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在结束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之后,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的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总路线(1958年)
大跃进(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左
倾
错
误
列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956—1976),我们党出现了哪些失误?
“ ‘文革’十年动乱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1977年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超过2亿,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
距也在日益拉大。”
国民经济损失巨大
文革后的中国
1966年至1976年,受政治迫害人数上亿,占全国人口九分之一;
“文革”中,我国少培养100多万大学生和200多万中专生。我国出现了长达十年以上的“文化断层”“科技断层”“人才断层”,文盲和半文盲达2.3亿人。
民主法治遭到破坏
科技文化发展
受阻
中国何去何从?
徘徊时期
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背景:
(1)1976年,文革结束后,人民要求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革” 错误。
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
(2)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方针。
实质:“左”倾错误的继续
1978年,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两个凡是”
PK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78年12月13日)
讨论结果: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讨论意义: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指导思想)
性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3)指导思想: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2)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1、背景
(1)政治基础: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动荡政局。
1、时间、地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左”的错误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以阶级斗争为纲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行改革开放
“左”倾思想下
的中央领导人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
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会议内容:
思想
政治
组织
(1)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2)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 史新时期。(1978——今)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拨乱反正。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彻底纠正了“ 左 ”倾思想错误
形成了以 邓小平 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纠正了 博古 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
确立了 毛泽东 的领导地位
是 党的历史上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是 新中国成立 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遵义会议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35
三、拨乱反正
为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平反,恢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名誉。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到1982年,数以千万计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得到解脱。
55万名右派被改正。70多万人摘掉了资产阶级的帽子。
300多万名干部的冤案得到平反。
440万人摘掉了地主、富农的帽子。
2000多万人的政治命运得到了改变。
两亿多受冤假错案诛连的人被解救。
平反冤假错案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追悼会上致悼词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王光美忆刘少奇临终遗言
1980年5月19日,遵刘少奇遗嘱,亲属将其骨灰撒向大海
民主与法治的建设的加强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应该是从1978年开始的”。
——法学家李步云
恢复高考制度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高考。
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时间: 1981年
内容: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历史转折?
①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会议开始的。
②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会议拉开序幕的。
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开辟的。
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会议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次巨变: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第二次巨变: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三次巨变: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
救国
建国
富国
纠正“文革”错误
人心所向
“两个凡是”的提出
阻挡纠错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解放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内容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意义
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徘徊
奠定基础
转折
推进
1、“文革”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樊篱的历史事件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粉碎“四人帮”
D.为刘少奇冤案平反
A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C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假如请你
为邓小平同志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
B
4、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
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行改革开放
D.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
D
5、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这里“拨乱”主要是指( )
①停止“以钢为纲”
②彻底否定“两个凡是”
③停止“共产风”
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C
6、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
A.“两个凡是”的提出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
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在党内、政府和军队中的全部领导职务。与此同时, 不少老同志也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正确认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当日,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阐明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道理。这就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文章在党内外和广大干部群众中激起了强烈反响。
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针对当时的形势再次精辟阐述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这个讲话在关键时刻给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有力的支持。
同时, 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人民解放军各部队领导同志都发表了许多阐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从而推动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深入展开。
邓小平对这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评论是: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都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议,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