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培根
2.2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
1.二次函数
的图象一样吗?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二次函数是否只有
这两种呢 有没有其他形式的二次函数?
x
…
-3
-2
-1
0
1
2
3
…
y=x2
…
…
9
4
1
0
1
4
9
9
8
7
6
5
4
3
2
1
-1
-8
-6
-4
-2
2
4
6
8
x
y
y=x2
O
讨论形如
的图象的性质
㈡讨论形如
函数的性质
y
0
y=2x2
-4
-3
-2
-1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x
y=2x2+1
y=2x2-1
的图象呢?
问题2:二次函数
问题1:二次函数
的图象与二次函数
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它是轴对称图形吗?
三、小结巩固
1.作二次函数图象的步骤:
、
、
。
2.
快速、准确的说出
和
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3.
的图象与
的图象的关系怎样?
1.抛物线y=
2x2+3的顶点坐标是
,对称轴是
,在
侧,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在
侧,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当x=
时,函数y的值最
,最
值是
,它是由抛物线y=
2x2怎样平移得到的__________.
2.抛物线
y=
x -5
的顶点坐标是____,对称轴是____,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着x的
;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着x的
,当x=____时,函数y的值最___,最____值是
.
四、当堂检测
3.抛物线y=ax2+c与y=3x2的形状(开口大小和方向)相同,且其顶点坐标是(0,1),则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3x2+1
4.已知二次函数y=ax2+c
,当x取x1、x2(x1≠x2,
x1,x2分别是A,B两点的横坐标)时,函数值相等,
则当x取x1+x2时,函数值为
(
)
A.
a+c
B.
a-c
C.
–c
D.
c
D
5.如图,四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中,分别对应的是:①y=ax2;②y=bx2;③y=cx2;④y=dx2,则a,b,c,d的大小关系是( )
A.a>b>c>d
B.a>b>d>c
C.b>a>c>d
D.b>a>d>c
A
6.(2016 兰州
)如图,小明的父亲在相距2米的两棵树间拴了一根绳子,给他做了一个简易的秋千,拴绳子的地方距地面高都是2.5米,绳子自然下垂呈抛物线状,身高1米的小明距较近的那棵树0.5米时,头部刚好接触到绳子,求绳子的最低点距地面的距离。课题:2.2.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课型:新授课
年级:
九年级
教学目标:
1.能作出二次函数和的图象,能说出它们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并能够比较它们图象的异同,理解与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
2.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和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进一步获得将表格、表达式、图象三者联系起来的经验.
3.
体会二次函数是某些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由有趣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和图象的作法和性质.
难点:能够比较、和的图象的异同,理解与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活动内容:
1.二次函数的图象一样吗?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二次函数是否只有这两种呢 有没有其他形式的二次函数?
处理方式:学生对于这两种非常简单的二次函数图象的理解非常深刻,可以很快的说出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并且会主动的对它们进行比较(这两个图象关于轴对称,本身又关于轴对称,顶点在一起……),说明学生对于抛物线的概念与性质的理解是比较深刻的.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思考,在复习的同时,开门见山的引出新课内容.
二、新课讲解
㈠讨论形如的图象的性质
活动内容1:
1.
给出的图象,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函数的图象.
2.
比较、的图象.
处理方式:学生作图象的能力比较理想,绝大多数同学不会存在什么困难,因为画图象只需要三个步骤,即列表、描点、连线.由于图象非常直观,学生可以一边观察图象,一边对两个图象进行比较.经过讨论得出了答案:
●不同点:(1)
、的图象开口大小不同,越大开口越小.
设计意图:通过作图让学生直观感受这类二次函数的图象,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图象的性质,初步体验二次函数的系数对图象的影响.
活动内容2:
问题1:函数与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呢?
问题2:想一想,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又是什么关系?
处理方式:学生通过理解函数与的图象的关系,同时通过问题2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与它们的关系:
●开口大小相同,但开口方向不同;●函数的增减性正好相反;●越大开口越小.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理解与图象的特点,进一步完善中对开口大小的影响.
㈡讨论形如函数的性质
活动内容:给出的图象,要求学生在同一坐标系中继续作出的图象.
问题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问题2:二次函数的图象呢?
处理方式:学生通过作图与观察,发现三个图象是“全等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都是一样的,只是顶点不一样,向上或向下移动了1格.思维活跃的学生能马上得出移动的原因,发现比的y值多1,以及发现比的y值少1就向下移动了一格;这时,教师可以拓展一下:如果减2呢,结果会怎样?加2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总结出这样的发现:的图象可以看成的图象整体上下移动得到的,当时,向上移动│c│个单位,当c<0时,向下移动│c│个单位.
附: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是对二次函数性质的巩固与拓展,从图象直观理解函数之间(相同)的平移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
三、小结巩固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
1.
作二次函数图象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2.
快速、准确的说出和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3.
的图象可以看成的图象整体上下移动得到的,当c>0时,向上移动│c│个单位,当c<0时,向下移动│c│个单位.
处理方式:先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自己的收获,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的知识.然后课件出示上述小结和学生一起回顾整理,重在把这些知识打成捆背回家.
设计意图:
教师在关注学生理解的过程中及时进行课堂小结,可以再次激起学生思维的高潮,起到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
四、当堂检测
1.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对称轴是
,在
侧,y随着的增大而增大;在
侧,y随着的增大而减小,当=
时,函数y的值最
,最
值是
,它是由抛物线怎样平移得到的_______.
2.抛物线
的顶点坐标是____,对称轴是____,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着的
;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着的
,当=____时,函数y的值最___,最____值是
.
3.抛物线与的形状相同,且其顶点坐标是(0,1),则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二次函数
,当x取
(,
分别是A,B两点的横坐标)时,函数值相等,则当取时,函数值为
(
)
A.
B.
C.
D.
5.如图,四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中,分别对应的是:①;②;③;④,则的大小关系是( )
A.a>b>c>d
B.a>b>d>c
C.b>a>c>d
D.b>a>d>c
6.(2010 兰州
)如图,小明的父亲在相距2米的两棵树间拴了一根绳子,给他做了一个简易的秋千,拴绳子的地方距地面高都是2.5米,绳子自然下垂呈抛物线状,身高1米的小明距较近的那棵树0.5米时,头部刚好接触到绳子,求绳子的最低点距地面的距离.
处理方式:学生做完后,教师出示答案,指导学生校对,并统计学生答题情况.学生根据答案进行纠错.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当堂检测及时获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益、有所提高,明确哪些学生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36页,习题2.3第1题、第2题、第3题.
选做题:
(2011·吉林)如图,已知一抛物线形大门,其地面宽度AB=18m.一同学站在门内,在离门脚B点1m远的D处,垂直地面立起一根1.7m长的木杆,其顶端恰好顶在抛物线形门上C处.根据这些条件,请你求出该大门的高h.
结束语: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的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给了我太多的感动与惊喜,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2.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
㈠的图象与性质>0,开口向上﹤0,开口向下对称轴:轴顶点坐标:(0,0)越大开口越小
投影区域
㈡的图象与性质>0,开口向上﹤0,开口向下对称轴:轴顶点坐标:(0,c)越大开口越小
附导学案
§2.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
学习目标:
1.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图象作法和性质的过程.
2.能够理解函数与的图象的关系,理解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
3.能正确说出函数的图象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一、复习导入
活动内容:
1.二次函数的图象一样吗?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二次函数是否只有这两种呢 有没有其他形式的二次函数?
二、新课讲解
㈠讨论形如的图象的性质
活动内容1:
1.
给出的图象,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函数的图象.
2.
比较、的图象.
列表:
…
-3
-2
-1
0
1
2
3
…
…
9
4
1
0
1
4
9
…
…
…
…
…
㈡讨论形如函数的性质
活动内容:给出的图象,要求学生在同一坐标系中继续作出的图象.
…
-3
-2
-1
0
1
2
3
…
…
18
8
2
0
2
8
18
…
…
…
…
…
问题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问题2:二次函数的图象呢?
三、小结巩固
1.作二次函数图象的步骤:
、
、
.
2.
快速、准确的说出和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3.
的图象与的图象的关系怎样?
四、当堂检测(同教案部分)
五、布置作业(同教案部分)
9
8
7
6
5
4
3
2
1
-1
-8
-6
-4
-2
2
4
6
8
x
y
9
8
7
6
5
4
2
1
-1
-8
-6
-4
-2
2
4
6
8
x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