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5 08:0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情境导入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与三位伟人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一落”: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
“第一起”:1933年6月,被临时党中央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
“第二落”:1966年“文革”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
“第二起”: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
“第三落”:197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提议,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职务,保留党籍。
邓小平政治生涯中的“三落三起”
“第三起”:1977年 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定》,恢复了邓小平在1976年被撤销的全部职务 。

学习目标
1.掌握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理解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3.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的具体举措。

精讲点拨
  “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科学、文化的破坏尤其严重,影响极为深远。很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学校停课,全国文盲和半文盲达二亿三千多万,占全国总人口数的近四分之一。
  在这场所谓的“大革命”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大批中央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诬陷和迫害。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文革”十年动乱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1977年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超过2亿,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     
—— 《<文化大革命>简史》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仍是:阶级斗争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实质:“左”倾错误的继续
(2)当时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 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普遍不满。
华国锋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革命导师这种尊重实践的严肃的科学态度,给我们极大的教育。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的;并不认为只要是他们作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更不要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了。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毫无偏见。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背景: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恢复邓小平党政军领导职务的决议。邓小平在会上讲话,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指出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写给中共中央的信手迹
邓小平题字
“实事求是”
所以说,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时间:1978年12月
地点:北京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主要
内容 纠正错误 树立正确路线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冲破“左”倾
错误的严重束缚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主要
内容 纠正错误 树立正确路线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冲破“左”倾
错误的严重束缚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的实际国情
  粮食产量在逐年增长,但仍有上亿的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城市的工业企业效益低下,产品单一陈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主要
内容 纠正错误 树立正确路线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冲破“左”倾
错误的严重束缚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不改革,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要葬送。
            
——邓小平
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材料: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
“左”倾错误—“两个凡是”
以阶级斗争为纲
盲目个人崇拜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经济建设
领导集体











(邓小平)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

“左”倾错误—“两个凡是”
以阶级斗争为纲
盲目个人崇拜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经济建设
领导集体











(邓小平)
3、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2、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开启了思想、政治、组织三个方面的拨乱反正;  
中共十一届全会
历史意义
这次全会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正式开端。
——《共同社》
这次会议作出的一系列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产生的影响比1949年建国以来的任何事件的影响都要大。
——《美联社》

外媒评十一届三中全会



百姓眼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转折点,人民的生活从吃不饱穿不暖到实现温饱奔小康,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了。”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有哪一次同样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背景、内容、领导核心、意义)
历史学家胡绳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思想纠错
领导核心
历史地位
纠正了博古等人
的错误指导思想
彻底纠正了“左”
的错误思想
确立了毛泽东
领导地位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挽救党、红军、革
命,生死攸关的转折
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新时期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比较
归纳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追悼会上致悼词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建国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政治上:
1

平反冤假错案
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为广大干部、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平反或恢复名誉 。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到1982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平反重大的冤假错案有30多件。全国共平反纠正了约300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数以千万计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得到解脱。
55万名右派被改正。
70多万人摘掉了资产阶级的帽子。
300多万名干部的冤案得到平反。
440万人摘掉了地主、富农的帽子。
2000多万人的政治命运得到了改变。
两亿多受冤假错案诛连的人被解救。
3

思想上
1981年,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我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的支持下,高考制度逐步得到恢复,
1977年冬天进行了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1977年恢复高考考试现场
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3

教育上:
恢复高考制度
阅读教材,说出拨乱反正在哪些方面展开?
政治上:
1

2

政策上:
调整和落实知识分子、民族、宗教政策等
3

思想上:
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我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
4

教育上:
恢复高考制度
二、拨乱反正
平凡冤假错案(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为广大干部、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平反)
从共产党一系列的纠错中,你发现中国共产党有什么优良传统?对你有什么启示?
我党具有正视现实、改正错误、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品格。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

课堂小结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思想解放运动
“两个凡是”
促使
真理标准问题
的大讨论
掀起
奠定基础
改革开放
拨乱反正
推动
作出
伟大的历史转折
徘徊不前
导致

精典题例
  1.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会首先否定了(? ?)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 “两个凡是”的方针
  C. 资产阶级自由化 D.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假如你是一位记者,采访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
  A.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 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C.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   
B
   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会议,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
   A.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八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有( )
①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②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③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④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D
5、1978年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指导方针是( )
A.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课堂练习
6.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平凡冤假错案的工作
D. “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

7.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应不早于( )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A
D
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的建立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9.为刘少奇平反是在 ( )
A.1976年 B.1978年 C.1980年 D.1981年

10、全面彻底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崭新历史时期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D
C
B
11.“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领导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人物分别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B.邓小平、江泽民
C.毛泽东、邓小平
D.江泽民、胡锦涛
C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