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讲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8讲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21 17:35:5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8讲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
考情分析
1.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2.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3.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2、
知识梳理
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两条直线平行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其斜率分别为k1,k2,则有l1∥l2?k1=k2.特别地,当直线l1,l2的斜率都不存在时,l1与l2平行.
(2)两条直线垂直
如果两条直线l1,l2斜率都存在,设为k1,k2,则l1⊥l2?k1·k2=-1,当一条直线斜率为零,另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两条直线垂直.
2.两直线相交
直线l1:A1x+B1y+C1=0和l2:A2x+B2y+C2=0的公共点的坐标与方程组的解一一对应.
相交?方程组有唯一解,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
平行?方程组无解;
重合?方程组有无数个解.
3.距离公式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平面上任意两点P1(x1,y1),P2(x2,y2)间的距离公式为|P1P2|=.
特别地,原点O(0,0)与任一点P(x,y)的距离|OP|=.
(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平面上任意一点P0(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d=.
(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一般地,两条平行直线l1:Ax+By+C1=0,l2:Ax+By+C2=0间的距离d=.
[微点提醒]
1.两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
直线l1:A1x+B1y+C1=0与直线l2:A2x+B2y+C2=0平行的充要条件是A1B2-A2B1=0且B1C2-B2C1≠0(或A1C2-A2C1≠0).
2.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
直线l1:A1x+B1y+C1=0与直线l2:A2x+B2y+C2=0垂直的充要条件是A1A2+B1B2=0.
3.在运用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d=时,一定要注意将两方程中x,y的系数分别化为相同的形式.
3、
经典例题
考点一 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例1】
(1)直线l1:mx-2y+1=0,l2:x-(m-1)y-1=0,则“m=2”是“l1∥l2”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已知三条直线2x-3y+1=0,4x+3y+5=0,mx-y-1=0不能构成三角形,则实数m的取值集合为(  )
A.
B.
C.
D.
【答案】 (1)C (2)D
【解析】 (1)由l1∥l2得-m(m-1)=1×(-2),得m=2或m=-1,经验证,当m=-1时,直线l1与l2重合,舍去,所以“m=2”是“l1∥l2”的充要条件.
(2)由题意得直线mx-y-1=0与2x-3y+1=0,4x+3y+5=0平行,或者直线mx-y-1=0过2x-3y+1=0与4x+3y+5=0的交点.当直线mx-y-1=0与2x-3y+1=0,4x+3y+5=0分别平行时,m=或-;当直线mx-y-1=0过2x-3y+1=0与4x+3y+5=0的交点时,m=-.所以实数m的取值集合为.
规律方法 1.当含参数的直线方程为一般式时,若要表示出直线的斜率,不仅要考虑到斜率存在的一般情况,也要考虑到斜率不存在的特殊情况,同时还要注意x,y的系数不能同时为零这一隐含条件.
2.在判断两直线的平行、垂直时,也可直接利用直线方程的系数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考点二 两直线的交点与距离问题
【例2】
(1)(一题多解)求经过直线l1:3x+2y-1=0和l2:5x+2y+1=0的交点,且垂直于直线l3:3x-5y+6=0的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
(2)已知点P(4,a)到直线4x-3y-1=0的距离不大于3,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3)(2019·厦门模拟)若两平行直线3x-2y-1=0,6x+ay+c=0之间的距离为,则c的值是________.
【答案】 (1)5x+3y-1=0 (2)[0,10] (3)2或-6
【解析】 (1)法一 先解方程组
得l1,l2的交点坐标为(-1,2),
再由l3的斜率求出l的斜率为-,
于是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求出l:
y-2=-(x+1),即5x+3y-1=0.
法二 由于l⊥l3,故l是直线系5x+3y+C=0中的一条,而l过l1,l2的交点
(-1,2),
故5×(-1)+3×2+C=0,由此求出C=-1,
故l的方程为5x+3y-1=0.
法三 由于l过l1,l2的交点,故l是直线系3x+2y-1+λ(5x+2y+1)=0中的一条,
将其整理,得(3+5λ)x+(2+2λ)y+(-1+λ)=0.
其斜率-=-,解得λ=,
代入直线系方程即得l的方程为5x+3y-1=0.
(2)由题意得,点P到直线的距离为=.
又≤3,即|15-3a|≤15,解之得0≤a≤10,
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0,10].
(3)依题意知,=≠,解得a=-4,c≠-2,即直线6x+ay+c=0可化为3x-2y+=0,又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所以=,解得c=2或-6.
规律方法 1.求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的方法
求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先解方程组求出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再结合其他条件写出直线方程.
2.利用距离公式应注意:(1)点P(x0,y0)到直线x=a的距离d=|x0-a|,到直线y=b的距离d=|y0-b|;(2)应用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要把两直线方程中x,y的系数分别化为相等.
考点三 对称问题 多维探究
角度1 对称问题的求解
【例3-1】
若点(a,b)关于直线y=2x的对称点在x轴上,则a,b满足的条件为(  )
A.4a+3b=0
B.3a+4b=0
C.2a+3b=0
D.3a+2b=0
【答案】 A
【解析】 设点(a,b)关于直线y=2x的对称点为(t,0),则有解得4a+3b=0.
角度2 对称问题的应用
【例3-2】
(一题多解)光线沿直线l1:x-2y+5=0射入,遇直线l:3x-2y+7=0后反射,求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
解 法一 由得
∴反射点M的坐标为(-1,2).
又取直线x-2y+5=0上一点P(-5,0),设P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P′(x0,y0),
由PP′⊥l可知,kPP′=-=.
而PP′的中点Q的坐标为,又Q点在l上,
∴3·-2·+7=0.
由得
根据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可得所求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9x-2y+33=0.
法二 设直线x-2y+5=0上任意一点P(x0,y0)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P′(x,y),则=-,
又PP′的中点Q在l上,∴3×-2×+7=0,由
可得P点的横、纵坐标分别为
x0=,y0=,
代入方程x-2y+5=0中,化简得29x-2y+33=0,
∴所求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29x-2y+33=0.
规律方法 1.解决点关于直线对称问题要把握两点,点M与点N关于直线l对称,则线段MN的中点在直线l上,且直线l与直线MN垂直.
2.如果直线或点关于点成中心对称问题,则只需运用中点公式就可解决问题.
3.若直线l1,l2关于直线l对称,则有如下性质:(1)若直线l1与l2相交,则交点在直线l上;(2)若点B在直线l1上,则其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在直线l2上.
[方法技巧]
1.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要考虑平行、垂直和重合.对于斜率都存在且不重合的两条直线l1,l2,l1∥l2?k1=k2;l1⊥l2?k1·k2=-1.若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那么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一定要特别注意.
2.对称问题一般是将线与线的对称转化为点与点的对称.利用坐标转移法解决问题.
3.在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首先应分析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若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可根据判定定理判断,若直线无斜率,要单独考虑.
4.点到直线、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的使用条件
(1)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应先化直线方程为一般式.
(2)求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时,应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式且x,y的系数对应相等.
4、
课时作业
1.(2020·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高一期末)过点(-1,3)且平行于直线x-2y+3=0的直线方程为(  )
A.2x+y-1=0
B.x-2y+7=0
C.x-2y-5=0
D.2x+y-5=0
2.(2020·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一开学考试)直线与直线之间的距离是(

A.
B.
C.
D.
3.(2020·安徽蚌山?蚌埠二中高二开学考试(文))已知直线,直线,若,则实数的值为(  )
A.±4
B.-4
C.4
D.±2
4.(2016·河南南阳?高二月考(理))设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则(

A.
B.
C.
D.
5.(2017·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一期中)若直线过点,
,则直线和(

A.平行
B.相交但不垂直
C.垂直
D.相交于点
6.(2019·皇姑?辽宁实验中学高二期中)已知点P,Q分别在直线与直线上,且,点,,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
7.(2020·湖南张家界?高一期末)直线与直线平行,则它们的距离为(

A.
B.
C.
D.
8.(2020·广东高一期末)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直线,则与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重合
C.相交但不垂直
D.垂直
9.(2020·广东高二期末)设,则“a=1”是“直线ax+y-1=0与直线x+ay+1=0平行”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2020·浙江高三其他)已知直线,,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1.(2020·西夏?宁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期末)若直线与直线垂直,则实数的值是(

A.
B.
C.
D.
12.(2020·河南濮阳?高二期末(文))若曲线的一条切线与直线垂直,则直线的方程为(

A.
B.
C.
D.
13.(2020·全国高二单元测试)过点(1,-3)且平行于直线x+2y-3=0的直线方程为(  )
A.
B.
C.
D.
14.(2020·江苏淮安?高一期末)已知直线和直线平行,则实数m的值为(

A.
B.1
C.2
D.3
15.(2020·云南高一期末)过点且垂直于直线的直线方程为(

A.
B.
C.
D.
16.(2020·黑龙江南岗?哈师大附中高二月考)已知直线,其中,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7.(2020·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期中(文))过点A(3,3)且垂直于直线的直线方程为
A.
B.
C.
D.
18.(2020·洮南市第一中学高一月考)直线与互相垂直,则的值是(
).
A.-0.25
B.1
C.-1
D.1或-1
19.(2020·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一期末)过点(1,0)且与直线x-2y-2=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A.x-2y-1=0
B.x-2y+1=0
C.2x+y-2=0
D.x+2y-1=0
20.(2020·湖北高一期末)若a,b为正实数,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则的最大值为(

A.
B.
C.
D.
21.(多选题)(2020·江苏启东?高一期末)已知直线l:,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a=-1时,直线l与直线x+y=0垂直
B.若直线l与直线x-y=0平行,则a=0
C.直线l过定点(0,1)
D.当a=0时,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
22.(多选题)(2020·江苏徐州?高一期末)已知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m=-1或m=3
B.若,则m=3
C.若,则
D.若,则
23.(多选题)(2020·江苏启东中学高一期中)已知,,,,且直线AB与CD平行,则m的值为(

A.
B.0
C.1
D.2
24.(多选题)(2020·江苏海陵?泰州中学高一月考)若直线:,与直线:互相平行,则的值可能为(

A.
B.1
C.3
D.0
25.(2020·巴楚县第一中学高一期末)已知直线经过两条直线:和:的交点,直线:;
(1)若,求的直线方程;
(2)若,求的直线方程.
26.(2019·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高二月考(文))已知两条直线:,为何值时,与:
(1)垂直;
(2)平行
27.(2019·江苏昆山?高二期中)已知直线.
(Ⅰ)若,求实数的值;
(Ⅱ)当时,求直线与之间的距离.
28.(2019·浙江拱墅?杭州四中高二期末)求两条垂直的直线和的交点坐标.
求平行于直线,且与它的距离为的直线方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8讲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
考情分析
1.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2.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3.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2、
知识梳理
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两条直线平行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其斜率分别为k1,k2,则有l1∥l2?k1=k2.特别地,当直线l1,l2的斜率都不存在时,l1与l2平行.
(2)两条直线垂直
如果两条直线l1,l2斜率都存在,设为k1,k2,则l1⊥l2?k1·k2=-1,当一条直线斜率为零,另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两条直线垂直.
2.两直线相交
直线l1:A1x+B1y+C1=0和l2:A2x+B2y+C2=0的公共点的坐标与方程组的解一一对应.
相交?方程组有唯一解,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
平行?方程组无解;
重合?方程组有无数个解.
3.距离公式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平面上任意两点P1(x1,y1),P2(x2,y2)间的距离公式为|P1P2|=.
特别地,原点O(0,0)与任一点P(x,y)的距离|OP|=.
(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平面上任意一点P0(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d=.
(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一般地,两条平行直线l1:Ax+By+C1=0,l2:Ax+By+C2=0间的距离d=.
[微点提醒]
1.两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
直线l1:A1x+B1y+C1=0与直线l2:A2x+B2y+C2=0平行的充要条件是A1B2-A2B1=0且B1C2-B2C1≠0(或A1C2-A2C1≠0).
2.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
直线l1:A1x+B1y+C1=0与直线l2:A2x+B2y+C2=0垂直的充要条件是A1A2+B1B2=0.
3.在运用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d=时,一定要注意将两方程中x,y的系数分别化为相同的形式.
3、
经典例题
考点一 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例1】
(1)直线l1:mx-2y+1=0,l2:x-(m-1)y-1=0,则“m=2”是“l1∥l2”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已知三条直线2x-3y+1=0,4x+3y+5=0,mx-y-1=0不能构成三角形,则实数m的取值集合为(  )
A.
B.
C.
D.
【答案】 (1)C (2)D
【解析】 (1)由l1∥l2得-m(m-1)=1×(-2),得m=2或m=-1,经验证,当m=-1时,直线l1与l2重合,舍去,所以“m=2”是“l1∥l2”的充要条件.
(2)由题意得直线mx-y-1=0与2x-3y+1=0,4x+3y+5=0平行,或者直线mx-y-1=0过2x-3y+1=0与4x+3y+5=0的交点.当直线mx-y-1=0与2x-3y+1=0,4x+3y+5=0分别平行时,m=或-;当直线mx-y-1=0过2x-3y+1=0与4x+3y+5=0的交点时,m=-.所以实数m的取值集合为.
规律方法 1.当含参数的直线方程为一般式时,若要表示出直线的斜率,不仅要考虑到斜率存在的一般情况,也要考虑到斜率不存在的特殊情况,同时还要注意x,y的系数不能同时为零这一隐含条件.
2.在判断两直线的平行、垂直时,也可直接利用直线方程的系数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考点二 两直线的交点与距离问题
【例2】
(1)(一题多解)求经过直线l1:3x+2y-1=0和l2:5x+2y+1=0的交点,且垂直于直线l3:3x-5y+6=0的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
(2)已知点P(4,a)到直线4x-3y-1=0的距离不大于3,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3)(2019·厦门模拟)若两平行直线3x-2y-1=0,6x+ay+c=0之间的距离为,则c的值是________.
【答案】 (1)5x+3y-1=0 (2)[0,10] (3)2或-6
【解析】 (1)法一 先解方程组
得l1,l2的交点坐标为(-1,2),
再由l3的斜率求出l的斜率为-,
于是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求出l:
y-2=-(x+1),即5x+3y-1=0.
法二 由于l⊥l3,故l是直线系5x+3y+C=0中的一条,而l过l1,l2的交点
(-1,2),
故5×(-1)+3×2+C=0,由此求出C=-1,
故l的方程为5x+3y-1=0.
法三 由于l过l1,l2的交点,故l是直线系3x+2y-1+λ(5x+2y+1)=0中的一条,
将其整理,得(3+5λ)x+(2+2λ)y+(-1+λ)=0.
其斜率-=-,解得λ=,
代入直线系方程即得l的方程为5x+3y-1=0.
(2)由题意得,点P到直线的距离为=.
又≤3,即|15-3a|≤15,解之得0≤a≤10,
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0,10].
(3)依题意知,=≠,解得a=-4,c≠-2,即直线6x+ay+c=0可化为3x-2y+=0,又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所以=,解得c=2或-6.
规律方法 1.求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的方法
求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先解方程组求出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再结合其他条件写出直线方程.
2.利用距离公式应注意:(1)点P(x0,y0)到直线x=a的距离d=|x0-a|,到直线y=b的距离d=|y0-b|;(2)应用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要把两直线方程中x,y的系数分别化为相等.
考点三 对称问题 多维探究
角度1 对称问题的求解
【例3-1】
若点(a,b)关于直线y=2x的对称点在x轴上,则a,b满足的条件为(  )
A.4a+3b=0
B.3a+4b=0
C.2a+3b=0
D.3a+2b=0
【答案】 A
【解析】 设点(a,b)关于直线y=2x的对称点为(t,0),则有解得4a+3b=0.
角度2 对称问题的应用
【例3-2】
(一题多解)光线沿直线l1:x-2y+5=0射入,遇直线l:3x-2y+7=0后反射,求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
解 法一 由得
∴反射点M的坐标为(-1,2).
又取直线x-2y+5=0上一点P(-5,0),设P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P′(x0,y0),
由PP′⊥l可知,kPP′=-=.
而PP′的中点Q的坐标为,又Q点在l上,
∴3·-2·+7=0.
由得
根据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可得所求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9x-2y+33=0.
法二 设直线x-2y+5=0上任意一点P(x0,y0)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P′(x,y),则=-,
又PP′的中点Q在l上,∴3×-2×+7=0,由
可得P点的横、纵坐标分别为
x0=,y0=,
代入方程x-2y+5=0中,化简得29x-2y+33=0,
∴所求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29x-2y+33=0.
规律方法 1.解决点关于直线对称问题要把握两点,点M与点N关于直线l对称,则线段MN的中点在直线l上,且直线l与直线MN垂直.
2.如果直线或点关于点成中心对称问题,则只需运用中点公式就可解决问题.
3.若直线l1,l2关于直线l对称,则有如下性质:(1)若直线l1与l2相交,则交点在直线l上;(2)若点B在直线l1上,则其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在直线l2上.
[方法技巧]
1.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要考虑平行、垂直和重合.对于斜率都存在且不重合的两条直线l1,l2,l1∥l2?k1=k2;l1⊥l2?k1·k2=-1.若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那么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一定要特别注意.
2.对称问题一般是将线与线的对称转化为点与点的对称.利用坐标转移法解决问题.
3.在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首先应分析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若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可根据判定定理判断,若直线无斜率,要单独考虑.
4.点到直线、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的使用条件
(1)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应先化直线方程为一般式.
(2)求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时,应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式且x,y的系数对应相等.
4、
课时作业
1.(2020·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高一期末)过点(-1,3)且平行于直线x-2y+3=0的直线方程为(  )
A.2x+y-1=0
B.x-2y+7=0
C.x-2y-5=0
D.2x+y-5=0
【答案】B
【解析】设直线方程式是:x-2y+c=0
因为直线过点(-1,3)
所以-1-6+c=0,解得c=7
故所求直线方程是:x-2y+7=0
2.(2020·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一开学考试)直线与直线之间的距离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直线不同时为0与直线不同时为0,之间的距离,
∴直线与直线之间的距离.
3.(2020·安徽蚌山?蚌埠二中高二开学考试(文))已知直线,直线,若,则实数的值为(  )
A.±4
B.-4
C.4
D.±2
【答案】B
【解析】∵直线l1:ax+2y-1=0,直线l2:8x+ay+2-a=0,且l1∥l2
∴,且

4.(2016·河南南阳?高二月考(理))设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则(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己知,时,,所以,解得.故选D.
5.(2017·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一期中)若直线过点,
,则直线和(

A.平行
B.相交但不垂直
C.垂直
D.相交于点
【答案】C
【解析】直线过点,
直线的斜率为,的斜率为,直线与互相垂直,故选C
6.(2019·皇姑?辽宁实验中学高二期中)已知点P,Q分别在直线与直线上,且,点,,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因为,故,
,故,所以,
又,所以,故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因为,当且仅当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
的最小值为,选B.
7.(2020·湖南张家界?高一期末)直线与直线平行,则它们的距离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直线,即,与直线平行,
,根据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公式
得.
8.(2020·广东高一期末)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直线,则与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重合
C.相交但不垂直
D.垂直
【答案】D
【解析】由题知:,,,.
因为,所以.
9.(2020·广东高二期末)设,则“a=1”是“直线ax+y-1=0与直线x+ay+1=0平行”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若直线ax+y-1=0与直线x+ay+1=0平行,则,且
解得
10.(2020·浙江高三其他)已知直线,,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若,则,解得或.当时,直线的方程为,直线的方程为,两直线重合,所以,所以“”是“”的充要条件.
易错警示:很多考生根据求出或后,直接得出结论,而忽略排除两直线重合的情况,从而错选A.
11.(2020·西夏?宁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期末)若直线与直线垂直,则实数的值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与垂直得:,解得
,故选A.
12.(2020·河南濮阳?高二期末(文))若曲线的一条切线与直线垂直,则直线的方程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设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为l,
因为切线与直线垂直,所以,
所以,则,切线l的方程为:即.
13.(2020·全国高二单元测试)过点(1,-3)且平行于直线x+2y-3=0的直线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设所求直线方程为x+2y+c=0,
∵直线过点(1,–3),代入x+2y+c=0可得1–6+c=0,
解得c=5,
∴所求直线方程为x+2y+5=0,
14.(2020·江苏淮安?高一期末)已知直线和直线平行,则实数m的值为(

A.
B.1
C.2
D.3
【答案】C
【解析】因为直线和直线平行,
所以,解得.
15.(2020·云南高一期末)过点且垂直于直线的直线方程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因为所求直线垂直于直线,又直线的斜率为,
所以所求直线的斜率,
所以直线方程为,即.
16.(2020·黑龙江南岗?哈师大附中高二月考)已知直线,其中,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直线的充要条件是

.故选A.
17.(2020·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期中(文))过点A(3,3)且垂直于直线的直线方程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过点A(3,3)且垂直于直线的直线斜率为,代入过的点得到.
18.(2020·洮南市第一中学高一月考)直线与互相垂直,则的值是(
).
A.-0.25
B.1
C.-1
D.1或-1
【答案】D
【解析】当时,,此时,,显然两直线垂直,
当时,此时,,显然两直线不垂直,
当且时,因为,所以,解得:,
综上可知:或.
19.(2020·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一期末)过点(1,0)且与直线x-2y-2=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A.x-2y-1=0
B.x-2y+1=0
C.2x+y-2=0
D.x+2y-1=0
【答案】A
【解析】设与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将点代入直线方程可得,解得.
则所求直线方程为.故A正确.
20.(2020·湖北高一期末)若a,b为正实数,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则的最大值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由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
所以

又a、b为正实数,所以
即,当且仅当a,b时取“=”;
所以的最大值为.
21.(多选题)(2020·江苏启东?高一期末)已知直线l:,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a=-1时,直线l与直线x+y=0垂直
B.若直线l与直线x-y=0平行,则a=0
C.直线l过定点(0,1)
D.当a=0时,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
【答案】AC
【解析】对于A项,当a=-1时,直线l的方程为,显然与x+y=0垂直,所以正确;
对于B项,若直线l与直线x-y=0平行,可知,
解得或,所以不正确;
对于C项,当时,有,所以直线过定点,所以正确;
对于D项,当a=0时,直线l的方程为,
在两轴上的截距分别是,所以不正确;
22.(2020·江苏徐州?高一期末)已知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m=-1或m=3
B.若,则m=3
C.若,则
D.若,则
【答案】BD
【解析】直线,则,解得或,但时,两直线方程分别为,即,两直线重合,只有时两直线平行,A错,B正确;
,则,,C错,D正确.
23.(2020·江苏启东中学高一期中)已知,,,,且直线AB与CD平行,则m的值为(

A.
B.0
C.1
D.2
【答案】BC
【解析】当时,,,,,直线轴,直线轴,所以直线AB与CD平行.
当时,.
24.(2020·江苏海陵?泰州中学高一月考)若直线:,与直线:互相平行,则的值可能为(

A.
B.1
C.3
D.0
【答案】AC
【解析】由已知,,因为∥,所以直线的斜率存在,故,且,
由,得,即,解得或.
25.(2020·巴楚县第一中学高一期末)已知直线经过两条直线:和:的交点,直线:;
(1)若,求的直线方程;
(2)若,求的直线方程.
【解析】(1)由,得,
∴与的交点为.
设与直线平行的直线为,
则,∴.
∴所求直线方程为.
(2)设与直线垂直的直线为,
则,解得.
∴所求直线方程为.
26.(2019·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高二月考(文))已知两条直线:,为何值时,与:
(1)垂直;
(2)平行
【解析】当时,,此时与不平行也不垂直,
当时,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
(1)由得,所以
(2)由得,即,所以或,
当时,此时与重合,不符,舍去;
当时,,此时,符合
综上所述,.
27.(2019·江苏昆山?高二期中)已知直线.
(Ⅰ)若,求实数的值;
(Ⅱ)当时,求直线与之间的距离.
【解析】(Ⅰ)∵,且,
∴,
解得.
(Ⅱ)∵,且,
∴且,解得,
∴,即
∴直线间的距离为.
28.(2019·浙江拱墅?杭州四中高二期末)求两条垂直的直线和的交点坐标.
求平行于直线,且与它的距离为的直线方程.
【解析】两条垂直的直线和,

解得,
两条垂直的直线:和,
由,解得,
故直线和的交点坐标.
设平行于直线,且与它的距离为的直线方程为,
则,解得,或,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