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24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24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08 20:24:54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走进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目标
1、了解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2、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3、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进行拨乱反正,了解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欢庆“文革”结束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后,人民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呢?
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损失5000亿元人民币
300万干部蒙受不白之冤
10年没有高考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人心所向。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阶级斗争为纲
影响:导致国家出现徘徊局面,同时阻碍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和大量冤案的彻底平反。
你认为“两个凡是”是否正确?
坚持“两个凡是”会有什么影响?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2)“两个凡是”的方针的提出
实质:“左”倾错误思想的继续;
思考
开动脑筋
讨论:结合材料,请同学们谈谈全国人民是如何破除“左倾”思想的束缚的?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
“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也犯过错误。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二
材料三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
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揭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的序幕
旗帜鲜明的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打破枷锁;解放思想;奠定基础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意义:
直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
路线
纠正错误
树立正确路线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否定“两个凡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停止使用“以阶
级斗争”为纲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1978年12月,北京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时间、地点:
(2)指导思想:
(3)内容:
3、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结合材料,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
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仅仅开了五天的会议,但是实现了从“两个凡是”向实事求是的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封闭和墨守成规向改革开放的转变。全会发起了推动中国社会加速发展的“第二次革命”,宣告了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纵横联系
历史学家胡绳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思想纠错
领导核心
历史地位
纠正了博古等人
的错误指导思想
彻底纠正了“左”
的错误思想
确立了毛泽东
领导地位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挽救党、红军、革
命,生死攸关的转折
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新时期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比较
与归纳
转折
二、拨乱反正
(1)平反冤假错案
1、主要工作
为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平反,恢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名誉
55万名右派被改正;
70多万人摘掉了资产阶级的帽子;
300多万名干部的冤案得到平反;
440万人摘掉了地主、富农的帽子;
2000多万人的政治命运得到了改变;
两亿多受冤假错案诛连的人得到解救。
二、拨乱反正
(2)典型事例: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
刘少奇的追悼会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追悼会上致悼词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1、主要工作
二、拨乱反正
1、主要工作
(3)教育事业的恢复发展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的支持下,高考制度逐步得到恢复,1977年冬天进行了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1977年恢复高考考试现场
相关链接
数高考风流人物
张艺谋
李克强
习近平
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除此之外还有俞敏洪、易中天、著名导演陈凯歌、顾长卫等。
二、拨乱反正
2、拨乱反正的顺利完成——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
标志着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完成
(1)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86年,有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4)《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
相关链接
民主与法制建设
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两个凡是”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
基础
1978.12
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心转移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拨乱反正
伟大的
历史转折
课堂小结
1、“文革”结束以后“左”
的错误继续发展的表现是(

A、大搞斗私批修
B、坚持“两个凡是”
C、制造冤假错案
D、阻止邓小平复出
B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要是针对(

A、对“文革”的评价
B、冤假错案问题
C、阶级斗争问题
D、两个凡是”问题
D
一站到底
3、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A、平反冤假错案
B、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
C、“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一站到底
4.下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①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④实行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的建立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D
一站到底
课后作业
我们和我们的祖父辈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经历,我们都是着两个时代的见证者。好好地跟爷爷奶奶聊聊天,做一下访问调查,从吃、穿、住、行、受教育等各方面了解这一时代的差别,并做一定的思考,好好体会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