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文革后的中国
1
1957年至1976年,受政治迫害人数上亿,占全国人口九分之一
2
大跃进文革期间,国民收入损失6200亿元(超过1949到1979年基本建设投资六千亿元)
3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80年290美元(新加坡4430美元,香港4240美元,韩国1520美元,世界排名117位之后,属贫穷国家)
文革中直接经济损失5000亿元之多,许多农民甚至连温饱都难保证。因大量冤假错案受到诬陷、迫害和株连的达到一亿人以上。”
文革中非正常死亡在二百万以上。
第一章
尽扫残霾
你还想继续这样的生活吗?
中国何去何从?
日本奇迹恢复
文革期间,日本崛起,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1975年,周恩来病重,邓小平整顿国民经济
“四五运动”
试图纠正“文革”错误
文革“七分成绩,三分错误”
“四人帮”诬陷邓小平图谋不轨,邓小平被撤职,保留党籍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
亮出观点
“两个凡是”
对这种观点,你认为对吗?
“两个凡是”实质:
“左”倾错误的继续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1)“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二、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时间
1978年底
地点
内容(思想,政治,组织)
意义
北京
思想:
政治:
组织:
冲破了__________的束缚会议确_______
_______
的指导方针;
果断停止使用“__________”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从转移到________
上来,实行_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邓小平
改革开放
经济建设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以阶级斗争为纲
“左”倾错误
时间地点
指导方针
工作中心
重大决策
领导集体
1978年12月,北京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
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这次会议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为随后而来的30
年的起点,它的历史意义,在会议进行的时候,就已经昭然若揭。这次会议后来被党史专家胡绳与“遵义会议”并列,意指它们通过改变共产党的命运,进而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会议只进行了短短的5
天,却在随后的30
年中无数次被提及。
——汪伟《中国是个谜》
它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方针以及工作重点,因此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遵义会议”。
——摘自《近代中国史日志》
结合材料,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意义?
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工作重点:经济建设
健全民主,加强法制
平反昭雪
个人崇拜
冤假错案
工作重点:
阶级斗争
“两个凡是”
后
伟大的历史转折
1、思想
路线
2、政治
路线
3、组织
路线
内容
前
(前提)
(核心)
(保障)
伟大决策:改革开放
会议
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否定(“拨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确立(“反正”)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个人崇拜,权力高度集中
“两个凡是”的左倾思想
“以阶级斗争为纲”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
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重新确立
彻底否定
停止使用
重心转移
核心领导
2.27
是__以来党的历史上深远意义的转折
历史学家胡绳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彻底纠正了“
”的思想错误
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纠正了
等人
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
确立了
的领导地位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
博古
毛泽东
左
邓小平
建国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0年5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刘少奇同志追悼会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追悼会上致悼词
平反冤假错案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到1982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平反重大的冤假错案有30多件。全国共平反纠正了约300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数以千万计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得到解脱。
1978年11月,北京市委为天安门事件平反,肯定了1976年“四五”运动的性质。
相关链接
恢复高考制度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的支持下,高考制度逐步得到恢复,1977年冬天进行了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1978年
2012年
国内生产总值
3645.2亿
(占世界总量的2.5%,排名第15)
519322亿
(占世界总量的11.5%,排名第2)
贸易出口额
97.5亿
(占世界总量0.7%)
38957亿
(占世界总量11.1%)
中国只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
几代人才取得的成就。
——世界银行
春回神州,万象更新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衣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食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住
锦江边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行
城市面貌
老成都盐市口
新天府广场
(也是地铁一号线口)夜景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立社会
主义制度,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改革开放,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1949
1956底
1978底
过渡时期
1966夏
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时期
1976.10
“文化大革命”
时期
两年徘徊
时期
现在
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时期
共和国史:
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知识总结
历史的徘徊
历史的转折
历史的进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内容、意义)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堂小结
两年徘徊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思想解放运动
“两个凡是”
导致
促使
真理标准问题
的大讨论
掀起
奠定基础
改革开放
拨乱反正
保障
作出
伟大的历史转折
随堂训练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假如请你
为邓小平同志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提
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
B
2.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
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
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行改革开放
D.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
D
3.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
①前者结束了旧时代,后者结束了错误方针
②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
③前者开创的事业为后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④后者是对前者开创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中共一大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
中共七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4、牵线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