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数
列
以数列为背景的新定义问题
在近几年高考中,“新定义”问题越来越受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注和重视.所谓“新定义”问题,是相对于高中教材而言,指在高中教材中不曾出现过的概念、定义.它的一般形式是:由命题者先给出一个新的概念、新的运算法则,或者给出一个抽象函数的性质等,然后让学生按照这种“新定义”去解决相关的问题.“新定义”问题总的来说题型较为新颖,所包含的信息丰富,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已知数列{an}、{bn}、{cn}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项公式满足bn=an+1-an,cn=bn+1-bn(n∈N
?),若数列{bn}是一个非零常数列,则称数列{an}是一阶等差数列;若数列{cn}是一个非零常数列,则称数列{an}是二阶等差数列.
(1)试写出满足条件a1=1,b1=1,cn=1(n∈N
?)的二阶等差数列{an}的前五项;
(2)求满足条件(1)的二阶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
(3)若数列{an}首项a1=2,且满足cn-bn+1+3an=-2n+1(n∈N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来源】南京市2010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三)
【答案】(1)a1=1,a2=2,a3=4,a4=7,a5=11(2)an=(n2-n+2)/2
(3)an=4n-2n
【解析】(1)a1=1,a2=2,a3=4,a4=7,a5=11-----4分
(2)依题意bn+1-bn=cn=1,n=1,2,3,…
所以bn=(bn-bn-1)+(bn-1-
( http: / / www.21cnjy.com )bn-2)+(bn-2-bn-3)+…+(b2-b1)+b1=1+1+1+…+1=n
---6分
又an+1-an=bn=n
( http: / / www.21cnjy.com ),n=1,2,3,…所以an=(an-an-1)+(an-1-an-2)+(an-2-an-3)+…+(a2-a1)+a1
=(n-1)+(n-2)+…+2+1+1=n(n-1)/2+1=(n2-n+2)/2
--10分
(3)由已知cn-bn+1+3an=
( http: / / www.21cnjy.com )-2n+1,可得bn+1-bn-bn+1+3an=-2n+1,即bn-3an=2n+1,∴an+1=4an+2n+1.
-12分
解法一:整理得:an+1+2n+1=4(an+2n),-------15分
因而数列{an+2n}是首项为a1+2=4,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
∴an+2n=4·4n-1=4n,即an=4n-2n.(18分)
解法二:在等式an+1=4an+2n+1两边同时除以2n+1得:an+1/2n+1=2·an/2n+1.----15分
令kn=an/2n,则kn+1=2kn+1,即kn+1+1=2(kn+1)
故数列{kn+1}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所以kn+1=2·2n-1=2n,即kn=2n-1.
∴an=2nkn=2n(2n-1)=4n-2n.
-------18分
解法三:∵a1=2,∴a2=12=22×(22-1),a3=56=23×(23-1),a4=32=24×(24-1)
猜想:an=2n(2n-1)=4n-2n.
------15分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i)当n=1时,a1=2=4-2,猜想成立;
(ii)假设n=k时,猜想成立,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ak=4k-2k.那么当n=k+1时,ak+1=4ak+2k+1=4(4k-2k)+2k+1=4
k+1-2
k+1,结论也成立∴由(i)、(ii)可知,an=4n-2n.----18分
2.已知数集具有性质;对任意的
,与两数中至少有一个属于。
(Ⅰ)分别判断数集与是否具有性质,并说明理由;
(Ⅱ)证明:,且;
(Ⅲ)证明:当时,成等比数列。
【来源】2009年高考北京卷(数学理)第20题
【答案】(Ⅰ)由于与均不属于数集,∴该数集不具有性质P;
由于都属于数集,∴该数集具有性质P。
(Ⅱ)证明见解析。
(Ⅲ)证明见解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等比数列的性质,考查运算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分
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本题是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属于较难层次题。
(Ⅰ)由于与均不属于数集,∴该数集不具有性质P;由于都属于数集,
∴该数集具有性质P。
(Ⅱ)∵具有性质P,∴与中至少有一个属于A,
由于,∴,故。
从而,∴。
∵,
∴,故。
由A具有性质P可知。
又∵,
∴,
从而,
∴。
(Ⅲ)由(Ⅱ)知,当时,有,即,
∵,∴,∴,
由A具有性质P可知。
由,得,且,∴,
∴,即是首项为1,公比为成等比数列。
3.对任意的数列,定义它的第项为,假设是首项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前项和;
(2)若.
①求实数列的通项;
②证明:.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二文周考11.6数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1);(2)①;②证明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令,先求出,进一步求得,这是等比数列,分成,两类来求前项和;(2)①根据,利用累加法求得;②先利用放缩法证明右边:,右边成立;证明左边则先分离常数,然后利用放缩法证明左边也成立.
试题解析:
(1)令,
这里是公比为的
等比数列,
当时,.当时,是公比为,首项为的等比数列.
.综上.
(2)①由题设叠加可得.
②证明:
.又
,,即,.
即.
考点:新定义数列与数列不等式的证明.
【方法点晴】本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题目.题目首先定一个了数列,只需要按新定义的数列的规则,先求表示的数列,进一步求得的数列,然后利用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来求前项和,注意要分为两类来讨论.第二问先利用累加法求得的通项公式,然后利用放缩法求证不等式.
4.设数列A:
,
,…,
(N≥2).如果对小于n(2≤n≤N)的每个正整数k都有<,则称n是数列A的一个“G时刻”.记是数列A的所有“G时刻”组成的集合.
(Ⅰ)对数列A: 2,2, 1,1,3,写出的所有元素;
(Ⅱ)证明:若数列A中存在使得>,则;
(Ⅲ)证明:若数列A满足 ≤1(n=2,3,
…,N),则的元素个数不小于 .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北京卷精编版)
【答案】(Ⅰ)的元素为和;(Ⅱ)见解析;(Ⅲ)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Ⅰ)关键是理解“G时刻”的定义,根据定义即可写出的所有元素;
(Ⅱ)要证,即证中含有一元素即可;
(Ⅲ)当时,结论成立.只要证明当时结论仍然成立即可.
试题解析:(Ⅰ)的元素为和.
(Ⅱ)因为存在使得,所以.
记,
则,且对任意正整数.
因此,从而.
(Ⅲ)当时,结论成立.
以下设.
由(Ⅱ)知.
设.记.
则.
对,记.
如果,取,则对任何.
从而且.
又因为是中的最大元素,所以.
从而对任意,,特别地,.
对.
因此.
所以.
因此的元素个数p不小于.
【考点】数列、新定义问题.
【名师点睛】数列的实际应用题要注意分析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常用的数列模型,数列的综合问题涉及的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如:求最值或基本量)、转化与化归思想(如:求和或应用)、特殊到一般思想(如:求通项公式)、分类讨论思想(如:等比数列求和,或)等.
【变式练习】对于数集,其中,,定义向量集.
若对于任意,存在,使得,则称X具有性质P.例如具有性质P.
(1)若x>2,且,求x的值;(4分)
(2)若X具有性质P,求证:且当xn>1时,x1=1;(6分)
(3)若X具有性质P,且x1=1,x2=q(q为常数),求有穷数列的通
项公式.(8分)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数学(上海卷带解析)
【答案】(1)4;(2)见解析;(3),i=1,
2,
…,
n.
【解析】(1)选取,Y中与垂直的元素必有形式.
2分
所以x=2b,从而x=4.
4分
(2)证明:取.设满足.
由得,所以、异号.
因为-1是X中唯一的负数,所以、中之一为-1,另一为1,
故
7分
假设,其中,则.
选取,并设满足,即,
则、异号,从而、之中恰有一个为-1.
若=-1,则,矛盾;
若=-1,则,矛盾.
所以x1=1.
10分
(3)解法一:猜测,i=1,
2,
…,
n.
12分
记,k=2,
3,
…,
n.
先证明:若具有性质P,则也具有性质P.
任取,.当、中出现-1时,显然有满足;
当且时,、≥1.
因为具有性质P,所以有,、,使得,
从而和中有一个是-1,不妨设=-1.
假设且,则.由,得,与
矛盾.所以.从而也具有性质P.
15分
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i=1,
2,
…,
n.
当n=2时,结论显然成立;
假设n=k时,有性质P,则,i=1,
2,
…,
k;
当n=k+1时,若有性质P,则
也有性质P,所以.
取,并设满足,即.由此可得s与t中有且只有一个为-1.
若,则,所以,这不可能;
所以,,又,所以.
综上所述,
,i=1,
2,
…,
n.
18分
解法二:设,,则等价于.
记,则数集X具有性质P当且仅当数集B关于
原点对称.
14分
注意到-1是X中的唯一负数,共有n-1个数,
所以也只有n-1个数.
由于,已有n-1个数,对以下三角数阵
注意到,所以,从而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k=1,
2,
…,
n.
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