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1课
忆读书
教学案
1.走近作者
冰心(1900-1999),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以及诗歌集《繁星》《春水》等。歌颂母爱,歌颂自然,歌颂童心是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
2.
形近字
遣(qiǎn)消遣
遗(yí)遗留
谴(qiǎn)谴责
寇(kòu)荡寇志
冠(guàn)冠军
3.主题解说
课文生动回忆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旨在引导青少年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4.重点突破
能够点明全文主旨的是哪句话?请说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提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是指读书有好处,能给人以帮助,并能带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多读书”是强调读书要有一定的数量;“读好书”是强调要注意读书的质量,要选择健康、有益的书来读。
5.难点攻克
文中说要“读好书”,那么,什么样的书才算得上好书呢?
提示一:语言优美的书是好书。语言优美的文章能引发读者丰富而优美的想象,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
提示二:故事情节曲折的书是好书。曲折的故事情节能使人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感。
提示三:思想健康的书是好书。健康的思想能净化人的灵魂,引导人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结构图解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笸箩(
)
聊斋(
)
天罡(
)
朦胧(
)(
)
堆砌(
)
消遣(
)
寻觅(
)
地煞(
)
2.把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用“
”画出并工整地改正在下面的横线上。
人情事故
无病而呻
不能自己
若有所失
天罡地熬
兴亡盛衷
3.根据语境解释词语。
(1)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我听得津津有味。(
)
(2)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
)
(3)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
(4)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描写尽了“若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首先认识的是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
木”等汉字。
B.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C.李易安的《声声慢》中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写得十分动人。
D.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
吓一跳”
。
5.(柳州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城市建设的强力推进,如今,柳州不仅是工业大城市、文化大城市,而且是广西的一张名片。
B.勤俭节约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从小引导他们树立崇尚节约的观念,养成良好的节约。
C.为了庆祝五四青年节,李丽建议举办读书交流会,杨玲建议进行演讲比赛。我同意她的建议。
D.《八桂大歌》以炫丽的舞台艺术深深打动了所有观众的目光,多彩的画面和优美的唱腔让观众听得入迷。
6.根据提示填空。
(1)
冰心,原名
。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她在印度著名诗人
(人名)《飞鸟集》的影响下创作的《
》《春水》,集中体现了
、童真、自然三大主题,是人们公认的小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2)“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句中的“豪杰”指的是
。
(3)“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出自小说______________。
(5)“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是指小说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
新学期,为响应学校主题为“美丽中国——携手经典,与好书为伴”的活动,你所
在的班级打算开展创建“书香班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下面是你校开展“书香班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具体措施,请结合实际情况,再补
充两项措施。
措施一:举办一次读书征文(演讲)比赛。
措施二:
措施三:
(2)大家准备在教室内张贴标语来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请你拟写两条。
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言,畅说自己的读书感悟。请仿照甲、乙两人发言的形
式,续写完成你的发言。
甲说:“书是一叶扁舟,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乙说:“书是一架马车,带你畅游博大的历史。”
你说:“
”
有同学在学校里发起了关于阅读兴趣的调查,得到以下材料。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数
据,说说你的发现。
阅读“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回答问题。
8.结合加点的词语,体会下面语句流露的情感。
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
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
9.作者用哪两个短语概括了自己阅读现代优秀文学作品时的真切感受?
10.
选文中作者回忆自己晚年的读书经历有什么作用?
11.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你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理解。(不少于50字)
童年读书
莫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
⑤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毒,我先看看,帮你批判批判!”他把我的《三家巷》揣进怀里跑了。我好恼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几天后,他将《三家巷》扔给我,说:“赶快还了去,这书流氓极了!”我当然不会听他的。
⑥我怀着甜蜜的忧伤读《三家巷》,当读到区桃在沙面游行被流弹打死时,我趴在麦秸草上低声抽泣起来。我心中那个难过,那种悲痛,难以用语言形容。
(选自《阅读与作文(初中版)》,2013年03期,有删改)
【注】莫言: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诺贝尔文学奖一百多年历史上首位获奖的中国作家。
12.请用简练的语句概括选文主要叙写了哪几件事。
13.结合文意,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
(2)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14.结合选文,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作者把自己对书的迷恋描写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请以第④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
赏析。(不超过150字)
16.你有没有印象最深的书?说说你在阅读它时的感受。(不少于60字)
课文按时间顺序,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叙述了作者七岁开始,阅读了《三国演义》
《水浒传》《精忠说岳》,十一岁时读《茶花女遗事》,十二三岁读《红楼梦》等文学作品
的情形,既真实可信,又富有感染力。相信你也有许多有关读书的美好回忆。请按时间
顺序,写一两个片段,不少于100字。
【参考答案】
1.pǒ
zhāi
gāng
méng
long
qì
qiǎn
mì
shà
2.事—世
己—已
熬—煞
衷—衰
3.(1)
形容非常有滋味,有趣味。
(2)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3)为人处世的道理。(4)好像失去了什么,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
4.B(解析:A项所有“,”改为“、”;C项去掉“:”和“……”;D项第二个“,”改为“:”。)5.A(解析:B项词语搭配不当,应为“养成……习惯”;C项指代不明,“她”没有指明到底是谁;D项“打动了所有的观众”而非“目光”,且“多彩的画面”是让观众“看得”入迷而非“听”。)
6.
(1)谢婉莹
泰戈尔
《繁星》
母爱
(2)刘备、关羽、张飞。
(3)柳宗元那样雄健有力的风格,李贺那样清新不凡的才气。
(4)《水浒传》
(5)《红楼梦》
7.(1)示例:办好一期主题黑板报(手抄报);建好每一个班级图书角、定期举行“诗文朗诵赛”等。
(2)示例: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点燃智慧,好书引领成长。
(3)示例:书是一双翅膀,带你领略万千的世界。
(4)示例:中学生阅读的兴趣倾向于消遣性、刺激性的读物,对文学名著的兴趣不高。
8.“消遣”指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来消磨时间,“唯一”指只有读书这一种方式。“唯一的消遣”突出强调了读书给“我”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流露出“我”读书的心满意足。
9.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10.
分别从古典文学、现代文艺作品两方面给读者传授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的经验。
11.示例:多读健康有益的书,能够慰藉心灵,给人带来精神上的美好享受。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燃起了我对生活的热情,每每捧着它,我心潮澎湃,对生活充满无限的激情,激励我用更顽强的毅力去迎接生活中的种种磨难。
12.①偷看闲书《封神演义》;②钻草垛读《青春之歌》;③藏猪圈棚子读《破晓记》;④钻牛棚读《三家巷》。
13.(1)“忐忑不安”写出了“我”因为看《青春之歌》耽误了割羊草,怕被痛骂或痛打而心神不安的心理。
(2)“蹿”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读完《青春之歌》后的满足与惬意。14.点题,总领下文。
15.示例:“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自己被书吸引的程度之深,简直达到了身不由己的程度;但只能“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远远地看”,脖子伸长得“像一只喝水的鹅”,生动地写出了作者读书时的状态。两个比喻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作者如饥似渴迷恋读书的情境。
16.示例:我印象最深的书是《水浒传》,当初读时,被书里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所吸引,饭都顾不上吃,妈妈喊了三五声都舍不得动窝。吃着酸菜,喝着稀饭看《水浒传》,那真是惬意的享受啊。
17.【例文】从小,我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记得刚上幼儿园时,我又哭又闹,怎么也不肯放开妈妈的手,妈妈拿我没办法,就给我买了一本《小红帽》。妈妈当时只是想用书来转移我的注意力,可当我第一次翻开书的时候,就深深地被它吸引住了。
后来,我步入了小学,认识了汉字后,就更爱读书了。一二年级时,我最爱读童话。像《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克列洛夫寓言》《伊索寓言》这些书都是我的最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读初一的我,已经不能只满足于童话书。我爱上了小说,像《橡树籽重生》《拥抱幸福的小熊》《生命流泪的样子》《爱的教育》《童年》《红与黑》等等,这可都是我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