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八年级 历史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兴办4个经济
特区建立
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历史背景、内容;
2.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转折意义,认识
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3.了解拨乱反正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改革开放是如何起航的?又取得了怎样的伟大成就?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1.会议背景
(2)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公开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普遍不满。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3)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2.主要内容
(1)思想上: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政治上: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 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意 义
(1)组织上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3)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变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研读】
思想方面
政治方面
“左”倾思想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阶级斗争为纲”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思想
新路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变化
前
后
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内 容
背 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0世纪中国三大历史性巨变
邓小平
改革开放
毛泽东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
孙中山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
历史伟人
意 义
巨变事件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980年2月,恢复刘少奇名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冤案得到平反。
二、拨乱反正
1.平反冤假错案
2.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学法指导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 )。
A.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结束了“左”倾错误
C.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转移
D.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C
2.如果在年代尺中标注“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事件,下列选项标注的时间正确的是( )
学法指导
A
B
C
D
1949
1956
1956
1978
1956
1978
D
1921年
1935年
1949年
1978年
中共成立
遵义会议
新中国成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
生死攸关
当家作主
1956年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
伟大转折
3.指出下列时间轴中发生的历史大事件,并为其设计主题词
开天辟地
学法指导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拨乱反正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两个凡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