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浩瀚的大气》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浩瀚的大气》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8-07 17:1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浩瀚的大气》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氟化氢钠(NaHF2)可以用作防腐剂和食品保存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氟的化合价为+2
B.含有一个氢原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62
D.由一种金属和两种非金属组成
2.对氧气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氧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B.工业上利用物理变化得到氧气
C.白磷在氧气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空气中氧气浓度越高,越有利于生物生长
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净水剂,在高铁酸钾中K为+1价,O为﹣2价,则Fe的化合价是(

A.+2
B.+3
C.+6
D.﹣6
4.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C.许多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5.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可节能
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水倒流
6.小明要在一个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且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炭
B.硫
C.铜丝
D.红磷
7.某些袋装食品需要充气防腐。下列最宜作充入气体的是
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
8.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氧化物的是
A.生石灰

B.过氧化氢
烧碱
C.石油
氦气
D.纯碱
干冰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分子大,原子小
C.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D.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10.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
A.Cl2
B.2N2
C.Cu
D.CO2
11.薯片等易碎的食品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适宜充入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二氧化硫
D.空气
12.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B.分子呈电中性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3.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都正确的是
A.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B.
2个硫元素
C.
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
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二、实验题
14.“富氧空气”是指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的气体,可用于航天、医疗炼钢等。化学兴趣小组欲混制“富氧空气”并开展相关探究,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混制“富氧空气”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仪器C的名称为_____;
③组装发生装置所需的仪器:_____(
选填标号)。
(2)混制“富氧空气”
如图,用纯氮气及上述实验制取的氧气,混制一瓶(集气瓶容积为250mL)氧气体积分数为40%的“富氧空气”,气体应从装置中的管_____(选“a”或“b”)通入,先通入氮气排出120
mI水,再通入氧气排出_____mL水。
实验二: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下图装置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中“富氧空气”体积为100
ml,底部残留少量水,燃烧匙内有足量红磷)。操作如下:
i.往量筒内加入适量水,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1
mL;
ii.用电点火装置点燃红磷,充分反应;
iii.打开止水夹,待右侧量简内液面不再变化时,排出气球中的气体,调节两边液面在同一水
平面上,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2
mL。
回答问题:
(3)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
(4)操作ii中可观察到现象:_____;
(5)本次实验测得“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_____(用含
V1V2的式子表示)。
(6)若读取V1时仰视,读取V2时俯视,则测得实验结果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实验三:研究“富氧空气”的应用
通过重油、褐煤在氧气含量不同的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得到有关数据如下图:
(7)结合图1
,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与燃烧产生的温度的关系:_____;
(8)结合图2,简述减少燃料燃烧尾气污染的措施:_____;
15.根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D装置中的一个玻璃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上看,该反应属于_____。可以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
(3)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填“a”或“b”)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所得混合物中回收CaCl2的操作是_____(填序号)。
三、推断题
16.(5分)不同类别的物质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下图几个图所示。(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乙物质是

②写出“乙→丙”的化学方式

(2)下图能体现某些物质间变化关系的是
。(填字母序号)
(3)若上述A图中的金属是Fe,则该图中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请写出该金属转化为氧化物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图转化关系中,A-F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些物质。
(1)写出A、F的化学式:
A._________
F.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A~G分别是H、O、K、Mn、Fe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将紫红色的固体A加热,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把红热的金属细丝C放入盛有B的集气瓶中,C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无色液体E与黑色固体F混合,也能生成气体B,并有另一种无色液体G生成,G与E元素组成相同。试回答:
(1)写出上述物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固体C在气体B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9.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入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样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取样品质量(g)
50.0
50.0
50.0
50.0
取稀硫酸质量(g)
40.0
80.0
120.0
160.0
产生气体质量(g)
0.4
0.8
1.0
m
(1)上表中m的数值是

(2)在四份样品所做实验中,稀硫酸有剩余的是

(3)列式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4)假黄金外观与黄金相似,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用黄铜(Cu-Zn合金)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A.观察颜色
B.灼烧法
C.加稀硫酸
D.磁铁吸引
E.加硝酸银溶液
20.已知在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
293
g/L,氮气的密度为1.
25
g/L,请根据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计算出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C
6.D
7.A
8.A
9.C
10.B
11.A
12.A
13.D
14.
水槽
BDFG
b
80
关闭弹簧夹,两手紧握集气瓶,过一会儿,若观察到气球变大,证明装置不漏气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V1-V2)/V1×100%
偏小
一定范围内,氧气含量越高,燃烧产生的温度越高
提供充足的氧气,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量越少
15.烧杯(或玻璃棒或漏斗)
分解反应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a
D、E
16.(1)①
Na2CO3或NaOH
Na2CO3+
Ca(OH)2
=
CaCO3↓+
2NaOH
(2)A
B
C
(3)Fe3O43Fe+2O2Fe3O4
17.
Cu
CaCO3
CuO+COCu+CO2
CO2+Ca(OH)2=CaCO3↓+H2O
18.高锰酸钾
氧气
四氧化三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化合反应
19.(1)1.0
(2)3
、4
(3)35%
(4)BCE
20.约75.4%
答案第2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