瓜霜,治疗口腔溃疡。 9.(1)√
(3)√
【解析】5.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分晓:事情的底细或结果(多用在“见”后)。
明白:容易懂;清楚;明确。 懂得道理;聪明。 公开的;不含糊的。 知道;了解。
联系上下文,文中指西瓜里面的内容得切开看见之后才知道是什么样的,故选:分晓。
经验: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 经历、体验。
经历: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的事。
文中强调了通过“吃西瓜”这一行为所获得的知识或技能,如如何挑选甜的西瓜等 ;故选:经验。
味道: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 气味。 指趣味;情趣。
口味:食品的滋味。 对食品味道的爱好。 指个人的情趣、爱好。
文中指的是西瓜霜锁具有的苦味;故选:味道。
6.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第②自然段“西瓜圆溜溜的,像一个篮球,表皮墨绿和嫩绿相间。”可知,西瓜的形状是:圆溜溜的;颜色是:墨绿和嫩绿相间;
结合第③自然段“切开西瓜,只要鼻子凑近它,一阵阵水水的瓜香扑鼻而来。吃上一口,甜甜的瓜汁沁人心脾,让人吃了还想吃。”可知,西瓜的味道是:香甜。
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结合第②自然段“首先看瓜蒂,卷曲的比直的甜;再看花纹,清晰的比模糊的甜;最后看瓜的底部,圆圈越大西瓜皮越厚。”可知,首先看“瓜蒂”,再看“花纹”,最后看“瓜的底部”;看瓜蒂的时候,卷曲的比直的甜;看花纹的时候,清晰的比模糊的甜;看瓜的底部的时候,圆圈越大西瓜皮越厚。
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与理解。
结合第④自然段“夏天吃西瓜有利尿的作用,西瓜汁俗称“白虎汤”,有助于人体把废物排出体外,但正在感冒的人却不宜食用。”可知,西瓜有利尿的作用;“西瓜还能做成西瓜霜,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只是味道实在是太苦了。”可知,西瓜还可以做成西瓜霜,治疗口腔溃疡。
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1)“西瓜不仅好吃,还有许多药用价值。”这句话直间接表达了“我”对西瓜的喜爱,强调了西瓜除了美味之外,还具备多种药用价值。
(2)“夏天骄阳似火,太阳烤着大地。”这句话通过描绘夏天骄阳似火的场景,强调了天气的炎热,并没有表达出“我”对西瓜的喜爱。
(3)“切开西瓜,吃上一口,甜甜的瓜汁沁人心脾,让人吃了还想吃。”这句话通过描述切开西瓜后吃上一口的感受,生动地表达了“我”对西瓜的喜爱和享受。
故选(1)(3)。
10.红色 浅绿色 赤褐色 又尖又长 11.(1)蹬 飞 叼 贴 飞走
(2)箭 快
(3)D 12.“我们”本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从老渔翁处得知翠鸟从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是要与“我们”做朋友,于是为自己想捉翠鸟饲养的想法而感到羞愧,因此脸发红。
【导语】这篇散文堪称佳作。语言生动活泼,多处运用比喻,将翠鸟外形描绘得栩栩如生。叙事流畅自然,翠鸟捕鱼场景描写精彩,画面感强。主题积极,借老渔翁之口,巧妙传递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理念。孩子们从想捉鸟到远观欣赏的转变,自然又富有深意,引发读者对保护动物的思考。
10.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可知,作者观察到翠鸟小爪子的颜色是红色。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可知,翠鸟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翠绿色。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可知,作者运用比喻,将翠鸟背上的羽毛比作浅绿色的外衣,形象地描绘了羽毛的颜色和质感;故翠鸟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可知,作者将翠鸟腹部的羽毛比作赤褐色的衬衫,进一步丰富了翠鸟外形的描述,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想象出翠鸟的外观;故翠鸟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可知,作者描述了翠鸟的眼睛是透亮灵活的,嘴是又尖又长的。
11.本题考查对动词的提取、修辞手法的分析以及对段落主旨的概括。
(1)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可知,“蹬”生动展现出翠鸟发力离开苇秆的起始动作,是捕食动作的开端;“飞”体现了翠鸟快速移动去捕捉小鱼的过程,凸显其速度之快;“叼”精准地刻画了翠鸟用嘴捕获小鱼这一关键行为;“贴”描述了翠鸟带着小鱼飞走时与水面保持近距离的状态;“飞走”体现完成了整个捕食动作的收尾。这些动作词语紧密相连,完整且生动地描绘出翠鸟捕食小鱼时敏捷、利落的一系列动作,让翠鸟捕食的动态场景跃然纸上,所以要将“蹬”“飞”“叼”“贴”“飞走”圈出。
(2)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可知,这个比喻句中,将翠鸟比作箭。箭的飞行速度是非常快的,通过这样的比喻,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翠鸟在捕食时飞行速度之快,让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翠鸟动作的敏捷。
(3)A.虽然文段开头提到了小鱼悄悄露头吹泡泡,表现出小鱼的机灵,但这只是作为引出翠鸟捕食的铺垫,并非文段重点,文段重点在于描述翠鸟捕食的过程,故该选项说法不恰当。
B.文段只是描述了翠鸟捕食小鱼这一行为,并没有对翠鸟的食性进行介绍,如翠鸟还吃哪些食物等,故该选项说法不恰当。
C.文段提到翠鸟眼睛锐利是为了说明它能发现机灵的小鱼,但这只是捕食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不是文段的核心内容,文段核心是翠鸟捕食小鱼的整个迅速过程,故该选项说法不恰当。
D.文段详细描述了翠鸟从发现小鱼到蹬开苇秆、飞过去、叼起小鱼再飞走的一系列动作,且用“像箭一样”形容其飞行速度,最后通过苇秆摇晃、水波荡漾来侧面烘托翠鸟动作的迅速,所以这段话主要说明了翠鸟捕鱼动作十分迅速,故该选项说法恰当。
故选D。
12.本题考查对段落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及文章内容的分析。
结合文章第⑤自然段“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联系上下文可知,“这个念头”指的是前文第④自然段提到的“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的想法,即捉一只翠鸟将其饲养起来以便能随时观察和亲近它。第④自然段“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吗?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可知,“我们”从老渔翁处得知翠鸟从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是要与“我们”做朋友,因此“我们”为之前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的自私想法感到羞愧,所以便红了脸。
13.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14. 身体 头 眼睛 耳朵 牙齿 四肢 爪子 15.(1)√ 16. 窜 咬 打个滚 扎 翻身 背 聪明 17.喜爱
【解析】13.本题考查找中心句。
根据文章第①段“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可知,这个段落写了刺猬的外形和遇到强敌后的表现。
根据文章第②段“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着瓜溜走了”可知,这个段落写了刺猬夏夜的活动。由此可知,这两个段落都是围绕刺猬来写。
因此第①段的“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是文章的中心句。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通过文章第①段“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可知,作者先写了刺猬的身体,接着写了刺猬的头、眼睛和耳朵、牙齿、四肢和爪子。
15.本题考查比喻。
(1)这个句子把刺猬的刺比作钢针,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这个句子中的“像”表示刺猬的爪子和老鹰的爪子近似,没有本体和喻体,因此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
16.本题考查找关键词语。
根据文章第②段“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着瓜溜走了”可知,描写刺猬偷瓜的动词有:爬、窜、咬、打个滚、扎、翻身、背、溜走。从这些动词可以看出刺猬发挥了自己的身体优势,它是一只聪明的小动物。
17.本题考查文章思想感情。
联系文章第①段“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可知,作者对刺猬持赞扬态度,表现了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8., :“ ?” :“ ?” 19. 颜色 花形 20. 晶莹,清凉,入人心脾 不会刹那间消失 21.“特别的劲儿”指的是山茶花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新的骨朵。 22.表达了作者对山茶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18.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结合内容理解,“有一次,我问一位老农:‘山茶花为什么这么美?’”这里“有一次”后用逗号,表示句子的停顿;“问一位老农”后用冒号和前引号,引出问的内容;“山茶花为什么这么美?”是问句,所以句末用问号和后引号。“他乐呵呵地说:‘你没看到山茶骨朵的那股特别的劲儿?’”“说”后用冒号和前引号,引出说的话;句末用问号和后引号,表示疑问语气。
19.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结合文中第②自然段“山茶花,真是美极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有的一棵树上就有好多种颜色,甚至一朵花上就色彩缤纷。”可知,作者描述了山茶花丰富多彩的颜色,包括红、白、紫、粉红、墨色等,展现其颜色之美。
结合文中第③自然段“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还有叠成六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即使闭上眼,你还是会感受到:啊,美啊……”可知,作者详细描绘了山茶花的形状之美,包括单瓣的、重瓣的、以及叠成六角形的等多种形态,展现了山茶花形态上的多样性和美感。
故本文作者从颜色和花形两个角度观察了山茶花。
20.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文中第②自然段“譬如山茶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呀!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清凉,沁人心脾,但又不会刹那间消失,难于把握,而是静静地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赏个够。”可知,山茶花的白和高山飞瀑的水花相似的是晶莹,清凉,入人心脾;不同的是 不会刹那间消失。
21.本题考查对文中语句的理解。
结合文中第⑤自然段“山茶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新的骨朵。原来山茶的骨朵是这样一月又一月,一季又一季地积蓄着,下的功夫这么大,花的力气这么多,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由此可以看出,“特别的劲儿”指的是山茶花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新的骨朵。它不会因为一朵花的凋谢而停止准备,而是一直为了开出美丽的花而默默努力,这种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就是其“特别的劲儿”。
22.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和情感的理解能力。
通过对山茶花颜色、形状以及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作者不仅展现了山茶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还赋予了它一种积极向上、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这种情感表达使得文章充满了生动性和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山茶花的深厚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山茶花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
23. 功用性 识别性 显著性 多样性 艺术性 准确性 持久性 24.B 25.
这个标识表示“禁止触摸”,意思是提醒人们不能用手去触摸某些物品或特定的区域,可能是因为物品易碎、危险或者有特殊要求。
【解析】23.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材料一明确指出:标识具有功用性、识别性、显著性、多样性、艺术性、准确性及持久性等特点。
所以,标识具有功用性、识别性、显著性、多样性、艺术性、准确性、持久性等特点。
24.本题考查对标识的认识。
B.从材料二可知图②是禁止宠物的标识,所以“可以将宠物带入商场”的说法不正确。
故选B。
25.本题考查拓展性思维。
首先,回忆自己在商场中的经历,想一想曾经见到过的各种标识。然后,选择“禁止触摸”这个标识进行描绘。在描绘时,要尽量清晰地表现出标识的图形特征,以便让人能够直观地理解其含义。
在商场中常见的标识有很多,比如“小心地滑”的标识,通常是一个人向前滑倒的图案,意思是提醒人们地面湿滑,行走时要小心,防止摔倒;“紧急出口”的标识,一般是一个绿色的人形朝着一个门的方向奔跑,代表着这个方向是紧急情况下可以逃生的出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