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高考专区
二轮专题
冲刺2019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6圆锥曲线的基本量问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冲刺2019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特色突破专题16圆锥曲线的基本量问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4-29 15:39:45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文档简介
专题16 圆锥曲线的基本量问题
【自主热身,归纳总结】
1、双曲线-=1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x±2y=0
把双曲线方程中等号右边的1换为0,即得渐近线方程.
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0,即x±2y=0.
2、 已知椭圆C的焦点坐标为F1(?4,0),F2(4,0),且椭圆C过点A(3,1),则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
【解析】 AF1+ AF2=,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双曲线C与双曲线x2-=1有公共的渐近线,且经过点P(-2,),则双曲线C的焦距为________.
【答案】. 4
解法1 与双曲线x2-=1有公共的渐近线的双曲线C的方程可设为x2-=λ,又它经过点P(-2,),故4-1=λ,即λ=3,所以双曲线C的方程为-=1,故a2=3,b2=9,c2=a2+b2=12,c=2,2c=4.
解法2 因为双曲线x2-=1的渐近线方程为y=±x,且双曲线C过点P(-2,),它在渐近线y=-x的下方,而双曲线C与x2-=1具有共同的渐近线,所以双曲线C的焦点在x轴上,设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1(a>0,b>0),从而解得从而c=2,故双曲线C的焦距为4.
4、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 由,得.
【变式2】、已知抛物线x2=2py(p>0)的焦点F是椭圆+=1(a>b>0)的一个焦点,若P,Q是椭圆与抛物线的公共点,且直线PQ经过焦点F,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
【答案】 -1
解法1 由抛物线方程可得,焦点为F;由椭圆方程可得,上焦点为(0,c).故=c,将y=c代入椭圆方程可得x=±.又抛物线通径为2p,所以2p==4c,所以b2=a2-c2=2ac,即e2+2e-1=0,解得e=-1.
解法2 由抛物线方程以及直线y=可得,Q.又=c,即Q(2c,c),代入椭圆方程可得+=1,化简可得e4-6e2+1=0,解得e2=3-2,e2=3+2>1(舍去),即e==-1(负值舍去).
解后反思 本题是典型的在两种曲线的背景下对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的考查.这类问题首先要明确不同曲线的几何性质对应的代数表示.本题有两个解法,解法1将直线y=c与抛物线、椭圆相交所得弦长求出后,利用等量关系求离心率,其所得等量关系比解法2简单.
【变式3】、如图,已知过椭圆的左顶点作直线交轴于点,交椭圆于点,若是等腰三角形,且,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答案】:
思路分析1:由于,故可将Q点的坐标用A,P的坐标表示出来,利用点Q在椭圆上,得到关于的一个等式关系,求出椭圆的离心率。
解法1因为是等腰三角形,所以,故,又,所以,由点在椭圆上得,解得,故离心率。
思路分析2:由于点Q是直线AP与椭圆的交点,故将直线AP方程与椭圆的方程联立成方程组,求出点Q的坐标,再由得到点Q的坐标,由此得到关于的一个等式关系,求出椭圆的离心率。
解法2 因为是等腰三角形,所以,故设直线与椭圆方程联立并消去得:,从而,即,又由,得,故,即,故。
【关联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直线l:x+y+1=0与双曲线C:-=1(a>0,b>0)的两条渐近线都相交且交点都在y轴左侧,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
【解析】:双曲线的渐近线为y=x,y=-x,依题意有->-1,即b
【关联2】、设点P是有公共焦点F1,F2的椭圆C1与双曲线C2的一个交点,且PF1⊥PF2,椭圆C1的离心率为e1,双曲线C2的离心率为e2,若e2=3e1,则e1=________.
【关联3】、如图,椭圆C:+=1(a>b>0),圆O:x2+y2=b2,过椭圆C的上顶点A的直线l:y=kx+b分别交圆O、椭圆C于不同的两点P,Q,设=λ.
(1) 若点P(-3,0),点Q(-4,-1),求椭圆C的方程;
(2) 若λ=3,求椭圆C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解析】 (1) 由P在圆O:x2+y2=b2上,得b=3.
又点Q在椭圆C上,得+=1,解得a2=18,
所以椭圆C的方程是+=1.(5分)
(2) 解法1 由得x=0或xP=-.(7分)
由得x=0或xQ=-.(9分)
因为=λ,λ=3,所以=,
所以·=,即·=,所以k2==4e2-1.
因为k2>0,所以4e2>1,即e>,又0<e<1,所以<e<1.(16分)
解法2 A(0,b),设P(x1,y1),Q(x2,y2),
则有x+y=b2 ①,+=1 ②.(7分)
又因为=λ,λ=3,所以=,即(x1,y1-b)=(x2,y2-b).解得x2=x1,y2=y1-b,代入②得+=1.(9分)
又x=b2-y,消去x整理得2(a2-b2)y-a2by1-b2(a2-2b2)=0,
即[2(a2-b2)y1+b(a2-2b2)](y1-b)=0,解得,y1=或y1=b(舍去),因为-b<y1<b,所以-b<<b,解得<.(14分)
而e2=1->1-=,即e>,又0<e<1,所以<e<1.(16分)
解后反思 【解析】几何题的解题思路一般很容易觅得,实际操作时,往往不是因为难于实施,就是因为实施起来运算繁琐而被卡住,最终放弃此解法,因此方法的选择特别重要.从思想方法层面讲,【解析】几何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设线法;二是设点法.此题的解法1就属于设线法,解法2就属于设点法.一般地,设线法是比较顺应题意的一种解法,它的参变量较少,目标集中,思路明确;而设点法要用好点在曲线上的条件,技巧性较强,但运用得好,解题过程往往会显得很简捷.对于这道题,这两种解法差别不是很大,但对于有些题目方法选择的不同差别会很大,注意从此题的解法中体会设点法和设线法的精妙之处.
所以,
所以, …… 8分
所以,
所以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因为DA=DB,所以点D为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的交点,所以,
所以. …… 10分
因为椭圆的左准线的方程为,离心率为,
由第二定义得:,得,
同理.
所以. …… 12分
(或直接用弦长公式得:也可)
所以.
综上,得的值为4. …… 14分
方法2:设,,AB的中点为,
① 若直线与x轴重合,; …… 6分
② 若直线不与x轴重合,
设,,AB的中点为,
由得,所以,
所以直线的斜率为, …… 8分
所以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因为DA=DB,所以点D为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的交点,
所以,所以. …… 10分
同方法一,有, …… 12分
所以.
综上,得的值为4. …… 14分
方法3:① 若直线AB与x轴重合,. …… 6分
② 若直线AB不与x轴重合,设,,则AB的中点为,
所以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8分
令y=0,得
.
所以. …… 10分
同方法一,有, …… 12分
所以.
综上,得的值为4. …… 14分
【关联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P在椭圆C:+=1(a>b>0)上,P到椭圆C的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4.
(1) 求椭圆C的方程;
(2) 若点M,N是椭圆C上的两点,且四边形POMN是平行四边形,求点M,N的坐标.
规范解答 (1)由题意知,+=1,2a=4. (2分)
解得a2=4,b2=3,所以椭圆的方程为+=1. (4分)
(2) 解法1 设M(x1,y1),N(x2,y2),则ON的中点坐标为,PM的中点坐标为.
因为四边形POMN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即(6分)
由点M,N是椭圆C上的两点,
所以(8分)
解得或 (12分)
由得由得
所以点M,点N(2,0);或点M(-2,0),
点N.(14分)
解法2 设M(x1,y1),N(x2,y2),因为四边形POMN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所以(x2,y2)=+(x1,y1),即(6分)
由点M,N是椭圆C上的两点,
所以 (8分)
用②-①得x1+2y1+2=0,即x1=-2-2y1,
代入(1)中得3(-2-2y1)2+4y=12,整理得2y+3y1=0,所以y1=0或y1=-,于是或(12分)
由得由得
所以点M,点N(2,0);或点M(-2,0),
点N.(14分)
解法3 因为四边形POMN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因为点P,所以|MN|=|OP|==,且kMN=kOP=,(6分)
设直线MN方程为y=x+m(m≠0),
联立得3x2+3mx+m2-3=0,(*)
所以Δ=(3m)2-4×3(m2-3)>0,即m2-12<0,从而m∈(-2,0)∪(0,2),
设M(x1,y1),N(x2,y2),则x1+x2=-m,x1x2=,(8分)
且|MN|=|x1-x2|=·=·=·,
又知|MN|=,所以·=,
整理得m2-9=0,所以m=3或m=-3.(12分)
PAGE
1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