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贵州省遵义市达兴中学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遵义市达兴中学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3-15 14:3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遵义市达兴中学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
1.(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红磷燃烧 C.葡萄榨汁 D.玻璃破碎
2.(2分)市场上有“锌硒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锌、硒、氟”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3.(2分)为了防止缺铁性贫血,人体必须摄入的元素是(  )
A.铁 B.钙 C.碘 D.锌
4.(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氧气验满 B.蒸发
C.过滤 D.滴加液体
5.(2分)黄曲霉素(化学式为C17H12O6)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和谷物等农产品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黄曲霉素有很强的毒性
B.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12
C.每个分子中含有6个H2O
D.每1个分子由35个原子构成
6.(2分)某转化过程可表示为:6CO2+6H2OC6H12O6+6O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属于糖类
B.适当提高CO2的浓度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C.转化过程中涉及三种氧化物
D.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7.(2分)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
A.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
B.铝制品抗腐蚀能力比铁制品强
C.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D.相同条件下,镁和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8.(2分)关于H2O和H2O2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氢、氧元素
B.都由氢、氧原子构成,结构相同
C.一定条件下都能分解产生氧气
D.H2O是常见的溶剂,H2O2溶液可用于医疗消毒
9.(2分)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C.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OH﹣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0.(2分)根据如图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氯酸钾最好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B.30℃氯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80℃时7gNaCl和20g水能形成饱和溶液
D.30℃时,氯酸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33分.请将下列各题应答内容,填写到答题卡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1.(5分)下表是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的部分内容。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部分)
项目
限值
色度
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浑浊度
不超过1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
pH
6.5﹣8.5
总硬度(以CaCO3计)
450mg/L

0.2mg/L

0.3mg/L
硫酸盐
250mg/L
(1)上表中“铝”指的是   (选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3)实验室用上述水样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
(4)消毒剂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5)结算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2.(5分)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在干冰、铜、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
(2)在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碳酸钙,振荡。
①宏观现象:可观察到   ,固体逐渐减少并消失;
②符号表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微观表征:加入碳酸钙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如图。由图判断,增加和减少的离子是Ca2+和   (填离子符号);
④检验CO2的方法是   ;
13.(6分)金属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1)用铜制作导线,因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
(2)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   ;
(3)A中最易生锈的部位是   ;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①向洗净后的滤渣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该气体是   ;
②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可能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14.(4分)溶解度是解决溶液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根据如图解决下列问题:(M,N均不含结晶水)
(1)温度为   ℃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20gM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g.保持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t2℃时,将25gN加入50g水中,完全溶解后要提高该溶液的溶解质量分数,其操作方法是   .
15.(4分)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的投入使用,可缓解大气污染。如图为其中某种转化的微观示意图。
(1)图中表示单质微粒的化学式   ;
(2)对此转化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是实现转化的条件 B.能减少碳元素排放量
C.催化剂能增加生成气体的产量 D.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3)在此转化过程中反应物的化学式分别是   和   ;
16.(5分)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1)写出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   ;
(2)反应的发生装置是   ;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用分析天平称取3.50g氯酸钾和1.00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称得反应后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3.54g.
①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变化趋势是   ;
②通过已知条件列出生成氯化钾质量(x)的比例式为   ;
③剩余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   g.
17.(4分)水是重要的物质,在实验中常用于溶解物质、配制溶液。
向50mL水(密度为1g/mL)中溶解一定量KNO3固体的操作如下,请根据如图实验现象和溶解度曲线回答。
(1)A、B、C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2)当x=   g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
(3)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晶体常用   方法。
三、计算题(7分)
18.(7分)实验室需要配置10%的稀硫酸100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是1.84g/mL的浓硫酸多少毫升?需要水多少毫升?(水的密度为1.0g/mL)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遵义市达兴中学九年级(下)开学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
1.【解答】解:A、海水晒盐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红磷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葡萄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2.【解答】解:“锌硒茶”中的“锌”、“硒”、“含氟牙膏中的“氟”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锌”、“硒”、“氟”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D。
3.【解答】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铁易患贫血。故正确;
B.钙是构成骨胳和牙齿的主要元素,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症,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错误;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缺乏会患甲状腺肿。故错误;
D.锌影响身体发育,缺乏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错误。
故选:A。
4.【解答】解: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5.【解答】解:A、黄曲霉素(化学式为C17H12O6)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和谷物等农产品中,具有很强的毒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17+1×12+16×6=312,故选项说法正确。
C、黄曲霉素是由黄曲霉素分子构成的,不含水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每个黄曲霉素分子是由17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每1个分子由35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6.【解答】解:
A、葡萄糖属于糖类物质,故正确;
B、适当提高CO2浓度,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故正确;
C、该反应中的二氧化碳、水属于氧化物,只有两种物质,不是三种物质,故错误;
D、此反应说明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故正确;
故选:C。
7.【解答】解: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可用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加以解释,故选项错误;
B、铝的活动性大于铁,但铝易于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使内部的铝不易被进一步氧化,与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无关,故选项正确;
C、铜位于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可用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加以解释,故选项错误;
D、镁和锌都能与盐酸反应,反应时活动性强的镁比活动性弱的锌铁反应剧烈,能用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加以解释,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8.【解答】解:A.H2O和H2O2的中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H2O和H2O2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分解反应,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上述反应均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是最常用的一种溶剂;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解答】解:A、“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
C、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OH﹣,故选项解释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10.【解答】解:A、氯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氯酸钾最好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正确,因为氯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氯化钠大;故选项正确;
B、30℃氯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9.1%,10%错误;故选项错误;
C、80℃时7gNaCl和20g水能形成饱和溶液错误,因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大于35g;故选项错误;
D、30℃时,氯酸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同错误,氯酸钾溶解度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33分.请将下列各题应答内容,填写到答题卡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1.【解答】解:(1)上表中“铝”指的是元素,故答案为:元素;
(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加热煮沸,故答案为:加热煮沸;
(3)实验室用上述水样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答案为:2:1;
(4)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故答案为:+1;
(5)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40%,故答案为:40%;
12.【解答】解:(1)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2)①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并消失。
②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③由加入碳酸钙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增加和减少的离子是Ca2+和氢离子,其离子符号为:H+。
④检验CO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干冰;
(2)①有气泡产生;②CaCO3+2HCl=CaCl2+H2O+CO2↑;③H+;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
13.【解答】解:(1)用铜制作导线,因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2)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反应,所以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
(3)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固体作用的结果,所以A中最易生锈的部位是b;
(4)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5)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铜>银,所以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锌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所以
①向洗净后的滤渣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锌过量,锌和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滤渣中含有锌、铜、银,则该气体是氢气;
②若滤液呈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则滤液中可能有的溶质是AgNO3.
故答案为:(1)导电性;
(2)铝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3)b;
(4)Fe+CuSO4=FeSO4+Cu;
(5)①H2(氢气);
②AgNO3.
14.【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温度为t2℃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M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将20gM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65g,保持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不变;
(3)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t2℃时,将25gN加入50g水中,完全溶解后要提高该溶液的溶解质量分数,其操作方法是蒸发溶剂.
故答案为:(1)t2;
(2)65,不变;
(3)蒸发溶剂.
15.【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为NO2和CO,生成物为为CO2和N2,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4CO4CO2+N2;
(1)图中表示单质的微粒是氮分子,化学式:N2;
(2)A.由图示可知: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是实现转化的条件,故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和种类不变,不能减少碳元素排放量,故错误;
C、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速率,不能增加生成气体的产量,故错误;
D、氮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故正确。
(3)由方程式可知,在此转化过程中反应物的化学式分别是NO2和CO。
答案:(1)N2;(2)ABC;(3)NO2,CO。
16.【解答】解:(1)a仪器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选择装置A来制取;故填:A;
(3)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故填:2KClO32KCl+3O2↑;
(4)①因为氯酸钾固体受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少,而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中不变,所以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变化趋势是增大;故填:增大;
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50g+1.00g﹣3.54g=0.96g,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y,则
2KClO32KCl+3O2↑
245 149 96
y x 0.96g
故填:;

y=2.45g
剩余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3.50g﹣2.45g=1.05g
故填:1.05.
17.【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B中有剩余的固体,故B一定是饱和溶液;A中加入5g硝酸钾形成的溶液继续加入硝酸钾还能继续溶解,说明A是不饱和溶液;B升高温度后得到的C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
(2)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则20℃时50mL即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是15.8g,故x=15.8g﹣10g=5.8g;
(3)x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晶体常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方法。
故答案为:
(1)B;A; (2)5.8;(3)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三、计算题(7分)
18.【解答】解: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根据稀硫酸和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可以列出如下关系:
100g×10%═98%×1.84 g.mL﹣1×V,
V═5.55mL,
需加水的质量为:100g﹣100g×10%÷98%=89.8g,
需加水的体积=89.8g÷1g。mL﹣1=89.8mL,
答:需要98%浓硫酸的体积为5.55mL,需加水的体积为89.8mL。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