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5 22:5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我和姨姥姥 课前调查:请选择一个角度调查改革开放前后你的家人、家庭在衣、食、住、行等某一方面所发生的变化。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一、中共十一界三中全会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背景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三、对外开放的窗口1、对外开放的开始2、对外开放新局面的形成 1976年全国农村每个社员从集体分得的收入只有63.3元;
1977年全国有1.4亿人平均口粮在300斤以下,处于半饥饿状态;
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为3.6平方米;
1978年中国人均GDP排倒数第2位,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
——数据来自2008年08月26日《人民网》,《三十年前我们为什么选择改革开放》 “我国要老老实实承认落后了……我们怎么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怎么搞现代化, …… ?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狠抓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
——《谷牧回忆录》第307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谷牧副总理认为我们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方式发展国家?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指导思想工作重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领导集体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
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两个凡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阶级斗争为纲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组织路线 请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和内容,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有什么变化?九月里来公社化,分配粮款平均下,
不说你村和我村,一律财产归了公,
分粮分款大平均,社员思想打不通,
冬季来了大发款,每人平均整六元,
有劳无劳都来领,拿上钱儿两个心,
二流懒汉高了兴。
——2008年11月19日 新华网《反思“一大二公”》探究:依据材料,分析人民公社旧体制的弊端有哪些?你认为怎样改革可以克服这些弊端、推动生产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营方式责利权:土地的使用权;生产自主权;产品支配权。80年代的深南大道深圳的发展变化给人们观念上带来什么变化?特区之特:
(1)特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利用外资;
(2)特区的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3)对前来投资的客商,在税收、土地使用费、入境和出境管理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和方便;
(4)国家给特区比较多的经济活动自主权。”
——孙玉琴主编《中国对外开放史》第三卷,第261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1987年10月10日,肯德基餐厅正在试营业。1987年11月12日,美国快餐公司肯德基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繁华地带正式开业。“中国如何进一步拥抱全球市场将决定全球经济的命运。”(格林斯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