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和意义。
3.正确认识拨乱反正。
【重点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自主探究】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十年文革后,积累下许多严重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_______________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认识到,只有 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1cnjy.com
2.召开:
⑴时间_________,地点 。
⑵ 内容: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___________、开动脑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___的历史决策。2·1·c·n·j·y
⑶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____________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 、 和 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二、拨乱反正
1.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____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_______的冤案得到平反。21教育网
2.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www-2-1-cnjy-com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觉悟,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实践到理论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材料三 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建国后我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开辟了建设的新道路。——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贵春2-1-c-n-j-y
(1)材料一中的“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哪年召开的哪次会议?
(2)阅读教材第35、36页,结合材料二,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3)阅读教材第36页第2自然段,结合材料三,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什么?
【学后反思】
21·cn·jy·com
答案
【自主探究】
一、1.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冤假错案、真理标准问题、实践。
2.(1)1978年12月、北京(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改革开放(3)改革开放、邓小平、思想、政治、组织www.21-cn-jy.com
二、1.刘少奇、最大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合作探究】
(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内容:思想路线: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21·世纪*教育网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当堂达标题
【基础达标】
1.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版权所有:21教育】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资产阶级自由化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学校图书馆收藏了刊登右图所示文章的一份报纸,下列能作为收藏理由的是该文章的发表( )
①标志着中国思想理论界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②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推动了当时人们思想的解放 ④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www.21-cn-jy.com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 《1975~1982难忘这八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为主线,再现了那难忘的时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1976年 B.1977年 C.1978年 D、1980年
4.假如你是一位记者,采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5.下列茶缸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定做并流传至今的生活用品,其中定做于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是( )21·cn·jy·com
6.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开展拨乱反正工作提供前提的是( )
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 D.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的转折意义体现在( )21教育网
A.它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的新时期
B.它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它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消灭了地主阶级
D.它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
8.右图是纪录片《平反冤假错案》,此纪录片以纪实的手法再现了“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为篡党夺权,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残酷迫害,制造大批冤假错案,以及我党如何平反冤假错案的过程。我国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是在(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C.对刘少奇恢复名誉后 D.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文章尖锐地指出,“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解脱,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邓小平、叶剑英、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同志和绝大多数地方领导人都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主张“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材料二 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www-2-1-cnjy-com
(1)材料一中所述“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开展的?这场讨论使人们产生了怎样的认识?
(2)材料二中的“全会”是指哪次会议?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左”倾错误主要指的是什么运动?
(4)简要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为了推进拨乱反正工作,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措施?
【能力提升】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邓小平
材料二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2·1·c·n·j·y
材料三 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2-1-c-n-j-y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参考答案:
1.C
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而全面展开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排除④,选B项。
3.C
4.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可见B正确。21·世纪*教育网
5.D解析:解答本题应抓住题干关键词“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再观察图片文字内容,可以排除A(“最可爱的人”指的是抗美援朝时期)、B(“全面跃进”指的是大跃进时期)、C(“造反队”“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指的是文革时期)。由此可知,答案为D(落款日期为“1979年3月”)。
6.D
7.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B是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C是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D叙述不准确。21*cnjy*com
8.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故B正确。21cnjy.com
9.答案:(1)背景: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革”的错误;中央主要领导人仍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十一届三中全会。(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在全国全面开展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来源:21cnj*y.co*m】
10.答案:(1)性质: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战略转变前,工作重心是阶级斗争;战略转变后,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
(3)自1958年开始,“左”倾错误不断泛滥,先后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的失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会后我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行全面拔乱反正。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出处:21教育名师】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任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掌握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
方法
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联系八大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点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情
境
引
入
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提问:
(1) 你们知道带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伟人是谁吗?
(2)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伟人又是谁? 根据所学知识,说说你对这位人物的了解。
师:播放歌曲,提出问题,创设情景
生:聆听歌曲,思考问题,展示交流。
师总结: 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国人民走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共和国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自
主
探
究
指导学生做学案自主探究部分,并且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师: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并完成学案自主探究问题。
生:速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合
作
交
流
展
示
提
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问题1】
假如你是“文化大革命”中屡遭批斗的领导干部或知识分子,在粉碎“四人帮”以后,针对强加在你身上的种种罪名,你有怎样的要求?
【问题2】
但是,当时的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什么方针,你认为这一方针正确吗?其实质是什么?
【问题3】
下面图片是针对哪一问题展开的?其讨论的结果是什么?
【过渡】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问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觉悟,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实践到理论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材料三 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建国后我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开辟了建设的新道路。——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杨贵春
(1)材料一中的“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哪年召开的哪次会议?
(2)阅读教材第35、36页,结合材料二,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3)阅读教材第36页第2自然段,结合材料三,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什么?
【问题2】
“十一届三中全会”新闻发布会。
活动安排:选举一位同学作为新闻发言人,其他同学作为与会的新闻记者,请完成下列问题:
⑴假如你是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你打算怎样向与会记者介绍这次会议?
⑵如果你是与会的一名记者,你打算提出哪些问题?(说出两个问题)
⑶通过采访,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你有什么感受?
二、拨乱反正
【问题1】
文革中最大的冤案是什么?该冤案何时平反?
【问题2】
假如“文化大革命”中屡遭批斗的你也得到平反,你怎样评价?
【问题3】
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生: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理解“文革”后,人们要求纠正“文革”错误的强烈愿望。
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师提示: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毛主席是伟大的革命领袖,这点我们不能否认,他确实为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不是他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正确的,比如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那我们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吗?
方针:“两个凡是”方针;不正确;实质:“左”倾错误的继续。
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师总结:问题:“两个凡是”方针;
结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师:创设情境,过渡到下一问题的学习。
师:出示材料和问题,组织学生
阅读理解,思考讨论,展示交流。
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讨论交流,展示体验。
师点拨: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思想路线: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师:出示问题,布置任务,提出活动
要求。
生:分角色准备相关任务,交流展示。
师:点评,赏识激励。
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生:思考回答
师:点评激励,
师总结:刘少奇被迫害致死。1980年。
这是深得人心的举措,彻底解除了“文化大革命”强加给广大干部、群众的枷锁,我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拓
展
延
伸
填表:中共两次转折型会议之比较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召开
时间
主要
内容
历史
意义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两次转折型会议内容之比较
师:出示问题,布置任务
生:小组合作,填写表格,对比新旧知识,扩大知识面。
师:点评赏识激励
反
思
完
善
教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