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共7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共7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6 21:0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0张PPT。认真背诵,准备提问1. 三大改造包括哪些内容?
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 对手工业的改造方式是?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 公私合营
4.三大改造的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5.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 三大改造的完成1.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是? 中共八大
2.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犯的左倾错误有?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
3.上述的左倾错误,有何启示?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4.文革的实际指挥部是?
中央文革小组
5.文革中的最大冤案是? 刘少奇被迫害致死1.什么标志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九一三事件
2. 文革结束的标志是?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3.文革的起止时间?
1966—1976年
4.文革的启示?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5.八字方针是?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 三大改造包括哪些内容?

2. 对手工业的改造方式是?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
4.三大改造的实质?

5.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三大改造的完成1.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是?
2.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犯的左倾错误有?
3.上述的左倾错误,有何启示?
4.文革的实际指挥部是?

5.文革中的最大冤案是?中共八大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中央文革小组
刘少奇被迫害致死1.什么标志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2. 文革结束的标志是?
3.文革的起止时间?

4.文革的启示?九一三事件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966—1976年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5.八字方针是?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左倾错误: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建设成就工业方面武汉钢铁基地包头钢铁基地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大庆油田新兴工业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枚火箭交通方面兰新铁路、兰青铁路、包兰铁路兰青铁路包兰铁路兰新铁路水利建设人工天河 红旗渠生物方面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模范人物“铁人”
王进喜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英雄模范人物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爱国主义;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文革时期的科技成就1967年6月
第一颗氢弹爆炸1970年4月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
籼型杂交水稻有人说,我们在文革时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发射了第一颗卫星、也培育出了杂交水稻,所以这些都是文革的贡献。你对上述观点怎么看待?这一切绝不是“文革”的成果,而是广大科学家和人民艰苦奋斗的成果,如果没有“文革”,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会取个更多的成就。解惑释疑本课小结1956 1958 1961 1966 1976中共
八大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文革社会主义的探索道路异常艰难,我们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行稳致远,实现最后的理想。随堂训练1.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主要教训是( )
A.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经济建设一定要高速度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D2.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 )
A.浮夸风
B.整风运动
C.大炼钢铁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C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是
A.中共一大召开?
B.中共三大召开??
C.中共八大召开??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自我检测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
A.群众的积极性
B.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C.党内不同意见
D.自然灾害的严重性2、“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哪一历史(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有20%,6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仅剩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B.大规模的商业性采伐?????
C.无计划的盲目垦荒???
D.“大跃进”运动中毁林炼钢?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 )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破“四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应当发生在( )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整风运动时期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 )
A.浮夸风
B.整风运动
C.大炼钢铁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展起来从
A.1966年开始??
B.1967年开始??
C.1968年开始???
D.1969年开始“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九一三”事件  
C.“四五”运动    
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人们需要医治创伤,但是人们更盼望新的开始。以后的道路该怎么走?以往的时光需要真诚的面对,被禁锢的思想需要释放,而“文化大革命”的对错是非也需要答案,谁能带领中国实现这历史性的转折呢?一个人物和一个会议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背景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①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文革期间,全国各地都有人赴京上访。他们在文革中受到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上访高峰期,在北京守候者达数十万人,接待站无法应付,一些上访者只好露宿街头,在街头的餐馆里捡剩饭吃。上访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背景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②提出“ 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给中共中央写信,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提出批评,开了全党解放思想的先声。“两个凡是”实质:
“左”倾错误的继续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背景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③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思想理论界引起了巨大震动,引发了席卷中国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影响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时间:
地点:
内容:1978年12月
北京否定:
确立:停止:
中心:
决策: 领导核心:两个“凡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改革开放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内容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
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
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前 后“两个凡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个人崇拜民主集中制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阶级
斗争
为纲伟大的转折 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讨论思考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
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
议有哪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重大转折的会议:1.第一次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2. 第二次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 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文革结束后,邓小平着手进行拨乱反正。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王光美接过刘少奇的骨灰到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据不完全统计,经中共中央批准平反的影响较大的冤假错案有30多件,全国共平反纠正了约30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47万多名共产党员恢复了党籍,数以千万计的无故受株连的干部和群众得到了解脱。平反冤假错案恢复高考制度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据统计,当年的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7%。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两个凡是”引
发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思想解放运动奠定
基础十一届
三中全会重心
转移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小结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三次巨变诞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据此请回答:
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每次巨变诞生的伟人分别是谁?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诞生的三个伟人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
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邓小平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第三次毛泽东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新中国的成立第二次孙中山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第一次产生的历史巨人 结 果巨变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A.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A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A、平反冤假错案
B、“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C 退出实现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伟大转折的会议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 )A.政治建设 B.法制建设
C.经济建设 D.国防建设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最重大决策是( )B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实行改革开放
C.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D.全面拨乱反正“文革”结束以后“左”
的错误继续发展的表现是
A、大搞斗私批修
B、坚持“两个凡是”
C、制造冤假错案
D、阻止邓小平复出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
讨论主要是针对
A、对“文革”的评价
B、冤假错案问题
C、阶级斗争问题
D、两个凡是”问题D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A、平反冤假错案
B、邓小平在全国科学
大会上的讲话
C、“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我国高考制度恢复于
A、1976年
B、1977年
C、1978年
D、1979年B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是
A、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口号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
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C、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D、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