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人教新课标7认识条形统计图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四年级上人教新课标7认识条形统计图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2-25 20:52:21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 1 课时 认识条形统计图R 四年级上册 7 条形统计图1. (  )色的花最多,(  )色的花最少。2. 红花比蓝花多(  )盆。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红蓝3课后作业探索新知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统计图与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探究点 1统计图与统计表 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提示: 条形统计图含有标题、纵轴、横轴、直条等几项。北京市2012年8月天气情况归纳总结: 统计表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条形图能直观地反映出数量的差异,便于比较。小试牛刀看图答题。
机器人是由○、 和△组成的。
(1)数一数,完成统计表。
(2)把上面的数据在下面的条形统计图里表示出来。716 4(3)我发现: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都清楚地表示各
种图形的多少,但是( )更清楚、
直观,利于比较。条形统计图 716 4探究点 2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出生的月份。 把统计出来的数据填写在教材95页统计表中,并用条形图表示出来。小试牛刀下面是四(1)班六个小组的同学创作的手抄报统计表。请你根据下表完成统计图。3 5 642 1(1)哪个小组的同学创作的手抄报最多?哪
个小组的同学创作的最少?
(2)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三小组的同学创作的手抄报最多,六小组的同学创作的手抄报最少。同学们应该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创作手抄报活动。条形图是统计数据的一种方法,条形图是用直条的长短来代表数据的大小,从条形统计图中能很容易地看出各种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 认识条形统计图:1.看图答题。
机器人是由○、 和△组成的。
(1)数一数,完成统计表。
7164(2)把上面的数据在下面的条形图里表示出来。
(3)我发现:条形图和统计表都清楚地表示各种图形的多少,但是(    )更清楚、直观,利于比较。条形图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九第1题、第2题。
补充作业 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 维拓展练”习题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2.下面是四(5)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人数统计表。
(1)把上面的数据用条形图表示出来。画条形图略(2)参加(    )活动的人数最多,参加(    )活动的人数最少。
四(5)班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一共有(    )人。羽毛球跳绳263.小智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些卡通形象,结果是:最喜欢喜羊羊的有14人,比最喜欢灰太狼人数的2倍还多2人,最喜欢孙悟空的人数是最喜欢灰太狼人数的2倍,最喜欢其他卡通形象的有8人。
(1)最喜欢灰太狼的有多少人?最喜欢孙悟空的有多少人?
(14-2)÷2=6(人)6×2=12(人)答:最喜欢灰太狼的有6人。答:最喜欢孙悟空的有12人。(2)先填统计表,再画条形图。8126 14(画条形图略) Thank you! 认识条形统计图
课题
认识条形统计图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在学生对统计知识有了简单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统计表示数据的知识。
1.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天气预报导入,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3.通过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数据,能自己提出并解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表示1个数据),能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际能力。
学习重点
能读懂用1个格表示1个数据的条形统计图。
学习难点
理解条形统计图中所反映的信息,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 案
学 案
达标检测
一、激趣导入。
(3分钟)
1.师:同学们都爱听天气预报吗?谁能说说都有哪些天气?
2.师:在天气预报中也蕴藏着数学问题,这节课咱们将一起来探讨一下天气预报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1.同学们自由交流。
2.学生带着好奇心与老师共同进入新知的探究。
1.你知道哪些天气情况?
答案:有晴天、阴天、小雨、小雪……
二、整理数据。
(24分钟)
1.收集数据。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例1情境图。
(1)学生观察情境图,汇报所获得的信息。
(2)这个月每种天气分别有多少天?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整理数据。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出2012年8月北京的天气情况。
(4)学生汇报。
(5)教师用课件展示各组不同的表示方法及课本第94页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让学生们观察各种方法,重点分析课本上统计图和统计表的优缺点。
(6)课本第94页两种统计方法分别把数据表示清楚了吗?
2.绘制条形统计图。
(1)提问:能不能绘制一个既能体现数据多少又能直观形象地比较出各种数据大小的统计图呢?
(2)各组展示绘制作品。
(3)教师用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讲解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1.(1)观察记录表,分别说出都有哪些天气情况。
(2)分组讨论统计各种天气天数的方法。
(3)学生分组统计,教师巡视。
(4)各组派代表汇报。
(5)组内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6)统计表能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竖形图能比较出各种数据的大小,但无法直观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
2.(1)学生分组绘制,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各组的作品。
(3)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倾听老师的讲解,明确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2.说说北京8月的天气有几种情况?
答案:有晴天、阴天、多云、阵雨、雷阵雨这5种天气。
3.说一说统计时记录数据的方法?
答案: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还可以用画“√、×”作标记的方法整理数据……
4.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统计表的优点是能详细地记录数据,便于分析和研究问题;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的差异、研究数量差异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8分钟)
完成教材第95页“做一做”。
1.教师引导学生统计出生月份的数据,并制作统计表。
2.指导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
1.学生汇报自己的出生月份,制成统计表。
2.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绘制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课需要重点掌握的制作方法是认识并明确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本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思维发散能力。学生分组绘制时,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发言时,都给予板书肯定和支持,包括日期不能丢,明确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数据和名称要对应好等等。有时我们学生需要展示的机会,制作条形统计图出色的同学,作业选出来展示和表扬,他们将会更加“灿烂”。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