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 课件共29张PPT+素材、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 课件共29张PPT+素材、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27 09:32:22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目标】
1.能够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2.记住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3.能够说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4.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学习任务一:齐读课本34页第一段、第二段,说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 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 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 运动,使人们意识到,只有 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练习一:(2016山东泰安)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资产阶级自由化 C.“两个凡是”方针 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学习任务二:默读课本35-36页第一段,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完成课后活动1。
2.时间、地点: 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 召开。
3.内容:
(1)思想上——确定了 、开动脑筋、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政治上——果断停止使用“ ”的口号,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上来,实行 的历史性决策。
(3)组织上——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练习二: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学习任务三:默读课本36页第二段,说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意义。
4.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开启了我国 历史新时期。会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 。
学习任务四: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着手,分别说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党和国家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及组织路线的不同政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练习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C.决定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二、拨乱反正
学习任务五:默读课本36页拨乱反正的内容,找到: ①拨乱反正中的典例 ②拨乱反正的完成。
1.典例: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 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完成: 年, 召开,通过《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 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练习四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课堂小结】
【融会贯通】
练习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四 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的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1)材料一所反映的方针是什么,它的实质又是什么?
(2)用史实说明材料二所说的“从本本出发”的思想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3)请指出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课件29张PPT。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学习目标:
1.能够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2.记住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3.能够说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4.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学习任务一:
齐读课本34页第一段、第二段,说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经过十年“文革”动乱,积累下许多问题。
人们要求对冤假错案平反,纠正“文革”错误。2)“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经过十年“文革”动乱,积累下许多问题。
人们要求对冤假错案平反,纠正“文革”错误。2)“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3)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性质: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经过十年“文革”动乱,积累下许多问题。
人们要求对冤假错案平反,纠正“文革”错误。2)“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3)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2016山东泰安)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资产阶级自由化
C.“两个凡是”方针
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C学习任务二:
默读课本35-36页第一段,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并完成课后活动1。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2.时间、地点:1978年12月 北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3.内容: 冲破了“左”倾错误严重束缚,
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
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
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1)思想上——2)政治上——3)组织上——2.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学习任务三:
默读课本36页第二段,说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意义。4.意义: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
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拨乱反正。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
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
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学习任务四:材料研读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是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两个凡是”
错误思想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阶级斗 争为纲”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组织路线坚持“左”的错误思想的领导集体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前后十一届三中全会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C.决定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D学习任务五:
默读课本36页拨乱反正的内容,找到: ①拨乱反正中的典例
②拨乱反正的完成。二、拨乱反正1.典例 1980年,中共中央撤销强加给刘少奇的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冤案得到平反。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会现场平反冤假错案
55万名右派被改正;
70多万人摘掉了资产阶级的帽子;
300多万名干部的冤案得到平反;
440万人摘掉了地主、富农的帽子;
2000多万人的政治命运得到了改变;
两亿多受冤假错案诛连的人得到解救。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二、拨乱反正2.完成4.“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B背景中心推进纠正“文革”错误“两个凡是”的提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结论: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奠定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内容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意义:平反冤假错案拨乱反正完成历史伟大转折小结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1)材料一所反映的方针是什么,它的实质又是什么?

(2)用史实说明材料二所说的“从本本出发”的思想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
①“两个凡是”“方针 ②继续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社会主建设时期出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等。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四 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的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3)请指出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之前:“以阶级斗争为纲”之后:经济建设“时间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