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统编版】(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统编版】(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07 15:3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20世纪中国的三大历史性巨变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堂学习目标
第一篇:乍暖还寒——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第二篇: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三篇:沉冤昭雪——平凡冤假错案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堂学习目标
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包括“两个凡是”方针和关于整理问题标准的讨论)

2.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内容以及历史意义。

3.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的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一篇:乍暖还寒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报道了四人帮被粉碎的消息。当我走在大街上的时候,看到市民们奔走相告,拍手称快并纷纷买螃蟹(必须三公一母)庆祝,到处一片节日气氛。大家都盼望邓小平能出来继续工作。见了面也都念叨着“再也不用担心被批斗了,真盼着日子赶快好起来”
第一篇:乍暖还寒
不再有人被批斗,生活变好
记者手记一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第一篇:乍暖还寒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第一篇:乍暖还寒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第一篇:乍暖还寒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不对呢?为什么?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第一篇:乍暖还寒
“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文化大革命可能继续
为什么不纠正错误?
——因为没有深刻认识到错误根源
为什么没能深刻认识错误根源呢?
——因为对毛泽东的个人盲目崇拜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第一篇:乍暖还寒
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是为邓小平生平“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同年6月,被临时党中央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是为“第一起”。
1966年“文革”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落”。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起”。
197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提议,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职务,保留党籍,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落”。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起”。
三起三落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第一篇:乍暖还寒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给中共中央写信,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提出批评。后来他明确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邓小平对“两个凡是”的批评,开了全党解放思想的先声。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8年5月12日 星期一 晴
真高兴,邓小平终于重新恢复了职务。这几天周围人都很兴奋,都在讨论《光明日报》发表的特约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的人拍手称快,有的人就强烈反对,认为这是对毛主席的怀疑,是公然反对“两个凡是”。大家都争得非常厉害。哎!我也不知道谁对谁错了。
第一篇:乍暖还寒
记者手记二
实践
两个凡是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第一篇:乍暖还寒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这篇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第一篇:乍暖还寒
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性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二篇: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978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多云转晴
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大家的观点越来越一致了。然而,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很多遗留问题急需解决。比如:还有一部分人仍然迷信:“两个凡是”;认为毛主席不容置疑;工厂中停产闹革命运动还时常发生;不少人的思想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动不动就上纲上线。真希望国家赶快解决这些问题。前些日子,邓小平说:“解决遗留问题,要快,干净利落,时间不要长。”这些让我有一种感觉,国家要有大的变化

第二篇:伟大转折
记者手记三
思想
政治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第二篇: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第一篇:乍暖还寒
意义
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②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③完成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
——2018年习近平纪念改革开放
40周年重要讲话
第二篇:伟大转折
历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
①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平反冤假错案
第三篇:沉冤昭雪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并通过了为刘少奇平反昭雪的决议。
1980年5月14日,中共河南省委领导和王光美等人一起,将刘少奇的骨灰换装到中央为其特制的骨灰盒中。王光美将脸深情地贴在了盖着鲜红党旗的骨灰盒上面,又一次流下了心酸的泪水。刘少奇的骨灰由专机接回北京。






王光美和子女们喜读宣布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公报。
平反冤假错案
第三篇:沉冤昭雪
 5月19日,遵刘少奇遗嘱,亲属将其骨灰撒向大海






平反冤假错案
第三篇:沉冤昭雪






平反冤假错案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王光美忆刘少奇临终遗言
(1898年-1969年)
第三篇:沉冤昭雪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加强立法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影响
第三篇:沉冤昭雪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