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025年秋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期末监测试卷(C卷)+答案卡+答案、解析及评价标准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025年秋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期末监测试卷(C卷)+答案卡+答案、解析及评价标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5 20:16:0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语文 2025 年秋期期末监测卷(C 卷)答案、解析及评价标准
一、阅读交流展智楚(12 分,每题 1 分)
答案:D
解析:“强迫” 的 “强” 应读 “qiǎng”,意为施加压力使服从;读 “qiáng” 时多表示力量大、程度深等,如 “强大”“强烈”。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D
解析:A 项 “得过且过” 与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均指敷衍度日;B 项 “见异思迁” 与 “这山望着那山高” 均指意志不坚定、追求新异;C 项 “自作自受” 与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均指自己造成的后果自己承担;D 项 “志同道合” 指志向、道路一致,“道不同不相为谋” 指志向不同不共事,是反义词,并非替换关系。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A
解析:A 项两个 “优秀” 均指品质、水平高,含义相同;B 项第一个 “深” 指内容深奥,第二个指水深,含义不同;C 项第一个 “坚决” 指态度坚定,第二个指坚决执行,词性不同(前者形容词,后者副词);D 项第一个 “鲜美” 指味道可口,第二个指空气清新,含义不同。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C
解析:A 项均为比喻修辞;B 项均为形容词作谓语(表周密程度);C 项第一个 “高” 形容个子(形容词),第二个 “高” 指高山(名词),用法不同;D 项均为形容词作谓语(表生动程度)。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B
解析:题干诗句表达思乡之情。A 项表达友情,B 项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借明月抒思乡,情感一致;C 项表达坚守清白的品格,D 项表达送别时的不舍。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C
解析:题干场景是 “坚持晨跑实现运动员梦想”,A 项强调珍惜时光,B 项强调时光宝贵,C 项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强调坚持的力量,契合语境;D 项指视角局限。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A
解析:A 项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表达深厚友情,需深情语气;B 项表达豪放情怀,语气激昂;C 项表达爱国气节,语气坚定;D 项表达征战的豁达与悲壮,语气沉郁。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A
解析:A 项语序不当,应先 “善于发现” 再 “认真克服”,逻辑顺序错误;B、C、D 项语句通顺无语病。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C
解析:精读的核心是深入分析,A、B、D 均为略读方法;C 项 “分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需要深入钻研,属于精读要求。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A
解析: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A 项顿号使用正确;B 项 “去图书馆、看书、查资料” 中 “去图书馆” 与 “看书、查资料” 是动作先后关系,并非并列,应删去前两个顿号;C、D 项中 “和” 字前不应加顿号,顿号与 “和” 重复。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C
解析:A、B、D 均为神话故事(盘古、精卫、夸父均为神话人物);C 项《牛郎织女》是民间传说,符合 “民间故事分享会” 主题。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B
解析:创造性复述可增加合理细节、加入想象、调整表达顺序,A 项 “只能按原文顺序” 错误;C 项 “必须改变主人公” 错误;D 项 “不能加入想象” 错误;B 项表述正确。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二、成语匹配(5 分)
答案:① ② ④ ⑤(或① ⑦ ④ ⑤,每空 1 分,共 4 分)
解析:第一空强调做事认真,选 “精益求精”;第二空与 “精益求精” 相反,选 “粗枝大叶” 或 “敷衍了事”;第三空强调做生意诚信,选 “货真价实”;第四空与 “货真价实” 相反,选 “弄虚作假”。
答案:①——②(或①——⑦、④——⑤,1 分)
解析:“精益求精”(认真)与 “粗枝大叶 / 敷衍了事”(敷衍)、“货真价实”(诚信)与 “弄虚作假”(欺诈)均为反义词组。
评分标准:13 题每填对 1 空得 1 分,顺序错误不得分;14 题找对任意一组反义词得 1 分,颠倒顺序不扣分。
三、书写汉字(2 分)
答案:无固定答案,按书写要求评分
解析:需准确书写诗句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做到居中对齐、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评分标准:字迹工整、居中对齐、无错别字得 2 分;有 1-2 个错别字或未居中得 1 分;字迹潦草、错别字 3 个及以上得 0 分。
四、文化积累(6 分)
答案:博大精深 智慧 传承 不断 奋力 兴旺(每空 1 分,共 6 分)
解析:根据拼音及语境填写,注意 “博大精深”“传承”“兴旺” 等词语的正确书写,无错别字方可得分。
评分标准:每填对 1 个词语得 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五、知识填空(10 分,每题 2 分)
答案:低头思故乡(2 分)
解析:出自李白《静夜思》,需准确默写,无错别字。
评分标准:默写正确、无错别字得 2 分;有错别字得 1 分;默写错误得 0 分。
答案:事定犹须待阖棺(2 分)
解析:出自陆游《病起书怀》,需准确默写,无错别字。
评分标准:默写正确、无错别字得 2 分;有错别字得 1 分;默写错误得 0 分。
答案:必有我师焉(2 分)
解析:出自《论语》,强调虚心向他人学习的态度,需准确默写,无错别字。
评分标准:默写正确、无错别字得 2 分;有错别字得 1 分;默写错误得 0 分。
答案:示例:小时候我不爱读书,后来坚持每天阅读,不仅积累了知识,还提高了写作水平,才明白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的道理,要珍惜年少时光努力学习(2 分)
解析:需结合自身读书经历,体现对诗句的理解,语言通顺、表意明确。
评分标准:结合经历、理解准确得 2 分;仅谈理解无经历得 1 分;表述混乱得 0 分。
答案:示例:上课铃响后,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们立刻坐直身体,没有一丝声音,连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都听得清清楚楚,整个教室鸦雀无声(2 分)
解析:需通过具体场景体现 “鸦雀无声”(非常安静),场景具体、符合词义。
评分标准:场景具体、符合词义得 2 分;场景模糊得 1 分;不符合词义得 0 分。
六、好书推荐(5 分)
答案:示例:我推荐《中国民间故事集》。理由:①书中收录了《牛郎织女》《田螺姑娘》等经典故事,情节生动有趣;②故事蕴含着善良、诚信等美好品质,能让人受到启发;③语言通俗易懂,充满生活气息,读起来很有亲切感(每条理由 1 分,语言流畅 1 分,共 5 分)
解析:需围绕 “民间故事” 推荐 1 本好书,至少 3 条理由,理由需具体(如情节、内涵、语言、阅读收获等),语言通顺。
评分标准:推荐书籍明确且为民间故事得 1 分;每条合理理由得 1 分(不少于 3 条);语言流畅得 1 分;未达要求酌情扣分(如理由少于 3 条扣 1-2 分,理由空洞扣 1 分)。
七、阅读理解(33 分)
(一)《故乡的小河》(15 分)
答案:在河边捉小鱼、摸虾、放风筝、采芦花做鞋;爷爷带 “我” 钓鱼,奶奶做鲜鱼汤;在河边捉鱼摸虾、放风筝(每空 1 分,共 3 分)
解析:结合第②③段内容概括,需对应 “小时候”“春天”“夏天” 的时间节点,提炼核心事件。
评分标准:每空概括准确得 1 分,概括不完整酌情扣分(如只写 “捉小鱼” 未提 “摸虾、放风筝” 得 0.5 分)。
答案:A(动态);芦苇开花时的轻盈美感和作者对故乡秋天的喜爱之情(3 分)
解析:句子中 “随风飘荡” 体现动态,是动态描写;通过 “白白的芦花像雪花” 的比喻,展现芦花的轻盈,流露作者喜爱。
评分标准:选对描写类型得 1 分,理解感受准确得 2 分;感受片面得 1 分。
答案:A(动态);小河解冻时的生机与灵动,作者对春天小河的喜爱与喜悦(3 分)
解析:“冰面融化的声音” 体现动态,是动态描写;将融化声比作 “动听的乐曲”,展现春天的生机,流露作者喜悦。
评分标准:选对描写类型得 1 分,理解感受准确得 2 分;感受片面得 1 分。
答案:A;景区介绍牌需要生动形象的描写吸引游客,A 项运用比喻修辞,展现小河的美丽,符合景区宣传需求;B 项是科学说明,过于枯燥(4 分)
解析:景区介绍牌需兼具观赏性和吸引力,A 项是文学化描写,能突出小河的美感;B 项是客观说明,不适合作为景区介绍。
评分标准:选对序号得 1 分,理由准确得 3 分;理由不完整得 1-2 分。
答案:“最温暖的牵挂” 指作者对故乡小河的思念,也藏着对童年欢乐时光、爷爷奶奶的怀念,小河是故乡的象征,承载着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厚情感(2 分)
解析:结合最后一段 “承载着我的童年记忆,更藏着我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分析,需点明牵挂的具体内容(小河、童年、亲人、故乡)。
评分标准:理解准确、表意完整得 2 分;理解片面得 1 分。
(二)《母亲的菜篮子》(18 分)
答案:①母亲用菜篮子里的食材做四季美食,“我” 生病时母亲冒寒买菜包饺子(2 分);②“我” 嫌弃菜篮子不好看,让母亲别提着来学校,母亲换成塑料袋,却仍擦拭干净菜篮子(1 分);菜篮子陈旧却整洁,装着母亲的爱与牵挂(2 分)(共 5 分)
解析:结合第①②③④段内容,按 “人生阶段 - 场景 - 菜篮子状态” 的逻辑补充,需贴合原文细节。
评分标准:每空填写准确、贴合原文得相应分值,概括不完整酌情扣分。
答案:(1)动作(1 分);母亲对 “我” 的疼爱,以及做事的勤劳、细心(2 分)(共 3 分);(2)对 “我” 的包容与尊重(1 分);对自己的任性和不懂事感到愧疚(1 分)(共 2 分)
解析:(1)“冒着寒风”“忙碌了一下午” 是动作描写,体现母亲为 “我” 付出的辛劳与疼爱;(2)“默默藏起” 体现母亲不与 “我” 计较,“擦拭干净” 体现她对菜篮子的珍惜,“我” 的感受需结合 “心里充满了愧疚” 提炼。
评分标准:描写方法正确得 1 分,感受准确得相应分值;感受片面得 0.5-1 分。
答案:(1)√(1 分);(2)×(1 分)(共 2 分)
解析:(1)第②段通过制作四季美食、冒寒包饺子的事例,体现母亲的勤劳能干,正确;(2)第④段 “母亲老了” 但仍会提着菜篮子为 “我” 买菜做饭,并非 “再也不能”,错误。
评分标准:每判断正确得 1 分,错误不得分。
答案:“母亲的菜篮子” 是文章的线索,串联起不同人生阶段与母亲相关的故事;菜篮子是母亲勤劳、爱与牵挂的象征,承载着 “我” 的童年回忆与对母亲的情感;以它为题,既点明核心物象,又突出文章主题(3 分)
解析:从 “线索作用”“象征意义”“主题表达” 三个角度分析,需结合全文内容。
评分标准:每个角度分析准确得 1 分,表意完整得 3 分;分析片面得 1-2 分。
答案:示例:我推荐父亲的 “旧藤椅”。父亲总在藤椅上为我讲题、缝补衣物,藤椅的纹路里藏着他的耐心与疼爱,是父亲默默付出的见证(50 字左右)(3 分)
解析:需选一个具体物象作为 “生活代言人”,通过场景细节描写,体现父亲 / 母亲的品质,语言简洁、表意明确。
评分标准:物象恰当得 1 分,场景细节具体得 1 分,理由充分得 1 分;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八、创意表达(30 分)
题目:我想对______说
评分标准:
等级划分:
内容具体(20 分):
明确倾诉对象(2 分),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情感、看法或建议(10 分),重点突出(4 分),情感真实(4 分);
缺少具体事例扣 5-8 分,重点不突出扣 2-3 分,情感虚假扣 2-4 分。
语言表达(6 分):
语句通顺、无错别字(3 分),用词准确、得体(3 分);
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最多扣 2 分),语句不通顺扣 1-3 分。
结构完整(4 分):
条理清晰、有开头结尾(4 分);
结构混乱、无开头或结尾扣 2-4 分。
字数要求:不少于 400 字,每少 50 字扣 1 分,最多扣 3 分。
加分项:细节描写生动、情感真挚,可加 1-3 分。
优秀(25-30 分):内容具体、重点突出,语言流畅,结构完整,情感真挚;
良好(20-24 分):内容较具体,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有一定情感;
合格(15-19 分):内容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或错别字;
不合格(14 分以下):内容不完整,语言不通顺,结构混乱,错别字较多。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发展水平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监测卷答题卡(C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
准考证号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7]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9]
一、阅读交流展智楚。请在答题卡上涂上正确答案的序号。(12分)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二、成语匹配(5 分)
①精益求精 ②粗枝大叶 ③物美价廉 ④货真价实 ⑤弄虚作假 ⑥实事求是 ⑦敷衍了事
14. 做事情要______,不能______;做生意要______,不能______。(4 分)
15. 上面的话中一组反义词是( )——( )(1 分)
三、书写汉字(2 分)
16.要求:每一行都居中,注意上下、左右要对齐,字迹工整。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
四、文化积累(6 分)
17.中国文化源远流长,(bó dà jīng shēn)( )。古代先贤们用(zhì huì)( )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他们的精神(yí chuan)( )至今,激励着我们(bù duàn)( )进取,(fèn lì)( )拼搏,为祖国的(xīng wàng)( )贡献力量。
五、知识填空(10 分,每题 2 分)
18..李白的思乡之情体现在 “举头望明月, ”。
19.陆游的爱国之情:“位卑未敢忘忧国, 。”
20.孔子在《论语》中谈学习态度:“三人行, 。”
21.颜真卿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感受:

22.用具体情景表现 “鸦雀无声”: 。
六、好书推荐。(5 分)
23.请围绕 “快乐读书吧”,推荐一本你读过民间故事的好书给同学,分条说明理由(不少于 3 条):


七、阅读理解(24 分)
(一)《故乡的小河》(15 分)
24.围绕 “小河”,作者写了哪些内容?简要概括。(3 分)
小时候, ;春天, ;夏天, ;
25.读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秋天,河边的芦苇…… 随风飘荡”),这是( )描写(A. 动态 B. 静态),从中感受到 (3 分)
26读第③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春天,小河解冻了…… 动听的乐曲”),这是( )描写(A. 动态 B. 静态),从中感受到 (3 分)
27.关于 “小河” 的不同介绍:A.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我的故乡有一条…… 环绕着村庄”);B. 小河是自然形成的小型水流,通常由泉水、雨水或冰雪融水汇聚而成,水质清澈,多分布在乡村地区,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要为景区中的小河制作介绍牌,应选择(填序号)( )种介绍,理由是 。
(4 分)
28.品读文章最后一句话,谈谈你对 “最温暖的牵挂” 的理解。(2 分)

(二)《母亲的菜篮子》(18 分)
29.围绕 “母亲的菜篮子”,作者写下了与母亲有关的难忘场景,请完成表格。(5 分)
人生阶段 场景 母亲的菜篮子
①小时候 竹编的,编着漂亮花纹,装满新鲜蔬菜和水果
②上中学后
③ “我” 成家立业后很少回家,每次回家母亲都会提着菜篮子去买 “我” 爱吃的食材,为 “我” 做丰盛饭菜
30.品析人物描写,完成填空。(5 分)
(1)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一次,我生病…… 热腾腾的饺子”)是对母亲的______描写,从 “冒着寒风”“忙碌了一下午” 中能感受到 (3 分)
(2)第③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母亲的脸一下子红了…… 藏在身后”)中,从 “默默藏起”“擦拭干净” 的细节里,能感受到母亲 ,感受到 “我” (2 分)
31.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2 分)
(1)第②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体现了母亲的勤劳与能干。( )
(2)第④自然段中 “母亲老了”,说明她再也不能提着菜篮子买菜了。( )
32.文章为什么以 “母亲的菜篮子” 为题?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 分)

请为父亲(或母亲)选一位 “生活代言人”,通过场景细节描写,说明推荐理由(50 字左右):

34.父母养育你成长,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请以 “我想对______说” 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可以回忆和他们之间难忘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爱。可以讲讲你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让他们了解正在长大的你。可以关注他们的生活,向他们提出建议,如,劝他们改掉一些你认为不好的习惯。内容具体,重点突出,不少于 400 字。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语文2025年秋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期末监测卷(C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学号: 。
说明: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阅读交流展智楚(12 分,每题 1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处理(chǔ) B. 奔跑(bēn) C. 似乎(sì) D. 强迫(qiáng)
2.将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换成相应的俗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得过且过 ——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B. 见异思迁 —— 这山望着那山高
C. 自作自受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 志同道合 —— 道不同不相为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他的成绩很优秀。/ 这是一件优秀的作品。 B. 这本书的内容很深奥。/ 河水很深。
C. 他的态度很坚决。/ 坚决完成任务。 D. 这道菜的味道很鲜美。/ 雨后的空气很鲜美。
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运用的类型不同的一组是( )
A. 她的声音像银铃一样清脆。/ 时间像流水一样匆匆。B. 这个计划很周密。/ 他的考虑很周密。
C. 他的个子很高。/ 高山流水遇知音。 D. 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生动。/ 他的表演很生动。
5.下面诗句中,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表达相似情感的一项是( )
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小刚立志成为运动员,每天坚持晨跑”,下列激励的话语最适合的一项是( )
A.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C.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D.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下列句子朗读时要用 “深情” 语气的是( )
A.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8.下列各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B. 经过努力,他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C. 大家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植树活动。 D. 老师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9.下列阅读方法适合 “精读” 的一项是( )
A. 快速浏览文章标题 B.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C. 分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D. 寻找文章中心句
10.下列句子中,顿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喜欢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橙子和葡萄。 B. 他经常去图书馆、看书、查资料。
C. 妈妈买了青菜、萝卜、土豆、和西红柿。 D. 操场上有跑步的、跳绳的、踢毽子的、和打球的。
11.班级要举行 “民间故事分享会”,下列符合主题的一项是( )
A. 《盘古开天》 B. 《精卫填海》 C. 《牛郎织女》 D. 《夸父追日》
12.下列关于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能按照原文顺序复述 B. 可以增加合理的细节描写
C. 必须改变故事的主人公 D. 不能加入自己的想象
二、成语匹配(5 分)
①精益求精 ②粗枝大叶 ③物美价廉 ④货真价实 ⑤弄虚作假 ⑥实事求是 ⑦敷衍了事
14. 做事情要______,不能______;做生意要______,不能______。(4 分)
15. 上面的话中一组反义词是( )——( )(1 分)
三、书写汉字(2 分)
16.要求:每一行都居中,注意上下、左右要对齐,字迹工整。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
四、文化积累(6 分)
17.中国文化源远流长,(bó dà jīng shēn)( )。古代先贤们用(zhì huì)( )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他们的精神(yí chuan)( )至今,激励着我们(bù duàn)( )进取,(fèn lì)( )拼搏,为祖国的(xīng wàng)( )贡献力量。
五、知识填空(10 分,每题 2 分)
18..李白的思乡之情体现在 “举头望明月, ”。
19.陆游的爱国之情:“位卑未敢忘忧国, 。”
20.孔子在《论语》中谈学习态度:“三人行, 。”
21.颜真卿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感受:

22.用具体情景表现 “鸦雀无声”: 。

六、好书推荐。(5 分)
23.请围绕 “快乐读书吧”,推荐一本你读过民间故事的好书给同学,分条说明理由(不少于 3 条):


七、阅读理解(24 分)
(一)《故乡的小河》(15 分)
①我的故乡有一条蜿蜒的小河,像一条碧绿的绸带,环绕着村庄。小河的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鹅卵石和游动的小鱼。河边的杨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像姑娘的长发,随风飘动。最让人难忘的是河上的石板桥,它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桥面被行人的脚步磨得光滑。
②小时候,小河是我们的乐园。夏天,我们光着脚丫在河边捉小鱼、摸虾,河水凉凉的,舒服极了。我们还会在河边的草地上放风筝,看着风筝在蓝天上飞翔,心里充满了欢乐。秋天,河边的芦苇开花了,白白的芦花像雪花一样,随风飘荡。我们会采摘芦花,做成漂亮的芦花鞋,穿在脚上,暖暖的。
③春天,小河解冻了,冰面融化的声音像动听的乐曲。河边的野花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爷爷会带着我在河边钓鱼,鱼竿一甩,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钓到小鱼时,我会开心地跳起来。奶奶会把钓到的鱼做成鲜美的鱼汤,那味道,是春天独有的鲜美。
④后来,我离开故乡去城里生活,小河便成了我心中最温暖的牵挂。每当看到河流,就会想起故乡的小河,想起和伙伴们在河边的欢乐时光,想起爷爷奶奶的笑容。那条小河,承载着我的童年记忆,更藏着我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24.围绕 “小河”,作者写了哪些内容?简要概括。(3 分)
小时候, ;春天, ;夏天, ;
25.读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秋天,河边的芦苇…… 随风飘荡”),这是( )描写(A. 动态 B. 静态),从中感受到 . (3 分)
26读第③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春天,小河解冻了…… 动听的乐曲”),这是( )描写(A. 动态 B. 静态),从中感受到 (3 分)
27.关于 “小河” 的不同介绍:A.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我的故乡有一条…… 环绕着村庄”);B. 小河是自然形成的小型水流,通常由泉水、雨水或冰雪融水汇聚而成,水质清澈,多分布在乡村地区,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要为景区中的小河制作介绍牌,应选择(填序号)( )种介绍,理由是_ (4 分)
28.品读文章最后一句话,谈谈你对 “最温暖的牵挂” 的理解。(2 分)

(二)《母亲的菜篮子》(18 分)
①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有一个竹编的菜篮子,那是她的 “宝贝”。菜篮子是外婆亲手编的,上面编着漂亮的花纹,边缘被岁月磨得光滑。每天清晨,母亲都会提着菜篮子去菜市场买菜,篮子里总能装满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母亲总说,自己买的菜新鲜、健康,吃着放心。
②小时候,家里条件不算富裕,但母亲总能用菜篮子里的食材做出美味的饭菜。春天,母亲会买嫩绿的菠菜、荠菜,做成可口的凉拌菜;夏天,黄瓜、西红柿、茄子摆满餐桌,清爽又解暑;秋天,母亲会买金黄的玉米、饱满的豆子,做成香喷喷的杂粮饭;冬天,萝卜、白菜、土豆也能被母亲做出各种花样。有一次,我生病想吃饺子,母亲冒着寒风提着菜篮子去菜市场买面粉和馅料,回家后忙碌了一下午,包出了热腾腾的饺子,我吃着饺子,心里暖暖的。
③上中学后,我开始爱美,觉得母亲的菜篮子不好看,不愿意让母亲提着菜篮子来学校接我。有一次,母亲提着菜篮子来接我放学,同学们投来异样的目光,我觉得很没面子,小声对母亲说:“妈,你以后别提这个篮子了,很难看。” 母亲的脸一下子红了,默默把菜篮子藏在身后。从那以后,母亲换成了塑料袋买菜,但我发现,她还是会把菜篮子擦拭干净,放在阳台的角落。有一次我回家,看到母亲正在用菜篮子晾晒刚洗好的袜子,那一刻,我心里充满了愧疚。
④如今,我已经成家立业,很少回家,但母亲的菜篮子依然摆放在阳台的角落。母亲老了,头发白了,腿脚也不如从前灵便,但每次我回家,她都会提着菜篮子去菜市场,买我爱吃的食材,为我做一顿丰盛的饭菜。那只陈旧的菜篮子,装着母亲的爱与牵挂,也装着我从小到大的温暖回忆。
29.围绕 “母亲的菜篮子”,作者写下了与母亲有关的难忘场景,请完成表格。(5 分)
人生阶段 场景 母亲的菜篮子
①小时候 竹编的,编着漂亮花纹,装满新鲜蔬菜和水果
②上中学后
③ “我” 成家立业后很少回家,每次回家母亲都会提着菜篮子去买 “我” 爱吃的食材,为 “我” 做丰盛饭菜
30.品析人物描写,完成填空。(5 分)
(1)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一次,我生病…… 热腾腾的饺子”)是对母亲的______描写,从 “冒着寒风”“忙碌了一下午” 中能感受到 (3 分)
(2)第③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母亲的脸一下子红了…… 藏在身后”)中,从 “默默藏起”“擦拭干净” 的细节里,能感受到母亲 ,感受到 “我” (2 分)
31.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2 分)
(1)第②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体现了母亲的勤劳与能干。( )
(2)第④自然段中 “母亲老了”,说明她再也不能提着菜篮子买菜了。( )
32.文章为什么以 “母亲的菜篮子” 为题?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 分)

请为父亲(或母亲)选一位 “生活代言人”,通过场景细节描写,说明推荐理由(50 字左右):

。八、创意表达(30 分)
父母养育你成长,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请以 “我想对______说” 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可以回忆和他们之间难忘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爱。可以讲讲你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让他们了解正在长大的你。可以关注他们的生活,向他们提出建议,如,劝他们改掉一些你认为不好的习惯。内容具体,重点突出,不少于 400 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