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 二十世纪,对中国来说,是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二十世纪,中国人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你知道是哪三次历史巨变吗?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第三次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拥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两个凡是”最早在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的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中提出。你认为“两个凡是”对吗?
坚持“两个凡是”会有什么影响?实质:“左”倾错误思想的继续;
影响:束缚了人们思想。 邓小平多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中国要前进,就必须打破把毛泽东的话作为判断一切是非标准的神学信条,也就是说必须打破“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揭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
全国性大讨论的序幕结果:否定了“两个凡是”
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意义: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
束缚,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
基础。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这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这篇讲话是在“文革”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
(1)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两个凡是”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3)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为随后而来的30年的起点,它的历史意义,在会议进行的时候,就已经昭然若揭。
——汪伟《中国是个谜》3.内容:否定“两个凡是”;冲破“左”的错误的束缚。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4.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49196619761978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9年1月1日出版的《时代》周刊说,邓小平获选为1978年度风云人物是因为邓小平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让中国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走进中国。这次会议后来被党史专家胡绳与“遵义会议”并列,意指它们通过改变共产党的命运,进而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会议只进行了短短的5天,却在随后的30年中无数次被提及。
——汪伟《中国是个谜》彻底纠正了“ 左 ”倾思想错误,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形成了以 邓小平 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纠正了 博古 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确立了 毛泽东 的领导地位是 党的历史上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新中国成立 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遵义会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拨乱反正1.平反冤假错案(1)主要工作 为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平反,恢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名誉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2)成果 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
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应该是
是从1978年开始的”。
——法学家李步云恢复高考制度 “文革”结束后,在邓小平的支持下,高考制度逐步得到恢复,1977年冬天进行了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通过:
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