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无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9-19 08: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08级化学作业 20100909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
1.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用品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 )
A.铁器 B.青铜器 C.塑料器具 D.石器
2.以下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爆炸 B.燃烧 C.发光发热 D.固体受热变成气体
3.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化为该物质的气态,这种变化属于 (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4.有关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有导电导热性 B.有良好延展性C.具有银白色光泽 D.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5.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 CuSO4·5H2O,胆矾受热时容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没有涉及到的是( )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
6.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红纸剪成窗花 B.泥土烧成瓷器
C.冰块制成冰雕 D.木板制成模型飞机
7.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 )
A.用水冲灭   B.用书本扑灭 C.用嘴吹灭   D.用湿抹布盖灭
8.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 )
A.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 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管
C.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 D.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
9.“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2009年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时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下列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 )
A.泼上汽油焚烧 B.倾倒入海里
C.深埋入泥土 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
10.使用酒精灯时,错误的操作是 ( )
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酒精灯外焰给物质加热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11.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 )
A.烧杯 B.烧瓶C.试管 D.量筒
12、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这种变化 ( )
A、一定是化学变化 B、一定是物理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即不是物理变化又不是化学变化
13.量取7 mL水,应用 ( )
A.10 mL量筒  B.100 mL烧杯  C.托盘天平  D.50 mL量筒
14.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
A.集气瓶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15.①铁熔化成铁水②糯米酿成酒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④灯泡中的钨丝通电后发热发光⑤食物腐烂⑥木柴燃烧⑦胆矾是蓝色固体。上述几种情况中(用序号填空):
(1)属于描述物理性质的是 ,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16.量筒是用来取用一定量液体药品的仪器,读数时,
视线        保持水平。
右图中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是   mL。
17、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 (2)铁铸成锅( )
(3)冰雪消融( )(4)镁在空气中燃烧。( )
(5)镁是银白色的固体。( )(6)酒精挥发。( )
(7)食物腐烂( )(8)铜丝弯曲( )
(9)镁燃烧能生成氧化镁。( )
(1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18、为了证明某物质燃烧后是否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做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整。
步骤 现象 结论
点燃该物质,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 的烧杯。 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 该物质燃烧后生成了 。
迅速把烧杯 过来,倒入 该物质燃烧没有生成二氧化碳。
19.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⑤酒精易燃烧,⑥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⑦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上述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 ____(填代号),化学性质有_____(填代号)。点燃酒精灯的全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填文字),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 _____(填文字)。
08级化学作业 20100906
班级 学号 姓名
1.生态旅游是指以大自然为基础,涉及自然环境的教育、解释与管理,使之在生态上可持续地旅游。我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于如何将传统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化,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新增长点,下列建议或认识不合理的是 ( )
A.要求游客将垃圾分类处置
B.重点古建筑和自然景观要适当控制其接待游客量
C.提倡使用以电力或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来取代传统燃油汽车
D.将收集的一次性发泡餐盒餐具倒入长江,以减轻当地污染
2.发现室内煤气泄露使人中毒时,应首先做的是 ( )
A.迅速做人工呼吸 B.拨打急救电话120
C.立即打开换气扇开关 D.小心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
3.“绿色化学”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将成为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据此思考判断,下面不属于“绿色化学”考虑内容的是 ( )
A.尽可能通过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益
B.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尽可能无毒、无害或毒性很小
C.探求新的、更安全的、对环境更友好的化学合成路线和生产工艺
D.尽可能采用可再生原料,且原料利用率尽可能最大化,副产物或废料最小化
4.下列说法没有科学尤其是化学依据的是 (  )
 A.点石成金  B.变废为宝 C.塑料回收 D.资源再生
5.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 )
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
6.化学肥料碳酸氢铵在加热时尤其容易分解(见课本第三页——“观察与思考”),为保存该化肥,通常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储存仓库要注意通风 B.仓库要尽量密封,保持低温
C.要经常翻动包装袋,防止结块 D.如果受潮要放在太阳下晒干
7.从课本图1-9实验中可知,和铁生锈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 )
A.空气和水 B.太阳光 C.盐酸 D.红墨水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 B.学习化学会使你生活得更健康、更文明
C.用化学方法可以合成“长生不老”药 D.使用无硫火柴可减少大气污染
9.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其最主要原因是 ( )
A.价格便宜 B.烹饪的食物中留有人体必需的铁元素
C.保温性能好 D.生铁导热性能最好
10.成语被誉为中华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死灰复燃 B.磨杵成针 C.滴水成冰 D.积土成山
11.证明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A.开灯时灯泡先通电后发光 B.做家具时木材先锯断后加工
C.水结冰,有液态变为固态 D.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固体酒精用于燃料 B.用铝做成锅
C.用石墨做电极 D.用铜制造导线
13.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14.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 B.生米煮成熟饭
C.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 D.自行车胎炸裂
15.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1 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
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有沉淀产生的一定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C.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17.加热少量白糖,白糖先熔化后变棕色,最后有黑色残渣,该实验研究了白糖的( )
A.物理性质 B.变化 C.制法和用途 D.组成
18.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19.含硫火柴燃烧的生成物是 ,它是一种 气体,能够使
褪色,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20.碳酸氢铵是一种 色粉末状固体。加热碳酸氢铵时,在试管口闻到一股 的气味,说明有 产生;管口可看到有 ,说明有 产生;同时还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说明有 生成。
文字表达式:
收获:在保存碳酸氢铵时,应该注意 。。
21.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
①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②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④铁矿石被粉碎;⑤胆矾是蓝色的固体。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 ,描述物理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用序号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