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中考地理冲刺复习全国版 专题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125张PPT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版中考地理冲刺复习全国版 专题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125张PPT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1-06 23:5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6张PPT。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专题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专题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考纲要求1.能够根据图说出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2.理解亚洲是第一大洲的原因,并能说出亚洲的6个分区,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
3.能根据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亚洲的地势与地形特点,并能说出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
4.能根据所给的图与表说出亚洲气候的特点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知识导图考点冲刺一、亚洲的位置和范围1.位置
(1)半球位置:从南、北半球来看,主要位于
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主要位于
半球。
(2)海陆位置:北临 洋,东临 洋,南临
洋。
(3)经纬度位置:北部约达北纬81°,南部达南纬11°,经度位置约在东经26°至西经170°之间,范围广大。太平印度北冰北 东2.范围
(1)世界第一大洲是 洲,主要原因:①面积最大;②跨纬度最广;③东西距离最长。
(2)按地理方位,亚洲分为
亚、 亚、 亚、 亚、
亚和 亚6个地区。亚东东南南西 中北A. 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属于   亚。 B.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属于    亚。
C. 印度、巴基斯坦属于   亚。
D. 阿拉伯半岛属于   亚。
E. 哈萨克斯坦属于   亚。
F. 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属于   亚。 东 南南西中北 (3)相邻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 山、 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 海峡与欧洲为界;亚洲西南以 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 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乌拉尔乌拉尔土耳其苏伊士白令(4)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如下表:二、亚洲的自然环境
1.地势特点:起伏大,中间  ,四周  。地形:以   
 、 为主。
2.河流流向: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影响因素:     )
3.气候特点:复杂多样,     气候分布广和
     气候显著。
高低 高原 山地 放射地形 大陆性 季风4.亚洲气候类型(9种)的分布:
季风气候:① 气候、② 气候、③ . 气候。面积最广的气候:
④ 气候。其他:⑤ 气候、
⑥ 气候、⑦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
⑧高原山地气候、⑨ 气候。
5.亚洲 部和 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由于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 灾害。东南旱涝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热带雨林地中海寒带 6. 识记下列的世界之最:
(1)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有“世界屋脊”之称);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       。
(2)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
(3)世界上最高峰是     ;世界上陆地最低点是
      。珠穆朗玛峰死海青藏高原巴西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
(4)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     (咸水湖);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     。
(5)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     。
(6)亚洲最大的平原是          ;世界最大的平原是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马孙平原里海 贝加尔湖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 (2019·广东)塔吉克斯坦大部分位于帕米尔高原上,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读“塔吉克斯坦示意图”(如图),完成1~2题。真题冲刺1. 关于塔吉克斯坦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深居内陆 ②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③境内有大量冰川分布 ④气候湿润,年降雨量较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A(关于塔吉克斯坦自然环境的描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境内有大量冰川分布,河流多内流河;气候干旱,年降雨量小,故选A。)2. 塔吉克斯坦的城市集中分布在该国西南部,主要原因是这里( )
A. 纬度较低,阳光充足 B. 地势较低,水源充足
C. 气候温和多雨 D. 平原面积广大B(塔吉克斯坦的城市集中分布在该国西南部,主要原因是西南部地势低平,水源充足,受西北风的影响也更小,故选B。) (2019·湖南永州)亚欧大陆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读图,完成3~4题。 3. 有关四地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冬冷夏热 B. 乙地夏季炎热干燥 C. 丙地冬季温和多雨 D. 丁地降水季节变化大B(从气候资料图中可以看出,甲地气候温和,全年温差较小;乙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丙地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丁地全年高温多雨。故选B。)4. 导致甲地气候与丁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A(甲地纬度高,气温低;乙地纬度低,气温高;所以导致甲地气候与丁地气候差异的是纬度因素。故选A。) (2019·河北保定)因距海遥远,周围又被其他内陆国包围,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双重内陆国”,但由于地处亚欧大陆交往的十字路口,乌兹别克斯坦又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我国古代的张骞、法显、玄奘都曾到达过这里,正在筹建的中吉乌铁路使得该国更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一环。据此完成5~6题。5. 推断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特点是( )
A. 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
B. 常年温和湿润
C. 终年高温多雨
D. 终年炎热干燥A (根据题干内容,可推测乌兹别克斯坦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相对集中在夏季,故选A。)
6.农业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重要产业,盛产棉花,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①降水充沛 ②雨热同期
③光热充足 ④灌溉便利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D(根据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特点及图上信息,可排除①②,故选D。) (2019·无锡)读某大洲沿30°N的地理事物分布图,完成7~9题。7. 图示地区位于( )
A. 大洋洲 B. 北美洲
C. 亚洲 D. 非洲C (读图可知,图示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可判定该大洲是亚洲。故选C。)
8.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
A. 中间高,南北低 B. 中间高,东西低
C.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D. 中部低,四周高B(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欧大陆中部高、东西低。)9. 图示佛教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
A. 阿拉伯高原 B. 印度河平原
C. 青藏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C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佛教的主要分布地区是青藏高原。故选C。)
10.(2019·山东德州)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B.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繁
C. 地势起伏大,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最低洼地里海
D. 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和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入海,缺少内流河B(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洲,但它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A错误;亚洲大陆内部大陆性气候广布,东部和南部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不稳定,容易造成旱涝灾害,故B正确;亚洲地势起伏大,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最低洼地死海,故C错误;亚洲地势中高周低,所以大河呈放射状分流,但是亚洲也有许多内流河,如我国的塔里木河,故D错误。故选B。)11.(2019·四川凉山)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亚洲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
②亚洲西面以白令海峡与欧洲为界
③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④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C (亚洲不临大西洋,故①错误;亚洲东面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故②错误;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故③正确;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洲,故④正确。故选C。)12. (2019·四川凉山)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主要是盆地和平原,地表平坦广阔
B. 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C. 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都呈放射状流入太平洋
D.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东亚B(亚洲地形主要是高原、山地,故A错误;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故B正确;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四周海洋,故C错误;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分布
广,其他大洲也有分布,故D错误。故选B。)
(2019·山东枣庄)读亚洲大陆30°N局部地形剖面图(如图),完成13~15题。13.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 )
A. 黑海和地中海 B. 大西洋和地中海
C. 红海和阿拉伯海 D. 地中海和红海D(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选项D正确。)14. 青藏高原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A. 高寒 B. 干旱
C. 湿热 D. 冷湿A (青藏高原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海拔高、气温低),选项A正确。)
1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阿拉伯高原终年炎热干燥
B. 波斯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
C. 印度河平原人口稀疏
D.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板块挤压隆起形成的C(阿拉伯高原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选项A正确;波斯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选项B正确;印度河平原人口稠密,选项C错误;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隆起形成的,选项D正确。故选C。) (2018·广东)读“东亚地区局部示意图”,完成16~17题。16. 有关朝鲜和韩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朝鲜与我国隔渤海相望 ②韩国与我国隔黄海相望
③两国位于同一半岛 ④两国大致以38°N为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B(朝鲜位于朝鲜半岛的北部,与中国是陆上邻国,韩国位于朝鲜半岛的南部,与中国隔黄海相望, 两国位于同一半岛,两国大致以38°N为界,北部是朝鲜,南部是韩国,故选项B符合题意。)
17. 根据图中信息,关于朝鲜和韩国自然环境论述正确的是( )
①两国都属于季风气候
②两国降水都是西岸多于东岸
③韩国气候相对温暖
④朝鲜河流汛期相对较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A(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朝鲜和韩国两国都属于季风气候;两国降水都是东岸多于西岸;韩国更靠近海洋,气候相对温暖;朝鲜纬度更高,河流汛期相对较短。故选A。)18. (2018·山东资阳)读亚洲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
低,河流呈放射状
②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
西距离跨度最大的大洲
③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④图中D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⑤图中B是最大的半岛——印度半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A(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故①正确。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跨度最大,故②正确。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故③错误。图中D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故④错误。图中B是印度半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⑤错误。故选A。) (2017·山东潍坊)图1是世界局部图,图2是四种气候类型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读图完成19~22题。19. 图1中序号代表的海域名称正确的是( )
A. ①—亚丁海 B. ②—阿拉伯海
C. ③—安达曼海 D. ④—爪哇海B (图中序号代表的海域分别是:①是红海,②是阿拉伯海,③是孟加拉湾,④是我国的南海。)
20.图1中e、f、m半岛及n岛与图2中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对应正确的是( )
A. e—图甲
B. f—图丙
C. m—图乙
D. n—图丁B(图中e是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甲图所示的是热带雨林气候,故A错误;f是印度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丙图所示的是热带季风气候,故B正确;m是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图乙所示的是热带草原气候,故C错误;n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丁图所示的是热带沙漠气候,故D错误。)21.“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岛国n,扼守马六甲海峡。
该国地理特征有( )
A.经济发达,以出口石油为主
B.人口稀疏,以华人为主
C.地处亚洲和非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D.国际贸易和金融业发达D(读图分析可知,图示n为新加坡。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不出产石油,A不符合题意;新加坡人口稠密,以华人为主,是世界上华人比重最高的国家,B不符合题意;新加坡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C不符合题意;新加坡国际贸易和金融业发达,D符合题意。)
22. f半岛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 地势低平,平原广阔 B. 东侧降水量多于西侧
C. 旱季盛行西南季风,雨季盛行东北季风 D. 气候炎热,旱涝灾害频繁D(读图可知,f是印度半岛,其地形以高原为主;受季风气候影响,旱季盛行东北季风,雨季盛行西南季风;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炎热,旱涝灾害频繁。)23.(2019·山东临沂)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根据图1“亚洲地形图”、图2“世界人口分布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所示信息,简述亚洲的海陆位置特点。
(2)如图3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面积比例和纬度范围,其中表示亚洲的是

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丙(3)演讲中提到“亚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据图1简要说出亚洲河流流向特点及其原因。
(4)演讲中提到“在世界三分之一的陆地上居住着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据图2说出亚洲人口分布稠密或稀疏的一个地区,并分析原因。
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亚洲东部或南部人口稠密,原因是:发展农业历史早,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资源丰富。青藏高原人口稀疏,原因是:地势较高,交通不便,气候寒冷等。(5)“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如图4所示,生活在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喜爱白色,男人的传统服装是白色的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解释这种服饰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中东地区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太阳辐射强。白色服装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吸收热量较少,所以头戴白色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6)亚洲这片土地“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运用所学亚洲的地理知识,说明亚洲文明多样化的原因。亚洲地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大、东西距离长、地形复杂多样等。【解析】
(1)据图所示信息,亚洲的海陆位置特点可以概括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2)甲、乙、丙、丁四图中,根据亚洲的纬度范围10°S~80°N,可以识别出表示亚洲的是丙。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
地,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4)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原因是发展农业历史早,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资源丰富。青藏高原人口稀疏,原因是地势较高,交通不便,气候寒冷。
(5)生活在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喜爱白色,男人的传统服装是白色的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是因为中东地区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太阳辐射
强,白色服装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吸收热量较少,宽袍大袖通风散热效果好,体感相对凉爽。
(6)亚洲文明多样化的原因主要有亚洲地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大,东西距离长,地形和气候复杂多样等。24.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 ”所代表的气候是
,该气候分布区域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大,气温日较差大,其主要形成原因是 。
A. 距海较远 B. 处于季风气候区内
C. 赤道穿过 D. 位于极地寒冷地区
(2)由于亚洲中部 ,形成“ ”所代表的
气候。该地区人口 (选填“稠密”或“稀疏”),原因是
。温带大陆性气候A海拔高高原山地 稀疏 地势高,空气稀薄,气温低(3)亚洲与“ ”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 山脉— 海峡。
(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图中“ ”气候区)与阿拉伯半岛(图中“ ”气候区)同一纬度,都有北回归线穿过,可是阿拉伯半岛是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却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湿润的   气候,原因是   。大高加索 土耳其 亚热带季风 距海较近,降水较多25. (2019·湖北黄冈)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亚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
——摘自《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亚洲山河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材料三: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右图)。(1)亚洲地形以 和高原为主,它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2)下列四幅图是在北京“鸟巢”举行的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中的表演节目图片,其中展现西亚特色的是( )山地 苏伊士B(3)请比较材料二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4)结合材料三,分析亚洲三大古代文明发祥地形成的共同自然原因。
甲—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热冬冷,全年干燥少雨(全年降水稀少)。气候适宜(温带或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冲积平原(地形平坦);肥沃的土地;水源丰富等。 【解析】
(1)亚洲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高原和山地约占全洲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亚洲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
(3)由图可知,甲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乙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热冬冷,全年干燥少雨。
(4)亚洲三大古代文明发祥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它们分布有显著相同的特点:中低纬度、河流中下游平原、近海平原;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利于农业生产,对早期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利。2017年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博鳌亚洲论坛成立16年以来,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在凝聚亚洲共识、推动亚洲合作、提升亚洲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此完成1~3题。
1. 亚洲人口众多,其中分布比较稠密的地区是
( )
A.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B. 中亚、西亚和东南亚C. 中亚、东亚和南亚 D. 北亚、中亚和西亚模拟冲刺A (亚洲人口众多,其中分布比较稠密的地区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2. 下列气候类型中,亚洲没有的是( )B(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图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图A为地中海气候,图C为温带季风气候,图D为温带大陆性气候。)3. 2017年暑假期间,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点旅游。回校后他们各自描绘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我到了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B. 乙:我走访了亚洲最发达的国家——日本
C. 丙:我去了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D. 丁:我游览了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C (世界陆地最低点是死海,故A正确;亚洲最发达的国家是日本,故B正确;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故C错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故D正确。故选C。)下图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4~5题。4. 此图反映的地势特征是(   )
A. 中部高,四周低 B. 西高东低
C. 东西高,中间低 D. 东西低,中间高D (读图可得,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线自西向东,地势特征是低-高-低,即东西低,中间高。)5. 关于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 多条大河的发源地
C. 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B (可从图中得知甲地的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属高山高原气候,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由于多雪山冰川,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6. 结合右图,下列有关亚洲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全部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B. 西南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C. 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D. 东临太平洋,西邻欧洲A(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和欧洲接壤。) 读右图,完成7~9题。
7. 图中①地点的地理坐标是(   )
A. (150°W,40°N)
B. (150°E,40°S)
C. (150°E,40°N)
D. (150°W,40°S) C(经纬度的数据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出,再结合“东大东经、北大北纬”可以确定方向。)8. 图中的②是(   )
A. 中南半岛 B. 印度半岛
C. 朝鲜半岛 D. 阿拉伯半岛B (②是世界第二大半岛——印度半岛。)9. 图中箭头③指示(   )
A. 正北方 B. 正南方
C. 正西方 D. 正东方(箭头沿着经线指向北极,所以指示的是正北方。)A10. 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与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分别是( )
A. 南极洲和亚洲
B. 亚洲和南极洲
C. 非洲和亚洲
D. 南极洲和北美洲A(亚洲跨纬度最多,而跨经度最多的是南极洲。) 读右图,完成11~13题。
11.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分布在图中
(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A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只分布在亚洲东部中纬度地区。)12. B处的传统聚落是( )
A. 帐篷 B. 高脚屋
C. 窑洞 D. 厚墙、小窗B(B处在马来群岛,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以高脚屋为主,防湿热和防野兽的侵袭。)13. 造成A、F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度位置不同 B. 纬度位置不同 C. 海陆位置不同 D. 地形、地势不同 (两地纬度大致相同,但一个在沿海,一个在内陆,主要是由海陆位置差异导致的。)C14. 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男子,传统打扮是戴头巾,身穿宽大的白色长袍,骑骆驼出行。他们的这些风俗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A. 美观休闲能保暖 B. 地形崎岖宜行走
C. 炎热干燥多风沙 D. 狩猎探险真方便C(在西亚和北非,分布着广袤的热带沙漠气候,那里炎热干燥的气候深刻影响着当地人的生产和生活。)15. 暑假期间,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点旅行。回到学校后,他们分别描述了各自的体会和所见所闻,其中有一位同学在撒谎,他是( )
A. 甲说:“在伊拉克到处能见到油井在开采石油。”
B. 乙说:“在蒙古见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目睹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画面。”
C. 丙说:“我玩遍了世界上最大半岛的每一个角落,那里到处绿树成荫,鲜花飘香;各种各样的水果,我都尝了,真好吃!”
D. 丁说:“在东西伯利亚看到那儿的亚库特人用狗拉雪橇作为运输工具。” C(伊拉克是世界有名的产油国;蒙古是典型的温带草原气候;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以沙漠气候为主;东西伯利亚气候比较寒冷,狗拉雪橇是常用的运输工具。) 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完成16~17题。16.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 )
A. 伊朗高原、青藏高原、 恒河平原、大西洋
B. 伊朗高原、青藏高原、恒河平原、太平洋
C. 阿拉伯高原、青藏高原、印度河平原、大西洋 D. 阿拉伯高原、青藏高原、印度河平原、太平洋 D(先确定甲在苏伊士运河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之间,为阿拉伯高原。再确定丁为太平洋就可以了。)17. 该图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 )
A. 西部高、东部低
B. 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C. 东西低、南北高
D. 四周高、中部低B(虽然亚洲的地势特点为中间高,四周低;但注意题意为:东西方向上地势的变化,所以是中间高,两侧低。)读亚洲地势示意图,完成18~20题。
18. 图中甲大洋是(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 印度洋A(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和欧洲接壤,故甲为太平洋。)19. 下列流入乙大洋的河流是( )
A. 印度河 B. 湄公河
C. 长江 D. 鄂毕河D(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而流入北冰洋的只有鄂毕河。)20. 图示亚洲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部高,东部低
B. 中部高,四周低
C. 中部低,四周高
D. 北部高,南部低B (从图中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 读右面亚洲部分地区地形略图,完成21~23题。21. 亚洲大部分地区所属的温度带是( )
  A. 热带 B. 亚热带
  C. 温带 D. 寒带C (亚洲大部分在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北温带。)22. 图中字母与地形名称相对应恰当的是( )
  A. H处为伊朗高原 B. D处为青藏高原
  C. E处为天山山脉 D. G处为蒙古高原B (读图可得,H处为塔里木盆地;D处为青藏高原;E处为阿尔泰山;G处为恒河三角洲。)23. 图中河流的流向特征是( )
  A. 河流呈放射状向周边流入海洋
B. 河流呈自北向南流入海洋
  C. 河流呈自四周向中心流动
D. 河流呈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与湖泊A (受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势的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海洋。)24. 根据右图中河流流向,可判断该岛屿的地势特征是( )
A. 东高西低
B. 西高东低
C. 北高南低
D. 中部高,四周低D (图中河流呈放射状流出,可以推断出地势特点为中间高四周低。) 读右图,完成25~30题。
25. 亚洲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
A. 蒙古高原
B. 黄土高原
C. 青藏高原
D. 伊朗高原C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作“世界屋脊”。)26. 下列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而亚洲的西部是欧洲。)27.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性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高原山地气候A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是亚洲气候的三大特点之一;同时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是世界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28. 决定我国东部地区雨季早晚的主要因素是
( )
A. 夏季风的进退
B. 纬度位置
C. 地势西高东低
D. 海陆分布A (我国位于世界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夏季风给我国带来降水,同时也是影响我国季风区雨水多少的决定性因素。)29. 我们亚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湿同在”,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造成这种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
A. 亚洲大部分处在高纬度地区
B. 亚洲处在东半球
C. 亚洲纬度和经度跨度大
D. 亚洲四面濒临海洋C (亚洲无论是经度还是纬度,跨度都很大,自然环境复杂,气候复杂多样。)30.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
A.亚洲的北部
B. 亚洲的中部
C.亚洲的西部
D.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D(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亚洲分布有世界最典型、最广的季风气候,而季风气候又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读某地气候资料和亚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完成31~33题。31. 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资料与左图相符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表示的是地中海气候,而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32. 丁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 终年高温多雨
C. 全年高温,旱雨两季
D.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A (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33. 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南北跨纬度大
B. 植被类型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C. 东西离海远近差异大
D. 地形复杂、起伏大,加剧气候复杂性 B(植被是受气候影响的结果,而不是原因。)34. 下列海峡中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A (甲为白令海峡,乙是英吉利海峡,丙是直布罗陀海峡,丁是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35. 盘羊是中亚山地特有品种,其主要分布在高寒荒漠地带,是典型的山地动物。有关盘羊生活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源充足地区
B. 地形平坦地区
C. 交通便利地区
D. 人迹罕至地区 D(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盘羊生活在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人迹罕至地区。)36. 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河流众多,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B. 是世界上长河最多的大洲
C. 长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D. 锡尔河和阿姆河是世界著名的内流河 C(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地形,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故A正确;亚洲是世界上长河最多的大洲,故B正确;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故C错误;锡尔河和阿姆河是世界著名的内流河,故D正确。)37. 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分别来自( )
A. 亚欧大陆和太平洋
B. 亚欧大陆和印度洋
C. 太平洋和北冰洋
D. 非洲大陆和大西洋 B(夏季受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冬季是来自于亚欧大陆的西北风和东北风,寒冷干燥。)38.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是( )
A. 长江 B. 黄河  
C. 湄公河 D. 湄南河C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该河流注入太平洋。) 右图示意东半球、北半球区域。
读图完成39~40题。
39. ①②③三处是甲大洲与其他
大洲的分界线,其分别是( )
A. 乌拉尔山脉、白令海峡、苏伊士运河
B. 大高加索山脉、白令海峡、乌拉尔河
C. 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巴拿马运河
D. 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 D(读图可知,甲大洲是亚洲,图中①是大高加索山脉,②是土耳其海峡,它们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③处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故选D。)40. 受地势影响,甲大洲的河流( )
A.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 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流
C. 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 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A (读图可知,图中甲是亚洲,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该大洲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故选A。)41. ①东亚的谷物种植业和②西亚的游牧业,两种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分别与下列哪一组自然条件有关
( )
A. ①季风气候,降水较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②气候干旱,荒漠和荒漠草原广布
B.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高原地形,水草广布
C. ①华夏文化的影响 ②阿拉伯文化的影响
D. ①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
②人口稀疏,粮食需求量小A (东亚东部受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季风性气候显著,季风气候的特点是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对农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西亚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在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 西亚的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别具特色。根据题意,故选A。)42.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甲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亚洲地势特点是:
   高,  低。你判断的依据是
    。
(2)图甲中A、B、C三地的气候特征与图乙相吻合的是
     地,该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征是    ,       。
(3)图甲中①、②两地的降水有较大差异,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4)图甲中B、C两地不受季风影响的是  。(填代号)中部四周河流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B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 降水分旱雨两季 海陆位置C【解析】
(1)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多高原和山地,四周多平原和丘陵。
(2)图甲中A、B、C三地的气候特征与图乙相吻合的是B地及印度半岛,该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A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3)图甲中①、②两地的降水有较大差异,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4)图甲中B、C两地不受季风影响的是C,该地位于阿拉伯半岛上。43.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歌曲《和谐亚洲》唱道:“偎着同一脉青山,傍着同一湾碧海;我们心手相连让那希望和幸福同在;为了同一个目标,为了同一种期待;我们飞跃巅峰,见证亚洲青春的豪迈……”(1)“傍着同一湾碧海”是指亚洲东临世界最大的
洋。
(2)B地属于世界面积最大的 (国家),因为该国纬度高,人口密度 (选填“大”或“小”);A 地属于典型的 气候。
(3)图中C地分布的人种是 人种;D地区的
(矿产)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太平俄罗斯 小热带雨林白色石油 【解析】读图可知,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它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
(2)B地属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因为该国家纬度高,人口密度小;A地位于赤道附近,属于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该地全年高温多雨。
(3)图中C地位于欧洲西部,分布的人种是白色人种;D地位于西亚,这里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44. 读“陆半球地图”,回答问题。(1)A大洲居民以 人种为主。
(2)从发展水平看,B大洲大多为 国家。
(3)七大洲中,“陆半球地图”没有显示的大洲有大洋洲和 。
(4)简述C大洲地势与河流的关系:

(5)在某次军事演练活动中,彼得船长驾船从D点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行驶了500千米后,发现只能回到D点的正东面。请用地理知识向彼得船长解释不能回到D点的原因:
。白色发展中南极洲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导致河流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经线等长,纬线不等长(或:经线等长,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45. 读右图,比较后完成下列各题。(1)①所在大洲西侧濒临的大洋是   。
(2)关于②所在大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B. 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D. 该大洲的东部是世界典型的季风气候分布区
(3)雅典属于  气候,雅典和北京相比,气温年较差大的城市是  。
(4)甲所在的地区主要人种是  ,他们主要信奉
   (宗教)。
大西洋C地中海北京 白色人种伊斯兰教【解析】
(1)根据大洲的位置及轮廓可判断,图中①是非洲,非洲西侧濒临的大洋是大西洋。
(2)根据大洲的位置及轮廓可判断,图中②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故A正确;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故B正确、C不正确;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故D正确。
(3)读图可知,雅典位于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而北京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指的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由两城市气温曲线图可知,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大。
(4)读图可知,甲是西亚地区,该地区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地,主要人种是白色人种,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