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选择单位格表示数据
一、教学内容: 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P96——P99。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2、使学生初步体验收集动态统计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1格表示多个单位。
难点: 动态数据的收集方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你们都喜欢吃什么早餐呢?来看看P96例2中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统计表。今天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探索发现
1、学生在书上画出统计图,教师巡视。
2、思考:
(1)书中有两幅条形统计图,每幅图的1个格代表几个人?
(2)最喜欢哪种早餐的人最多?
两种图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可以反映出同一结果。
(3)你认为哪幅图表示数据比较合适呢?为什么?
(4)如果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呢?
一个格是2人,那么半个格则是1人。
3、教学例3
(1)出示例3 想一想1格表示1个单位或2个单位合适吗?为什么不合适?每个格表示1个单位或2个单位太麻烦,数据太大,怎么办?
(2)出示条形统计图。在书上完成。并回答问题。
(3)学生展示画图结果,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当数据较大时,每格代表的数据也应该相应增大。如(3)可以表示10个单位。
(三)巩固发散
1、P97 做一做 独立完成后订正
2、P99 做一做 独立完成后订正
教师指导:因为周末销售量增加,因此好的建议是,周末进行促销活动,增加销售量。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二)
1个格表示2个(5个、10个)单位
六、教学反思
课件36张PPT。第 2 课时 合理选择单位
格表示数据R 四年级上册 7 条形统计图课后作业探索新知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一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图和一格表示2个
单位的条形图的对比(2)认识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图探究点 1一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图和一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图的对比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不包括主食)统计表。 用条形图表示数据,1格可以表示1个单位,也可以表示2个单位。 归纳总结:根据例1的数据和上面的记录单填写下表。
91. 做一做这是北京市
2012年9月
的天气情况。天气天数月份69718435小试牛刀把上面的数据在下面分别用条形图表示出来。下面是四(1)班同学调查的结果。2.同学们最喜欢下面哪个卡通形象?把统计的结果分别在下面用条形图表示出来。第一组:全 班:012345678910第一组:02468101214161820全 班: 第一组的图每格代表( )人,全班的图每格代表( )人。12探究点 2认识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图 这是几个同学在一个路口统计了20 分钟后,得到的几种
机动车通过的辆数统计表。 在用条形图表示数据时,1格可以表示1个单位,也可以表示多个单位。 归纳总结:1. 做一做。佳美电器商店电视机一周销售情况统计表这一周星期六和星
期日销售量最多,
星期二最少。你还能发现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建议?我还发现星期一的
销售量也比较少。这一周哪两天
销售量最多?
哪天最少?我建议商场在周末多
准备些货源;星期一
和星期二做一些优惠
促销活动……小试牛刀2. 下面是几种动物的平均寿命。1.制作条形统计图时要根据统计表中数据的特点
和大小来确定一格代表几。
2.当一组数据较大,这组数据不集中时,可以用
一格表示多个数量。选择合适的单位格表示数据:1.下面是四(1)班同学参加科学活动小组情况统计表,根据统计表解答下列问题。(1)请你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两个统计图。(2)对比以上两个统计图,我发现:当统计的数据有些大时,一格可以代表( )。
(3)一格表示2人,那么怎样表示1人呢?请你涂一涂。2用半格。2.下面几组数据适合条形图中一格代表几?请你连一连。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九第4题、第6题、
第7题。
补充作业 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 维拓展练”习题
运用比较法确定一格代表几解决问题
3.下面是金华小学的同学们向贫困山区学生捐赠图书的情况统计表。
四(1)班:
四年级:(1)左图中每格代表( )本,右图中每格代表( )本。
(2)从上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051015202530354045500102030405060708090100略1054.下面是四(1)班五名学生的身高情况统计表。 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想一想,一格代表几厘米较合适?)一格代表2厘米较合适。144142140138136134132130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