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3 15:4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导入新课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改革开放是如何起航的?又取得了怎样的伟大成就?引发历史转折的事件,我们不禁会想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波澜壮阔的战争。不过,一次会议也可使一个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便是这样一次会议。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现代史)发展线索19491956196619761978过渡时期 曲折发展十年
(全面建设十年)十年文革两年徘徊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 转折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19921.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2.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学习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学习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结合课本34页第一段,说一说: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后,人民的要求是什么? 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
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你怎么看“两个凡是”?“两个凡是”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继续推行“两个凡是”的思想会有什么危害?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地点?内容? 思想:1978年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政治:组织:时间:北京地点:内容 前 后“两个凡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个人崇拜民主集中制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和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前 后“两个凡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个人崇拜民主集中制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伟大的转折拓展反思 有人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呢?1、内容: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平反了建国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为刘少奇恢复了名誉。
2、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拨乱反正【一】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
(1)背景:文化大革命,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2)意义: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12月,北京。(2)内容:思想上,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思想。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3)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拨乱反正。
二、拨乱反正
1、内容: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平反了建国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为刘少奇恢复了名誉。
2、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知识归纳达标训练1.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
A .平反冤假错案 B .“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C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 .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