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025年秋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期末监测试卷(B卷)+答案卡+答案、解析及评价标准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025年秋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期末监测试卷(B卷)+答案卡+答案、解析及评价标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5 20:14:3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语文 2025 年秋期期末监测卷(B 卷)答案、解析及评价标准
一、阅读交流展智楚(12 分,每题 1 分)
答案:D
解析:“参差” 的 “参” 应读 “cēn”,意为长短、高低不齐;读 “cān” 时多表示加入、探究等,如 “参加”“参谋”。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C
解析:A 项 “齐心协力” 与 “众人拾柴火焰高” 均指团结协作;B 项 “直言不讳” 与 “打开天窗说亮话” 均指坦率说话;C 项 “饮水思源” 指不忘本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指感恩图报,语义不同;D 项 “画蛇添足” 与 “多此一举” 均指做多余的事。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A
解析:A 项两个 “熟练” 均指动作、技能因常做而有经验;B 项第一个 “特别” 指味道特殊,第二个指想法新奇,含义不同;C 项第一个 “温和” 指态度平和,第二个指气候适宜,含义不同;D 项第一个 “深” 指内容深奥,第二个指水深,含义不同。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C
解析:A 项均为比喻修辞;B 项均为形容词作谓语(表事物特征);C 项第一个 “快” 形容时间流逝(副词修饰动词),第二个 “快” 形容速度(形容词),用法不同;D 项均为形容词作谓语(表严密程度)。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A
解析:题干诗句表达思乡之情。A 项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借明月抒思乡,情感一致;B 项表达友情,C 项表达奉献精神,D 项表达爱国情怀。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A
解析:题干场景是 “坚持练习实现梦想”,A 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强调坚持与磨砺的重要性,契合语境;B 项指视角局限,C 项指困境转折,D 项指学习需积累。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B
解析:A 项表达悲痛,语气沉重;B 项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描绘黄河壮阔景象,需激昂语气;C 项描绘大漠宁静,语气舒缓;D 项描绘孤寂雪景,语气沉静。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C
解析:C 项 “过去的往事” 语义重复,“往事” 已含 “过去” 之意,应删去 “过去的”;A、B、D 项语句通顺无语病。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C
解析:略读的核心是快速把握整体,A、B、D 均为略读方法;C 项 “逐字逐句分析词语含义” 是精读的要求,不符合略读特点。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C
解析: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C 项中 “土豆” 与 “和西红柿” 之间不应加顿号,“和” 字已表并列,顿号与 “和” 重复;A、B、D 项顿号使用正确。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C
解析:A、B、D 均为神话故事(大禹、愚公、嫦娥均为神话人物);C 项《田螺姑娘》是民间传说,侧重现实生活中的善良与感恩,不属于神话。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C
解析:创造性复述可增加细节、重组语言、补充描写,但不能改变故事核心主题和结局(否则偏离原文本质),A、B、D 表述正确,C 错误。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二、成语匹配(5 分)
答案:④ ⑤ ⑥ ②(每空 1 分,共 4 分)
解析:第一空形容当下中国安定,选 “国泰民安”;第二空与 “国泰民安” 对比,指战乱年代,选 “兵荒马乱”;第三空强调做事坚持,选 “持之以恒”;第四空与 “持之以恒” 相反,选 “半途而废”。
答案:④——⑤(或 “国泰民安 —— 兵荒马乱”,1 分)
解析:“国泰民安”(安定)与 “兵荒马乱”(战乱)是一组反义词;其他成语无相反关系。
评分标准:13 题每填对 1 空得 1 分,顺序错误不得分;14 题找对反义词得 1 分,颠倒顺序不扣分。
三、书写汉字(2 分)
答案:无固定答案,按书写要求评分
解析:需准确书写诗句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做到居中对齐、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评分标准:字迹工整、居中对齐、无错别字得 2 分;有 1-2 个错别字或未居中得 1 分;字迹潦草、错别字 3 个及以上得 0 分。
四、文化积累(6 分)
答案:灿烂 退缩 坚持 智慧 建设 勇往直前(每空 1 分,共 6 分)
解析:根据拼音及语境填写,注意 “灿烂”“退缩”“勇往直前” 等词语的正确书写,无错别字方可得分。
评分标准:每填对 1 个词语得 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五、知识填空(10 分,每题 2 分)
答案:明月何时照我还(2 分)
解析:出自王安石《泊船瓜洲》,需准确默写,无错别字。
评分标准:默写正确、无错别字得 2 分;有错别字得 1 分;默写错误得 0 分。
答案:不教胡马度阴山(2 分)
解析:出自王昌龄《出塞》,需准确默写,无错别字。
评分标准:默写正确、无错别字得 2 分;有错别字得 1 分;默写错误得 0 分。
答案:思而不学则殆(2 分)
解析:出自《论语》,强调学习与思考结合,需准确默写,无错别字。
评分标准:默写正确、无错别字得 2 分;有错别字得 1 分;默写错误得 0 分。
答案:示例:读书让我积累了很多好词好句,写作文时不再发愁;通过阅读,我还了解了很多课外知识,拓宽了视野,真正体会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的道理(2 分)
解析:需结合自身读书经历,体现对诗句的理解,语言通顺、表意明确。
评分标准:结合经历、理解准确得 2 分;仅谈理解无经历得 1 分;表述混乱得 0 分。
答案:示例:学校运动会的颁奖现场,同学们挥舞着彩旗,欢呼声、呐喊声、掌声交织在一起,主席台上的广播声也盖不住这片热闹,真是人声鼎沸(2 分)
解析:需通过具体场景体现 “人声鼎沸”(人多声杂、热闹),场景具体、符合词义。
评分标准:场景具体、符合词义得 2 分;场景模糊得 1 分;不符合词义得 0 分。
六、好书推荐(5 分)
答案:示例:我推荐《西游记》。理由:①情节跌宕起伏,孙悟空降妖除魔的故事充满想象力,读起来很有趣;②人物形象鲜明,孙悟空的勇敢、唐僧的执着都值得学习;③蕴含深刻道理,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克服困难(每条理由 1 分,语言流畅 1 分,共 5 分)
解析:需围绕 “快乐读书吧” 主题,推荐 1 本好书,至少 3 条理由,理由需具体(如情节、人物、道理、阅读收获等),语言通顺。
评分标准:推荐书籍明确得 1 分;每条合理理由得 1 分(不少于 3 条);语言流畅得 1 分;未达要求酌情扣分(如理由少于 3 条扣 1-2 分,理由空洞扣 1 分)。
七、阅读理解(33 分)
(一)《故乡的枣树林》(15 分)
答案:在枣树林避暑、摘红枣;爷爷带 “我” 松土施肥,奶奶用枣花泡茶;枣树林枝叶茂密,是 “我们” 的乐园(每空 1 分,共 3 分)
解析:结合第②③段内容概括,需对应 “小时候”“春天”“夏天” 的时间节点,提炼核心事件。
评分标准:每空概括准确得 1 分,概括不完整酌情扣分(如只写 “摘红枣” 未提 “避暑” 得 0.5 分)。
答案:B(静态);红枣成熟时的繁盛景象和作者对红枣的喜爱之情(3 分)
解析:句子描写成熟红枣的形态(像小灯笼)和颜色(火红),是静态描写;通过 “挂满枝头”“一片火红” 体现繁盛,流露喜爱。
评分标准:选对描写类型得 1 分,理解感受准确得 2 分;感受片面得 1 分。
答案:A(动态);枣树枝芽萌发的生机与可爱,作者对春天枣树林的喜爱(3 分)
解析:“探望着这个世界” 运用拟人,赋予芽苞动态感,是动态描写;体现芽苞的鲜活,流露作者喜爱。
评分标准:选对描写类型得 1 分,理解感受准确得 2 分;感受片面得 1 分。
答案:B;植物园名片需客观介绍植物的科属、形态、花果等科学信息,B 项符合要求,A 项是文学性描写,不适合作为科普名片(4 分)
解析:名片的核心是准确、客观的说明,A 项是文学化描写(拟人),侧重情感表达;B 项是科学说明,符合名片用途。
评分标准:选对序号得 1 分,理由准确得 3 分;理由不完整得 1-2 分。
答案:“最深的牵挂” 指作者对故乡枣树林的思念,也藏着对童年时光、爷爷奶奶的回忆,枣树林是故乡的象征,承载着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2 分)
解析:结合最后一段 “承载着我的童年记忆,更藏着我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分析,需点明牵挂的具体内容(枣树林、童年、亲人、故乡)。
评分标准:理解准确、表意完整得 2 分;理解片面得 1 分。
(二)《父亲的工具箱》(18 分)
答案:①深蓝色铁皮材质,印着褪色商标,边缘发亮,工具摆放整齐、擦拭干净(2 分);②上中学后(1 分);“我” 嫌弃工具箱旧土,父亲避开 “我” 修理东西,用工具箱缝补 “我” 的书包(1 分);③父亲询问 “我” 是否有东西需要修理(1 分);摆放在储藏室角落,陈旧却装着父亲的勤劳智慧与 “我” 的温暖回忆(1 分)(共 5 分)
解析:结合第①②③④段内容,按 “人生阶段 - 场景 - 工具箱状态” 的逻辑补充,需贴合原文细节。
评分标准:每空填写准确、贴合原文得相应分值,概括不完整酌情扣分。
答案:(1)动作、神态(1 分);父亲对 “我” 的疼爱,修理玩具时的细心与耐心(2 分)(共 3 分);(2)对 “我” 的包容与默默付出(1 分);对自己的叛逆行为感到愧疚(1 分)(共 2 分)
解析:(1)“笑着”“拿出”“拆开”“修理” 是动作描写,“小心翼翼” 体现父亲对 “我” 的重视与细心;(2)“默默收拾” 体现父亲不与 “我” 计较,“擦得更亮” 体现他对工具的珍惜和对 “我” 的包容,“我” 的感受需结合 “心里酸酸的” 提炼愧疚之情。
评分标准:描写方法正确得 1 分,感受准确得相应分值;感受片面得 0.5-1 分。
答案:(1)√(1 分);(2)×(1 分)(共 2 分)
解析:(1)第②段通过修理桌椅、窗户、玩具车的事例,体现父亲的勤劳能干,正确;(2)第④段 “父亲老了” 但仍询问 “我” 是否需要修理东西,并非 “再也不能修理”,错误。
评分标准:每判断正确得 1 分,错误不得分。
答案:“父亲的工具箱” 是文章的线索,串联起不同人生阶段与父亲相关的故事;工具箱是父亲勤劳、智慧、疼爱的象征,承载着 “我” 的童年回忆与对父亲的情感;以它为题,既点明核心物象,又突出文章主题(3 分)
解析:从 “线索作用”“象征意义”“主题表达” 三个角度分析,需结合全文内容。
评分标准:每个角度分析准确得 1 分,表意完整得 3 分;分析片面得 1-2 分。
答案:示例:我推荐母亲的 “针线笸箩”。母亲总用里面的针线缝补我的衣物,灯光下她眯眼穿针、细密走线的样子,藏着对我的爱,是母亲勤劳与疼爱的象征(50 字左右)(3 分)
解析:需选一个具体物象作为 “生活代言人”,通过场景细节描写,体现父亲 / 母亲的品质,语言简洁、表意明确。
评分标准:物象恰当得 1 分,场景细节具体得 1 分,理由充分得 1 分;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八、创意表达(30 分)
题目:我的心爱之物
评分标准:
等级划分:
内容具体(20 分):
写出心爱之物的样子(4 分)、得到的过程(4 分)、成为心爱之物的原因(8 分),重点突出(4 分);
缺少任一要素扣 3-5 分,重点不突出扣 2-3 分。
语言表达(6 分):
语句通顺、无错别字(3 分),用词准确、生动(3 分);
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最多扣 2 分),语句不通顺扣 1-3 分。
结构完整(4 分):
条理清晰、有开头结尾(4 分);
结构混乱、无开头或结尾扣 2-4 分。
字数要求:不少于 400 字,每少 50 字扣 1 分,最多扣 3 分。
加分项:情感真实、描写生动(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可加 1-3 分。
优秀(25-30 分):内容具体、重点突出,语言生动,结构完整,情感真实;
良好(20-24 分):内容较具体,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有一定情感;
合格(15-19 分):内容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或错别字;
不合格(14 分以下):内容不完整,语言不通顺,结构混乱,错别字较多。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语文2025年秋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期末监测卷(B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学号: 。
说明: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阅读交流展智楚(12 分,每题 1 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奔跑(bēn) B. 角色(jué) C. 盛饭(chéng) D. 参差(cān)
将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换成相应的俗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心协力 —— 众人拾柴火焰高 B. 直言不讳 —— 打开天窗说亮话
C. 饮水思源 ——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D. 画蛇添足 —— 多此一举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他的操作很熟练。/ 这是一门熟练的手艺。 B. 这道菜味道很特别。/ 他的想法特别新奇。
C. 他的态度很温和。/ 气候温和,适合出游。 D. 这本书的内容很深。/ 河水很深,小心脚下。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运用的类型不同的一组是( )
A. 月亮像银盘挂在天空。/ 她的笑容像花儿一样灿烂。 B. 这个问题很简单。/ 他的穿着很简单。
C. 时间过得真快。/ 他跑得快极了。 D. 这篇文章的结构很严密。/ 防守严密,难以突破。
下面诗句中,与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表达相似情感的一项是(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红立志成为画家,每天坚持练习绘画”,下列激励的话语最适合的一项是( )
A.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下列句子朗读时要用 “激昂” 语气的是( )
A.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B.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下列各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活动,我增长了不少见识。 B. 我们要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C. 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D. 老师鼓励我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下列阅读方法不适合 “略读” 的一项是( )
A. 快速浏览标题和段落大意 B. 寻找关键信息和中心句
C. 逐字逐句分析词语含义 D. 把握文章整体结构
下列句子中,顿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我喜欢吃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水果。 B. 操场上,同学们在跑步、跳绳、踢毽子、做游戏。
C. 妈妈买了白菜、萝卜、土豆、和西红柿。 D. 书房里摆放着书籍、文具、绿植、相框。
班级要举行 “神话故事分享会”,下列不符合主题的一项是( )
A. 《大禹治水》 B. 《愚公移山》 C. 《田螺姑娘》 D. 《嫦娥奔月》
下列关于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可以增加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 B. 可以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情节
C. 可以改变故事的核心主题和结局 D. 可以加入合理的环境描写
二、成语匹配(5 分)
①齐心协力 ②半途而废 ③举世闻名 ④国泰民安 ⑤兵荒马乱 ⑥持之以恒 ⑦默默无闻
13. 如今的中国______,人民幸福安康,而历史上那些______的年代,百姓流离失所。我们做事情要______,不能______。(4 分)
14. 上面的话中一组反义词是( )——( )(1 分)
三、书写汉字(2 分)
15.要求:每一行都居中,注意上下、左右要对齐,字迹工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颜真卿
四、文化积累(6 分)
16.中华儿女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càn làn)( )的文明。面对困难,他们从不(tuì suō)( ),始终(jiān chí)( )信念,用(zhì huì)( )和汗水(jiàn shè)( )家园,(yǒng wǎng zhí qián)( )。
五、知识填空(10 分,每题 2 分)
17.王安石的思乡之情体现在 “春风又绿江南岸, ”。
18.王昌龄的爱国之情:“但使龙城飞将在, 。”
19.孔子在《论语》中谈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 。”
20.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感受:

21.用具体情景表现 “人声鼎沸”: 。
六、好书推荐。(5 分)
22.请围绕 “快乐读书吧”,推荐一本你读过的好书给同学,分条说明理由(不少于 3 条):


七、阅读理解(24 分)
(一)《故乡的枣树林》(15 分)
①我的故乡在黄河岸边,村东头有一片茂密的枣树林,那是我童年最难忘的乐园。远远望去,枣树们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村庄。最粗的一棵老枣树,树干要两个大人才能合抱,树皮粗糙得像爷爷的手掌,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②小时候,每到夏天,枣树林就成了我们的避暑胜地。茂密的枝叶层层叠叠,挡住了炎炎烈日,树下阴凉一片。我们挎着小竹篮,在树下追逐嬉戏,偶尔抬头,就能看到青绿色的小枣像翡翠般挂在枝头。等到秋天,红枣成熟了,像一个个小灯笼挂满枝头,远远望去,一片火红。我们踮着脚尖摘红枣,甜津津的果肉咬在嘴里,汁水四溢,那滋味至今难忘。
③春天,枣树枝头冒出嫩绿的新芽,像一个个害羞的小脑袋,探望着这个世界。爷爷会带着我在枣树林里松土、施肥,他说枣树就像孩子,需要精心照料才能结出甜美的果实。清明节前后,枣花盛开,小小的黄花密密麻麻,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吸引着蜜蜂嗡嗡地采蜜。奶奶会把枣花摘下来,晒干后泡茶,那清香的茶水,是春天独有的味道。
④后来,我离开故乡去城里上学,枣树林便成了我心中最深的牵挂。每当吃到红枣,就会想起故乡的枣树林,想起爷爷的身影,想起和伙伴们在树下的欢乐时光。那片枣树林,承载着我的童年记忆,更藏着我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23.围绕 “枣树林”,作者写了哪些内容?简要概括。(3 分)
小时候, ;春天, ;夏天 。
24.读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等到秋天…… 一片火红”),这是( )描写(A. 动态 B. 静态),从中感受到 。(3 分)
26.读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春天,枣树枝头…… 探望着这个世界”),这是( )描写(A. 动态 B. 静态),从中感受到 。(3 分)
27.关于 “枣树” 的不同介绍:A.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春天,枣树枝头…… 探望着这个世界”);B. 枣树是鼠李科枣属植物,落叶小乔木,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小,黄绿色,果实为核果,熟时红色或暗红色。如果要为植物园中的枣树制作名片,应选择(填序号)( )种介绍,理由是 。(4 分)
28.品读文章最后一句话,谈谈你对 “最深的牵挂” 的理解。(2 分)

(二)《父亲的工具箱》(18 分)
①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有一个深蓝色的铁皮工具箱,那是他的 “宝贝疙瘩”。工具箱是父亲年轻时从五金店买来的,上面印着褪色的商标,边缘被磨得发亮。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锤子、螺丝刀、扳手、卷尺、钉子、铁丝等工具,每一件都被父亲擦拭得干干净净。父亲总说,这些工具能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②小时候,家里的桌椅坏了,父亲就从工具箱里拿出工具,叮叮当当一阵修理,原本摇晃的桌椅就变得稳稳当当。冬天,窗户漏风,父亲会用工具箱里的钉子和木板,仔细地把窗户封好,让屋里变得暖暖和和。有一次,我的玩具车坏了,哭着找父亲,父亲笑着从工具箱里拿出螺丝刀,小心翼翼地拆开玩具车,修理起来。不一会儿,玩具车就恢复了原样,我开心地抱着父亲直撒娇。父亲的工具箱,就像一个魔法盒,总能给我带来惊喜。
③上中学后,我开始变得叛逆,觉得父亲的工具箱又旧又土,不愿意让父亲在同学面前修理东西。有一次,同学来我家玩,父亲正好在修理自行车,工具箱摊在地上,我觉得很没面子,不耐烦地说:“爸,你别在这里修了,多难看啊!” 父亲的手僵在半空,眼神暗了暗,默默收拾好工具箱走进了储藏室。从那以后,我发现父亲总是在我上学后才修理东西,工具箱也被擦得更亮了。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到父亲正在修理我的书包,他用工具箱里的针线,仔细地缝补着书包上的破洞,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
④如今,我已经参加工作,很少回家,但父亲的工具箱依然摆放在储藏室的角落。父亲老了,头发白了,眼神也不如从前明亮,但每次我回家,他都会打开工具箱,问我:“有没有什么东西需要修理?” 那只陈旧的工具箱,装着父亲的勤劳与智慧,也装着我从小到大的温暖回忆。
29.围绕 “父亲的工具箱”,作者写下了与父亲有关的难忘场景,请完成表格。(5 分)
人生阶段 场景 父亲的工具箱
①小时候 父亲用工具箱里的工具修理桌椅、窗户,还帮 “我” 修玩具车
② 被父亲擦得更亮,用来缝补 “我” 的书包
③如今
30.品析人物描写,完成填空。(5 分)
(1)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父亲笑着从工具箱里…… 修理起来”)是对父亲的______描写,从 “小心翼翼” 中能感受到 (3 分)
(2)第③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父亲的手僵在半空…… 走进了储藏室”)中,从 “默默收拾”“擦得更亮” 的细节里,能感受到父亲 ,感受到 “我” (2 分)
31.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2 分)
(1)第②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体现了父亲的勤劳与能干。( )
(2)第④自然段中 “父亲老了”,说明他再也不能修理东西了。( )
32.文章为什么以 “父亲的工具箱” 为题?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 分)

33.请为父亲(或母亲)选一位 “生活代言人”,通过场景细节描写,说明推荐理由(50 字左右)


八、创意表达(30 分)
以 “我的心爱之物” 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想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内容具体,重点突出,不少于 400 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发展水平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监测卷答题卡(B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
准考证号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7]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9]
一、阅读交流展智楚。请在答题卡上涂上正确答案的序号。(12分)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二、成语匹配(5 分)
①勤学好问 ②不学无术 ③废寝忘食 ④游手好闲 ⑤孜孜不倦 ⑥无所事事 ⑦持之以恒
13. 我们在学习上要______,不能, ,做事情还要 。(3 分)(填写序号)
14. 上面的话中一组反义词是( )——( )(2 分)
三、书写汉字(2 分)
15..要求:每一行都居中,注意上下、左右要对齐,字迹工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四、文化积累(6 分)
16.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了(xīng wàng fán róng)( )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华儿女(jiān qiáng bù qū)( ),(yǒng yú pǐn bó)( ),从未(tuì suō)( ),用(zhì huì)( )和汗水(jiàn shè)( )家园。
五、知识填空(10 分,每题 2 分)
17.王安石的思乡之情体现在 “春风又绿江南岸, ”。
18.王昌龄的爱国之情:“黄沙百战穿金甲, 。”
19.孔子在《论语》中谈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
20.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感受:

21.用具体情景表现 “人声鼎沸”: 。

六、好书推荐。(5 分)
22.请以 “制定班级公约” 为主题,模拟班级讨论,提出 “课间活动不追逐打闹” 的公约,至少列举三点理由。 。 。
七、阅读理解(24 分)
(一)《故乡的枣树林》(15 分)
23.围绕 “枣树林”,作者写了哪些内容?简要概括。(3 分)
小时候, ;春天, ;夏天 。
24.读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等到秋天…… 一片火红”),这是( )描写(A. 动态 B. 静态),从中感受到 。(3 分)
26.读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春天,枣树枝头…… 探望着这个世界”),这是( )描写(A. 动态 B. 静态),从中感受到 。(3 分)
27.关于 “枣树” 的不同介绍:A.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春天,枣树枝头…… 探望着这个世界”);B. 枣树是鼠李科枣属植物,落叶小乔木,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小,黄绿色,果实为核果,熟时红色或暗红色。如果要为植物园中的枣树制作名片,应选择(填序号)( )种介绍,理由是 。(4 分)
28.品读文章最后一句话,谈谈你对 “最深的牵挂” 的理解。(2 分)

(二)《父亲的工具箱》(18 分)
29.围绕 “父亲的工具箱”,作者写下了与父亲有关的难忘场景,请完成表格。(5 分)
人生阶段 场景 父亲的工具箱
①小时候 父亲用工具箱里的工具修理桌椅、窗户,还帮 “我” 修玩具车
② 被父亲擦得更亮,用来缝补 “我” 的书包
③如今
30.品析人物描写,完成填空。(5 分)
(1)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父亲笑着从工具箱里…… 修理起来”)是对父亲的______描写,从 “小心翼翼” 中能感受到 (3 分)
(2)第③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父亲的手僵在半空…… 走进了储藏室”)中,从 “默默收拾”“擦得更亮” 的细节里,能感受到父亲 ,感受到 “我” (2 分)
31.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2 分)
(1)第②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体现了父亲的勤劳与能干。( )
(2)第④自然段中 “父亲老了”,说明他再也不能修理东西了。( )
32.文章为什么以 “父亲的工具箱” 为题?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 分)

33.请为父亲(或母亲)选一位 “生活代言人”,通过场景细节描写,说明推荐理由(50 字左右)


七、创意表达(第32 题)
34. 以 “晒一晒我的 ” 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清楚晒的原因,内容具体,重点突出,不少于 400 字。(要求:字迹工整,不少于 400 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