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几何体
【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
1.以三视图为载体,考查空间几何体面积、体积的计算.
2.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及简单的组合体问题.
【重点、难点分析】
一、 三视图与直观图
1.一个物体的三视图的排列规则
俯视图放在正(主)视图的下面,长度与正(主)视图的长度一样,侧(左)视图放在正(主)视图的右面,高度与正(主)视图的高度一样,宽度与俯视图的宽度一样.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2.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步骤
一般先依据俯视图确定底面再利用正(主)视图与侧(左)视图确定几何体.
二、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是高考中常见的一个考点,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熟练掌握各类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其次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把不规则几何体分割成几个规则几何体的技巧,把一个空间几何体纳入一个更大的几何体中的补形技巧.
三、多面体与球
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并作出合适的截面图.如球内切于正方体,切点为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球外接于正方体,正方体的顶点均在球面上,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球与旋转体的组合,通常作它们的轴截面解题,球与多面体的组合,通过多面体的一条侧棱和球心(或“切点”“接点”)作出截面图.
【高考题型示例】
题型一、 三视图与直观图
例1、(1)(2018·全国Ⅲ)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榫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 )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带卯眼的木构件的直观图如图所示,由直观图可知其俯视图应选A.
(2)[2018·全国卷Ⅰ]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右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圆柱表面上的点N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到N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
A.2 B.2
C.3 D.2
【解析】先画出圆柱的直观图,根据题图的三视图可知点M,N的位置如图①所示.
① ②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及M,N的位置(N为OP的四等分点)如图②所示,连接MN,则图中MN即为M到N的最短路径.
ON=×16=4,OM=2,
∴ |MN|===2.
故选B.
【答案】B
【方法技巧】
1.由直观图确认三视图的方法
根据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定义及画法规则和摆放规则确认.
2.由三视图还原到直观图的思路
(1)根据俯视图确定几何体的底面.
(2)根据正(主)视图或侧(左)视图确定几何体的侧棱与侧面的特征,调整实线和虚线所对应的棱、面的位置.
(3)确定几何体的直观图形状.
【变式探究】某几何体的正(主)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侧(左)视图可以为( )
答案 B
解析 由俯视图与正(主)视图可知,该几何体可以是一个三棱柱挖去一个圆柱,因此其侧(左)视图为矩形内有一条虚线,虚线靠近矩形的左边部分,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2)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为棱CD,CC1,A1B1的中点,用过点E,F,G的平面截正方体,则位于截面以下部分的几何体的侧(左)视图为( )
答案 C
解析 取AA1的中点H,连接GH,则GH为过点E,F,G的平面与正方体的面A1B1BA的交线.
延长GH,交BA的延长线与点P,连接EP,交AD于点N,则NE为过点E,F,G的平面与正方体的面ABCD的交线.同理,延长EF,交D1C1的延长线于点Q,连接GQ,交B1C1于点M,则FM为过点E,F,G的平面与正方体的面BCC1B1的交线.所以过点E,F,G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为图中的六边形EFMGHN.
故可得位于截面以下部分的几何体的侧(左)视图为选项C所示.
【感悟提升】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从空间几何体的正面、左面、上面用平行投影的方法得到的三个平面投影图,因此在分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问题时,先根据俯视图确定几何体的底面,然后根据正(主)视图或侧(左)视图确定几何体的侧棱与侧面的特征,调整实线和虚线所对应的棱、面的位置,再确定几何体的形状,即可得到结果.在还原空间几何体实际形状时,一般是以正(主)视图和俯视图为主,结合侧(左)视图进行综合考虑.
【变式探究】有一块多边形的菜地,它的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直角梯形(如图所示),∠ABC=45°,AB=AD=1,DC⊥BC,则这块菜地的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2+
在原图形中,A′D′=1,A′B′=2,B′C′=+1,
且A′D′∥B′C′,A′B′⊥B′C′,
∴这块菜地的面积为S=(A′D′+B′C′)·A′B′
=××2=2+.
题型二 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例2、(2018·全国Ⅱ)已知圆锥的顶点为S,母线SA,S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SA与圆锥底面所成角为45°,若△SAB的面积为5,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 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8+4+8 B.24+4
C.8+20 D.28
答案 A
解析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下底面是长为4,宽为2的矩形,左右两个侧面是底边为2,高为2的三角形,前后两个侧面是底边为4,高为的平行四边形,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4×2+2××2×2+2×4×=8+4+8.
(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表面积是________.
答案 π 6+(6+)π
解析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由四分之一球与半个圆锥组合而成,则该组合体的体积为V=×π×23+×π×22×3=π,
表面积为S=×4π×22+×π×22+×4×3+××2π×2×=6+π.
【变式探究】(1)求多面体的表面积的基本方法就是逐个计算各个面的面积,然后求和.
(2)求简单几何体的体积时,若所给的几何体为柱体、锥体或台体,则可直接利用公式求解;求组合体的体积时,若所给定的几何体是组合体,不能直接利用公式求解,常用转换法、分割法、补形法等进行求解;求以三视图为背景的几何体的体积时,应先根据三视图得到几何体的直观图,然后根据条件求解.
【变式探究】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记载了公元前344年商鞅督造一种标准量器——商鞅铜方升,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寸),若π取3,其体积为12.6立方寸,则图中的x为( )
A.1.6 B.1.8 C.2.0 D.2.4
答案 A
解析 由三视图知,商鞅铜方升由一圆柱和一长方体组合而成.
由题意得,(5.4-x)×3×1+πx2=12.6,
解得x=1.6.
(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A.11 B.9 C.7 D.5
答案 D
解析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如图,它可分成一个三棱锥E-ABD和一个四棱锥B-CDEF,则V=××3×3×2+×1×2×3=5.
题型三、多面体与球
例3、[2018·全国卷Ⅲ]设A,B,C,D是同一个半径为4的球的球面上四点,△ABC为等边三角形且其面积为9,则三棱锥D ?ABC体积的最大值为( )
A.12 B.18
C.24 D.54
故选B.
【答案】B
【变式探究】
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将它沿高AD翻折,使点B与点C间的距离为,此时四面体ABCD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
【解析】如图(1),在正三角形ABC中,AB=BC=AC=2,则BD=DC=1,AD=.在翻折后得到的几何体中,如图(2),AD⊥BD,AD⊥CD,则AD⊥平面BCD,三棱锥A-BCD的外接球就是它扩展为三棱柱的外接球,球心到截面BCD的距离d=AD=.在△BCD中,BC=,则由余弦定理,得cos∠BDC===-,所以∠BDC=120°.
【变式探究】(1)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AB⊥BC,若AB=2,BC=3,PA=4,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13π B.20π
C.25π D.29π
答案 D
解析 把三棱锥P-ABC放到长方体中,如图所示,
所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为=,
所以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为,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4π×2=29π.
(2)已知一个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记该圆锥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S1,外接球的表面积为S2,则等于( )
A.1∶2 B.1∶3 C.1∶4 D.1∶8
答案 C
解析 如图,
由已知圆锥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不妨设底面圆半径为r,l为底面圆周长,R为母线长,
则lR=2πr2,
即·2π·r·R=2πr2,
解得R=2r,故∠ADC=30°,则△DEF为等边三角形,
设B为△DEF的重心,过B作BC⊥DF,
则DB为圆锥的外接球半径,BC为圆锥的内切球半径,
则=,∴=,故=.
PAGE
8
空间几何体
1.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是一条直线,给出下列说法:
①若l⊥α,α⊥β,则l∥β;②若l∥α,α∥β,则l∥β;
③若l⊥α,α∥β,则l⊥β;④若l∥α,α⊥β,则l⊥β.
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A.3 B.2 C.1 D.4
答案 C
解析 ①若l⊥α,α⊥β,则l∥β或l?β,不正确;②若l∥α,α∥β,则l∥β 或l?β,不正确;③若l⊥α,α∥β,则l⊥β,正确;④若l∥α,α⊥β,则l⊥β或l∥β或l与β相交且l与β不垂直,不正确,故选C.
2.如图,G,H,M,N分别是正三棱柱的顶点或所在棱的中点,则表示GH,MN是异面直线的图形的序号为(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得图①中GH与MN平行,不合题意;
图②中GH与MN异面,符合题意;
图③中GH与MN相交,不合题意;
图④中GH与MN异面,符合题意.
8.已知正四棱锥P-ABCD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若该正四棱锥的体积为2,则此球的体积为(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如图所示,设底面正方形ABCD的中心为O′,正四棱锥P-ABCD的外接球的球心为O,
∵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
∴O′D=1,
∵正四棱锥的体积为2,
∴VP-ABCD=×()2×PO′=2,解得PO′=3,
∴OO′=|PO′-PO|=|3-R|,
在Rt△OO′D中,由勾股定理可得OO′2+O′D2=OD2,
即(3-R)2+12=R2,解得R=,
∴V球=πR3=π×3=.
9.在三棱锥S-ABC中,侧棱SA⊥底面ABC,AB=5,BC=8,∠ABC=60°,SA=2,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π B.π
C.π D.π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知,AB=5,BC=8,∠ABC=60°,
则根据余弦定理可得
AC2=AB2+BC2-2×AB×BC×cos∠ABC,
解得AC=7,
设△ABC的外接圆半径为r,则
△ABC的外接圆直径2r==,∴r=,
又∵侧棱SA⊥底面ABC,
∴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到平面ABC的距离d=SA=,则外接球的半径R= =,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S=4πR2=π.
10.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16 B.8+8
C.2+2+8 D.4+4+8
答案 D
解析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底面边长为=2的正方形,高PD=2的四棱锥P-ABCD,因为PD⊥平面ABCD,且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易得BC⊥PC,BA⊥PA,
又PC===2,
所以S△PCD=S△PAD=×2×2=2,
S△PAB=S△PBC=×2×2=2.
所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4+4+8.
11.在正三棱锥S-ABC中,点M是SC的中点,且AM⊥SB,底面边长AB=2,则正三棱锥S-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6π B.12π
C.32π D.36π
答案 B
解析 因为三棱锥S-ABC为正三棱锥,所以SB⊥AC,又AM⊥SB,AC∩AM=A,AC,AM?平面SAC,所以SB⊥平面SAC,所以SB⊥SA,SB⊥SC,同理SA⊥SC,即SA,SB,SC三线两两垂直,且AB=2,所以SA=SB=SC=2,所以(2R)2=3×22=12,所以球的表面积S=4πR2=12π,故选B.
12.若四棱锥P-ABCD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根据三视图还原几何体为一个四棱锥P-ABCD,如图所示,平面PAD⊥平面ABCD,
由于△PAD为等腰三角形,PA=PD=3,AD=4,四边形ABCD为矩形,CD=2,过△PAD的外心F作平面PAD的垂线,过矩形ABCD的中心H作平面ABCD的垂线,两条垂线交于一点O,则O为四棱锥外接球的球心,在△PAD中,cos∠APD==,则sin∠APD=,
2PF===,PF=,
PE==,OH=EF=-=,
BH==,
OB== =,
所以S=4π×=.
13.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切去阴影部分围成一个正四棱锥,则正四棱锥侧面积的取值范围为( )
A.(1,2) B.(1,2]
C.(0,2] D.(0,2)
答案 D
解析 设四棱锥一个侧面为△APQ,∠APQ=x,过点A作AH⊥PQ,
则AH=PQ×tan x==
=-PQ,
∴PQ=,AH=,
∴S=4××PQ×AH=2×PQ×AH
=2××=,x∈,
∵S==
=≤=2,
,
而tan x>0,故S>0,
∵S=2时,△A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顶角∠PAQ=90°,阴影部分不存在,折叠后A与O重合,构不成棱锥,
∴S的取值范围为(0,2),故选D.
14.已知一个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侧(左)视图为直角三角形,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为________,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
答案 4++ π
解析 由三视图得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
∴S表=2××2×2+×2×+×2×1
=4++.
以D为原点,DB所在直线为x轴,DE所在直线为y轴,DA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则D(0,0,0),A(0,0,2),B(2,0,0),C(-1,,0),
设球心坐标为(x,y,z),
∵(x-2)2+y2+z2=x2+y2+z2,①
x2+y2+(z-2)2=x2+y2+z2,②
(x+1)2+(y-)2+z2=x2+y2+z2,③
∴x=1,y=,z=1,
∴球心坐标是(1,,1),
∴球的半径是=.
∴球的体积是π×3=π.
15.如图所示,三棱锥P-ABC中,△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D是线段AB的中点,DE∩PB=E,且DE⊥AB,若∠EDC=120°,PA=,PB=,则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
答案 13π
解析 在三棱锥P-ABC中,△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设△ABC的外心为O1,外接圆的半径O1A==,在△PAB中,PA=,PB=,AB=3,满足PA2+PB2=AB2,所以△PAB为直角三角形,△PAB的外接圆的圆心为D,由于CD⊥AB,ED⊥AB,∠EDC=120°为二面角P-AB-C的平面角,分别过两个三角形的外心O1,D作两个半平面的垂线交于点O,则O为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球心,
在Rt△OO1D中,∠ODO1=30°,DO1=,
则cos 30°==,OD=1,连接OA,设OA=R,
则R2=AD2+OD2=2+12=,
S球=4πR2=4π×=13π.
如图,过P作PO⊥AE,垂足为O,
因为平面PAE⊥平面ABCDE,
平面PAE∩平面ABCDE=AE,PO?平面PAE,
所以PO⊥平面ABCDE,PO为五棱锥P-ABCDE的高.
在平面PAE内,PA+PE=10>AE=6,P在以A,E为焦点,长轴长为10的椭圆上,由椭圆的几何性质知,
当点P为短轴端点时,P到AE的距离最大,
此时PA=PE=5,OA=OE=3,
所以POmax=4,
所以(VP-ABCDE)max=SABCDE·POmax
=×28×4=.
(2)证明 连接OB,如图,由(1)知,OA=AB=3,
PAGE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