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高考专区
一轮复习
2021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课件教案练习(打包9套)文新人教A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课件教案练习(打包9套)文新人教A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03 18:22:31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第1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基础题组练]
1.已知全集U=R,集合A={x|x<-1或x>1},则?UA=( )
A.(-∞,-1)∪(1,+∞) B.(-∞,-1]∪[1,+∞)
C.(-1,1) D.[-1,1]
解析:选D.因为全集U=R,集合A={x|x<-1或x>1},所以?UA={x|-1≤x≤1},故选D.
2.(2020·辽宁辽阳期末)设集合A={x∈Z|x>4},B={x|x2<100},则A∩B的元素个数为( )
A.3 B.4
C.5 D.6
解析:选C.因为B={x|-10
3.已知集合A={0},B={-1,0,1},若A?C?B,则符合条件的集合C的个数为( )
A.1 B.2
C.4 D.8
解析:选C.由题意得,含有元素0且是集合B的子集的集合有{0},{0,-1},{0,1},{0,-1,1},即符合条件的集合C共有4个.故选C.
4.已知全集U=R,集合A={x|x(x+2)<0},B={x||x|≤1},则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A.(-2,1)
B.[-1,0]∪[1,2)
C.(-2,-1)∪[0,1]
D.[0,1]
解析:选C.因为集合A={x|x(x+2)<0},B={x||x|≤1},所以A={x|-2<x<0},B={x|-1≤x≤1},所以A∪B=(-2,1],A∩B=[-1,0),所以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B(A∩B)=(-2,-1)∪[0,1],故选C.
5.(2020·江苏南京联合调研改编)已知全集U={1,2,3,4,5},集合A={1,3,4},B={3,5},则A∩B=______,?UA=______.
解析:因为全集U={1,2,3,4,5},集合A={1,3,4},B={3,5},所以A∩B={3},则?UA={2,5}.
答案:{3} {2,5}
6.已知全集U=R,A={x|x≤0},B={x|x≥1},则集合?U(A∪B)=________.
解析:由于A∪B={x|x≤0或x≥1},结合数轴,?U(A∪B)={x|0
答案:{x|0
7.已知集合A={1,2,3,4},集合B={x|x≤a,a∈R},A∪B=(-∞,5],则a的值是________.
解析:因为集合A={1,2,3,4},集合B={x|x≤a,a∈R},A∪B=(-∞,5],所以a=5.
答案:5
8.已知集合A={x|-1<x≤3},B={x|m≤x<1+3m}.
(1)当m=1时,求A∪B;
(2)当B??RA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1)因为m=1时,B={x|1≤x<4},
所以A∪B={x|-1
(2)?RA={x|x≤-1或x>3}.
当B=?时,即m≥1+3m,解得m≤-;
当B≠?时,要使B??RA成立,
则或解得m>3.
综上可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3,+∞).
[综合题组练]
1.已知集合M={y|y=x-|x|,x∈R},N=,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M=N B.N?M
C.M=?RN D.?RN?M
解析:选C.由题意得M={y|y≤0},N={y|y>0},所以?RN={y|y≤0},M=?RN.故C正确,A,B,D错误.
2.(创新型)如图所示的Venn图中,A,B是非空集合,定义集合A?B为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若x,y∈R,A={x|2x-x2≥0},B={y|y=3x,x>0},则A?B=( )
A.{x|0
C.{x|x≤1或x≥2} D.{x|0≤x≤1或x>2}
解析:选D.因为A={x|2x-x2≥0}=[0,2],B={y|y=3x,x>0}=(1,+∞),所以A∪B=[0,+∞),A∩B=(1,2],由题图知A?B=[0,1]∪(2,+∞),故选D.
3.(2020·济南外国语学校月考)集合M={x|2x2-x-1<0},N={x|2x+a>0},U=R.若M∩(?UN)=?,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
C.(-∞,1) D.(-∞,1]
解析:选B.由集合M={x|2x2-x-1<0},N={x|2x+a>0},可得M=,?UN=.要使M∩(?UN)=?,则-≤-,解得a≥1,故选B.
4.已知集合A={x|4≤2x≤16},B=[a,b],若A?B,则实数a-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集合A={x|4≤2x≤16}={x|22≤2x≤24}={x|2≤x≤4}=[2,4],
因为A?B,所以a≤2,b≥4,所以a-b≤2-4=-2,
即实数a-b的取值范围是(-∞,-2].
答案:(-∞,-2]
PAGE
1
第1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一、知识梳理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关系,用符号∈或?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的记法
集合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符号 N N*(或N+) Z Q R
[注意] N为自然数集(即非负整数集),包含0,而N*和N+的含义是一样的,表示正整数集,不包含0.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表示关系 自然语言 符号语言 Venn图
子集 集合A中所有元素都在集合B中(即若x∈A,则x∈B) A?B(或B?A)
真子集 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集合A中 A?B(或B?A)
集合相等 集合A,B中元素相同 A=B
3.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的并集 集合的交集 集合的补集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A∪B={x|x∈A或x∈B} A∩B={x|x∈A且x∈B} ?UA={x|x∈U且x?A}
常用结论
(1)A∪B=A?B?A,A∩B=A?A?B.
(2)A∩A=A,A∩?=?.
(3)A∪A=A,A∪?=A.
(4)A∩(?UA)=?,A∪(?UA)=U,?U(?UA)=A.
二、习题改编
1.(必修1P12A组T5改编)若集合P={x∈N|x≤},a=2,则( )
A.a∈P B.{a}∈P
C.{a}?P D.a?P
解析:选D.因为a=2不是自然数,而集合P是不大于的自然数构成的集合,所以a?P.故选D.
2.(必修1P12B组T1改编)已知集合M={0,1,2,3,4},N={1,3,5},则集合M∪N的子集的个数为________.
解析:由已知得M∪N={0,1,2,3,4,5},所以M∪N的子集有26=64(个).
答案:64
一、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若集合A={x|y=x2},B={y|y=x2},C={(x,y)|y=x2},则A,B,C表示同一个集合.( )
(2)若a在集合A中,则可用符号表示为a?A.( )
(3)若A?B,则A?B且A≠B.( )
(4)N*?N?Z.( )
(5)若A∩B=A∩C,则B=C.( )
答案:(1)× (2)× (3)√ (4)√ (5)×
二、易错纠偏
(1)忽视集合的互异性致错;
(2)集合运算中端点取值致错;
(3)忘记空集的情况导致出错.
1.已知集合U={-1,0,1},A={x|x=m2,m∈U},则?UA=________.
解析:因为A={x|x=m2,m∈U}={0,1},所以?UA={-1}.
答案:{-1}
2.已知集合A={x|(x-1)(x-3)<0},B={x|2
解析:由已知得A={x|1
2}.
答案:(2,3) (1,4) (-∞,1]∪(2,+∞)
3.已知集合M={x|x-a=0},N={x|ax-1=0},若M∩N=N,则实数a的值是________.
解析:易得M={a}.因为M∩N=N,所以N?M,所以N=?或N=M,所以a=0或a=±1.
答案:0或1或-1
集合的基本概念(师生共研)
(1)已知集合A={1,2,3,4,5},B={(x,y)|x∈A且y∈A且x-y∈A},则B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
A.3 B.6
C.8 D.10
(2)已知集合A={m+2,2m2+m},若3∈A,则m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1)由x∈A,y∈A,x-y∈A,得x-y=1或x-y=2或x-y=3或x-y=4,所以集合B={(2,1),(3,1),(4,1),(5,1),(3,2),(4,2),(5,2),(4,3),(5,3),(5,4)},所以集合B中有10个元素.
(2)因为3∈A,所以m+2=3或2m2+m=3.
当m+2=3,即m=1时,2m2+m=3,
此时集合A中有重复元素3,
所以m=1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2m2+m=3时,解得m=-或m=1(舍去),
当m=-时,m+2=≠3,符合题意.所以m=-.
【答案】 (1)D (2)-
与集合中元素有关问题的求解策略
1.已知集合A={x|x∈Z,且∈Z},则集合A中的元素个数为( )
A.2 B.3
C.4 D.5
解析:选C.因为∈Z,
所以2-x的取值有-3,-1,1,3,
又因为x∈Z,所以x的值分别为5,3,1,-1,故集合A中的元素个数为4.
2.设a,b∈R,集合{1,a+b,a}=,则b-a=( )
A.1 B.-1
C.2 D.-2
解析:选C.因为{1,a+b,a}=,a≠0,所以a+b=0,则=-1,所以a=-1,b=1.所以b-a=2.
3.设集合A={0,1,2,3},B={x|-x∈A,1-x?A},则集合B中元素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解析:选A.若x∈B,则-x∈A,故x只可能是0,-1,-2,-3,当0∈B时,1-0=1∈A;
当-1∈B时,1-(-1)=2∈A;
当-2∈B时,1-(-2)=3∈A;
当-3∈B时,1-(-3)=4?A,
所以B={-3},故集合B中元素的个数为1.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师生共研)
(1)已知集合A={x|x2-3x+2=0,x∈R},B={x|0
A.1 B.2
C.3 D.4
(2)已知集合A={x|-1<x<3},B={x|-m
【解析】 (1)由题意可得,A={1,2},B={1,2,3,4},又因为A?C?B,所以C={1,2}或{1,2,3}或{1,2,4}或{1,2,3,4}.
(2)当m≤0时,B=?,显然B?A.
当m>0时,因为A={x|-1
当B?A时,在数轴上标出两集合,如图,
所以所以0
综上所述,m的取值范围为(-∞,1].
【答案】 (1)D (2)(-∞,1]
[提醒] 题目中若有条件B?A,则应分B=?和B≠?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1.已知集合A={x|x2-2x>0},B={x|-
A.A∩B=? B.A∪B=R
C.B?A D.A?B
解析:选B.因为A={x|x>2或x<0},因此A∪B={x|x>2或x<0}∪{x|-
2.已知集合A={x|x2-2x-3≤0,x∈N*},则集合A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A.7 B.8
C.15 D.16
解析:选A.法一:A={x|-1≤x≤3,x∈N*}={1,2,3},其真子集有:?,{1},{2},{3},{1,2},{1,3},{2,3}共7个.
法二:因为集合A中有3个元素,所以其真子集的个数为23-1=7(个).
3.设集合A={x|1
A.{a|a≤2} B.{a|a≤1}
C.{a|a≥1} D.{a|a≥2}
解析:选D.由A∩B=A,可得A?B,又A={x|1
集合的基本运算(多维探究)
角度一 集合的运算
(1)(2019·高考全国卷Ⅰ)已知集合U={1,2,3,4,5,6,7},A={2,3,4,5},B={2,3,6,7},则B∩?UA=( )
A.{1,6} B.{1,7}
C.{6,7} D.{1,6,7}
(2)(2020·郑州市第一次质量预测)设全集U=R,集合A={x|-3
A.{x|x≤-3或x≥1} B.{x|x<-1或x≥3}
C.{x|x≤3} D.{x|x≤-3}
【解析】 (1)依题意得?UA={1,6,7},故B∩?UA={6,7}.故选C.
(2)因为B={x|x≥-1},A={x|-3
-3},所以?U(A∪B)={x|x≤-3}.故选D.
【答案】 (1)C (2)D
集合基本运算的求解策略
角度二 利用集合的运算求参数
(1)设集合A={x|-1≤x<2},B={x|x
A.-1
2
C.a≥-1 D.a>-1
(2)集合A={0,2,a},B={1,a2},若A∪B={0,1,2,4,16},则a的值为( )
A.0 B.1
C.2 D.4
【解析】
(1)因为A∩B≠?,所以集合A,B有公共元素,作出数轴,如图所示,易知a>-1.
(2)根据并集的概念,可知{a,a2}={4,16},故a=4.
【答案】 (1)D (2)D
根据集合的运算结果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的方法
(1)将集合中的运算关系转化为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若集合中的元素能一一列举,则用观察法得到不同集合中元素之间的关系;若集合是与不等式有关的集合,则一般利用数轴解决,要注意端点值能否取到.
(2)将集合之间的关系转化为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问题求解.
(3)根据求解结果来确定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
1.(2019·高考天津卷)设集合A={-1,1,2,3,5},B={2,3,4},C={x∈R|1≤x<3},则(A∩C)∪B=( )
A.{2} B.{2,3}
C.{-1,2,3} D.{1,2,3,4}
解析:选D.通解:因为A∩C={1,2},B={2,3,4},所以(A∩C)∪B={1,2,3,4}.故选D.
优解:因为B={2,3,4},所以(A∩C)∪B中一定含有2,3,4三个元素,故排除A,B,C,选D.
2.(2020·宁夏石嘴山三中一模)已知集合A={-1,0,1,2},B={x|x2-1≥0},则下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
A.{-1} B.{0}
C.{-1,0} D.{-1,0,1}
解析:选B.阴影部分对应的集合为A∩?RB,B={x|x2-1≥0}={x|x≤-1或x≥1},则?RB={x|-1
3.已知集合A={x|x2≥4},B={m}.若A∪B=A,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2) B.[2,+∞)
C.[-2,2] D.(-∞,-2]∪[2,+∞)
解析:选D.因为A∪B=A,所以B?A,即m∈A,得m2≥4,解得m≥2或m≤-2.
4.已知全集U=R,函数y=ln(1-x)的定义域为M,集合N={x|x2-x<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M∩N=N B.M∩(?UN)=?
C.M∪N=U D.M?(?UN)
解析:选A.由题意知M={x|x<1},N={x|0
核心素养系列1 数学抽象——集合的新定义问题
以集合为背景的新定义问题常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途径,以“发现”为目的,这类试题只是以集合为依托,考查考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数学抽象.
定义集合的商集运算为={x|x=,m∈A,n∈B}.已知集合A={2,4,6},B={x|x=-1,k∈A},则集合∪B中的元素个数为( )
A.6 B.7
C.8 D.9
【解析】 由题意知,B={0,1,2},={0,,,,1,},则∪B={0,,,,1,,2},共有7个元素,故选B.
【答案】 B
解决集合创新型问题的方法
(1)要分析新定义的特点和本质,认清新定义对集合元素的要求,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转化,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解题过程中.
(2)要充分应用集合的有关性质及一些特殊方法(如特值法、排除法、数形结合法等),将新定义问题转化到已学的知识中进行求解.
1.如果集合A满足若x∈A,则-x∈A,那么就称集合A为“对称集合”.已知集合A={2x,0,x2+x},且A是对称集合,集合B是自然数集,则A∩B=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可知-2x=x2+x,
所以x=0或x=-3.
而当x=0时不符合元素的互异性,所以舍去.
当x=-3时,A={-6,0,6},
所以A∩B={0,6}.
答案:{0,6}
2.设A,B是非空集合,定义A?B={x|x∈A∪B且x?A∩B}.已知集合A={x|0
解析:由已知A={x|0
又由新定义A?B={x|x∈A∪B且x?A∩B},
结合数轴得A?B={0}∪[2,+∞).
答案:{0}∪[2,+∞)
[基础题组练]
1.已知全集U=R,集合A={x|x<-1或x>1},则?UA=( )
A.(-∞,-1)∪(1,+∞) B.(-∞,-1]∪[1,+∞)
C.(-1,1) D.[-1,1]
解析:选D.因为全集U=R,集合A={x|x<-1或x>1},所以?UA={x|-1≤x≤1},故选D.
2.(2020·辽宁辽阳期末)设集合A={x∈Z|x>4},B={x|x2<100},则A∩B的元素个数为( )
A.3 B.4
C.5 D.6
解析:选C.因为B={x|-10
3.已知集合A={0},B={-1,0,1},若A?C?B,则符合条件的集合C的个数为( )
A.1 B.2
C.4 D.8
解析:选C.由题意得,含有元素0且是集合B的子集的集合有{0},{0,-1},{0,1},{0,-1,1},即符合条件的集合C共有4个.故选C.
4.已知全集U=R,集合A={x|x(x+2)<0},B={x||x|≤1},则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A.(-2,1)
B.[-1,0]∪[1,2)
C.(-2,-1)∪[0,1]
D.[0,1]
解析:选C.因为集合A={x|x(x+2)<0},B={x||x|≤1},所以A={x|-2<x<0},B={x|-1≤x≤1},所以A∪B=(-2,1],A∩B=[-1,0),所以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B(A∩B)=(-2,-1)∪[0,1],故选C.
5.(2020·江苏南京联合调研改编)已知全集U={1,2,3,4,5},集合A={1,3,4},B={3,5},则A∩B=______,?UA=______.
解析:因为全集U={1,2,3,4,5},集合A={1,3,4},B={3,5},所以A∩B={3},则?UA={2,5}.
答案:{3} {2,5}
6.已知全集U=R,A={x|x≤0},B={x|x≥1},则集合?U(A∪B)=________.
解析:由于A∪B={x|x≤0或x≥1},结合数轴,?U(A∪B)={x|0
答案:{x|0
7.已知集合A={1,2,3,4},集合B={x|x≤a,a∈R},A∪B=(-∞,5],则a的值是________.
解析:因为集合A={1,2,3,4},集合B={x|x≤a,a∈R},A∪B=(-∞,5],所以a=5.
答案:5
8.已知集合A={x|-1<x≤3},B={x|m≤x<1+3m}.
(1)当m=1时,求A∪B;
(2)当B??RA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1)因为m=1时,B={x|1≤x<4},
所以A∪B={x|-1
(2)?RA={x|x≤-1或x>3}.
当B=?时,即m≥1+3m,解得m≤-;
当B≠?时,要使B??RA成立,
则或解得m>3.
综上可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3,+∞).
[综合题组练]
1.已知集合M={y|y=x-|x|,x∈R},N=,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M=N B.N?M
C.M=?RN D.?RN?M
解析:选C.由题意得M={y|y≤0},N={y|y>0},所以?RN={y|y≤0},M=?RN.故C正确,A,B,D错误.
2.(创新型)如图所示的Venn图中,A,B是非空集合,定义集合A?B为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若x,y∈R,A={x|2x-x2≥0},B={y|y=3x,x>0},则A?B=( )
A.{x|0
C.{x|x≤1或x≥2} D.{x|0≤x≤1或x>2}
解析:选D.因为A={x|2x-x2≥0}=[0,2],B={y|y=3x,x>0}=(1,+∞),所以A∪B=[0,+∞),A∩B=(1,2],由题图知A?B=[0,1]∪(2,+∞),故选D.
3.(2020·济南外国语学校月考)集合M={x|2x2-x-1<0},N={x|2x+a>0},U=R.若M∩(?UN)=?,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
C.(-∞,1) D.(-∞,1]
解析:选B.由集合M={x|2x2-x-1<0},N={x|2x+a>0},可得M=,?UN=.要使M∩(?UN)=?,则-≤-,解得a≥1,故选B.
4.已知集合A={x|4≤2x≤16},B=[a,b],若A?B,则实数a-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集合A={x|4≤2x≤16}={x|22≤2x≤24}={x|2≤x≤4}=[2,4],
因为A?B,所以a≤2,b≥4,所以a-b≤2-4=-2,
即实数a-b的取值范围是(-∞,-2].
答案:(-∞,-2]
PAGE
1
(共43张PPT)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1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数学
最新考纲
考向预测
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茶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是考查的重点,
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命题经常与不等式、函数相结合,解题时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趋势常冂到数轴和韦恩(Vem图,题型以
4.在具休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选择题为主,属低档难度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6.理解在给定集合巾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核心
7.能使用市恩(Venn)图表示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素养数学抽象、数学运算
础知识自回顾
理教材·夯实必备知识◆
⑩考点·剖析
明考向·直击考例考法◆
0因素养·劬学培优
提素养·拓展解题思路◆
第2讲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基础题组练]
1.已知命题p:若x≥a2+b2,则x≥2a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命题p的逆命题是“若x<a2+b2,则x<2ab”
B.命题p的逆命题是“若x<2ab,则x<a2+b2”
C.命题p的否命题是“若x<a2+b2,则x<2ab”
D.命题p的否命题是“若x≥a2+b2,则x<2ab”
解析:选C.命题p的逆命题是“若x≥2ab,则x≥a2+b2”,故A,B都错误;命题p的否命题是“若x<a2+b2,则x<2ab”,故C正确,D错误.
2.已知p:a≠0,q:ab≠0,则p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B.a≠0?/ ab≠0,但ab≠0?a≠0,因此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已知a,b,c是实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2>b2”是“a>b”的充分条件
B.“a2>b2”是“a>b”的必要条件
C.“ac2>bc2”是“a>b”的充分条件
D.“|a|>|b|”是“a>b”的充要条件
解析:选C.对于A,当a=-5,b=1时,满足a2>b2,但是a
b,但是a2
bc2得c≠0,则有a>b成立,即充分性成立,故正确;对于D,当a=-5,b=1时,|a|>|b|成立,但是a
b,但是|a|<|b|,所以必要性也不成立,故“|a|>|b|”是“a>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选C.
4.已知命题α:如果x<3,那么x<5;命题β:如果x≥3,那么x≥5;命题γ:如果x≥5,那么x≥3.关于这三个命题之间的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命题α是命题β的否命题,且命题γ是命题β的逆命题;②命题α是命题β的逆命题,且命题γ是命题β的否命题;③命题β是命题α的否命题,且命题γ是命题α的逆否命题.
A.①③ B.②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选A.本题考查命题的四种形式,逆命题是把原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否命题是把原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都加以否定,逆否命题是把原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先都否定然后互换所得,故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
5.“(x+1)(y-2)=0”是“x=-1且y=2”的________条件.
解析:因为(x+1)(y-2)=0,所以x=-1或y=2,所以(x+1)(y-2)=0?/ x=-1且y=2,x=-1且y=2?(x+1)(y-2)=0,所以是必要不充分条件.
答案:必要不充分
6.已知命题p:x≤1,命题q:<1,则綈p是q的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綈p:x>1,q:x<0或x>1,故綈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充分不必要条件
7.若命题“ax2-2ax-3>0不成立”是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ax2-2ax-3≤0恒成立,
当a=0时,-3≤0成立;当a≠0时,得
解得-3≤a<0,故-3≤a≤0.
答案:[-3,0]
8.已知命题p:(x+3)(x-1)>0;命题q:x>a2-2a-2.若綈p是綈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已知p:(x+3)(x-1)>0,可知p:x>1或x<-3,因为綈p是綈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a2-2a-2≥1,解得a≤-1或a≥3,即a∈(-∞,-1]∪[3,+∞).
[综合题组练]
1.(创新型)(2020·抚州七校联考)A,B,C三个学生参加了一次考试,A,B的得分均为70分,C的得分为65分.已知命题p:若及格分低于70分,则A,B,C都没有及格.则下列四个命题中为p的逆否命题的是( )
A.若及格分不低于70分,则A,B,C都及格
B.若A,B,C都及格,则及格分不低于70分
C.若A,B,C至少有一人及格,则及格分不低于70分
D.若A,B,C至少有一人及格,则及格分高于70分
解析:选C.根据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之间的关系知,命题p的逆否命题是若A,B,C至少有一人及格,则及格分不低于70分.故选C.
2.(2020·辽宁丹东质量测试(一))已知x,y∈R,则“x+y≤1”是“x≤且y≤”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B.当“x+y≤1”时,如x=-4,y=1,满足x+y≤1,但不满足“x≤且y≤”.当“x≤且y≤”时,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有“x+y≤1”.故“x+y≤1”是“x≤且y≤”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3.(2020·湖南雅礼中学3月月考)若关于x的不等式|x-1|
A.a≤1 B.a<1
C.a>3 D.a≥3
解析:选D.|x-1|
4.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
①若x≠0,则x+≥2;
②命题:若x2=1,则x=1或x=-1的逆否命题为:若x≠1且x≠-1,则x2≠1;
③“a=1”是“直线x-ay=0与直线x+ay=0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
④命题“若x<-1,则x2-2x-3>0”的否命题为“若x≥-1,则x2-2x-3≤0”.
解析:当x<0时,x+≤-2,故①是假命题;根据逆否命题的定义可知,②是真命题;“a=±1”是“直线x-ay=0与直线x+ay=0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故③是假命题;根据否命题的定义知④是真命题.
答案:②④
PAGE
1
第2讲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一、知识梳理
1.命题
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1)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②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
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q且q p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 q且q?p
p是q的充要条件 p?q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p q且q p
[注意] 不能将“若p,则q”与“p?q”混为一谈,只有“若p,则q”为真命题时,才有“p?q”,即“p?q”?“若p,则q”为真命题.
常用结论
1.充要条件的两个结论
(1)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p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綈q是綈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一些常见词语及其否定
词语 是 都是 都不是 等于 大于
否定 不是 不都是 至少一个是 不等于 不大于
二、习题改编
1.(选修1?1P8A组T2改编)命题“若x2>y2,则x>y”的逆否命题是( )
A.“若x
y,则x2>y2”
C.“若x≤y,则x2≤y2” D.“若x≥y,则x2≥y2”
解析:选C.根据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得命题“若x2>y2,则x>y”的逆否命题是“若x≤y,则x2≤y2”.故选C.
2.(选修1?1P10练习T3(2)改编)“(x-1)(x+2)=0”是“x=1”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B.若x=1,则(x-1)(x+2)=0显然成立,但反之不成立,即若(x-1)(x+2)=0,则x的值也可能为-2.故选B.
一、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x2+2x-3<0”是命题.( )
(2)命题“若p,则q”的否命题是“若p,则綈q”.( )
(3)若原命题为真,则这个命题的否命题、逆命题、逆否命题中至少有一个为真.( )
(4)当q是p的必要条件时,p是q的充分条件.( )
(5)q不是p的必要条件时,“p q”成立.( )
答案:(1)× (2)× (3)√ (4)√ (5)√
二、易错纠偏
(1)不明确命题的条件与结论;
(2)对充分必要条件判断错误;
(3)含有大前提的命题的否命题易出错.
1.命题“若△ABC有一内角为,则△ABC的三个内角成等差数列”的逆命题( )
A.与原命题同为假命题
B.与原命题的否命题同为假命题
C.与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同为假命题
D.与原命题同为真命题
解析:选D.原命题显然为真,原命题的逆命题为“若△ABC的三个内角成等差数列,则△ABC有一内角为”,它是真命题.
2.已知p:a<0,q:a2>a,则綈p是綈q的________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解析:綈p:a≥0;綈q:a2≤a,即0≤a≤1,故綈p是綈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答案:必要不充分
3.已知命题“对任意a,b∈R,若ab>0,则a>0”,则它的否命题是____________.
答案:存在a,b∈R,若ab≤0,则a≤0.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及其真假判断(师生共研)
(2020·长春质量检测(二))命题“若x2<1,则-1
A.若x2≥1,则x≥1或x≤-1
B.若-1
C.若x>1或x<-1,则x2>1
D.若x≥1或x≤-1,则x2≥1
【解析】 命题的形式是“若p,则q”,由逆否命题的知识,可知其逆否命题为“若綈q,则綈p”的形式,所以“若x2<1,则-1
【答案】 D
(1)判断命题真假的两种方法
(2)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命题的方法
由原命题写出其他三种命题,关键要分清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将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互换即得逆命题,将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同时否定即得否命题,将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互换的同时进行否定即得逆否命题.
1.命题“若a2+b2=0,则a=0且b=0”的逆否命题是( )
A.若a2+b2≠0,则a≠0且b≠0
B.若a2+b2≠0,则a≠0或b≠0
C.若a=0且b=0,则a2+b2≠0
D.若a≠0或b≠0,则a2+b2≠0
解析:选D.“若a2+b2=0,则a=0且b=0”的逆否命题是“若a≠0或b≠0,则a2+b2≠0”,故选D.
2.(2020·甘肃酒泉敦煌中学一诊)有下列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
①“若xy=1,则lg x+lg y=0”的逆命题;
②“若a·b=a·c,则a⊥(b-c)”的否命题;
③“若b≤0,则方程x2-2bx+b2+b=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④“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为60°”的逆命题.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①“若xy=1,则lg x+lg y=0”的逆命题为“若lg x+lg y=0,则xy=1”,该命题为真命题;
②“若a·b=a·c,则a⊥(b-c)”的否命题为“若a·b≠a·c,则a不垂直(b-c)”,由a·b≠a·c可得a(b-c)≠0,据此可知a不垂直(b-c),该命题为真命题;
③若b≤0,则方程x2-2bx+b2+b=0的判别式Δ=(-2b)2-4(b2+b)=-4b≥0,方程有实根,为真命题,则其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④“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为60°”的逆命题为“三个内角均为60°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该命题为真命题.
综上可得,真命题是①②③④.故选B.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师生共研)
(1)(2019·高考天津卷)设x∈R,则“x2-5x<0”是“|x-1|<1”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19·高考北京卷)设函数f(x)=cos x+bsin x(b为常数),则“b=0”是“f(x)为偶函数”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1)由x2-5x<0可得0
(2)b=0时,f(x)=cos x,显然f(x)是偶函数,故“b=0”是“f(x)是偶函数”的充分条件;f(x)是偶函数,则有f(-x)=f(x),即cos(-x)+bsin(-x)=cos x+bsin x,又cos(-x)=cos x,sin(-x)=-sin x,所以cos x-bsin x=cos x+bsin x,则2bsin x=0对任意x∈R恒成立,得b=0,因此“b=0”是“f(x)是偶函数”的必要条件.因此“b=0”是“f(x)是偶函数” 的充分必要条件,故选C.
【答案】 (1)B (2)C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
(1)定义法:根据p?q,q?p进行判断.
(2)集合法:根据p,q成立的对应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
(3)等价转化法:根据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把判断的命题转化为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这个方法特别适合以否定形式给出的问题.
1.设U为全集,A,B是集合,则“存在集合C使得A?C,B??UC” 是“A∩B=?”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A.由A?C,B??UC,易知A∩B=?,但A∩B=?时未必有A?C,B??UC,如图所示,
所以“存在集合C使得A?C,B??UC”是“A∩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设x∈R,则“2-x≥0”是“(x-1)2≤1”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B.2-x≥0,则x≤2,(x-1)2≤1,则-1≤x-1≤1,即0≤x≤2,据此可知,“2-x≥0”是“(x-1)2≤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已知p:x+y≠-2,q:x,y不都是-1,则p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A.因为p:x+y≠-2,q:x≠-1或y≠-1,
所以綈p:x+y=-2,綈q:x=-1且y=-1,
因为綈q?綈p但綈p綈q,所以綈q是綈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典例迁移)
已知条件p:集合P={x|x2-8x-20≤0},条件q:非空集合S={x|1-m≤x≤1+m}.若p是q的必要条件,求m的取值范围.
【解】 由x2-8x-20≤0,得-2≤x≤10,
所以P={x|-2≤x≤10},
由p是q的必要条件,知S?P.
则所以0≤m≤3.
所以当0≤m≤3时,p是q的必要条件,
即所求m的取值范围是[0,3].
【迁移探究1】 (变结论)若本例条件不变,问是否存在实数m,使p是q的充要条件.
解:若p是q的充要条件,则P=S,
所以所以
即不存在实数m,使p是q的充要条件.
【迁移探究2】 (变结论)本例条件不变,若綈p是綈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由例题知P={x|-2≤x≤10},
因为綈p是綈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所以p?q且q??p.
所以[-2,10]?[1-m,1+m].
所以或
所以m≥9,即m的取值范围是[9,+∞).
已知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取值范围的解题策略
(1)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是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的包含、相等关系,然后列出有关参数的不等式(组)求解.
(2)涉及参数问题,直接解决较为困难时,可用等价转化思想,将复杂、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熟悉的问题来解决,如将綈p,綈q之间的关系转化成p,q之间的关系来求解.
[注意] (1)注意对区间端点值的处理;
(2)注意条件的等价变形.
设p:-
0);q:x<或x>1,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解析:因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又m>0,所以≤,所以0
答案:(0,2]
思想方法系列1 等价转化思想在充要条件中的应用
等价转化思想就是对原问题换一个方式、换一个角度、换一个观点加以考虑,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再转化,化归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的思维方式.
已知条件p:|x-4|≤6;条件q:(x-1)2-m2≤0(m>0).若綈p是綈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解析】 条件p:-2≤x≤10,条件q:1-m≤x≤1+m,又綈p是綈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有,所以0
【答案】 (0,3]
本例涉及参数问题,直接解决较为困难,先用等价转化思想,将复杂、生疏的问题化归为简单、熟悉的问题来解决.一般地,在涉及字母参数的取值范围的充分、必要条件问题中,常常要利用集合的包含、相等关系来考虑,这是解此类问题的关键.
1.如果x,y是实数,那么“x≠y”是“cos x≠cos y”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C.法一:设集合A={(x,y)|x≠y},B={(x,y)|cos x≠cos y},则A的补集C={(x,y)|x=y},B的补集D={(x,y)|cos x=cos y},显然C?D,所以B?A,于是“x≠y”是“cos x≠cos y”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法二(等价转化法):因为x=y?cos x=cos y,而cos x=cos y x=y,所以“cos x=cos y”是“x=y”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x≠y”是“cos x≠cos y”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2020·宁夏银川一中模拟)王昌龄的《从军行》中两句诗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中后一句中“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B.“攻破楼兰”不一定“返回家乡”,但“返回家乡”一定是“攻破楼兰”,故“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故选B.
[基础题组练]
1.已知命题p:若x≥a2+b2,则x≥2a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命题p的逆命题是“若x<a2+b2,则x<2ab”
B.命题p的逆命题是“若x<2ab,则x<a2+b2”
C.命题p的否命题是“若x<a2+b2,则x<2ab”
D.命题p的否命题是“若x≥a2+b2,则x<2ab”
解析:选C.命题p的逆命题是“若x≥2ab,则x≥a2+b2”,故A,B都错误;命题p的否命题是“若x<a2+b2,则x<2ab”,故C正确,D错误.
2.已知p:a≠0,q:ab≠0,则p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B.a≠0 ab≠0,但ab≠0?a≠0,因此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已知a,b,c是实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2>b2”是“a>b”的充分条件
B.“a2>b2”是“a>b”的必要条件
C.“ac2>bc2”是“a>b”的充分条件
D.“|a|>|b|”是“a>b”的充要条件
解析:选C.对于A,当a=-5,b=1时,满足a2>b2,但是a
b,但是a2
bc2得c≠0,则有a>b成立,即充分性成立,故正确;对于D,当a=-5,b=1时,|a|>|b|成立,但是a
b,但是|a|<|b|,所以必要性也不成立,故“|a|>|b|”是“a>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选C.
4.已知命题α:如果x<3,那么x<5;命题β:如果x≥3,那么x≥5;命题γ:如果x≥5,那么x≥3.关于这三个命题之间的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命题α是命题β的否命题,且命题γ是命题β的逆命题;②命题α是命题β的逆命题,且命题γ是命题β的否命题;③命题β是命题α的否命题,且命题γ是命题α的逆否命题.
A.①③ B.②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选A.本题考查命题的四种形式,逆命题是把原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否命题是把原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都加以否定,逆否命题是把原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先都否定然后互换所得,故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
5.“(x+1)(y-2)=0”是“x=-1且y=2”的________条件.
解析:因为(x+1)(y-2)=0,所以x=-1或y=2,所以(x+1)(y-2)=0 x=-1且y=2,x=-1且y=2?(x+1)(y-2)=0,所以是必要不充分条件.
答案:必要不充分
6.已知命题p:x≤1,命题q:<1,则綈p是q的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綈p:x>1,q:x<0或x>1,故綈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充分不必要条件
7.若命题“ax2-2ax-3>0不成立”是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ax2-2ax-3≤0恒成立,
当a=0时,-3≤0成立;当a≠0时,得
解得-3≤a<0,故-3≤a≤0.
答案:[-3,0]
8.已知命题p:(x+3)(x-1)>0;命题q:x>a2-2a-2.若綈p是綈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已知p:(x+3)(x-1)>0,可知p:x>1或x<-3,因为綈p是綈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a2-2a-2≥1,解得a≤-1或a≥3,即a∈(-∞,-1]∪[3,+∞).
[综合题组练]
1.(创新型)(2020·抚州七校联考)A,B,C三个学生参加了一次考试,A,B的得分均为70分,C的得分为65分.已知命题p:若及格分低于70分,则A,B,C都没有及格.则下列四个命题中为p的逆否命题的是( )
A.若及格分不低于70分,则A,B,C都及格
B.若A,B,C都及格,则及格分不低于70分
C.若A,B,C至少有一人及格,则及格分不低于70分
D.若A,B,C至少有一人及格,则及格分高于70分
解析:选C.根据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之间的关系知,命题p的逆否命题是若A,B,C至少有一人及格,则及格分不低于70分.故选C.
2.(2020·辽宁丹东质量测试(一))已知x,y∈R,则“x+y≤1”是“x≤且y≤”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B.当“x+y≤1”时,如x=-4,y=1,满足x+y≤1,但不满足“x≤且y≤”.当“x≤且y≤”时,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有“x+y≤1”.故“x+y≤1”是“x≤且y≤”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3.(2020·湖南雅礼中学3月月考)若关于x的不等式|x-1|
A.a≤1 B.a<1
C.a>3 D.a≥3
解析:选D.|x-1|
4.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
①若x≠0,则x+≥2;
②命题:若x2=1,则x=1或x=-1的逆否命题为:若x≠1且x≠-1,则x2≠1;
③“a=1”是“直线x-ay=0与直线x+ay=0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
④命题“若x<-1,则x2-2x-3>0”的否命题为“若x≥-1,则x2-2x-3≤0”.
解析:当x<0时,x+≤-2,故①是假命题;根据逆否命题的定义可知,②是真命题;“a=±1”是“直线x-ay=0与直线x+ay=0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故③是假命题;根据否命题的定义知④是真命题.
答案:②④
PAGE
1
(共39张PPT)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2讲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
必要条件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数学
最新考纲
考向预测
命题的真假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是考查的主要形式
1.理解命题的概念
命题
2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趋勢多与集合、函数、不等式、立休几何中的线面关系相交汀,
考杳学生的推理能力,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低档难度.
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含义
核心
素养逻辑推理
础知识自回顾
理教材·夯实必备知识◆
⑩考点·剖析
明考向·直击考例考法◆
0因素养·劬学培优
提素养·拓展解题思路◆
第3讲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基础题组练]
1.已知命题p:?x0>1,x-1>0,那么﹁p是( )
A.?x>1,x2-1>0
B.?x>1,x2-1≤0
C.?x0>1,x-1≤0
D.?x0≤1,x-1≤0
解析:选B.特称命题的否定为全称命题,所以﹁p:?x>1,x2-1≤0.
2.已知命题p: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命题p是假命题
B.命题p是特称命题
C.命题p是全称命题
D.命题p既不是全称命题也不是特称命题
解析:选C.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以及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判断.命题p: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是真命题,命题p是全称命题,故选C.
3.(2020·吉林第三次调研测试)已知命题p,q,则“﹁p为假命题”是“p∨q为真命题”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A.若﹁p为假命题,则p为真命题,则p∨q为真命题;若p∨q为真命题,则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但p不一定为真命题,故无法判定﹁p为假命题.即“﹁p为假命题”是“p∨q为真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4.(2020·辽宁五校协作体联考)已知命题“?x∈R,4x2+(a-2)x+≤0”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0) B.[0,4]
C.[4,+∞) D.(0,4)
解析:选D.因为命题“?x∈R,4x2+(a-2)x+≤0”是假命题,所以其否定“?x∈R,4x2+(a-2)x+>0”是真命题,则Δ=(a-2)2-4×4×=a2-4a<0,解得0
5.命题p的否定是“对所有正数x,>x+1”,则命题p可写为 .
解析:因为p是﹁p的否定,所以只需将全称量词变为特称量词,再对结论否定即可.
答案:?x0∈(0,+∞),≤x0+1
6.已知命题p:x2+4x+3≥0,q:x∈Z,且“p∧q”与“﹁q”同时为假命题,则x= .
解析:若p为真,则x≥-1或x≤-3,
因为“﹁q”为假,则q为真,即x∈Z,
又因为“p∧q”为假,所以p为假,故-3
得x=-2.
答案:-2
7.已知命题p:f(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命题q:不等式x2-2x>m-1的解集为R.若命题“p∨q”为真,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若“p∧q”为假,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对于命题p,由f(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得1-2m>0,解得m<;对于命题q,不等式x2-2x>m-1的解集为R等价于不等式(x-1)2>m的解集为R,因为(x-1)2≥0恒成立,所以m<0.若p∨q为真,则p,q中有一个为真,所以m<;若p∧q为假,则p,q至少有一个为假.若p为假,则m≥;若q为假,则m≥0,所以m≥0.
答案: .
8.设命题p:函数y=loga(x+1)在区间(-1,+∞)内单调递减,q:曲线y=x2+(2a-3)x+1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若p∧(﹁q)为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函数y=loga(x+1)在区间(-1,+∞)内单调递减?0
曲线y=x2+(2a-3)x+1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Δ=(2a-3)2-4>0?a<或a>.
所以若p为真命题,则0
若q为真命题,则a<或a>.
因为p∧(﹁q)为真命题,
所以p为真命题,q为假命题.
由,解得≤a<1,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综合题组练]
1.已知命题p:?x∈R,x2+1<2x;命题q:若mx2-mx+1>0恒成立,则0
A.“﹁p”是假命题 B.q是真命题
C.“p∨q”为假命题 D.“p∧q”为真命题
解析:选C.因为x2+1<2x,即x2-2x+1<0,也即(x-1)2<0,所以命题p为假;若mx2-mx+1>0恒成立,则m=0或则0≤m<4,所以命题q为假,故选C.
2.(2020·湖北八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4,则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B.命题“设a,b∈R,若a+b≠6,则a≠3或b≠3”是一个真命题
C.“?x0∈R,x-x0<0”的否定是“?x∈R,x2-x>0”
D.“a+1>b”是“a>b”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B.对于A,原命题的逆命题为“若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则a+b≥4”,而a=4,b=-4满足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但此时a+b=0,故A不正确;对于B,此命题的逆否命题为“设a,b∈R,若a=3且b=3,则a+b=6”,为真命题,所以原命题也是真命题,故B正确;对于C,“?x0∈R,x-x0<0”的否定是“?x∈R,x2-x≥0”,故C不正确;对于D,由a>b可推得a+1>b,但由a+1>b不能推出a>b,故D错误.
3.短道速滑队组织6名队员(含赛前系列赛积分最靠前的甲、乙、丙三名队员在内)进行冬奥会选拔赛,记“甲得第一名”为p,“乙得第二名”为q,“丙得第三名”为r,若p∨q是真命题,p∧q是假命题,(﹁q)∧r是真命题,则选拔赛的结果为( )
A.甲得第一名,乙得第二名,丙得第三名
B.甲得第二名,乙得第一名,丙得第三名
C.甲得第一名,乙得第三名,丙得第二名
D.甲得第一名,乙没得第二名,丙得第三名
解析:选D.由(﹁q)∧r是真命题,得﹁q为真命题,q为假命题(乙没得第二名),且r为真命题(丙得第三名);p∨q是真命题,由于q为假命题,只能p为真命题(甲得第一名),这与p∧q是假命题相吻合;由于还有其他三名队员参赛,只能肯定其他队员得第二名,乙没得第二名,故选D.
4.已知m∈R,命题p:对任意实数x,不等式x2-2x-1≥m2-3m恒成立,若﹁p为真命题,则m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若对任意x∈R,不等式x2-2x-1≥m2-3m恒成立,则[(x-1)2-2]min≥m2-3m,即m2-3m≤-2,解得1≤m≤2,因为﹁p为真命题,所以m<1或m>2.
答案:(-∞,1)∪(2,+∞)
PAGE
1
第3讲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一、知识梳理
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常用的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有“或”“且”“非”.
(2)命题p∧q、p∨q、﹁p的真假判断
p q p∧q p∨q ﹁p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真
2.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
(1)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量词名称 常见量词 符号表示
全称量词 所有、一切、任意、全部、每一个等 ?
存在量词 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些、某些等 ?
(2)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
名称形式 全称命题 特称命题
结构 对M中任意一个x,有p(x)成立 存在M中的一个x0,使p(x0)成立
简记 ?x∈M,p(x) ?x0∈M,p(x0)
否定 ?x0∈M,﹁p(x0) ?x∈M,﹁p(x)
常用结论
1.含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的判断
(1)p∧q中一假则假,全真才真.
(2)p∨q中一真则真,全假才假.
(3)p与﹁p真假性相反.
2.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
(1)改写量词:确定命题所含量词的类型,省去量词的要结合命题的含义加上量词,再对量词进行改写.
(2)否定结论:对原命题的结论进行否定.
二、习题改编
1.(选修1?1P26A组T3改编)命题“?x∈R,x2+x≥0”的否定是( )
A.?x0∈R,x+x0≤0 B.?x0∈R,x+x0<0
C.?x∈R,x2+x≤0 D.?x∈R,x2+x<0
解析:选B.由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知命题B正确.故选B.
2.(选修1?1P18A组T1(3)改编)已知命题p:2是偶数,命题q:2是质数,则命题﹁p,﹁q,p∨q,p∧q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选B.p和q显然都是真命题,所以﹁p,﹁q都是假命题,p∨q,p∧q都是真命题.故选B.
一、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命题p∧q为假命题,则命题p、q都是假命题.( )
(2)命题p和﹁p不可能都是真命题.( )
(3)若命题p、q至少有一个是真命题,则p∨q是真命题.( )
(4)写特称命题的否定时,存在量词变为全称量词.( )
(5)?x0∈M,p(x0)与?x∈M,﹁p(x)的真假性相反.( )
答案:(1)× (2)√ (3)√ (4)√ (5)√
二、易错纠偏
(1)全称命题或特称命题的否定出错;
(2)复合命题的否定中出现逻辑联结词错误.
1.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一定都相等”的否定是 .
答案:存在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
2.已知命题“若ab=0,则a=0或b=0”,则其否命题为 .
解析:“a=0或b=0”的否定为“a≠0且b≠0”.
答案:若ab≠0,则a≠0且b≠0
全称命题、特称命题(多维探究)
角度一 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真假
若定义域为R的函数f(x)不是偶函数,则下列命题中一定为真命题的是( )
A.?x∈R,f(-x)≠f(x)
B.?x∈R,f(-x)=-f(x)
C.?x0∈R,f(-x0)≠f(x0)
D.?x0∈R,f(-x0)=-f(x0)
【解析】 由题意知?x∈R,f(-x)=f(x)是假命题,则其否定为真命题,即?x0∈R,f(-x0)≠f(x0)是真命题,?x0∈R,f(-x0)=-f(x0)是假命题.
【答案】 C
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真假判断方法
(1)要判断一个全称命题是真命题,必须对限定集合M中的每个元素x验证p(x)成立;但要判断全称命题是假命题,只要能找出集合M中的一个x=x0,使得p(x0)不成立即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举出一个反例”).
(2)要判断一个特称命题是真命题,只要在限定集合M中,至少能找到一个x=x0,使p(x0)成立即可,否则,这一特称命题就是假命题.
角度二 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
已知命题p:?m∈R,f(x)=2x-mx是增函数,则﹁p为( )
A.?m∈R,f(x)=2x-mx是减函数
B.?m∈R,f(x)=2x-mx是减函数
C.?m∈R,f(x)=2x-mx不是增函数
D.?m∈R,f(x)=2x-mx不是增函数
【解析】 由特称命题的否定可得﹁p为“?m∈R,f(x)=2x-mx不是增函数”.
【答案】 D
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
确定原命题所含量词的类型,省去量词的要先结合命题的含义加上量词,再对量词进行改写,改写完以后再对原命题的结论进行否定.
角度三 与全(特)称命题有关的参数问题
(2020·宁夏石嘴山期中)若命题“?t∈R,t2-2t-a<0”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 因为命题“?t∈R,t2-2t-a<0”为假命题,所以命题“?t∈R,t2-2t-a≥0”为真命题,所以Δ=(-2)2-4×1×(-a)=4a+4≤0,即a≤-1.
【答案】 (-∞,-1]
将命题的真假转化为不等式恒成立或不等式有解、方程有解或无解、函数最值等问题,从而根据函数性质、不等式等内容解决.
1.(2020·甘肃静宁一中三模)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x0∈R,x+2x0+3=0
B.x>1是x2>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x∈N,x3>x2
D.若a>b,则a2>b2
解析:选B.对于x2+2x+3=0,Δ=-8<0,故方程无实根,即?x0∈R,x+2x0+3=0错误,即A错误;
x2>1?x<-1或x>1,故x>1是x2>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B正确;
当x≤1时,x3≤x2,故?x∈N,x3>x2错误,即C错误;
若a=1,b=-1,则a>b,但a2=b2,故D错误.故选B.
2.(2020·河南商丘模拟)已知f(x)=sin x-x,命题p:?x∈,f(x)<0,则( )
A.p是假命题,﹁p:?x∈,f(x)≥0
B.p是假命题,﹁p:?x∈,f(x)≥0
C.p是真命题,﹁p:?x∈,f(x)≥0
D.p是真命题,﹁p:?x∈,f(x)≥0
解析:选C.易知f′(x)=cos x-1<0,所以f(x)在上是减函数,因为f(0)=0,所以f(x)<0,所以命题p:?x∈,f(x)<0是真命题,﹁p:?x∈,f(x)≥0,故选C.
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判断(师生共研)
(2020·河北衡水中学3月大联考)已知命题p:?x∈R,|x+1|>x;命题q:“m≤1”是“函数f(x)=x2-(m+1)x-m2在区间(1,+∞)内单调递增”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 )
A.p∧q B.(﹁p)∧q
C.(﹁p)∨q D.p∧(﹁q)
【解析】 因为|x+1|>x,对x∈R成立,故p为真命题;因为函数f(x)=x2-(m+1)·x-m2在区间(1,+∞)内单调递增,所以≤1,即m≤1,故应为充要条件,故q为假命题,所以p∧q,(﹁p)∧q,(﹁p)∨q均为假命题,p∧(﹁q)为真命题,故选D.
【答案】 D
(1)“p∨q”“p∧q”“﹁p”等形式命题真假的判断步骤
①确定命题的构成形式;
②判断其中命题p,q的真假;
③确定“p∨q”“p∧q”“﹁p”等形式命题的真假.
(2)含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的等价关系
①p∨q真?p,q至少一个真?(﹁p)∧(﹁q)假;
②p∨q假?p,q均假?(﹁p)∧(﹁q)真;
③p∧q真?p,q均真?(﹁p)∨(﹁q)假;
④p∧q假?p,q至少一个假?(﹁p)∨(﹁q)真;
⑤﹁p真?p假;﹁p假?p真.
1.(2020·宁夏石嘴山三中一模)已知命题p:?x∈R,sin x>1,命题q:?x∈(0,1),ln x<0,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p∧q B.p∧(﹁q)
C.p∨(﹁q) D.(﹁p)∧q
解析:选D.因为-1≤sin x≤1,故命题p是假命题,易知命题q是真命题,故p∧q为假,p∧(﹁q)为假,p∨(﹁q)为假,(﹁p)∧q为真,故选D.
2.已知命题p:“若x2-x>0,则x>1”;命题q:“若x,y∈R,x2+y2=0,则xy=0”.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p∨(﹁q) B.p∨q
C.p∧q D.(﹁p)∧(﹁q)
解析:选B.若x2-x>0,则x>1或x<0,故p是假命题;若x,y∈R,x2+y2=0,则x=0,y=0,xy=0,故q是真命题.则p∨q是真命题,故选B.
由命题的真假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典例迁移)
已知p:存在x0∈R,mx+1≤0,q:任意x∈R,x2+mx+1>0,若p或q为假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依题意知p,q均为假命题,当p是假命题时,mx2+1>0恒成立,则有m≥0;当q是真命题时,则有Δ=m2-4<0,即-2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2,+∞).
【迁移探究1】 (变结论)本例条件不变,若p且q为真,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解析:依题意知p,q均为真命题,当p是真命题时,有m<0;当q是真命题时,有-2
由可得-2
答案:(-2,0)
【迁移探究2】 (变结论)本例条件不变,若p且q为假,p或q为真,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解析:若p且q为假,p或q为真,则p,q一真一假.
当p真q假时所以m≤-2;
当p假q真时所以0≤m<2.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2]∪[0,2).
答案:(-∞,-2]∪[0,2)
【迁移探究3】 (变条件)本例中的条件q变为:存在x0∈R,x+mx0+1<0,其他不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解析:依题意,当q是真命题时,Δ=m2-4>0,
所以m>2或m<-2.由题意知,p,q均为假命题,
所以得0≤m≤2,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0,2].
答案:[0,2]
根据命题真假求参数的步骤
(1)先根据题目条件,推出每一个命题的真假(有时不一定只有一种情况).
(2)然后再求出每个命题是真命题时参数的取值范围.
(3)最后根据每个命题的真假情况,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注意] 要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如本例的迁移探究(2),由于p和q一真一假,因此需分p真q假与p假q真两种情况讨论求解.
(2020·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学考)已知命题p:“?x∈[0,1],a≥ex”,命题q:“?x∈R,x2+4x+a=0”,若命题“p∧q”是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4,+∞) B.[1,4]
C.(-∞,1] D.[e,4]
解析:选D.命题p等价于ln a≥x对x∈[0,1]恒成立,所以ln a≥1,解得a≥e;命题q等价于关于x的方程x2+4x+a=0有实根,则Δ=16-4a≥0,所以a≤4.因为命题“p∧q”是真命题,所以命题p真,命题q真,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e,4],故选D.
[基础题组练]
1.已知命题p:?x0>1,x-1>0,那么﹁p是( )
A.?x>1,x2-1>0
B.?x>1,x2-1≤0
C.?x0>1,x-1≤0
D.?x0≤1,x-1≤0
解析:选B.特称命题的否定为全称命题,所以﹁p:?x>1,x2-1≤0.
2.已知命题p: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命题p是假命题
B.命题p是特称命题
C.命题p是全称命题
D.命题p既不是全称命题也不是特称命题
解析:选C.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以及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判断.命题p: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是真命题,命题p是全称命题,故选C.
3.(2020·吉林第三次调研测试)已知命题p,q,则“﹁p为假命题”是“p∨q为真命题”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A.若﹁p为假命题,则p为真命题,则p∨q为真命题;若p∨q为真命题,则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但p不一定为真命题,故无法判定﹁p为假命题.即“﹁p为假命题”是“p∨q为真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4.(2020·辽宁五校协作体联考)已知命题“?x∈R,4x2+(a-2)x+≤0”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0) B.[0,4]
C.[4,+∞) D.(0,4)
解析:选D.因为命题“?x∈R,4x2+(a-2)x+≤0”是假命题,所以其否定“?x∈R,4x2+(a-2)x+>0”是真命题,则Δ=(a-2)2-4×4×=a2-4a<0,解得0
5.命题p的否定是“对所有正数x,>x+1”,则命题p可写为 .
解析:因为p是﹁p的否定,所以只需将全称量词变为特称量词,再对结论否定即可.
答案:?x0∈(0,+∞),≤x0+1
6.已知命题p:x2+4x+3≥0,q:x∈Z,且“p∧q”与“﹁q”同时为假命题,则x= .
解析:若p为真,则x≥-1或x≤-3,
因为“﹁q”为假,则q为真,即x∈Z,
又因为“p∧q”为假,所以p为假,故-3
得x=-2.
答案:-2
7.已知命题p:f(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命题q:不等式x2-2x>m-1的解集为R.若命题“p∨q”为真,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若“p∧q”为假,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对于命题p,由f(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得1-2m>0,解得m<;对于命题q,不等式x2-2x>m-1的解集为R等价于不等式(x-1)2>m的解集为R,因为(x-1)2≥0恒成立,所以m<0.若p∨q为真,则p,q中有一个为真,所以m<;若p∧q为假,则p,q至少有一个为假.若p为假,则m≥;若q为假,则m≥0,所以m≥0.
答案: .
8.设命题p:函数y=loga(x+1)在区间(-1,+∞)内单调递减,q:曲线y=x2+(2a-3)x+1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若p∧(﹁q)为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函数y=loga(x+1)在区间(-1,+∞)内单调递减?0
曲线y=x2+(2a-3)x+1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Δ=(2a-3)2-4>0?a<或a>.
所以若p为真命题,则0
若q为真命题,则a<或a>.
因为p∧(﹁q)为真命题,
所以p为真命题,q为假命题.
由,解得≤a<1,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综合题组练]
1.已知命题p:?x∈R,x2+1<2x;命题q:若mx2-mx+1>0恒成立,则0
A.“﹁p”是假命题 B.q是真命题
C.“p∨q”为假命题 D.“p∧q”为真命题
解析:选C.因为x2+1<2x,即x2-2x+1<0,也即(x-1)2<0,所以命题p为假;若mx2-mx+1>0恒成立,则m=0或则0≤m<4,所以命题q为假,故选C.
2.(2020·湖北八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4,则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B.命题“设a,b∈R,若a+b≠6,则a≠3或b≠3”是一个真命题
C.“?x0∈R,x-x0<0”的否定是“?x∈R,x2-x>0”
D.“a+1>b”是“a>b”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B.对于A,原命题的逆命题为“若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则a+b≥4”,而a=4,b=-4满足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但此时a+b=0,故A不正确;对于B,此命题的逆否命题为“设a,b∈R,若a=3且b=3,则a+b=6”,为真命题,所以原命题也是真命题,故B正确;对于C,“?x0∈R,x-x0<0”的否定是“?x∈R,x2-x≥0”,故C不正确;对于D,由a>b可推得a+1>b,但由a+1>b不能推出a>b,故D错误.
3.短道速滑队组织6名队员(含赛前系列赛积分最靠前的甲、乙、丙三名队员在内)进行冬奥会选拔赛,记“甲得第一名”为p,“乙得第二名”为q,“丙得第三名”为r,若p∨q是真命题,p∧q是假命题,(﹁q)∧r是真命题,则选拔赛的结果为( )
A.甲得第一名,乙得第二名,丙得第三名
B.甲得第二名,乙得第一名,丙得第三名
C.甲得第一名,乙得第三名,丙得第二名
D.甲得第一名,乙没得第二名,丙得第三名
解析:选D.由(﹁q)∧r是真命题,得﹁q为真命题,q为假命题(乙没得第二名),且r为真命题(丙得第三名);p∨q是真命题,由于q为假命题,只能p为真命题(甲得第一名),这与p∧q是假命题相吻合;由于还有其他三名队员参赛,只能肯定其他队员得第二名,乙没得第二名,故选D.
4.已知m∈R,命题p:对任意实数x,不等式x2-2x-1≥m2-3m恒成立,若﹁p为真命题,则m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若对任意x∈R,不等式x2-2x-1≥m2-3m恒成立,则[(x-1)2-2]min≥m2-3m,即m2-3m≤-2,解得1≤m≤2,因为﹁p为真命题,所以m<1或m>2.
答案:(-∞,1)∪(2,+∞)
PAGE
1
(共36张PPT)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3讲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
存在量词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数学
最新考纲
考向预测
命题逻辑联结词和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是高考的重点
1.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趋势命题的真假判断常以函数、不等式为载体,考查学生的推
2理解全称量词和在量词的意义
理判断能力,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低档难度
3.能正确地对含行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核心
素养逻辑推理
础知识自回顾
理教材·夯实必备知识◆
⑩考点·剖析
明考向·直击考例考法◆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