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讲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 教案(新高考专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3讲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 教案(新高考专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02 09:10:4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3讲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1、
考情分析
1.以立体几何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有关空间图形的平行关系的简单命题.
2、
知识梳理
1.平行直线
(1)平行公理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2)基本性质4(空间平行线的传递性)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定理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直线与平面平行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
直线l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则称直线l与平面α平行.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表示
符号表示
判定定理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平行于此平面
INCLUDEPICTURE"SW127.TIF"
INCLUDEPICTURE
"SW127.TIF"
\
MERGEFORMAT
a?α,b?α,a∥b?a∥α
性质定理
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INCLUDEPICTURE"SW128.TIF"
INCLUDEPICTURE
"SW128.TIF"
\
MERGEFORMAT
a∥α,a?β,α∩β=b?a∥b
3.平面与平面平行
(1)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义
没有公共点的两个平面叫做平行平面.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表示
符号表示
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INCLUDEPICTURE"SW129.TIF"
INCLUDEPICTURE
"SW129.TIF"
\
MERGEFORMAT
a?α,b?α,a∩b=P,a∥β,b∥β?α∥β
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INCLUDEPICTURE"SW130.TIF"
INCLUDEPICTURE
"SW130.TIF"
\
MERGEFORMAT
α∥β,a?α?a∥β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INCLUDEPICTURE"SW131.TIF"
INCLUDEPICTURE
"SW131.TIF"
\
MERGEFORMAT
α∥β,α∩γ=a,β∩γ=b?a∥b
[微点提醒]
平行关系中的三个重要结论
(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即若a⊥α,a⊥β,则α∥β.
(2)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即若α∥β,β∥γ,则α∥γ.
(3)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任意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3、
经典例题
考点一 与线、面平行相关命题的判定
【例1】
(1)在空间中,a,b,c是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
A.若a⊥c,b⊥c,则a∥b
B.若a?α,b?β,α⊥β,则a⊥b
C.若a∥α,b∥β,α∥β,则a∥b
D.若α∥β,a?α,则a∥β
(2)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C为所在棱的中点,则能得出平面ABC∥平面DEF的是(  )
INCLUDEPICTURE"4S58.TIF"
INCLUDEPICTURE
"4S58.TIF"
\
MERGEFORMAT
【答案】 (1)D (2)B
【解析】 (1)对于A,若a⊥c,b⊥c,则a与b可能平行、异面、相交,故A是假命题;
对于B,设α∩β=m,若a,b均与m平行,则a∥b,故B是假命题;
对于C,a,b可能平行、异面、相交,故C是假命题;
对于D,若α∥β,a?α,则a与β没有公共点,则a∥β,故D是真命题.
(2)在B中,如图,连接MN,PN,
INCLUDEPICTURE"4S59.TIF"
INCLUDEPICTURE
"4S59.TIF"
\
MERGEFORMAT
∵A,B,C为正方体所在棱的中点,
∴AB∥MN,AC∥PN,
∵MN∥DE,PN∥EF,
∴AB∥DE,AC∥EF,
∵AB∩AC=A,DE∩EF=E,
AB,AC?平面ABC,DE,EF?平面DEF,
∴平面ABC∥平面DEF.
规律方法 1.判断与平行关系相关命题的真假,必须熟悉线、面平行关系的各个定义、定理,无论是单项选择还是含选择项的填空题,都可以从中先选出最熟悉最容易判断的选项先确定或排除,再逐步判断其余选项.
2.(1)结合题意构造或绘制图形,结合图形作出判断.
(2)特别注意定理所要求的条件是否完备,图形是否有特殊情况,通过举反例否定结论或用反证法推断命题是否正确.
考点二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INCLUDEPICTURE"箭头.TIF"
INCLUDEPICTURE
"箭头.TIF"
\
MERGEFORMAT
多维探究
角度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例2-1】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PA⊥平面ABCD,E,F分别是线段AD,PB的中点,PA=AB=1.
INCLUDEPICTURE"4S61.TIF"
INCLUDEPICTURE
"4S61.TIF"
\
MERGEFORMAT
(1)证明:EF∥平面PDC;
(2)求点F到平面PDC的距离.
(1)证明 取PC的中点M,连接DM,MF,
∵M,F分别是PC,PB的中点,∴MF∥CB,MF=CB,
∵E为DA的中点,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DE∥CB,DE=CB,
∴MF∥DE,MF=DE,∴四边形DEFM为平行四边形,
∴EF∥DM,∵EF?平面PDC,DM?平面PDC,
∴EF∥平面PDC.
(2)解 ∵EF∥平面PDC,
∴点F到平面PDC的距离等于点E到平面PDC的距离.
∵PA⊥平面ABCD,∴PA⊥DA,在Rt△PAD中,PA=AD=1,∴DP=.
∵PA⊥平面ABCD,∴PA⊥CB,∵CB⊥AB,PA∩AB=A,∴CB⊥平面PAB,
∴CB⊥PB,则PC=,∴PD2+DC2=PC2,
∴△PDC为直角三角形,
∴S△PDC=×1×=.
连接EP,EC,易知VE-PDC=VC-PDE,设E到平面PDC的距离为h,
∵CD⊥AD,CD⊥PA,AD∩PA=A,∴CD⊥平面PAD,
则×h×=×1×××1,∴h=,
∴点F到平面PDC的距离为.
角度2 直线与平面平行性质定理的应用
【例2-2】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2,E,F分别是棱DD1,C1D1的中点.
INCLUDEPICTURE"4S62.TIF"
INCLUDEPICTURE
"4S62.TIF"
\
MERGEFORMAT
(1)求三棱锥B1-A1BE的体积;
(2)试判断直线B1F与平面A1BE是否平行,如果平行,请在平面A1BE上作出与B1F平行的直线,并说明理由.
解 (1)如图所示,VB1-A1BE=VE-A1B1B=S△A1B1B·
DA=××2×2×2=.
INCLUDEPICTURE"4S63.TIF"
INCLUDEPICTURE
"4S63.TIF"
\
MERGEFORMAT
(2)B1F∥平面A1BE.延长A1E交AD延长线于点H,连BH交CD于点G,则BG就是所求直线.证明如下:
因为BA1∥平面CDD1C1,平面A1BH∩平面CDD1C1=GE,所以A1B∥GE.
又A1B∥CD1,所以GE∥CD1.
又E为DD1的中点,则G为CD的中点.
故BG∥B1F,BG就是所求直线.
规律方法 1.利用判定定理判定线面平行,关键是找平面内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常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过已知直线作一平面找其交线.
2.在解决线面、面面平行的判定时,一般遵循从“低维”到“高维”的转化,即从“线线平行”到“线面平行”,再到“面面平行”;而在应用性质定理时,其顺序恰好相反.
考点三 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例3】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E,F,G,H分别是AB,AC,A1B1,A1C1的中点,求证:
INCLUDEPICTURE"V181.tif"
INCLUDEPICTURE
"V181.tif"
\
MERGEFORMAT
(1)B,C,H,G四点共面;
(2)平面EFA1∥平面BCHG.
证明 (1)∵G,H分别是A1B1,A1C1的中点,
∴GH是△A1B1C1的中位线,则GH∥B1C1.
又∵B1C1∥BC,
∴GH∥BC,∴B,C,H,G四点共面.
(2)∵E,F分别为AB,AC的中点,∴EF∥BC,
∵EF?平面BCHG,BC?平面BCHG,
∴EF∥平面BCHG.
又G,E分别为A1B1,AB的中点,A1B1綉AB,
∴A1G綉EB,
∴四边形A1EBG是平行四边形,∴A1E∥GB.
∵A1E?平面BCHG,GB?平面BCHG,
∴A1E∥平面BCHG.又∵A1E∩EF=E,
∴平面EFA1∥平面BCHG.
规律方法 1.判定面面平行的主要方法
(1)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线面垂直的性质(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2.面面平行条件的应用
(1)两平面平行,分析构造与之相交的第三个平面,交线平行.
(2)两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提醒 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两平面平行,需要说明是在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相交直线.
[方法技巧]
1.转化思想:三种平行关系之间的转化
INCLUDEPICTURE"V185.tif"
INCLUDEPICTURE
"V185.tif"
\
MERGEFORMAT
其中线面平行是核心,线线平行是基础,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灵活转化.
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主要判定方法
(1)定义法;(2)判定定理;(3)面面平行的性质.
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主要判定方法
(1)定义法;(2)判定定理;(3)推论;(4)a⊥α,a⊥β?α∥β.
4.在推证线面平行时,一定要强调直线不在平面内,否则,会出现错误.
5.面面平行的判定中易忽视“面内两条相交线”这一条件.
6.如果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易误认为这两个平面平行,实质上也可以相交.
7.运用性质定理,要遵从由“高维”到“低维”,但也要注意,转化的方向总是由题目的具体条件而定,决不可过于“模式化”.
4、
课时作业
1.(2020·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文))设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能使成立的是(

A.内有无数条直线与平行
B.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平行
C.内有无数个点到的距离相等
D.垂直于同一平面
【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
对A,内有无数条直线可平行于,即有无数条直线与平行,但与可相交于,
故A不一定能使成立;
对C,在内有一条直线平,则在内有无数个点到的距离相等,
但与可相交于,故C不一定能使成立;
对D,如图,但与可相交于,故D不一定能使成立;
2.(2020·江苏如皋?)已知直线是平面的斜线,过作平面,使,这样的(

A.恰能作一个
B.至多作一个
C.至少作一个
D.不存在
【答案】D
【解析】若存在过直线的平面,使得,
则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与直线是平面的斜线矛盾,不合题意,
所以这样的平面不存在.
3.(2019·浙江台州?高二期中)正方体--,E、F分别是、的中点,P是上的动点(包括端点),过E、D、P作正方体的截面,若截面为四边形,则P的轨迹是
A.线段
B.线段
C.线段和一点
D.线段和一点C.
【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
DE∥平面BB1C1C,
∴平面DEP与平面BB1C1C的交线PM∥ED,连接EM,
易证MP=ED,
∴MP∥ED,则M到达B1时仍可构成四边形,即P到F.
而P在C1F之间,不满足要求.
P到点C1仍可构成四边形.
4.(2020·上海市进才中学高二期末)已知三条直线及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答案】B
【解析】选项A.
若,,则或,故A不正确.
选项B.
若,,则,命题为真命题,故B正确.
选项C.
若,,则或异面,故C不正确.
选项D.
若,,,,则,这类缺少条件相交,不能推出,故故D不正确.
5.(2020·山东芝罘?烟台二中高一期末)下列条件中,能判断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是(

A.内有无穷多条直线都与平行
B.与同时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C.与同时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D.与同时垂直于同一个平面
【答案】C
【解析】A.
内有无穷多条直线都与平行,则还可能和相交,所以该选项错误;
B.
与同时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则还可能和相交,所以该选项错误;
C.
与同时垂直于同一条直线,则和平行,所以该选项正确;
D.
与同时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还可能和相交,所以该选项错误.
6.(2019·广东越秀?执信中学高二月考)设、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则的充要条件是(

A.内有无数条直线与平行
B.、垂直于同一平面
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D.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平行
【答案】D
【解析】A项:若无数条直线为无数条平行线,则无法得到,A错误;
B项:、垂直于同一平面,此时、可以相交,B错误;
C项:、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此时、可以相交,C错误;
D项: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平行是的充分条件,
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可知,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平行是的必要条件,
故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平行是的充要条件,D正确,
7.(2020·全国高二)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点F在棱PA上,PF=λAF,若PC∥平面BDF,则λ的值为(

A.1
B.
C.3
D.2
【答案】A
【解析】解:连结AC,交BD于O,连结OF
∵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AO=OC,
∵点F在棱PA上,PF=λAF,PC∥平面BDF,
∴OF∥PC,
∴λ=1.
8.(2020·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高一期末)如图所示,在四棱锥中,分别为上的点,且平面,则(

A.
B.
C.
D.以上均有可能
【答案】B
【解析】
∵MN∥平面PAD,平面PAC∩平面PAD=PA,MN?平面PAC,
∴MN∥PA.
故选B.
9.(2017·浙江高三其他)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平面且,那么“”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D
【解析】当直线在平面内时,由不能推出;当时,有可能与平行或异面所以“”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2019·福建城厢?莆田一中高三月考(文))如图,在长方体中,若分别是棱的中点,则必有(

A.
B.
C.平面平面
D.平面平面
【答案】D
【解析】选项A:由中位线定理可知:,因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不可能互相平行,故A选项是错误的;
选项B:
由中位线定理可知:,因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不可能互相平行,故B选项是错误的;
选项C:
由中位线定理可知:,而直线与平面相交,故直线与平面也相交,故平面与平面相交,故C选项是错误的;
选项D: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知:,所以有平面,平面而,因此平面平面,故本题选D.
11.(2019·大连双基测试)已知直线l,m,平面α,β,γ,则下列条件能推出l∥m的是(  )
A.l?α,m?β,α∥β
B.α∥β,α∩γ=l,β∩γ=m
C.l∥α,m?α
D.l?α,α∩β=m
【答案】B
【解析】 选项A中,直线l,m也可能异面;选项B中,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推出l∥m,B正确;选项C中,直线l,m也可能异面;选项D中,直线l,m也可能相交.故选B.
12.(2020·安徽安庆?高三二模(理))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P,Q分别为,的中点,现有下列结论:①;②平面;③平面;④四面体的体积等于.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如图1,取中点M,连接与,则,平面,则与异面,矛盾,故①错误;
如图2,取中点,易得平面平面,故②正确;
若③正确,则,则,矛盾,故③错误;
(另解:由结论平面和①知,不平行也可判断错误).
,故④正确
(④也可以这样判断:如图3,过点B作的垂线,垂足为H,,
因此,平面,,,
.
或者).
13.(2019·青海大通?高二期末(理))设,是不同的直线,,,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②;③;④.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可知,,,则,故①正确;
②.若,,则或与相交,故②错误;
③.若,则存在,且,又,得,
所以,故③正确;
④.若,,则或,故④错误.
14.(2020·河北省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期末)已知α,β,γ是两两不重合的三个平面,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答案】D
【解析】根据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可知①正确;
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两平面平行,第三个平面与他们都相交,则交线平行,可判断若,,则为真命题,即②正确;
若,,根据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可得,即③正确;
当,时,与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不一定垂直,即④不正确.
15.(2020·浙江高三月考)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已知,,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充分性:已知,,由于,,若,则与不一定平行,充分性不成立;
必要性:已知,,若,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可得,,必要性成立.
因此,“,”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16.(2020·湖北荆门?高三期末(文))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且直线,直线,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是“”的充分条件
B.“”是“”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C.“”是“”的充要条件
D.“”是“”的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能得到,但,不能得出,A错;
时,也可能在平面内,不能得出,反之,内的直线也不一定与平行,即不能得出,既不充分也不必要,B正确;
时,可能是异面直线,不一定平行,时,也可能相交,不一定平行,C错;
两个平面垂直,分别在这两个平面的的两条直线可能相交,可以平行,不一定垂直,D错.
17.(2020·安徽金安?六安一中高一期末(文))直线a,b为异面直线,过直线a与直线b平行的平面(

A.有一个
B.有无数多个
C.至多一个
D.不存在
【答案】A
【解析】直线a,b为异面直线,过上任一点作直线,直线存在且唯一,且是相交直线,由确定的平面记为,是唯一的,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
18.(2020·天津北辰?高三二模),是不同的直线,,是不重合的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是异面直线,若,,,,则
【答案】D
【解析】选项A.
若,,,,则;当时,可能有,故A不正确.
选项B.
若,,,则,或,是异面直线,故B不正确.
选项C.
若,,则,也可能,故C不正确.
选项D.
在空间取一点,过作,.
则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由条件可得,所以,故D正确.,
19.(2020·陕西高三其他(理))已知、为不同的直线,、为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②;③;④.
其中的正确命题序号是(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对于命题①,若,,则或,命题①错误;
对于命题②,若,,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知,命题②正确;
对于命题③,若,,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知,命题③正确;
对于命题④,若,,,则与无公共点,所以,与平行或异面,命题④错误.
20.(2020·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其他(理))在长方体中,,,分别是棱的中点,是底面内一动点,若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当三角形面积最小值时,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补全截面如下图所示:设,因为直线与平面平行,所以直线与平面没有交点,因此平面,易知平面平面,所以,且当重合时,最短,此时三角形面积最小,
由等积法可知:,解得:.
平面,所以有,又是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直径,长度为,所以半径为1,表面积为:.
故选:C
21.(2020·辽宁高三其他(理))如图,在长方体中,,,,,分别为,,的中点,点在平面内,若直线平面,则线段长度的最小值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如图,连接,,,
因为,,分别为,,的中点,
所以平面,则平面,
因为,所以同理得平面,
又,得平面平面,
因为直线平面,
所以点在直线上,在中,
有,,,
所以,
故当时,线段的长度最小,
有.
22.(2020·江西东湖?南昌二中高二期末(理))有下列四个条件:①,,;②,;③,,;④、是异面直线,,,.其中能保证直线//平面的条件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对于①,,,,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直线//平面;
对于②,,,则直线平面或直线平面;
对于③,,,,则直线平面或直线平面;
对于④,、是异面直线,,则,,,直线//平面.
23.(2020·重庆高三其他(理))设,是空间中的两个平面,,是两条直线,则使得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对于A,由,,,不一定得到,与也可能相交,如图,
对于B,由,,,不一定得到,与也可能相交,
如图,
对于C,,,,,不一定得到,只有添加条件与相交时,才有;
对于D,由,,又,可得.
使得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是D.
24.(2020·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二期末(文))如图,在正方体中,P,Q,M,N,H,R是各条棱的中点.
①直线平面;②;③P,Q,H,R四点共面;④平面.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解:
对于①,通过观察,平面平面,所以平面,①正确;
对于②,假设,显然,,平面
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
所以,与矛盾,故②错误.
对于③,因为,故P,Q,H,R四点共面,③正确;
对于④,显然,,,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平面,所以,
同理可证,
又,所以平面,故④正确
所有正确的是①③④,
25.(2020·新疆新区?乌鲁木齐市第70中高一期末)下列各图中,、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平面的图形的序号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项,如图,作//,连接,,得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平面,
即//平面,故①项正确;
②项,如图,连结,,,
由已知可得平面//平面;
因为和平面相交,
所以不平行于平面,故②项错误;
③项,如图,连接,,,
由已知可得//,因为//,
由平行的传递性可得//,
又因为//,,,
所以平面//平面,
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故③项正确;
④项,如图,
因为//,平面,
若//平面,又,则平面//平面,
由图可知平面不可能平行平面,
所以不平行于平面,故④项错误。
综上,①③符合题意。
故选:A
26.(2020·全国高二)如图,正方体中,、分别为棱、上的点,在平面内且与平面平行的直线(

A.有一条
B.有二条
C.有无数条
D.不存在
【答案】C
【解析】若平面,使得,
又平面,平面,
平面,
显然满足要求的直线l有无数条.
27.(2020·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其他(理))如图,在正方体中,分别是的中点,有下列四个结论:
①与是异面直线;
②相交于一点;
③;
④平面.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是相交直线,设,
则平面且平面,又平面平面,
所以相交于一点,故①不正确,②正确;
设,连,则有,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所以③不正确;
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则④正确.
28.(2019·浙江高三月考)在三棱柱中,、分别是、的中点,为该三棱柱表面上的一动点,若此三棱柱恰好有5条棱与平面平行,则动点的轨迹为除去、两点的(
).
A.线段
B.三角形,且其所在平面平行于平面
C.梯形,且其所在平面平行于平面
D.平行四边形,且其所在平面平行于平面
【答案】D
【解析】如图,绘出三棱柱,
作中点,中点,中点,中点,
连接、、、,
因为是中点,是中点,
所以在上,在上,
因为为该三棱柱表面上的一动点,三棱柱恰好有5条棱与平面平行,
所以点在线段、、、上,
此时平面即平面,、、、、都平行于平面,
故动点的轨迹为平行四边形,
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
29.(2019·浙江南湖?嘉兴一中高二期中)如图所示,在棱长为的正方体中,是棱的中点,是侧面上的动点,且面,则在侧面上的轨迹的长度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设,,分别为、、边上的中点,
则四点共面,
且平面平面,
又面,
落在线段上,
正方体中的棱长为,

即在侧面上的轨迹的长度是.
故选.
30.(2020·黑龙江南岗?哈师大附中高三其他(文))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为上底面的中心,为正方形内部的点,且平面,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在正方体中,连结,
,面,面,
面,同理面,
又,都在面内,
面面.
平面,点在线段上,
在正三角形,到的最短距离为三角形中,底高的一半,
的最小值为,
故选:B.
31.(2020·武威第六中学高三其他(理))如图,四棱锥的底面为直角梯形,,,,为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
(Ⅱ)若平面平面,异面直线与所成角为60°,且是钝角三角形,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解析】(Ⅰ)证明:取的中点,连接,
因为为的中点,则,且,
又,且,所以,,
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Ⅱ)由题意可知,所以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与所成角,
又,为钝角三角形,所以,
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以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为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向量,,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由得,令,
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同理可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设二面角的平面角为,


故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32.(2019·浙江省春晖中学高二月考)三棱柱中,侧棱与底面垂直,,,,别是,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证:平面.
【解析】(1)连接,
因为中,为别是的中点,所以,
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
(2)因为三棱锥中,
侧棱与底面垂直,所以四边形是正方形,
所以,所以,
连接,可得全等,
所以,又是的中点,所以,
因为与相交于点,所以平面.
33.(2019·浙江衢州?高二期中)已知三棱柱,底面,,,为线段的中点.
(1)证明:平面;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解析】(1)证明:连接交于E,连接,则
,又D为AC中点,所以在中,有

又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2)以分别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则,
设平面法向量,,则,则,
设平面法向量,
,则,则

设二面角的大小为,所以,
又二面角为钝角,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34.(2019·浙江高三月考)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为线段的中点,已知,.
(1)证明:直线平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
(1)
证明:连接交于点,连接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是中点,又为线段的中点,
,又平面,平面
直线平面
(2)平面,作,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已知,
得,,,
,
设平面的法向量
,
,不妨取
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35.(2019·浙江南湖?嘉兴一中高二期中)如图,在直四棱柱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分别为线段,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四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求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大小.
【解析】
(1)连接,在中,分别为线段的中点,∴为中位线,

,而面,面,∴平面.
(2)由(1)知,故即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
∵四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四棱柱的外接球的半径,
设,则,解得,
在直四棱柱中,∵平面,平面,
∴,在中,,
∴,
∴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3讲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1、
考情分析
1.以立体几何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有关空间图形的平行关系的简单命题.
2、
知识梳理
1.平行直线
(1)平行公理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2)基本性质4(空间平行线的传递性)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定理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直线与平面平行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
直线l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则称直线l与平面α平行.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表示
符号表示
判定定理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平行于此平面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SW127.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SW127.TIF"
\
MERGEFORMAT
a?α,b?α,a∥b?a∥α
性质定理
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SW12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SW128.TIF"
\
MERGEFORMAT
a∥α,a?β,α∩β=b?a∥b
3.平面与平面平行
(1)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义
没有公共点的两个平面叫做平行平面.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表示
符号表示
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SW12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SW129.TIF"
\
MERGEFORMAT
a?α,b?α,a∩b=P,a∥β,b∥β?α∥β
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SW13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SW130.TIF"
\
MERGEFORMAT
α∥β,a?α?a∥β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SW13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SW131.TIF"
\
MERGEFORMAT
α∥β,α∩γ=a,β∩γ=b?a∥b
[微点提醒]
平行关系中的三个重要结论
(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即若a⊥α,a⊥β,则α∥β.
(2)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即若α∥β,β∥γ,则α∥γ.
(3)两个平面平行,则其中任意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3、
经典例题
考点一 与线、面平行相关命题的判定
【例1】
(1)在空间中,a,b,c是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
A.若a⊥c,b⊥c,则a∥b
B.若a?α,b?β,α⊥β,则a⊥b
C.若a∥α,b∥β,α∥β,则a∥b
D.若α∥β,a?α,则a∥β
(2)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C为所在棱的中点,则能得出平面ABC∥平面DEF的是(  )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4S5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4S58.TIF"
\
MERGEFORMAT
【答案】 (1)D (2)B
【解析】 (1)对于A,若a⊥c,b⊥c,则a与b可能平行、异面、相交,故A是假命题;
对于B,设α∩β=m,若a,b均与m平行,则a∥b,故B是假命题;
对于C,a,b可能平行、异面、相交,故C是假命题;
对于D,若α∥β,a?α,则a与β没有公共点,则a∥β,故D是真命题.
(2)在B中,如图,连接MN,PN,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4S59.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4S59.TIF"
\
MERGEFORMAT
∵A,B,C为正方体所在棱的中点,
∴AB∥MN,AC∥PN,
∵MN∥DE,PN∥EF,
∴AB∥DE,AC∥EF,
∵AB∩AC=A,DE∩EF=E,
AB,AC?平面ABC,DE,EF?平面DEF,
∴平面ABC∥平面DEF.
规律方法 1.判断与平行关系相关命题的真假,必须熟悉线、面平行关系的各个定义、定理,无论是单项选择还是含选择项的填空题,都可以从中先选出最熟悉最容易判断的选项先确定或排除,再逐步判断其余选项.
2.(1)结合题意构造或绘制图形,结合图形作出判断.
(2)特别注意定理所要求的条件是否完备,图形是否有特殊情况,通过举反例否定结论或用反证法推断命题是否正确.
考点二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箭头.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箭头.TIF"
\
MERGEFORMAT
多维探究
角度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例2-1】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PA⊥平面ABCD,E,F分别是线段AD,PB的中点,PA=AB=1.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4S6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4S61.TIF"
\
MERGEFORMAT
(1)证明:EF∥平面PDC;
(2)求点F到平面PDC的距离.
(1)证明 取PC的中点M,连接DM,MF,
∵M,F分别是PC,PB的中点,∴MF∥CB,MF=CB,
∵E为DA的中点,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DE∥CB,DE=CB,
∴MF∥DE,MF=DE,∴四边形DEFM为平行四边形,
∴EF∥DM,∵EF?平面PDC,DM?平面PDC,
∴EF∥平面PDC.
(2)解 ∵EF∥平面PDC,
∴点F到平面PDC的距离等于点E到平面PDC的距离.
∵PA⊥平面ABCD,∴PA⊥DA,在Rt△PAD中,PA=AD=1,∴DP=.
∵PA⊥平面ABCD,∴PA⊥CB,∵CB⊥AB,PA∩AB=A,∴CB⊥平面PAB,
∴CB⊥PB,则PC=,∴PD2+DC2=PC2,
∴△PDC为直角三角形,
∴S△PDC=×1×=.
连接EP,EC,易知VE-PDC=VC-PDE,设E到平面PDC的距离为h,
∵CD⊥AD,CD⊥PA,AD∩PA=A,∴CD⊥平面PAD,
则×h×=×1×××1,∴h=,
∴点F到平面PDC的距离为.
角度2 直线与平面平行性质定理的应用
【例2-2】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2,E,F分别是棱DD1,C1D1的中点.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4S62.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4S62.TIF"
\
MERGEFORMAT
(1)求三棱锥B1-A1BE的体积;
(2)试判断直线B1F与平面A1BE是否平行,如果平行,请在平面A1BE上作出与B1F平行的直线,并说明理由.
解 (1)如图所示,VB1-A1BE=VE-A1B1B=S△A1B1B·
DA=××2×2×2=.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4S63.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4S63.TIF"
\
MERGEFORMAT
(2)B1F∥平面A1BE.延长A1E交AD延长线于点H,连BH交CD于点G,则BG就是所求直线.证明如下:
因为BA1∥平面CDD1C1,平面A1BH∩平面CDD1C1=GE,所以A1B∥GE.
又A1B∥CD1,所以GE∥CD1.
又E为DD1的中点,则G为CD的中点.
故BG∥B1F,BG就是所求直线.
规律方法 1.利用判定定理判定线面平行,关键是找平面内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常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过已知直线作一平面找其交线.
2.在解决线面、面面平行的判定时,一般遵循从“低维”到“高维”的转化,即从“线线平行”到“线面平行”,再到“面面平行”;而在应用性质定理时,其顺序恰好相反.
考点三 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例3】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E,F,G,H分别是AB,AC,A1B1,A1C1的中点,求证: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V181.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V181.tif"
\
MERGEFORMAT
(1)B,C,H,G四点共面;
(2)平面EFA1∥平面BCHG.
证明 (1)∵G,H分别是A1B1,A1C1的中点,
∴GH是△A1B1C1的中位线,则GH∥B1C1.
又∵B1C1∥BC,
∴GH∥BC,∴B,C,H,G四点共面.
(2)∵E,F分别为AB,AC的中点,∴EF∥BC,
∵EF?平面BCHG,BC?平面BCHG,
∴EF∥平面BCHG.
又G,E分别为A1B1,AB的中点,A1B1綉AB,
∴A1G綉EB,
∴四边形A1EBG是平行四边形,∴A1E∥GB.
∵A1E?平面BCHG,GB?平面BCHG,
∴A1E∥平面BCHG.又∵A1E∩EF=E,
∴平面EFA1∥平面BCHG.
规律方法 1.判定面面平行的主要方法
(1)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线面垂直的性质(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2.面面平行条件的应用
(1)两平面平行,分析构造与之相交的第三个平面,交线平行.
(2)两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提醒 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两平面平行,需要说明是在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相交直线.
[方法技巧]
1.转化思想:三种平行关系之间的转化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V185.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第32讲%20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V185.tif"
\
MERGEFORMAT
其中线面平行是核心,线线平行是基础,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灵活转化.
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主要判定方法
(1)定义法;(2)判定定理;(3)面面平行的性质.
3.平面与平面平行的主要判定方法
(1)定义法;(2)判定定理;(3)推论;(4)a⊥α,a⊥β?α∥β.
4.在推证线面平行时,一定要强调直线不在平面内,否则,会出现错误.
5.面面平行的判定中易忽视“面内两条相交线”这一条件.
6.如果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易误认为这两个平面平行,实质上也可以相交.
7.运用性质定理,要遵从由“高维”到“低维”,但也要注意,转化的方向总是由题目的具体条件而定,决不可过于“模式化”.
4、
课时作业
1.(2020·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文))设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能使成立的是(

A.内有无数条直线与平行
B.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平行
C.内有无数个点到的距离相等
D.垂直于同一平面
2.(2020·江苏如皋?)已知直线是平面的斜线,过作平面,使,这样的(

A.恰能作一个
B.至多作一个
C.至少作一个
D.不存在
3.(2019·浙江台州?高二期中)正方体--,E、F分别是、的中点,P是上的动点(包括端点),过E、D、P作正方体的截面,若截面为四边形,则P的轨迹是
A.线段
B.线段
C.线段和一点
D.线段和一点C.
4.(2020·上海市进才中学高二期末)已知三条直线及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5.(2020·山东芝罘?烟台二中高一期末)下列条件中,能判断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是(

A.内有无穷多条直线都与平行
B.与同时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C.与同时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D.与同时垂直于同一个平面
6.(2019·广东越秀?执信中学高二月考)设、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则的充要条件是(

A.内有无数条直线与平行
B.、垂直于同一平面
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D.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平行
7.(2020·全国高二)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点F在棱PA上,PF=λAF,若PC∥平面BDF,则λ的值为(

A.1
B.
C.3
D.2
8.(2020·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高一期末)如图所示,在四棱锥中,分别为上的点,且平面,则(

A.
B.
C.
D.以上均有可能
9.(2017·浙江高三其他)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平面且,那么“”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2019·福建城厢?莆田一中高三月考(文))如图,在长方体中,若分别是棱的中点,则必有(

A.
B.
C.平面平面
D.平面平面
11.(2019·大连双基测试)已知直线l,m,平面α,β,γ,则下列条件能推出l∥m的是(  )
A.l?α,m?β,α∥β
B.α∥β,α∩γ=l,β∩γ=m
C.l∥α,m?α
D.l?α,α∩β=m
12.(2020·安徽安庆?高三二模(理))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P,Q分别为,的中点,现有下列结论:①;②平面;③平面;④四面体的体积等于.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2019·青海大通?高二期末(理))设,是不同的直线,,,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②;③;④.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0·河北省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期末)已知α,β,γ是两两不重合的三个平面,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15.(2020·浙江高三月考)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已知,,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6.(2020·湖北荆门?高三期末(文))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且直线,直线,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是“”的充分条件
B.“”是“”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C.“”是“”的充要条件
D.“”是“”的必要条件
17.(2020·安徽金安?六安一中高一期末(文))直线a,b为异面直线,过直线a与直线b平行的平面(

A.有一个
B.有无数多个
C.至多一个
D.不存在
18.(2020·天津北辰?高三二模),是不同的直线,,是不重合的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是异面直线,若,,,,则
19.(2020·陕西高三其他(理))已知、为不同的直线,、为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②;③;④.
其中的正确命题序号是(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20.(2020·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其他(理))在长方体中,,,分别是棱的中点,是底面内一动点,若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当三角形面积最小值时,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B.
C.
D.
21.(2020·辽宁高三其他(理))如图,在长方体中,,,,,分别为,,的中点,点在平面内,若直线平面,则线段长度的最小值是(

A.
B.
C.
D.
22.(2020·江西东湖?南昌二中高二期末(理))有下列四个条件:①,,;②,;③,,;④、是异面直线,,,.其中能保证直线//平面的条件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3.(2020·重庆高三其他(理))设,是空间中的两个平面,,是两条直线,则使得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
B.,,
C.,,,
D.,,
24.(2020·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二期末(文))如图,在正方体中,P,Q,M,N,H,R是各条棱的中点.
①直线平面;②;③P,Q,H,R四点共面;④平面.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25.(2020·新疆新区?乌鲁木齐市第70中高一期末)下列各图中,、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平面的图形的序号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6.(2020·全国高二)如图,正方体中,、分别为棱、上的点,在平面内且与平面平行的直线(

A.有一条
B.有二条
C.有无数条
D.不存在
27.(2020·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其他(理))如图,在正方体中,分别是的中点,有下列四个结论:
①与是异面直线;
②相交于一点;
③;
④平面.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28.(2019·浙江高三月考)在三棱柱中,、分别是、的中点,为该三棱柱表面上的一动点,若此三棱柱恰好有5条棱与平面平行,则动点的轨迹为除去、两点的(
).
A.线段
B.三角形,且其所在平面平行于平面
C.梯形,且其所在平面平行于平面
D.平行四边形,且其所在平面平行于平面
29.(2019·浙江南湖?嘉兴一中高二期中)如图所示,在棱长为的正方体中,是棱的中点,是侧面上的动点,且面,则在侧面上的轨迹的长度是  
A.
B.
C.
D.
30.(2020·黑龙江南岗?哈师大附中高三其他(文))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为上底面的中心,为正方形内部的点,且平面,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31.(2020·武威第六中学高三其他(理))如图,四棱锥的底面为直角梯形,,,,为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
(Ⅱ)若平面平面,异面直线与所成角为60°,且是钝角三角形,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32.(2019·浙江省春晖中学高二月考)三棱柱中,侧棱与底面垂直,,,,别是,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证:平面.
33.(2019·浙江衢州?高二期中)已知三棱柱,底面,,,为线段的中点.
(1)证明:平面;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34.(2019·浙江高三月考)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为线段的中点,已知,.
(1)证明:直线平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35.(2019·浙江南湖?嘉兴一中高二期中)如图,在直四棱柱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分别为线段,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四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求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大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