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综合测评 (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综合测评 (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1-21 08:15:54

文档简介

专题综合测评(五)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生命活动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正确的是
(  )
A.植物油类似苯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都可使溴水萃取而褪色
B.CuSO4(aq)和NaCl(aq)相比较,CuSO4(aq)使蛋白质盐析的效果更好
C.分子式为C4H9O2N的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种数相同
D.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解析】 植物油中有不饱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CuSO4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分子式为C4H9O2N的硝基化合物有4种,氨基酸有5种;葡萄糖既能被氧化,又能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 D
2.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
B.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而呈现黄色
C.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析出
D.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0.1%~0.5%)浸泡植物种子
【解析】 A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是盐析过程,析出的蛋白质性质并无变化,即没有新物质生成,加水后,析出的蛋白质仍能溶解,A项不是化学变化;B项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显黄色属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化学变化;C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析出沉淀是因为蛋白质变性,是化学变化;D项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杀死种子上的细菌和微生物,即使这些生物体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反应,是化学变化。故选A。
【答案】 A
3.物质的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操作,也是化工生产及物质制备中的主要环节。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选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然后将两层液体分开
B.在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4)2SO4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即得较纯的蛋白质
C.油脂的提纯中,可将油脂加入浓NaOH溶液中加热,然后过滤,滤出的溶液即为较纯的油脂
D.甘蔗是制备蔗糖的主要原料,榨出的甘蔗汁因含色素而呈棕黄色,在制取蔗糖前应先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过滤、蒸发结晶,即得较纯的蔗糖
【解析】 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乙酸与碳酸钠反应而溶于水,所以可用碳酸钠洗涤分液;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4)2SO4溶液,由于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所以可得较纯的蛋白质;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将色素吸附;油脂加入浓NaOH溶液中水解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得不到油脂。
【答案】 C
4.(2014·广东高考)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解析】 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不锈钢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铬、镍等金属,因此属于合金,A正确。B.属于同分异构体的前提是物质的分子式相同,棉和麻的主要成分均属于纤维素,虽然纤维素和淀粉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但n值不同,因此两者的分子式并不相同,不能称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C.不饱和度大的酯常温下为液态,花生油常温下为液态,因此含有不饱和酯,C错误。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煮沸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并不能发生彻底的水解反应,D错误。
【答案】 A
5.(双选)下面关于淀粉与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与纤维素分子中均含有葡萄糖单元,分子式为(C6H10O5)n。从组成上看,淀粉和纤维素是聚合程度不同的物质的混合物
B.淀粉与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属于非还原性的多糖,最主要的性质之一是在无机酸溶液的作用下,都能水解成单糖
C.由于纤维素中碳的百分含量高于淀粉,所以纤维素常用来制造火棉
D.淀粉溶液和纤维素溶液都属于胶体,因分子直径大,都不能透过半透膜
【解析】 选项A和B叙述是正确的,其中A除指出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中的n值不同之外,对淀粉或纤维素本身来说,淀粉分子之间n值也不同,纤维素分子之间n值也不同。选项C的叙述不正确,淀粉和纤维素虽分子大小不同,但实验式相同——葡萄糖单元:“C6H10O5”,则碳元素的百分含量必定相同。选项D的叙述也不正确,淀粉溶液中的淀粉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淀粉溶液是胶体,这两点是正确的;但纤维素不溶于水,也谈不上是胶体。
【答案】 AB
6.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  )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脱水缩合 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 ⑤多肽 ⑥蛋白质
A.②→①→③→④→⑥→⑤
B.①→②→③→④→⑥→⑤
C.②→①→⑥→③→④→⑤
D.②→①→③→⑤→④→⑥
【解析】 蛋白质是由C、H、O、N等元素组成的,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而形成蛋白质。
【答案】 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苯、油脂均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②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③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有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性二糖
④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
⑤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⑤
【解析】 油脂中的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有双键,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①错误;天然植物油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②错误;蔗糖是非还原性糖,③错误;甘氨酸和丙氨酸之间脱水可以形成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但水解产物相同,④错误;麦芽糖属于还原性糖,可发生银镜反应,⑤正确。
【答案】 D
8.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和名称都正确的是(  )
D.α 氨基丙酸:CH3CH(NH2)COOH
【解析】 A中醛基的写法不对,B中的氢原子数不对,C中左边硝基与苯环的连接方式不对。
【答案】 D
9.近日,国际著名血液学杂志《Blood》刊载了一项振奋人心的科研成果:中国科学家找到了白血病的致病元凶——蛋白质Shp 2。下列关于蛋白质Shp 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hp 2是一种纯净物,主要由C、H、N、O等元素组成
B.Shp 2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α 氨基酸
C.Shp 2在(NH4)2SO4溶液中变性,在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盐析
D.氨基酸和蛋白质Shp 2都只能与碱溶液发生反应
【解析】 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主要由C、H、N、O等元素组成,A错误;Shp 2是一种天然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最终产物为α 氨基酸,B正确;蛋白质Shp 2在无机轻金属盐或铵盐[如
(NH4)2SO4]溶液中发生盐析,在重金属盐(如CuSO4)溶液中变性,C错误;氨基酸和蛋白质中均有—NH2和—COOH,故既能与强碱反应又能与强酸反应,故D错误。
【答案】 B
10.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
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解析】 由于在水解液中加入了过量NaOH溶液,I2会与碱发生反应而无法判断中和液中是否还有淀粉存在,因此无法判断淀粉是否水解完全。若改为加入过量的碘水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碘水可证明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答案】 D
11.三国时代,诸葛亮领兵南征孟获,遇到“哑泉”,士兵饮后致哑,腹痛,甚至死亡,但喝“安乐泉”水后可解毒。据分析,“哑泉”水中溶有CuSO4,“安乐泉”水呈碱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Cu2+使人体蛋白质变性
B.“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SO使人体蛋白质变性
C.“哑泉”之毒是由于Cu2+水解显酸性使人体蛋白质变性
D.“安乐泉”能解“哑泉”之毒的离子方程式为CuSO4+2OH-===Cu(OH)2↓+SO
【解析】 因为“哑泉”水中溶有CuSO4,喝入人体后能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安乐泉”水呈碱性,二者相遇发生反应生成Cu(OH)2沉淀:Cu2++2OH-===Cu(OH)2↓。
【答案】 A
12.当含有下列结构片段的蛋白质在胃中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  )
【解析】 本题要求判断发生缩聚反应的小分子化合物,实质是考查蛋白质水解的断键规律。蛋白质水解的断键规律为:―→—COOH+—NH2
按照此规律对所给的结构片段进行切割,分别得到四种氨基酸:、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10分)下面是几种常见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导学号:11050029】
氨基树脂片段
(1)氨基树脂可看作是两种单体的缩水产物,这两种单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ABS塑料的3种单体的结构简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成新型弹性材料“丁苯吡橡胶”的单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氨基树脂是缩聚产物,其分子中含有N原子和CH2,应是氨基和HCHO脱水产物;后两种物质都是加聚反应的产物。
14.(12分)某酿造厂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制取葡萄糖、酒精和醋酸,并用醋酸和异丁醇[(CH3)2CHCH2OH]反应制取乙酸异丁酯。乙酸异丁酯主要用于配制香蕉、草莓和奶油等香型的香精。其反应过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
804
kJ/mol,写出葡萄糖完全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淀粉水解可得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酵生成乙醇,乙醇经过两次氧化得到乙酸,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异丁酯。
(2)根据燃烧热的概念,可知1
mol葡萄糖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2
804
kJ的热量,据此可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答案】 (1)①(+nH2O催化剂,nC6H
②C6H
酒化酶,2C2H5OH+2CO2↑
⑤CH3COOH+(CH3)2CHCH2OH
CH3COOCH2CH(CH3)2+H2O
(2)C6H12O6(s)+6O2(g)===6CO2(g)+6H2O(l)
ΔH=-2
804
kJ/mol
15.(14分)已知氨基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N2↑+H2O,且已知:D、E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2和144,可发生如下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写出C、D的结构简式: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形成高分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目中所给信息可总结出:在HNO2作用下,氨基酸中的—NH2可转变成—OH,可得C:。由于C中含有—COOH和—OH,
所以分子间可以脱水,脱去两个水分子可得E:,
分子内脱去一个水分子可得D:。
16.(16分)葡萄糖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被氧化成不同物质。请结合题意回答问题:
【导学号:11050030】
已知:RCOOH+CH2===CH2+O2RCOOCH===CH2+H2O。
(1)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有机物A,A、B、C、D、E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B是石油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被氧化为X和Y(Y和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X可催化氧化成Y,也可与H2反应生成Z。X和Y的结构中有一种相同的官能团是________,检验此官能团需用的试剂是________。
(3)F是人体肌肉细胞中的葡萄糖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F、G、H间的转化关系是:
FGH
H与(1)中的D互为同分异构体。
①G还可以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填序号)。
Ⅰ.加成反应  Ⅱ.水解反应  Ⅲ.氧化反应
Ⅳ.消去反应  Ⅴ.还原反应
②本题涉及的所有有机物中,与F不论以何种质量比混合(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不变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解析】 (1)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和CO2,所以A是乙醇,由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B为CH2===CH2,C为CH3COOH,由题干信息可知B与C反应生成的D为CH3COOCH===CH2。
(2)由X氧化成Y,又可与H2反应生成Z,可推知X为醛,Y为酸,Z为醇,又由于Y与CH3CH2OH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可知Y为甲酸,X为甲醛,Z为甲醇;在甲酸中存在醛基。(3)Z为甲醇,由G+Z―→H且H与CH3COO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可推知G为CH2===CH—COOH,H为
CH2===CH—COOCH3,由转化关系可知F为或,由生物学常识可知F为前者即乳酸,其分子式为C3H6O3。②符合要求的有机物必须满足最简式为CH2O,有葡萄糖、甲醛(X)、乙酸(C)。
【答案】 (1)①CH3CH2OHCH2===CH2↑+H2O
②CH3COOCH===CH2
(2)醛基 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
(3)①Ⅰ、Ⅲ、Ⅴ
②CH2OH(CHOH)4CHO、HCHO、CH3COOH专题综合测评(三)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5·浙江高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己烷共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B.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C.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D.聚合物()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
【解析】 A项,己烷共有正己烷、2 甲基戊烷、3 甲基戊烷、2,3 二甲基丁烷和2,2 二甲基丁烷五种同分异构体,A项错;B项,苯与液溴在铁粉做催化剂时生成溴苯,是取代反应,硝酸与苯在浓硫酸的催化下生成硝基苯,是取代反应,浓硫酸与苯在加热时生成苯磺酸,也是取代反应,B项正确;C项,油脂的皂化反应是指油脂在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的反应,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属于高级脂肪酸盐,C项正确;D项,根据“由高聚物找单体的方法”判断,D项正确。
【答案】 A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解析】 A项中前者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而后者属于加成反应,错误;乙烯和环丁烷中的含碳量相等,n(C)==2
mol,故混合气体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B项正确;C选项甲烷与氯气的反应、苯与硝酸的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正确;D选项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说明苯分子中无乙烯中的碳碳双键,正确。
【答案】 A
3.下列关于烷烃与烯烃的性质及反应类型的对比中正确的是(  )
A.烷烃只含有饱和键,烯烃只含有不饱和键
B.烷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烯烃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烷烃的通式一定是CnH2n+2,而烯烃的通式则一定是CnH2n
D.烷烃与烯烃相比,发生加成反应的一定是烯烃
【解析】 烯烃中,也可能含有碳氢饱和键、碳碳饱和键,A错;烯烃中烃基中的H原子很容易发生取代反应,B错;环烷烃的通式是CnH2n只有单烯链烃的通式才是CnH2n,C错。
【答案】 D
4.有八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邻二甲苯、⑧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  )
A.③④⑤⑧      
B.④⑤⑦⑧
C.④⑤⑧
D.③④⑤⑦⑧
【解析】 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则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等不饱和键。
【答案】 C
5.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
CH3CH===CHCH3可简写为,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8H8
B.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则Y的结构简式为
C.X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Z的一氯代物有4种
【解析】 由X的键线式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C8H8,与苯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X分子结构中含碳碳双键,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X与足量H2加成生成的环状饱和烃Z中只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故其一氯代物有两种。
【答案】 D
6.(双选)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
A.将乙烯和乙炔气体分别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两者都褪色
B.甲烷和氯气在室温下的黑暗环境中可以稳定存在
C.苯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二者反应生成了溴苯
D.要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制得纯净的乙烷,可将混合气体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
【解析】 乙炔中含有碳碳叁键,乙烯中含碳碳双键,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褪色,A正确;甲烷和氯气只有在光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取代反应,B正确;苯和溴水不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苯和液溴生成溴苯,C不正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把乙烯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从而引入新的杂质,D也不正确。
【答案】 AB
7.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的是(  )
A.
B.CF2===CF2
C.CH≡C—CH===CH2
D.
【答案】 A
8.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
mol,完全燃烧生成0.16
mol
CO2和3.6
g
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甲烷
B.混合气体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炔
D.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烷
【解析】 根据已给数据可求出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式为C1.6H4,由平均式分析,应是一种烃分子的碳原子数大于1.6,另一种烃分子的碳原子数小于1.6,而碳原子数小于1.6的烃只有甲烷,可见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甲烷,则另一种烃的氢原子数一定是4,可以是乙烯(C2H4)、丙炔(C3H4)等,因此混合气体中不可能含有乙炔或乙烷。
【答案】 A
9.桶烯(Barrelene)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桶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B.桶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
C.桶烯与苯乙烯(C6H5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
D.桶烯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所得产物只有两种
【解析】 桶烯分子中存在两个饱和碳原子,呈四面体结构,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A项错误;桶烯中含有,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B项正确;桶烯和苯乙烯的结构不同,分子式都是C8H8,属于同分异构体,C项正确;桶烯中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的氢和饱和碳原子上的氢),所以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D项正确。
【答案】 A
10.化学家们合成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的星烷,如三星烷、四星烷、五星烷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11050018】
A.它们之间互为同系物
B.六星烷的化学式为C18H23
C.三星烷与丙苯互为同分异构体,四星烷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它们的一氯代物均只有3种
【解析】 本题给出的是键线式,可以分别写出其化学式为C9H12、C12H16、C15H20,可以发现它们是以C3H4向上递增的,故不是同系物关系,也可推知六星烷为C18H24,A项、B项错误;分别写出丙苯和的化学式,分别为C9H12和C12H16,则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关系,C项正确;这一系列的星烷的中心是对称的,不同的氢只有2种,故一氯代物均只有2种,D项错误。
【答案】 C
11.(2016·江苏南通模拟)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它的一氯代物有6种
B.它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C.它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一定条件下,它分别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等反应
【解析】 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有8种,A错误;丁基苯的分子式为C10H14,而柠檬烯的分子式为C10H16,两者的分子式不同,B错误;柠檬烯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还原和氧化反应,有甲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
【答案】 D
12.下列各组有机物中,两者一氯代物的种数相同的是(  )
A.对二甲苯和2,2 二甲基丙烷
B.乙苯和间二甲苯
C.甲苯和2 甲基丙烷
D.正戊烷和正己烷
【解析】 对二甲苯的一氯代物有2种(甲基上和苯环上各1种),2,2 二甲基丙烷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乙苯的一氯代物有5种,间二甲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甲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2 甲基丙烷的一氯代物有2种;正戊烷和正己烷的一氯代物都是3种。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12分)有A、B两种烃,其相关信息如下
A
完全燃烧的产物中n(CO2)∶n(H2O)=2∶128<Mr(A)<60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一氯代物只有1种结构
B
饱和链烃,通常情况下呈气态二溴代物有3种
回答下列问题:
(1)烃A的实验式是________。
(2)烃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3)烃B的3种二溴代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烃A完全燃烧的产物中n(CO2)∶n(H2O)=2∶1,则烃A的分子式为CnHn。
(2)因28<Mr(A)<60,所以烃A的分子式为C3H3或C4H4,结合另外两个信息可知烃A的结构简式是。
(3)烃B为饱和链烃,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则烃B为CH4或C2H6或C3H8或C4H10;CH4的二溴代物只有1种同分异构体,C2H6的二溴代物有2种同分异构体,C3H8的二溴代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所以B只能为。
【答案】 (1)CH (2)
14.(14分)某含苯环的化合物A,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碳的质量分数为92.3%。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已知:。请写出A与稀、冷的KMnO4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A与氢气反应,得到的化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5.7%,此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5)在一定条件下,由A聚合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m(C)=92.3%×104=96,则m(H)=8,此化合物不可能含其他原子。则96÷12=8,所以分子式为C8H8。(2)该分子中含苯环,且分子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所以A应为苯乙烯,该反应为加成反应。(3)分子中有碳碳双键,直接套用信息可得结果。(4)加氢反应,若只加成碳碳双键,则含H9.43%,若苯环也加氢,则含H14.3%,后者符合题意。(5)按碳碳双键的加聚反应写即可。
【答案】 (1)C8H8
15.(14分)人们对苯及芳香烃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导学号:11050019】
(1)已知分子式为C6H6的结构有多种,其中的两种为
Ⅰ. Ⅱ.
①这两种结构的区别表现在定性方面(即化学性质方面):Ⅰ能而Ⅱ不能的是________。
a.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b.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定量方面(即消耗反应物的量的方面):1
mol
C6H6与H2加成时:Ⅰ需要________
mol,而Ⅱ需要________
mol。
②发现C6H6还可能有另一种如图所示的立体结构:该结构的二氯代物有________种。
(2)萘也是一种芳香烃,它的分子式是C10H8,请你判断它的结构简式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编号)。
(3)根据第(2)小题中你判断得到萘的结构简式,它不能解释萘的下列________事实(填字母编号)。
a.萘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萘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萘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
d.一溴代萘(C10H7Br)只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解析】 (1)①Ⅰ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1
mol
C6H6与H2加成时Ⅰ需2
mol,而Ⅱ需3
mol。②的二氯代物有3种。
(2)
的分子式为C12H10;不符合碳的四价原则;的分子式为C10H14。
(3)根据第(2)小题中的萘单双键交替的结构简式,萘分子应该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答案】 (1)①a、b 2 3 ②3 (2)C (3)a
16.(12分)金刚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通过下列途径制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环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2)金刚烷的分子式为________,其分子中的—CH2—基团有________个;其一氯代物有______种。
(3)已知烯烃能发生如下反应:
请写出下列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环戊二烯与Br2发生1,4 加成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环戊二烯的结构式为,与键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共有9个原子。注意环戊二烯分子中含有一个—CH2—基团,其结构为四面体结构,两个氢原子不在五元环所在的平面内。
(2)由金刚烷的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C10H16,分子中含有6个—CH2—基团。
【答案】 (1)9 (2)C10H16 6 2
(3)
(4)专题综合测评(一)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48分)
1.下列叙述:①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②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首先提出“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这两个概念;③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在实验室里合成了有机物尿素;④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有机物的定量分析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2.某市曾经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特大投毒案,犯罪分子在食品中投入了毒鼠剂——毒鼠强,导致多人中毒死亡。已知毒鼠强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有关毒鼠强(化学名:四亚甲基二砜四胺)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毒鼠强属于无机物
B.毒鼠强属于烃
C.毒鼠强分子内含SO2分子,因而具有毒性
D.毒鼠强的分子式为C4H8N4S2O4
【解析】 该物质为有机物,A项错;该分子中除C、H元素之外还含有其他元素,不属于烃,B项错;该分子中所有元素以共价键结合,不存在SO2单个小分子,C项错;该分子的分子式为C4H8N4S2O4,D项正确。
【答案】 D
3.(双选)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汽车使用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LPG)。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都是(  )
A.碳水化合物
B.碳氢化合物
C.有机物
D.醇类
【解析】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均属烃类,即碳氢化合物,二者为有机物。
【答案】 BC
4.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2009年2月我国出台了《食品安全法》,下列食品检测指标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面粉中淀粉的含量
B.白酒中甲醇的含量
C.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D.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解析】 淀粉属于高分子有机物,甲醇属于醇类是有机物,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物,而亚硝酸盐(如NaNO2)属于无机盐类化合物。
【答案】 C
5.(2016·信阳高二质检)利用红外光谱对有机化合物分子进行测试并记录,可以初步判断该有机物分子拥有的(  )
A.同分异构体数
B.原子个数
C.基团种类
D.共价键种类
【解析】 红外光谱的作用是初步判断该有机物中具有哪些基团。
【答案】 C
6.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36
g水和44
g
CO2,则该有机物的组成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分子式一定是CH4
B.分子式一定是CH4O
C.分子式可能是CH4或CH4O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 由于有机物和氧气的量未知,故无法确定是否含氧,m(H2O)=36
g,m(CO2)=44
g,则n(H)=×2=4
mol,n(C)=×1=1
mol,故最简式为CH4或CH4Ox,因碳氢比满足碳的四价,故最简式为分子式,该分子可能为CH4或CH4O。
【答案】 C
7.下图分别是A、B两种物质的1H核磁共振谱,已知A、B两种物质都是烃类,都含有6个氢原子,试根据两种物质的1H核磁共振谱推测A、B分子式可能是(  )
图甲 A的1H核磁共振谱
图乙 B的1H核磁共振谱
A.C3H6,C6H6
B.C2H6,C3H6
C.C2H6,C6H6
D.C3H6,C2H6
【解析】 1H核磁共振谱是根据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子核对电磁波的吸收情况来推知氢原子种类的谱图。根据题目提供的谱图,A只有一种氢原子,且是稳定的氢原子,所以题中图甲是C2H6的1H核磁共振谱图。在图乙中,氢原子有3种,且比例为2∶1∶3,符合此情况的物质分子是C3H6。C3H6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其中氢原子有三种,这三种氢原子的原子核吸收的电磁波的强度不相同,且比例为3∶1∶2,因此题中图乙是C3H6的1H核磁共振谱图。
【答案】 B
8.手性分子是指在分子结构中,a、b、x、y为彼此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称此分子为手性分子,中心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下列分子中指定的碳原子(用
标记)不属于手性碳原子的是(  )
A.苹果酸 HOOC—H2—CHOH—COOH
【解析】 手性碳原子的特点是其连接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各不相同,而A组中的碳原子连接两个氢原子,不是手性碳原子。
【答案】 A
9.(2016·淮北高二质检)充分燃烧某液态芳香烃X,并收集产生的全部水,恢复到室温时,得到水的质量跟原芳香烃X的质量相等。则X的分子式是(  )
A.C10H16
B.C11H14
C.C12H18
D.C13H20
【解析】 烃燃烧后,其中的H全部转入水中,故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碳的质量,芳香烃中:====。
【答案】 C
10.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欲探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化学键在何处断裂的问题,近代科技常用同位素示踪原子法。如有下列反应:
2R—14CH===CH—R′
R—14CH===CH—R+R′—14CH===CH—R′
可以推知,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应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
D.②③
【解析】 根据原题反应后所得产物可推知断键位置与连接方式。
即断键为双键两侧的键。
【答案】 A
11.某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红外光谱图有C—H键、O—H键、C—O键的振动吸收,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4,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
A.CH3CH2OCH3
B.CH3CH(OH)CH3
C.CH3CH2CH2CH2OH
D.CH3CH2CHO
【解析】 A项中无O—H键,不符合;D项中无O—H、C—O键,有C===O键,不符合;B项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不符合;只有C项符合。
【答案】 C
12.A是一种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已知: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4.1%,氢的质量分数为8.82%,那么A的分子式是(  )
A.C5H12O3
B.C5H12O4
C.C4H10O4
D.C5H10O4
【解析】 利用给出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实验式:N(C)∶N(H)∶N(O)=∶∶=3.675∶8.82∶2.943=1.25∶3∶1=5∶12∶4,实验式为C5H12O4,因为实验式中H是偶数,且H对C已达到饱和(符合CnH2n+2),所以求出的实验式就是分子式。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15分)(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节选)A的化学式为C4H9Cl,已知A的1H核磁共振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则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
(2)(2013·安徽高考节选)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苯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①含有3个双键
②1H核磁共振谱只显示1个吸收峰
③不存在甲基
(3)(2013·四川高考节选)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6H10O4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①只含一种官能团;②链状结构且无—O—O—;③1H核磁共振谱只有2种峰。
(4)(2013·江苏高考改编)某化合物是结构式为的同分异构体,且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任写一种)。
(5)(2015·新课标卷Ⅱ节选)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1H核磁共振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解析】 (1)A的分子式为C4H9Cl,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所以A的结构简式为(CH3)3CCl,名称为2 甲基 2 氯丙烷。
(3)分子式C6H10O4,其中10个氢原子只有2种吸收峰,那么必含有—CH2—、—CH3,且要连接在对称位置上,只含有一种官能团且有4个氧原子,即有2个酯基,可写出:
CH3OOCCH2—CH2COOCH3、
CH3COOCH2—CH2OOCCH3、
CH3CH2OOC—COOCH2CH3、
CH3CH2COO—OOCCH2CH3,
但是不含—O—O—键,
即不包括CH3CH2COO—OOCCH2CH3。
(4)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7H14O,它的同分异构体中要求含有2种氢原子,则该物质具有对称结构,结构简式为:或
(5)70÷12=5……10,则A的分子式为C5H10,因A分子中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A为环戊烷,结构简式为。
【答案】 (1)2 甲基 2 氯丙烷
(2)
(3)CH3COOCH2CH2OOCCH3、
CH3CH2OOCCOOCH2CH3、
CH3OOCCH2CH2COOCH3
(5)
14.(12分)有机物A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纯净的A为无色黏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解释或实验结论
(1)称取A
9.0
g,升温使其气化,测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5倍。
试通过计算填空:(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将此9.0
g
A在足量纯O2中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两者分别增重5.4
g和13.2
g。
(2)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3)另取A
9.0
g,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应,生成2.24
L
CO2(标准状况),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2.24
L
H2(标准状况)
(3)用结构简式表示A中含有的基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的1H核磁共振谱如图:
(4)A中含有____种氢原子。
(5)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________。
【解析】 (1)A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5倍,相对分子质量为45×2=90。9.0
g
A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2)燃烧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两者分别增重5.4
g和13.2
g,说明0.1
mol
A燃烧生成0.3
mol
H2O和0.3
mol
CO2。含O的物质的量为n(O)==0.3
mol,则1
mol
A中含有6
mol
H、3
mol
C、3
mol
O,故分子式为C3H6O3。
(3)0.1
mol
A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应,生成2.24
L
CO2(标准状况),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2.24
L
H2,说明分子中含有一个—COOH和一个—OH。
(4)A的1H核磁共振谱中有4个峰,说明分子中含有4种类型的氢原子,且氢原子个数比为3∶1∶1∶1。
(5)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
【答案】 (1)90 (2)C3H6O3
(3)—COOH —OH (4)4
(5)
15.(12分)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碳和氢的组成常用燃烧分析法,下图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测定有机物组成的装置,氧化铜作催化剂,在750°C左右使有机物在氧气流中全部氧化为CO2和H2O,用含有固体氢氧化钠和氯化钙的吸收管分别吸收CO2和H2O。
【导学号:1105000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中盛放的是________,甲、乙中的吸收剂能否颠倒?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氧气一会儿,然后再加热,为什么?________。
(3)将4.6
g
有机物A进行实验,测得生成5.4
g
H2O和8.8
g
CO2,则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
(4)经测定,有机物A的1H核磁共振谱如图,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NaOH固体不但吸收
CO2,也吸收水蒸气,故只能盛放到乙中。
(2)实验前要先通入氧气一会儿,然后再加热。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否则会因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3)n(C)==0.2
mol,
n(H)=2×=0.6
mol,
n(O)==0.1
mol,
即N(C)∶N(H)∶N(O)=2∶6∶1
(4)根据1H核磁共振谱图可知有3种不同的H原子,且个数比为3∶1∶2,即结构简式为CH3CH2OH(或C2H5OH)。
【答案】 (1)CaCl2 不能 因为氢氧化钠能同时吸收CO2和H2O,从而无法确定生成水和CO2的质量
(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否则会因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3)N(C)∶N(H)∶N(O)=2∶6∶1
(4)CH3CH2OH(或C2H5OH)
16.(13分)(

).已知有机分子中同一碳原子上连接两个羟基是不稳定的,会自动脱水:
有人提出了醇氧化的两种可能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方框中填写加氧氧化的中间产物的结构式。
(2)要证明这两种过程哪一种是正确的,我们仍然准备用同位素原子示踪法。用18O2和铜催化剂在一定的温度下氧化乙醇,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若18O只存在于产物H2O分子中,则说明醇的氧化是按①的过程进行
B.若在产物H2O分子中含有18O,则说明醇的氧化是按①的过程进行
C.若在产物乙醛分子中含有18O,则说明醇的氧化是按②的过程进行
D.若醇的氧化按②的过程进行,则18O只能存在于产物醛分子中
(

).(1)分子式为C2H4O2的物质的结构可能是
两种,对其结构进行物理方法鉴定,可用________或________。
(2)若为,则红外光谱中应该有______个振动吸收;1H核磁共振谱中应该有________个峰。
(3)若为,则红外光谱中有________个振动吸收;1H核磁共振谱中应有________个峰。
(Ⅱ)(1)鉴定有机物分子结构可用红外光谱法或1H核磁共振谱法。(2)中有C—H键、C===O键、C—O键、O—H键四个振动吸收,有“—CH3”“—OH”两类氢,应有两个峰。同理(3)中有C—H、C===O、C—O三个振动吸收,有两个峰。
【答案】 (Ⅰ)(1)
 (2)A、C
(Ⅱ)(1)红外光谱法 1H核磁共振谱法
(2)4 2 (3)3 2专题综合测评(二)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乙烷属于饱和链烃
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则为立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C.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D.CH4与C4H10互为同系物
【解析】 C项图示为甲烷的球棍模型。
【答案】 C
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
①图为丙烷的球棍模型
②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
③某有机物的名称是2,3 二甲基戊烷
④与C8H6互为同分异构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②不正确,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④不正确,C8H6是一个分子式,不是一种具体物质。
【答案】 D
3.(2015·全国卷

)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
A.1∶1
B.2∶3
C.3∶2
D.2∶1
【解析】 根据乌洛托品的结构式写出其分子式为C6H12N4,因为乌洛托品是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而制得的,根据原子守恒可得化学方程式为6HCHO+4NH3===C6H12N4+6H2O,根据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得,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C项正确。
【答案】 C
4.(2015·海南高考)(双选)下列有机物的命名错误的是(  )
A.1,2,4 三甲苯
   
B.3 甲基戊烯
C.2 甲基 1 丙醇
   
D.1,3 二溴丙烷
【解析】 B的命名为3 甲基 1 戊烯,C的命名为2 丁醇,故错误的为BC。
【答案】 BC
5.(2015·全国卷Ⅱ)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解析】 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属于羧酸,其官能团为—COOH,将该有机物看作C4H9—COOH,而丁基(C4H9—)有4种不同的结构,分别为
CH3CH2CH2CH2—、(CH3)2CHCH2—、(CH3)3C—、
,从而推知该有机物有4种不同的分子结构。
【答案】 B
6.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解析】 A项,编号起点选错,应命名为2 甲基 1,3 戊二烯;B项正确;C项,使—CH3的编号最小,应为1,3 二甲基 5 乙基苯;D项,编号起点选错,应命名为4 甲基 2 戊醇。
【答案】 B
7.下列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
①CH3CH2Cl   
②CH2===CHCl
③CH3CH2CH2Cl
④CH2ClCH2Cl
⑤CH3CH2CH2CH3
⑥CH3CH(CH3)2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⑤⑥
【解析】 解答本题可利用验证法,根据同系物的定义,验证各个选项作出解答。组成和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显然CH3CH2Cl和CH3CH2CH2Cl互为同系物。②、④与①、③之间结构不相似,②中含碳碳双键,④中有两个氯原子,故不能称为同系物。⑤、⑥的分子式相同,不是同系物关系。
【答案】 C
8.下列芳香烃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最多的是(  )
【解析】 本题采用对称法求同分异构体数目,如
【答案】 B
9.(2013·上海高考)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
C.CH3CH(C2H5)CH2CH2CH3 2 乙基戊烷
D.CH3CH(NH2)CH2COOH 3 氨基丁酸
【解析】 A项编号有误,应该为2 甲基 1,3 丁二烯;B项,叫2 丁醇,C项主链选错了应该为3 甲基己烷。
【答案】 D
10.下列有机化合物属于脂环烃的是(  )
【解析】 选项A、B结构中都含有苯环,属于芳香烃,故不是脂环烃;选项C中的有机化合物没有碳环,属于脂肪烃;选项D中的六元环不是苯环,是含有双键的碳环,故选项D符合题意。
【答案】 D
11.已知:,所用的原始原料可以是(  )
A.2 甲基 1,3 丁二烯和2 丁炔
B.1,3 戊二烯和2 丁炔
C.2,3 二甲基 1,3 戊二烯和乙炔
D.2,3 二甲基 1,3 丁二烯和丙炔
【解析】 由信息,可知合成指定有机物的物质应是CH≡C—CH3(丙炔)和
CH2===C(CH3)—C(CH3)===CH2(2,3 二甲基 1,3 丁二烯)。
【答案】 D
12.从理论上分析,碳原子数为10或小于10的烷烃分子中,其一卤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烷烃分子共有的种类是(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解析】 最简单的烷烃(甲烷)分子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其一卤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也就是说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在空间的位置完全等同。按照氢原子在空间位置完全等同这一原则,有下列变换过程:
CH4(甲烷)
C(CH3)4(分子式:C5H12)
CH3CH3(乙烷)
C(CH3)3C(CH3)3(分子式:C8H18)
由于题给条件限定碳原子数为10或小于10,故选C。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12分)(2016·福州高二质检)在烷烃分子中的基团,其数目分别用a、b、c、d表示,对烷烃(除CH4)中存在的关系作讨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a的数目与b的数目的大小无关
B.c增加1,a就会增加3
C.d增加1,a就会增加2
D.b增加1,a就会增加2
(2)四种基团之间的关系为:a=________(用a、b、c、d表示)。
(3)若某烷烃分子中,b=c=d=1,则满足此条件的该分子的结构可能有__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并命名:结构简式为________,名称为________。
【解析】 (1)根据四种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数目分别是3、2、1、0,所以n(H)=3a+2b+c。根据CnH2n+2可知n(H)=2(a+b+c+d)+2。联立可得a=2+c+2d,所以A、C正确。(2)a=2+c+2d。(3)分子中b=c=d=1,则a=5,则碳的骨架为
【答案】 (1)AC (2)2+c+2d (3)3
14.(12分)已知可简写为,降冰片烯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导学号:11050012】
(1)降冰片烯属于________。
a.环烃
B.不饱和烃
c.烷烃
D.芳香烃
(2)降冰片烯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降冰片烯不具有的性质________。
a.能溶于水
B.能发生氧化反应
c.能发生加成反应
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4)降冰片烯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种。
(5)降冰片烯的二氯代物有________种。
【解析】 (1)降冰片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属于不饱和烃,降冰片烯也属于环烃,但不属于烷烃(饱和烃),分子中不存在苯环,不属于芳香烃。(2)根据碳、氢原子的成键规律和降冰片烯的结构简式可得其分子式为C7H10。(3)降冰片烯属于烃类有机物,不溶于水,其碳原子数已经大于4,常温下不是气体,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和氧化反应。(4)此结构中的6与7,2与5,3与4对称。
一氯代物有4种。
(5)(4种) (5种) (3种) (2种) 共14种。
【答案】 (1)ab (2)C7H10 (3)ad (4)4 (5)14
15.(13分)(1)给下列有机物命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H2===C(CH3)CH===C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麻黄素又称麻黄碱,是我国特定的中药材麻黄中所含有的一种生物碱。经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其结构如下:
①麻黄素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②下列各物质:
与麻黄素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
【答案】 (1)①2,4,5,7,7 五甲基 3,3,4 三乙基辛烷
②2 甲基 1,3 丁二烯 (2)①羟基 ②D C
16.(15分)(Ⅰ)胡萝卜中具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它是人体的主要营养素之一。α 胡萝卜素的结构为:
(1)写出α 胡萝卜素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mol
α 胡萝卜素最多能与________
mol
Br2反应。
(3)β 胡萝卜素与α 胡萝卜素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只是虚线框内部分不同,但碳的骨架相同,写出β 胡萝卜素方框内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Ⅱ)如图所示都是简化的碳骨架结构:
请回答:
(1)其分子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降冰片烷发生一氯取代时,取代位置有______种。
(3)篮烷发生一氯取代时,其一氯取代物有______种。
【解析】 (Ⅰ)(1)按照每有一个双键和一个环都比烷烃少两个氢原子的规则,此烃共有39个C、11个碳碳双键、2个环,所以氢原子数为39×2+2-11×2-2×2=54,分子式为C39H54。(2)每有一个双键即和一个Br2加成,故1
mol该烃能与11
mol
Br2加成。(3)根据观察,右框内碳骨架相同时双键有三种不同位置,故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Ⅱ)根据键线式的规定,每个拐点及终点均有碳原子,再根据每个碳满四价的原则查找C、H原子个数,可得到分子式。降冰片烷左右对称,前后也对称,因此观察此烷的部分即可,共有3种类型的氢。同理,篮烷有4种类型的氢从而得到一氯取代物种数。
【答案】 (Ⅰ)(1)C39H54 (2)11 
(3)
(Ⅱ)(1)C7H12 C10H12 (2)3 (3)4专题综合测评(四)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A.制取乙酸乙酯时,先将1体积的酒精倒入3体积的浓硫酸中
B.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至白色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C.实验室做钠与乙醇的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投入到废液缸中
D.制乙烯时,用量程为100
℃的温度计代替量程为300
℃的温度计,测反应液的温度
【解析】 制取乙酸乙酯时,应将浓硫酸倒入酒精中,A选项错误;实验中剩余的金属钠不能投入到废液缸中,因为金属钠能和水发生反应,C选项错误;实验时制取乙烯的温度是170
℃,100
℃的温度计代替量程为300
℃的温度计会因为测量温度超过温度计的量程而使温度计破裂,D选项错误。
【答案】 B
2.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2,2二甲基丙醇和2 甲基丁醇
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 甲基丁烷和戊烷
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解析】 同分异构体研究的对象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选项D中甲基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
CH2===C(CH3)COOH,分子式为C4H6O2,甲酸丙酯的结构简式为HCOOCH2CH2CH3,分子式为C4H8O2,因此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
【答案】 D
3.有一种有机物A具有抗癌作用,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有机物A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有机物A可与Cl2反应
B.有机物A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C.有机物A可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
D.有机物A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解析】 A分子中含碳碳双键,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故A、D项均正确,分子中含一个羟基,中含一个醛基,显然两分子中氢原子数不同,分子式不同,B不正确;A分子中含羟基,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正确。
【答案】 B
4.苹果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结构简式为苹果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①与NaOH溶液反应 ②与石蕊试液作用变红
③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 ④一定条件下与乙酸酯化 ⑤一定条件下与乙醇酯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苹果酸中含有羧基、羟基两种官能团。羧基具有酸的性质,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与碱、金属反应,与乙醇酯化。羟基的存在能与乙酸酯化。
【答案】 D
5.所谓手性分子是指在分子中,当一个碳原子上连有彼此互不相同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时,称此分子为手性分子,中心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凡是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例如,有机化合物有光学活性。则该有机化合物分别发生如下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仍有光学活性的是(  )
A.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与NaOH水溶液共热
C.与银氨溶液作用
D.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作用
【解析】 与银氨溶液作用,—CHO变成—COOH,仍存在一个碳原子上连有彼此互不相同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
【答案】 C
6.如图表示4 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解析】 易知发生4个反应得到的产物如下所示,显然Y、Z中只含一种官能团。
【答案】 B
7.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和足量的钠反应,可得气体VA
L,等质量的该有机物与足量小苏打溶液反应,可得气体VB
L。若同温同压下,VAA.HO(CH2)2CHO
B.HOCH2COOH
C.
D.CH3CH2COOH
【解析】 选项A、C,VA>VB且VB=0;选项B,VA=VB;选项D,2VA=VB,即VA【答案】 D
8.(2015·江苏高考)(双选)己烷雌酚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化合物X可发生消去反应
B.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Y可与HCHO发生缩聚反应
C.用FeCl3溶液可鉴别化合物X和Y
D.化合物Y中不含有手性碳原子
【解析】 A选项,化合物X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作用下,只能发生取代反应,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作用下才能发生消去反应,所以错误;B选项,Y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因此可以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所以正确;C选项,X分子中没有酚羟基,Y分子中有酚羟基,因此可以用氯化铁溶液来鉴别,所以正确;D选项,Y分子中苯环中间的两个碳原子均为手性碳原子,所以错误。
【答案】 BC
9.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五种反应的是(  )
【解析】 B项不能还原;C项不能消去;D项不能消去。
【答案】 A
10.已知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下列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的条件下都能被羟基 —OH 取代 均可称为水解反应 ,所得产物能跟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解析】 由题给信息知,只有羧酸才能跟NaHCO3反应。根据羧酸定义,只有C中水解产物才属于羧酸,而A、D水解得醇,B水解得酚,都不能与NaHCO3反应。
【答案】 C
11.琥珀酸乙酯的键线式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8H14O4
B.该物质不溶于水
C.琥珀酸是丁二酸
D.琥珀酸乙酯与NaOH溶液反应,1
mol该物质可以得到2
mol乙醇和1
mol琥珀酸
【解析】 根据琥珀酸乙酯的键线式结构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8H14O4,A项正确;该物质属于酯类,不溶于水,B项正确;分子中含有琥珀酸结构HOOCCH2CH2COOH,琥珀酸是丁二酸,C项正确;琥珀酸乙酯与NaOH溶液反应,1
mol该物质可以得到2
mol乙醇和1
mol琥珀酸钠,选D。
【答案】 D
12.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迷迭香酸属于芳香烃
B.1
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9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
D.1
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5
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解析】 A项,该物质分子中含氧元素,不属于烃类;B项,该物质1个分子中有2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故1
mol迷迭香酸最多和7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项,分子中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有羧基可发生酯化反应,有酚羟基,其邻、对位上的氢原子可发生取代反应;D项,分子中有4个酚羟基和1个羧基,共消耗5
mol
NaOH,还有1个酯基水解后生成的羧基又消耗1
mol
NaOH,故1
mol该物质最多消耗6
mol
NaOH。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 12分 A、B、C、D、E、F和G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
1 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7H8O,C遇FeCl3溶液显紫色,C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则C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D为一直链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化合物C的小20,它能跟NaHCO3反应放出CO2,则D的分子式为    ,D具有的官能团是    ;, 3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芳香化合物B是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通过反应②,化合物B能生成E和F,F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E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C的分子式为C7H8O,遇FeCl3溶液显紫色,则C中有苯环,有酚羟基;C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则C为。
2 C为C7H8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8,而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又能和NaHCO3反应,因此D分子中有羧基,又是直链化合物,因此其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OOH,分子式为C4H8O2。
3 根据C、D的结构简式,推得A为酯,其结构简式为。
4 D是酸,F是醇,G是二者反应生成的酯。根据D的分子式和G的分子式 C7H14O2 可推得F的分子式为C3H8O,丙醇有两种可能的结构。
5 由于B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且与A且有相同的官能团,F又是丙醇,因此E为羧酸,其结构可能有4种。
14.(10分)某有机物A中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02,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8%,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氧的5倍。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若A为酯类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两种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为羧酸,可由醇B氧化得到,A和B可以生成酯C,符合这些条件的酯只有________种,请写出其中一种酯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中有2个不同的含氧官能团,并含有2个甲基,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解析】 (1)有机物A的分子中氢原子数为=10,氧原子数:=2,碳原子数为=5。
故A的分子式为C5H10O2。
(2)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两种有机物,则醇比羧酸多一个碳原子,故A可能为CH3COOCH2CH2CH3或CH3COOCH(CH3)2。
(3)若A为羧酸,B为可氧化为A的醇,则B中含有—CH2OH结构,B的结构可能有
A、B形成酯的结构有4种。
(4)A分子结构中有两个不同的含氧官能团(—OH和—CHO),A中有两个甲基,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为。
【答案】 (1)C5H10O2
(2)CH3COOCH2CH2CH3或CH3COOCH(CH3)2
(3)4 CH3CH2CH2CH2COOCH2CH2CH2CH2CH3(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15.(14分)(2015·重庆高考)某“化学鸡尾酒”通过模拟臭虫散发的聚集信息素可高效诱捕臭虫,其中一种组分T可通过下列反应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A→B新生成的官能团是________。
(2)D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的组数为________。
(3)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与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所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L可由B与H2发生加成反应而得,已知R1CH2Br+―→+NaBr,则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则T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A的结构简式H2C===CHCH3知,其化学名称是丙烯;比较A、B两分子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B分子比A分子多的官能团为—Br。
(2)D分子中共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核磁共振氢谱应显示2组峰。
(3)D生成E为溴代烃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作用下的消去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H2BrCHBrCH2Br+2NaOHHCCCH2Br+2NaBr+2H2O。
(4)G分子中含有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反应:HCCCHO+2Cu(OH)2+NaOHHCCCOONa+Cu2O↓+3H2O,因此所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CCCOONa。
(5)L由B(CH2===CHCH2Br)与H2发生加成反应而得,则L为CH3CH2CH2Br。根据信息,L生成M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H2Br+NaCCCHO―→
CH3CH2CH2CCCHO+NaBr,因此M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CCHO。
(6)由题给信息知,炔能与钠、液氨发生反应,叁键变双键,生成反式结构因此T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 (1)丙烯 —Br (2)2
(3)CH2BrCHBrCH2Br+2NaOH
HCCCH2Br+2NaBr+2H2O
(4)HCCCOONa
(5)CH3CH2CH2CCCHO
16.(16分)(2014·天津高考)从薄荷油中得到一种烃A(C10H16),叫α 非兰烃,与A相关反应如下:
(1)H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
(3)含两个—COOCH3基团的C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种(不考虑手性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呈现2个吸收峰的异构体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B→D,D→E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5)G为含六元环的化合物,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__。
(6)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可得到一种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名称为________。
(7)写出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A与等物质的量的Br2进行加成反应的产物共有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解析】 (1)H中含有10个碳原子,它的不饱和度是1,所以分子式为C10H20。
(2)根据H的分子式(C10H20)比A的分子式(C10H16)多4个H原子可知,在A中应有2个碳碳双键,结合已知信息和C的结构推出A的结构简式为,从而推出B为,含有的官能团是羰基和羧基。
(3)根据C的结构简式知其分子式为C7H12O4,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两个—COOCH3基团的有:
H3COOCCH2CH2CH2COOCH3、
H3COOCCH(CH3)CH2COOCH3、
H3COOCC(CH3)2COOCH3、
H3COOCCH(CH2CH3)COOCH3四种。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呈现2个吸收峰的是
H3COOCC(CH3)2COOCH3。
(4)根据反应条件判断B→D是加成反应,D→E是取代反应。
【答案】 (1)C10H20 (2)羰基、羧基
(4)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取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