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20张PPT 含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20张PPT 含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07 05:1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学习目标掌握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认识到实事求是是共产党开拓创新的根本思想路线,综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理解其伟大的历史意义。通过了解邓小平关键时刻的高瞻远瞩,初步了解邓小平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写出了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和对小平同志的崇敬,是真正的百姓心声。改革开放,与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一起,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三大历史性巨变。那么,改革开放这一历史巨变是从哪里起航的?这位“老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了哪些贡献呢?是一个什么样的事件,使历史出现了重大转折呢?新课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春的序曲——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与“两个凡是”针锋相对,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反对,有人支持。于是,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新课探究(1)这次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中央领导同志和绝大多数地方领导人都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
(3)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看,首先是解放思想。新课探究春雷惊天——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新课探究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会议内容:(1)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
(3)组织路线: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新课探究阅读上述材料,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新课探究十一届三中全会成功地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结束过去,开拓未来,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促成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新课探究20世纪中国的三大历史性巨变这三次历史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分别是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新课探究这两次会议都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党的八大召开于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国内三大改造进入尾声的1956年。它对国内外形势和主要矛盾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八大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可惜国民经济出现重大挫折。这是这两次会议的不同之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八大有什么共同点?新课探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有哪些相似之处?新课探究拨乱反正(1)组织上: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2)政策上:调整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等,有效调动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
(3)思想上: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新课探究到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300多万名干部、知识分子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数千万受到株连的人,也得到解脱。他们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认真调整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等,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各个阶层人员的积极性,对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新课探究“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被迫“停课闹革命”,高考招生工作也停顿下来,很多青年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逐步得到恢复,1977年冬天进行了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以后每年都举行。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恢复高考制度新课探究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随堂练习DD课堂小结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