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嗨,我叫路飞,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学习目标: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是什么?1、“文化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左”倾思想的升级。
2、“文化大革命”什么时候结束?是谁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措施,粉碎“四人帮”?
1976年10月,由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措施,粉碎“四人帮”。复习巩固“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应该进行平反,“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应该纠正。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
两种观点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目的:
内容:
意义:
为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大讨论的性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内容呢? 分三组报导会议内容:思想报导组,政治报导组,组织报导组。第四组思考会议的意义。
要求各组:认真聆听会议内容,领会会议精神,报道出你这个板块的内容,能说出政策有什么变化?小记者·跑大会思想
路线政治
路线组织
路线两个凡是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以阶级斗争
为纲重心:经济建设
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为核心前后转 折 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已经、正在并将进一步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充分显现出来。
——《人民日报》 2008年12月19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20年间……中国综合国力空前增强,在世界上的地位明显提高……
——香港《文汇报》1998年12月19日1978年11月北京市委为天安门事件平反1978年12月,彭德怀陶铸追悼会在北京举行1980年的刘少奇追悼大会. 1982年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的颁布。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的颁布。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我国逐渐走向了依法治国的道路。内容:意义: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陆续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小结两年的徘徊时期“两个凡是”导致促使掀起奠定基础保障作出真理标准的
大讨论思想解放运动十一届三中
全会全面推进
拨乱反正改革开放1、决定右图中这一伟大决策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考演练C2、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B3、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为它
A.全面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
B.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C.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D.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
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孙中山毛泽东拓展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
我们一起来为两会剪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