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发展水平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监测卷答题卡(D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
准考证号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7]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9]
一、阅读交流展智楚。请在答题卡上涂上正确答案的序号。(12分)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二、成语匹配(5 分)
①勤学好问 ②不学无术 ③废寝忘食 ④游手好闲 ⑤孜孜不倦 ⑥无所事事 ⑦持之以恒
13. 我们在学习上要______,不能, ,做事情还要 。(3 分)(填写序号)
14. 上面的话中一组反义词是( )——( )(2 分)
三、书写汉字(2 分)
15..要求:每一行都居中,注意上下、左右要对齐,字迹工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四、文化积累(6 分)
16.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了(xīng wàng fán róng)( )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华儿女(jiān qiáng bù qū)( ),(yǒng yú pǐn bó)( ),从未(tuì suō)( ),用(zhì huì)( )和汗水(jiàn shè)( )家园。
五、知识填空(10 分,每题 2 分)
17.王安石的思乡之情体现在 “春风又绿江南岸, ”。
18.王昌龄的爱国之情:“黄沙百战穿金甲, 。”
19.孔子在《论语》中谈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
20.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感受:
。
21.用具体情景表现 “人声鼎沸”: 。
。
六、好书推荐。(5 分)
22.请以 “制定班级公约” 为主题,模拟班级讨论,提出 “课间活动不追逐打闹” 的公约,至少列举三点理由,发言限时一分钟。
。
。
七、阅读理解(24 分)
(一)《故乡的槐树林》(15 分)
23.围绕 “槐树林”,作者写了哪些内容?简要概括。(3 分)
小时候, ;春天, ;夏天,__ ____
24.读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春天,槐花盛开…… 淡淡的清香”),这是( )描写(A. 动态 B. 静态),从中感受到 ( 3 分)
25.读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秋天,槐树叶变黄了…… 金黄的地毯”),这是( )描写(A. 动态 B. 静态),从中感受到 ( 3 分)
26.关于 “槐树” 的不同介绍:A.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我的故乡在华北平原…… 饱经沧桑的老人”);B. 槐树是豆科槐属植物,落叶乔木,高可达 25 米,树皮灰褐色,叶互生,羽状复叶,花白色或淡黄色,荚果圆柱形。如果要为植物园中的槐树制作名片,应选择(填序号)( )种介绍,理由是
。(4 分)
27.品读文章最后一句话,谈谈你对 “最深的牵挂” 的理解。(2 分)
。
(二)《父亲的老花镜》(18 分)
28.围绕 “父亲的老花镜”,作者写下了与父亲有关的难忘场景,请完成表格。(5 分)
人生阶段 场景 父亲的老花镜
①小时候
② 父亲戴着老花镜帮 “我” 检查作业、讲解难题,深夜在灯下核对 “我” 的学习资料
③如今 摆放在书桌抽屉里,装着父亲的勤劳与智慧
29.品析人物描写,完成填空。(5 分)
(1)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每当我放学回家…… 准确无误”)是对父亲的______描写,从 “一笔一划”“仔细核对” 中能感受到 (3 分)
(2)第③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父亲的眼神暗了暗…… 放进了口袋”)中,从 “默默放进”“擦拭干净” 的细节里,能感受到父亲 ,感受到 “我” (2 分)
30..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2 分)
(1)第②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体现了父亲的认真与负责。( )
(2)第④自然段中 “父亲老了”,说明他再也不能戴老花镜了。( )
31.文章为什么以 “父亲的老花镜” 为题?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 分)
。
32.请为父亲(或母亲)选一位 “生活代言人”,通过场景细节描写,说明推荐理由(50 字左右):
。
八、创意表达(30 分)
33.以 “晒一晒我的父母” 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清楚晒的原因,内容具体,重点突出,不少于 400 字。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语文2025年秋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期末监测卷(D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学号: 。
说明: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阅读交流展智楚(12 分,每题 1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角色(jué) B. 奔跑(bēn) C. 盛饭(shèng) D. 参差(cēn)
2.将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换成相应的俗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旁敲侧击 —— 指桑骂槐 B. 直言不讳 —— 打开天窗说亮话
C. 画蛇添足 —— 脱裤子放屁 D. 饮水思源 —— 吃水不忘挖井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他的技术很熟练。/ 熟练的工人效率很高。 B. 这道菜的味道很特别。/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C. 他的身体很健康。/ 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
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运用的类型不同的一组是( )
A.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月亮像玉盘一样明亮。 B. 这个问题很复杂。/ 他的心情很复杂。
C. 他的个子很高。/ 高山上的空气很稀薄。 D. 这篇文章的语言很优美。/ 她的舞姿很优美。
5.下面诗句中,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表达相似情感的一项是(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小丽立志成为作家,每天坚持写日记”,下列激励的话语最适合的一项是( )
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下列句子朗读时要用 “豪迈” 语气的是( )
A.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下列各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B.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C. 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D. 老师鼓励我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9.下列阅读方法不适合 “精读” 的一项是( )
A. 分析人物形象 B. 品味关键词句 C. 快速浏览大意 D. 赏析表达手法
10.下列句子中,顿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我喜欢的颜色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 B. 同学们在教室里读书、写字、画画。
C. 水果店里有苹果、香蕉、橙子、和梨。 D. 他的爱好有游泳、跑步、唱歌、跳舞。
11.班级要举行 “神话故事分享会”,下列不符合主题的一项是( )
A. 《嫦娥奔月》 B. 《牛郎织女》 C. 《大禹治水》 D. 《孟姜女哭长城》
12.下列关于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可以换一种叙事视角 B. 可以增加合理的情节C. 可以忽略故事的核心内容 D. 可以运用生动的描写
二、成语匹配(5 分)
①勤学好问 ②不学无术 ③废寝忘食 ④游手好闲 ⑤孜孜不倦 ⑥无所事事 ⑦持之以恒
13. 我们在学习上要______,不能, ,做事情还要 。(3 分)(填写序号)
14. 上面的话中一组反义词是( )——( )(2 分)
三、书写汉字(2 分)
15..要求:每一行都居中,注意上下、左右要对齐,字迹工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四、文化积累(6 分)
16.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了(xīng wàng fán róng)( )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华儿女(jiān qiáng bù qū)( ),(yǒng yú pǐn bó)( ),从未(tuì suō)( ),用(zhì huì)( )和汗水(jiàn shè)( )家园。
五、知识填空(10 分,每题 2 分)
17.王安石的思乡之情体现在 “春风又绿江南岸, ”。
18.王昌龄的爱国之情:“黄沙百战穿金甲, 。”
19.孔子在《论语》中谈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
20.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谈谈感受:
。
21.用具体情景表现 “人声鼎沸”: 。
六、好书推荐。(5 分)
22.请以 “制定班级公约” 为主题,模拟班级讨论,提出 “课间活动不追逐打闹” 的公约,至少列举三点理由,发言限时一分钟。
。
。
七、阅读理解(24 分)
(一)《故乡的槐树林》(15 分)
①我的故乡在华北平原,村西头有一片茂密的槐树林,那是我童年最难忘的记忆。远远望去,槐树林像一片绿色的海洋,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像在演奏动听的乐曲。最老的一棵槐树,树干粗壮,树皮粗糙,上面布满了青苔,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
②小时候,槐树林是我们的乐园。春天,槐花盛开,洁白的槐花像雪花一样挂满枝头,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们踮着脚尖摘槐花,把槐花放进嘴里,甜甜的,香香的。我们还会把槐花带回家,让母亲做成槐花饼、槐花粥,那味道,是春天独有的鲜美。夏天,槐树枝叶茂密,挡住了炎炎烈日,树下阴凉一片。我们在树下追逐嬉戏、讲故事、下棋,欢声笑语传遍整个槐树林。
③秋天,槐树叶变黄了,像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飞舞,落在地上,铺成一片金黄的地毯。我们会在落叶堆里打滚、捉迷藏,捡漂亮的落叶做书签。爷爷会带着我在槐树林里捡槐果,槐果可以用来做药材。奶奶会把槐果晒干,收藏起来。冬天,槐树林披上了银装,树枝上挂满了冰凌,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我们会在槐树林里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
④后来,我离开故乡去城里上学,槐树林便成了我心中最深的牵挂。每当看到槐树,就会想起故乡的槐树林,想起和伙伴们在树下的欢乐时光,想起爷爷奶奶的笑容。那片槐树林,承载着我的童年记忆,更藏着我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23.围绕 “槐树林”,作者写了哪些内容?简要概括。(3 分)
小时候, ;春天, ;夏天,__ ____
24.读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春天,槐花盛开…… 淡淡的清香”),这是( )描写(A. 动态 B. 静态),从中感受到 ( 3 分)
25.读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秋天,槐树叶变黄了…… 金黄的地毯”),这是( )描写(A. 动态 B. 静态),从中感受到 ( 3 分)
26.关于 “槐树” 的不同介绍:A.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我的故乡在华北平原…… 饱经沧桑的老人”);B. 槐树是豆科槐属植物,落叶乔木,高可达 25 米,树皮灰褐色,叶互生,羽状复叶,花白色或淡黄色,荚果圆柱形。如果要为植物园中的槐树制作名片,应选择(填序号)( )种介绍,理由是 。
。(4 分)
27.品读文章最后一句话,谈谈你对 “最深的牵挂” 的理解。(2 分)
。
(二)《父亲的老花镜》(18 分)
①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有一副黑色的老花镜,那是他的 “宝贝”。老花镜是父亲五十岁生日时我送给他的,镜架是黑色的,镜片晶莹剔透。父亲非常珍惜这副老花镜,每天都会用眼镜布擦拭干净,小心翼翼地放进眼镜盒里。父亲总说,这副老花镜帮他解决了很多难题。
②小时候,父亲是村里的会计,每天都会戴着老花镜算账、记账。每当我放学回家,总能看到父亲坐在书桌前,戴着老花镜,手指着账本,一笔一划地核算。遇到复杂的账目,父亲会皱着眉头,仔细地核对一遍又一遍,直到准确无误。有一次,我不小心把父亲的老花镜摔在了地上,镜片摔出了一道裂痕,我吓得哭了起来。父亲没有责备我,而是笑着说:“没关系,下次小心点就好。” 后来,父亲用胶带把镜片粘好,继续使用。
③上中学后,我开始变得叛逆,觉得父亲的老花镜不好看,不愿意让父亲戴着老花镜来学校参加家长会。有一次,父亲戴着老花镜来参加家长会,同学们小声议论,我觉得很没面子,会后对父亲说:“爸,你以后别戴这副眼镜了,很难看。” 父亲的眼神暗了暗,默默把老花镜放进了口袋。从那以后,我发现父亲参加重要活动时,会换上一副新的眼镜,但他依然会把这副旧老花镜擦拭干净,放在书桌的抽屉里。有一次我回家,看到父亲戴着这副旧老花镜,正在修理我的旧玩具,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
④如今,我已经参加工作,很少回家,但父亲的旧老花镜依然摆放在书桌的抽屉里。父亲老了,视力越来越差,但每次我回家,他都会戴着这副旧老花镜,为我缝补衣服、修理东西。那副陈旧的老花镜,装着父亲的勤劳与智慧,也装着我从小到大的温暖回忆。
28.围绕 “父亲的老花镜”,作者写下了与父亲有关的难忘场景,请完成表格。(5 分)
人生阶段 场景 父亲的老花镜
①小时候
② 父亲戴着老花镜帮 “我” 检查作业、讲解难题,深夜在灯下核对 “我” 的学习资料
③如今 摆放在书桌抽屉里,装着父亲的勤劳与智慧
29.品析人物描写,完成填空。(5 分)
(1)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每当我放学回家…… 准确无误”)是对父亲的______描写,从 “一笔一划”“仔细核对” 中能感受到 (3 分)
(2)第③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父亲的眼神暗了暗…… 放进了口袋”)中,从 “默默放进”“擦拭干净” 的细节里,能感受到父亲 ,感受到 “我” (2 分)
30..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2 分)
(1)第②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体现了父亲的认真与负责。( )
(2)第④自然段中 “父亲老了”,说明他再也不能戴老花镜了。( )
31.文章为什么以 “父亲的老花镜” 为题?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3 分)
。
32.请为父亲(或母亲)选一位 “生活代言人”,通过场景细节描写,说明推荐理由(50 字左右):
。
八、创意表达(30 分)
33.以 “晒一晒我的父母” 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清楚晒的原因,内容具体,重点突出,不少于 400 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语文 2025 年秋期期末监测卷(D 卷)答案、解析及评分标准
一、阅读交流展智楚(12 分,每题 1 分)
答案:C
解析:“盛饭” 的 “盛” 应读 “chéng”,意为把东西放进容器里;读 “shèng” 时多表示兴盛、丰盛等,如 “茂盛”“盛会”。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C
解析:A 项 “旁敲侧击” 与 “指桑骂槐” 均指间接表达;B 项 “直言不讳” 与 “打开天窗说亮话” 均指坦率说话;C 项 “画蛇添足” 指做多余的事,“脱裤子放屁” 虽含多余之意,但语言粗俗,且并非规范俗语替换;D 项 “饮水思源” 与 “吃水不忘挖井人” 均指不忘本源。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A
解析:A 项两个 “熟练” 均指动作、技能因常做而有经验,含义相同;B 项第一个 “特别” 指味道特殊,第二个指专属的,含义不同;C 项第一个 “健康” 指身体状况好,第二个指有益身心的,含义不同;D 项第一个 “丰富” 指内容多,第二个指想象力充沛,含义不同。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C
解析:A 项均为比喻修辞;B 项均为形容词作谓语(表复杂程度);C 项第一个 “高” 形容个子(形容词),第二个 “高” 指高山(名词),用法不同;D 项均为形容词作谓语(表优美程度)。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A
解析:题干诗句表达思乡之情。A 项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借明月抒思乡,情感一致;B 项表达友情,C 项表达奉献精神,D 项表达爱国情怀。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C
解析:题干场景是 “坚持写日记实现作家梦想”,A 项强调读书积累,B 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C 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强调坚持与磨砺的重要性,契合语境;D 项指视角局限。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A
解析:A 项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气势恢宏,需豪迈语气;B 项表达无私奉献,语气深情;C 项表达爱国气节,语气坚定;D 项表达深厚友情,语气深情。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C
解析:C 项 “过去的往事” 语义重复,“往事” 已含 “过去” 之意,应删去 “过去的”;A、B、D 项语句通顺无语病。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C
解析:精读的核心是深入分析,A、B、D 均为精读方法;C 项 “快速浏览大意” 是略读的要求,不符合精读特点。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C
解析: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C 项中 “橙子” 与 “和梨” 之间不应加顿号,“和” 字已表并列,顿号与 “和” 重复;A、B、D 项顿号使用正确。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D
解析:A、B、C 均为神话故事(嫦娥、牛郎织女、大禹均为神话人物);D 项《孟姜女哭长城》是民间传说,不属于神话。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答案:C
解析:创造性复述可换视角、加情节、用描写,但不能忽略故事核心内容(否则偏离原文本质),A、B、D 表述正确,C 错误。
评分标准:选对得 1 分,选错不得分。
二、成语匹配(5 分)
答案:① ② ⑦(或③ ④ ⑦、⑤ ⑥ ⑦,每空 1 分,共 3 分)
解析:第一空强调学习态度,选 “勤学好问”“废寝忘食” 或 “孜孜不倦”;第二空与前一空相反,选 “不学无术”“游手好闲” 或 “无所事事”;第三空强调做事坚持,选 “持之以恒”。
答案:①——②(或③——④、⑤——⑥,2 分)
解析:“勤学好问”(好学)与 “不学无术”(厌学)、“废寝忘食”(勤奋)与 “游手好闲”(懒惰)、“孜孜不倦”(勤勉)与 “无所事事”(闲散)均为反义词组。
评分标准:13 题每填对 1 空得 1 分,顺序错误不得分;14 题找对任意一组反义词得 2 分,颠倒顺序不扣分。
三、书写汉字(2 分)
答案:无固定答案,按书写要求评分
解析:需准确书写诗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做到居中对齐、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评分标准:字迹工整、居中对齐、无错别字得 2 分;有 1-2 个错别字或未居中得 1 分;字迹潦草、错别字 3 个及以上得 0 分。
四、文化积累(6 分)
答案:兴旺繁荣 坚强不屈 勇于拼搏 退缩 智慧 建设(每空 1 分,共 6 分)
解析:根据拼音及语境填写,注意 “兴旺繁荣”“坚强不屈”“勇于拼搏” 等词语的正确书写,无错别字方可得分。
评分标准:每填对 1 个词语得 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五、知识填空(10 分,每题 2 分)
答案:明月何时照我还(2 分)
解析:出自王安石《泊船瓜洲》,需准确默写,无错别字。
评分标准:默写正确、无错别字得 2 分;有错别字得 1 分;默写错误得 0 分。
答案:不破楼兰终不还(2 分)
解析:出自王昌龄《从军行》,需准确默写,无错别字。
评分标准:默写正确、无错别字得 2 分;有错别字得 1 分;默写错误得 0 分。
答案:可以为师矣(2 分)
解析:出自《论语》,强调复习旧知识能获得新感悟,可当老师,需准确默写,无错别字。
评分标准:默写正确、无错别字得 2 分;有错别字得 1 分;默写错误得 0 分。
答案:示例:读书就像给思想注入活水,我坚持每天阅读课外书,不仅拓宽了视野,还让作文思路更开阔,真正体会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的道理(2 分)
解析:需结合自身读书经历,体现对诗句的理解,语言通顺、表意明确。
评分标准:结合经历、理解准确得 2 分;仅谈理解无经历得 1 分;表述混乱得 0 分。
答案:示例: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各班方阵依次入场,同学们的呐喊声、口号声、鼓掌声交织在一起,主席台上的广播声也盖不住这片热闹,真是人声鼎沸(2 分)
解析:需通过具体场景体现 “人声鼎沸”(人多声杂、热闹),场景具体、符合词义。
评分标准:场景具体、符合词义得 2 分;场景模糊得 1 分;不符合词义得 0 分。
六、好书推荐(5 分)
答案:示例:同学们,我建议将 “课间活动不追逐打闹” 纳入班级公约。理由:①能避免意外受伤,保护大家的安全;②让课间秩序更井然,方便同学休息或预习;③培养文明行为习惯,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让我们共同遵守,安全快乐度过课间!(每条理由 1 分,语言流畅 2 分,共 5 分)
解析:需围绕 “课间活动不追逐打闹” 提出至少 3 条理由,理由需具体(如安全、秩序、习惯等),语言符合班级讨论场景,简洁得体。
评分标准:提出公约得 1 分;每条合理理由得 1 分(不少于 3 条);语言流畅、符合场景得 2 分;未达要求酌情扣分(如理由少于 3 条扣 1-2 分,理由空洞扣 1 分)。
七、阅读理解(33 分)
(一)《故乡的槐树林》(15 分)
答案:在槐树林摘槐花、做美食、追逐嬉戏、捉迷藏等;槐花盛开,摘槐花吃、做槐花饼和粥;槐树林枝叶茂密,在树下乘凉、讲故事、下棋(每空 1 分,共 3 分)
解析:结合第②段内容概括,需对应 “小时候”“春天”“夏天” 的时间节点,提炼核心事件。
评分标准:每空概括准确得 1 分,概括不完整酌情扣分(如只写 “摘槐花” 未提 “做美食” 得 0.5 分)。
答案:B(静态);槐花的洁白美丽、香气宜人,以及作者对春天槐树林的喜爱之情(3 分)
解析:句子描写槐花的形态(像雪花)和香气(淡淡的清香),是静态描写;通过视觉和嗅觉描写,展现槐花的美感,流露作者喜爱。
评分标准:选对描写类型得 1 分,理解感受准确得 2 分;感受片面得 1 分。
答案:A(动态);槐树叶飘落时的灵动美感和秋天槐树林的金黄绚烂,作者对秋天槐树林的喜爱(3 分)
解析:“像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飞舞” 体现动态,是动态描写;通过比喻展现落叶的灵动,“金黄的地毯” 体现秋天的绚烂,流露作者喜爱。
评分标准:选对描写类型得 1 分,理解感受准确得 2 分;感受片面得 1 分。
答案:B;植物园名片需客观介绍植物的科属、形态、花果等科学信息,B 项符合要求,A 项是文学性描写,不适合作为科普名片(4 分)
解析:名片的核心是准确、客观的说明,A 项是文学化描写(比喻、拟人),侧重情感表达;B 项是科学说明,符合名片用途。
评分标准:选对序号得 1 分,理由准确得 3 分;理由不完整得 1-2 分。
答案:“最深的牵挂” 指作者对故乡槐树林的思念,也藏着对童年欢乐时光、爷爷奶奶的回忆,槐树林是故乡的象征,承载着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2 分)
解析:结合最后一段 “承载着我的童年记忆,更藏着我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分析,需点明牵挂的具体内容(槐树林、童年、亲人、故乡)。
评分标准:理解准确、表意完整得 2 分;理解片面得 1 分。
(二)《父亲的老花镜》(18 分)
答案:①父亲戴着老花镜算账、记账,“我” 摔破镜片后父亲粘好继续使用(2 分);黑色镜架,镜片晶莹剔透,被父亲珍惜爱护(1 分);②上中学后(1 分);被父亲擦拭干净,放在书桌抽屉里(1 分);③“我” 参加工作后很少回家,每次回家父亲戴着旧老花镜为 “我” 缝补衣服、修理东西(1 分)(共 5 分)
解析:结合第①②③④段内容,按 “人生阶段 - 场景 - 老花镜状态” 的逻辑补充,需贴合原文细节。
评分标准:每空填写准确、贴合原文得相应分值,概括不完整酌情扣分。
答案:(1)动作、神态(1 分);父亲工作时的认真负责,以及对账目核算的严谨态度(2 分)(共 3 分);(2)对 “我” 的包容与理解(1 分);对自己的叛逆和不懂事感到愧疚(1 分)(共 2 分)
解析:(1)“坐着”“戴着”“指着”“核算”“皱着眉头” 是动作、神态描写,“一笔一划”“仔细核对” 体现父亲的严谨负责;(2)“默默放进” 体现父亲不与 “我” 计较,“擦拭干净” 体现他对老花镜的珍惜,“我” 的感受需结合 “心里酸酸的” 提炼愧疚之情。
评分标准:描写方法正确得 1 分,感受准确得相应分值;感受片面得 0.5-1 分。
答案:(1)√(1 分);(2)×(1 分)(共 2 分)
解析:(1)第②段通过算账记账的事例,体现父亲的认真负责,正确;(2)第④段 “父亲老了” 但仍会戴着老花镜为 “我” 缝补、修理,并非 “再也不能戴”,错误。
评分标准:每判断正确得 1 分,错误不得分。
答案:“父亲的老花镜” 是文章的线索,串联起不同人生阶段与父亲相关的故事;老花镜是父亲勤劳、智慧、疼爱的象征,承载着 “我” 的童年回忆与对父亲的情感;以它为题,既点明核心物象,又突出文章主题(3 分)
解析:从 “线索作用”“象征意义”“主题表达” 三个角度分析,需结合全文内容。
评分标准:每个角度分析准确得 1 分,表意完整得 3 分;分析片面得 1-2 分。
答案:示例:我推荐母亲的 “旧针线盒”。母亲总用里面的针线缝补我的衣物,灯光下她穿针引线的专注模样,藏着对我的细心呵护,是母爱的见证(50 字左右)(3 分)
解析:需选一个具体物象作为 “生活代言人”,通过场景细节描写,体现父亲 / 母亲的品质,语言简洁、表意明确。
评分标准:物象恰当得 1 分,场景细节具体得 1 分,理由充分得 1 分;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八、创意表达(30 分)
题目:晒一晒我的父母
评分标准:
等级划分:
内容具体(20 分):
明确 “晒” 的核心(如父母的品质、难忘的事、对自己的爱等,4 分),通过具体事例展现(10 分),重点突出(3 分),情感真实(3 分);
缺少具体事例扣 5-8 分,重点不突出扣 2-3 分,情感虚假扣 2-4 分。
语言表达(6 分):
语句通顺、无错别字(3 分),用词准确、生动(3 分);
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最多扣 2 分),语句不通顺扣 1-3 分。
结构完整(4 分):
条理清晰、有开头结尾(4 分);
结构混乱、无开头或结尾扣 2-4 分。
字数要求:不少于 400 字,每少 50 字扣 1 分,最多扣 3 分。
加分项:细节描写生动、情感真挚,可加 1-3 分。
优秀(25-30 分):内容具体、重点突出,语言生动,结构完整,情感真挚;
良好(20-24 分):内容较具体,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有一定情感;
合格(15-19 分):内容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或错别字;
不合格(14 分以下):内容不完整,语言不通顺,结构混乱,错别字较多。
(注:文档部分内容可能由 AI 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