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8 21:1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两个凡是实践北京解放思想经济建设改革开放邓小平伟大转折刘少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自学提纲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①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 “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文化大革命”的 错误。
②然而,当时的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却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普遍不满。(1)原因/背景: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实质:“左”倾错误的继续华国锋邓小平题字“实事求是”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写给中共中央的信手迹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目的(4)结果: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过程: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5)意义: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4)性质: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两个凡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停止使用“以阶
级斗争”为纲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北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时间:(2)地点:(3)指导思想:(4)内容:(5)意义: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_______,开启了我国____________历史新时期。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____________。伟大转折改革开放拨乱反正2、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什么是伟大转折?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大会开始的。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使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平反冤假错案:1980年,中共中央撤销强加给________的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的名誉。
2、加紧立法:1981年,中共________________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刘少奇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十一届六中全会二、拨乱反正: 1980年5月17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刘少奇追悼大会。 3、恢复高考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材料二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这两次会议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上都作出了什么相同决策?(1)都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策。(2)这两次会议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有什么指导作用?(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一种什么方针? 提出这种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两个凡是”的方针。“文化大革命”中“左”倾错误的继续。材料二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
(2)结合材料二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性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3)材料三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 ”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知识小结】2.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 )
①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②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1.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
?A.“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
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C【课堂训练】一、选择题
3.下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①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④实行改革开放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的建立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D5.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此语总结的是(  )
A. “一国两制”的构想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D.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6. 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资产阶级自由化
C. “两个凡是”的方针
D.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D C  7. 右图所示是《人民日报》刊发的某会议公报。该会议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
A. 阶级斗争领域
B. 经济建设领域
C. 组织路线领域
D. 法制建设领域B  8.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其中④处应该填写的是(   )
A. 开天辟地    B. 人民当家做主
C. 遵义会议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 9.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一举动有何重大意义?(   )
A. 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B. 中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改革方面实现成熟
D. 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0. 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制定出正确的政策策略,主要是因为(  )
A. 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B. 正确认识了我国的主要矛盾
C. 毛泽东、邓小平的高瞻远瞩
D. 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中心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