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0讲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
考情分析
1.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2.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2、
知识梳理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圆C:(x-a)2+(y-b)2=r2,直线l:Ax+By+C=0,圆心C(a,b)到直线l的距离为d,由
消去y(或x),得到关于x(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其判别式为Δ.
方法位置关系
几何法
代数法
相交
dΔ>0
相切
d=r
Δ=0
相离
d>r
Δ<0
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R,r,R>r,圆心距为d,则两圆的位置关系可用下表来表示:
位置关系
相离
外切
相交
内切
内含
几何特征
d>R+r
d=R+r
R-r<d<R+r
d=R-r
d<R-r
代数特征
无实数解
一组实数解
两组实数解
一组实数解
无实数解
公切线条数
4
3
2
1
0
[微点提醒]
1.关注一个直角三角形
当直线与圆相交时,由弦心距(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弦长的一半及半径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2.圆的切线方程常用结论
(1)过圆x2+y2=r2上一点P(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0x+y0y=r2.
(2)过圆(x-a)2+(y-b)2=r2上一点P(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
(3)过圆x2+y2=r2外一点M(x0,y0)作圆的两条切线,则两切点所在直线方程为x0x+y0y=r2.
3、
经典例题
考点一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例1】
(1)已知点M(a,b)在圆O:x2+y2=1外,则直线ax+by=1与圆O的位置关系是( )
A.相切
B.相交
C.相离
D.不确定
(2)已知⊙O:x2+y2=1,点A(0,-2),B(a,2),从点A观察点B,要使视线不被⊙O挡住,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2)∪(2,+∞)
B.(-∞,-)∪(,+∞)
C.(-∞,-)∪(,+∞)
D.(-,)
【答案】 (1)B (2)B
【解析】 (1)因为M(a,b)在圆O:x2+y2=1外,所以a2+b2>1,而圆心O到直线ax+by=1的距离d==<1,故直线与圆O相交.
(2)易知点B在直线y=2上,过点A(0,-2)作圆的切线.
设切线的斜率为k,则切线方程为y=kx-2,
即kx-y-2=0.
由d==1,得k=±.
∴切线方程为y=±x-2,和直线y=2的交点坐标分别为(-,2),(,2).
故要使视线不被⊙O挡住,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规律方法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常见方法
(1)几何法:利用d与r的关系.
(2)代数法:联立方程之后利用Δ判断.
(3)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法:若直线恒过定点且定点在圆内,可判断直线与圆相交.
上述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几何法,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法适用于动直线问题.
考点二 圆的切线、弦长问题 多维探究
角度1 圆的弦长问题
【例2-1】
直线y=x+1与圆x2+y2+2y-3=0交于A,B两点,则|AB|=________.
【答案】2
【解析】 由题意知圆的方程为x2+(y+1)2=4,所以圆心坐标为(0,-1),半径为2,则圆心到直线y=x+1的距离d==,所以|AB|=2=2.
角度2 圆的切线问题
【例2-2】
过点P(1,-2)作圆C:(x-1)2+y2=1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
A.y=-
B.y=-
C.y=-
D.y=-
【答案】B
【解析】 圆(x-1)2+y2=1的圆心为C(1,0),半径为1,以|PC|==2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1)2+(y+1)2=1,
将两圆的方程相减得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y+1=0,即y=-.
角度3 与弦长有关的最值和范围问题
【例2-3】
直线x+y+2=0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点P在圆(x-2)2+y2=2上,则△ABP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
A.[2,6]
B.[4,8]
C.[,3]
D.[2,3]
【答案】 A
【解析】 圆心(2,0)到直线的距离d==2,所以点P到直线的距离d1∈[,3].根据直线的方程可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0,-2),所以|AB|=2,所以△ABP的面积S=|AB|d1=d1.因为d1∈[,3],所以S∈[2,6],即△ABP面积的取值范围是[2,6].
规律方法 1.弦长的两种求法
(1)代数方法:将直线和圆的方程联立方程组,消元后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在判别式Δ>0的前提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根据弦长公式求弦长.
(2)几何方法:若弦心距为d,圆的半径长为r,则弦长l=2.
2.过圆外一点(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的求法:当斜率存在时,设为k,则切线方程为y-y0=k(x-x0),即kx-y+y0-kx0=0,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可得出切线方程;当斜率不存在时,要加以验证.
考点三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例3】
已知两圆x2+y2-2x-6y-1=0,x2+y2-10x-12y+m=0.
(1)m取何值时两圆外切?
(2)m取何值时两圆内切?
(3)当m=45时,求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和公共弦的长.
【解析】 因为两圆的标准方程分别为(x-1)2+(y-3)2=11,
(x-5)2+(y-6)2=61-m,
所以两圆的圆心分别为(1,3),(5,6),半径分别为,,
(1)当两圆外切时,由=+,得m=25+10.
(2)当两圆内切时,因为定圆半径小于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5,所以-=5,解得m=25-10.
(3)由(x2+y2-2x-6y-1)-(x2+y2-10x-12y+45)=0,得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4x+3y-23=0.
故两圆的公共弦的长为
2=2.
规律方法 1.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时常用几何法,即利用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一般不采用代数法.
2.若两圆相交,则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可由两圆的方程作差消去x2,y2项得到.
[方法技巧]
1.解决有关弦长问题的两种方法:
(1)几何法,直线被圆截得的半弦长,弦心距d和圆的半径r构成直角三角形,即r2=()2+d2;
(2)代数法,联立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消元转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得弦长|AB|=|x1-x2|=或|AB|=|y1-y2|=.
2.求过一点的圆的切线方程时,首先要判断此点是否在圆上,然后设出切线方程.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形.
3.求圆的弦长问题,注意应用圆的性质解题,即用圆心与弦中点连线与弦垂直的性质,可以用勾股定理或斜率之积为-1列方程来简化运算.
4.过圆上一点作圆的切线有且只有一条;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有且只有两条,若仅求得一条,除了考虑运算过程是否正确外,还要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以防漏解.
4、
课时作业
1.斜率为1的直线l被圆x2+y2=4x截得的弦长为4,则l的方程为(
)
A.y=x﹣3
B.y=x+3
C.y=x﹣2
D.y=x+2
【答案】C
【解析】由题设知圆心的坐标为(2,0),半径r=2,又弦长为4=2r,
所以直线l过圆心(2,0),且斜率为1,
∴直线l的方程为y=x﹣2.
2.已知圆与圆,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
)
A.内切
B.外切
C.相交
D.外离
【答案】B
【解析】因为圆的圆心为,半径为;
圆的圆心为,半径为,
因此圆心距为,
所以两圆外切.
3.圆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圆关于直线对称,
所以圆心(1,1)在直线上,得.
4.圆心为的圆,在直线x﹣y﹣1=0上截得的弦长为,那么,这个圆的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圆心到直线x﹣y﹣1=0的距离
弦长为,设圆半径为r,
则故r=2
则圆的标准方程为
5.圆M:x2+y2+4x=0与圆N:(x+6)2+(y﹣3)2=9的位置关系是( )
A.内切
B.相交
C.外切
D.相离
【答案】C
【解析】圆的标准方程为,圆心为,半径为,圆的圆心为,半径为,
,两圆外切.
6.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
)
A.1
B.
C.
D.
【答案】C
【解析】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所求弦长为.
7.已知圆C1:x2+y2+2x﹣4y+4=0,圆C2:x2+y2﹣4x+4y﹣1=0,则圆C1与圆C2(
)
A.相交
B.外切
C.内切
D.外离
【答案】D
【解析】,圆心,半径,,圆心,半径,
所以两圆心的距离,所以圆C1与圆C2外离.
8.直线y=x﹣1与圆x2+y2=1的位置关系为(
)
A.相切
B.相离
C.直线过圆心
D.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答案】D
【解析】圆x2+y2=1的圆心坐标为,半径为1,
因为圆心到直线y=x﹣1的距离为:,
所以直线y=x﹣1与圆x2+y2=1相交,
因为,所以直线y=x﹣1与圆x2+y2=1的位置关系为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9.若圆心坐标为的圆被直线截得的弦长为,则这个圆的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得这个设圆的方程为:
圆心到弦的距离为.
因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半径、半弦长满足勾股定理.
所以.
所以圆的方程为:
10.“点在圆内”是“直线与圆相离”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若点在圆内,则
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则直线与圆相离
反之
直线与圆相离,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即,则点在圆内
所以“点在圆内”是“直线与圆相离”的充分必要条件
11.若过点(2,1)的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于圆上的点在第一象限,若圆心不在第一象限,
则圆与至少与一条坐标轴相交,不合乎题意,所以圆心必在第一象限,
设圆心的坐标为,则圆的半径为,
圆的标准方程为.
由题意可得,
可得,解得或,
所以圆心的坐标为或,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均为;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均为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均为;
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12.若圆与圆外切,则(
)
A.9
B.19
C.21
D.﹣11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圆的圆心为,半径为,圆的半径为,半径为,则
,解得.
13.若直线与圆相切,则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不确定
【答案】A
【解析】圆的方程可化为,故圆心为,半径.由于直线:和圆相切,所以,结合解得,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圆的圆心为,半径为,到直线的距离为,所以直线与圆相交.
14.圆与圆的公共弦长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x2+y2=50与x2+y2-12x-6y+40=0作差,得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x+y-15=0,圆x2+y2=50的圆心(0,0)到2x+y-15=0的距离,
因此,公共弦长为.选C
15.若M(x0,y0)为圆x2+y2=r2(r>0)上一点,则直线x0x+y0y=r2与该圆的位置关系为( )
A.相切
B.相交
C.相离
D.相切或相交
【答案】A
【解析】因为M(x0,y0)为圆x2+y2=r2(r>0)上一点,所以
因此圆心O到直线x0x+y0y=r2距离为,即直线x0x+y0y=r2与该圆相切,选A.
16.一动圆与两圆x2+y2=1和x2+y2﹣8x+12=0都外切,则动圆圆心轨迹为(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的一支
D.抛物线
【答案】C
【解析】设动圆圆心,半径为,圆x2+y2=1的圆心为,半径为,
圆x2+y2﹣8x+12=0,得,则圆心,半径为,
根据圆与圆相切,则,,两式相减得,
根据定义可得动圆圆心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
17.已知圆:与直线相切,则圆与直线相交所得弦长为(
)
A.1
B.
C.2
D.
【答案】D
【解析】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
因为圆:与直线相切,
所以,
解得或,
因为,
所以,
所以,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
所以圆与直线相交所得弦长为,
18.圆与圆的公切线有几条(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答案】C
【解析】圆,圆心
,,
圆
,圆心,,
圆心距
,两圆外切,有3条公切线.
故选:C.
19.(多选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是轴和轴上的动点,若以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相切,下列选项中,圆面积的可以是(
)
A.
B.
C.
D.
【答案】ACD
【解析】
因为为直径,,(其中为坐标原点),
所以点在圆上,
由向直线作垂线,垂足为,
则当恰为圆与直线的切点时,圆的半径最小,
此时圆的直径为点到直线的距离,
此时圆的半径为,
所以圆面积的最小值为.
又,故B错误;
,故ACD正确.
20.(多选题)直线与圆相交于M,N两点,若,则k的取值可以是(
)
A.
B.
C.0
D.1
【答案】BC
【解析】圆的圆心为,半径为2,
由可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又直线方程可化为,所以,解得,
所以k的取值可以是、0.
21.已知圆x2+y2=4,直线y=x﹣b,当b为何值时,
(1)圆与直线没有公共点;
(2)圆与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3)圆与直线有两个公共点.
【解析】解:由圆的方程x2+y2=4可得,该圆的圆心O(0,0),半径r=2,
圆心到直线y=x﹣b的距离为d.
(1)当d>r,即,即b或b时,直线与圆相离,无公共点;
(2)当d=r,即,即b时,直线与圆相切,有一个公共点;
(3)当d<r,即,即b<2时,直线与圆相交,有两个公共点.
22.已知圆C:(x+2)2+y2=5,直线l:mx﹣y+1+2m=0,m∈R.
(1)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直线与圆交于两点,求弦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解析】(1)直线:,也即,
故直线恒过定点,
又,故点在圆内,
此时直线一定与圆相交.
(2)设点,
当直线斜率存在时,,
又,,
即,
化简可得:;
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显然中点的坐标为也满足上述方程.
故点的轨迹方程为:.
23.已知圆与圆.
(1)求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2)求过两圆的交点且圆心在直线上的圆的方程.
【解析】(1)过圆与圆交点的直线,即为两圆公共弦的直线.
所以过A、B两点的直线方程.
5分
(2)设所求圆的方程为.
6分
则圆心坐标为8分
∵圆心在直线上
∴将圆心坐标代入直线方程,得9分
解得.
11分
∴所求圆的方程为.
12分
24.已知圆和直线.
(1)证明:不论为何实数,直线都与圆相交于两点;
(2)求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最小时直线的方程;
(3)已知点P()在圆C上,求的最大值.
【解析】解:(1)因为
所以令解得
所以直线过定点.
而,即点在圆内部.
所以直线与恒交于两点.
(2).过圆心与点的直线的方程为,
被圆截得的弦长最小时,直线必与直线垂直,
所以直线的斜率,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
(3)因为,表示圆上的点到的距离的平方,
因为圆心到原点的距离
所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0讲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
考情分析
1.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2.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2、
知识梳理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圆C:(x-a)2+(y-b)2=r2,直线l:Ax+By+C=0,圆心C(a,b)到直线l的距离为d,由
消去y(或x),得到关于x(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其判别式为Δ.
方法位置关系
几何法
代数法
相交
dΔ>0
相切
d=r
Δ=0
相离
d>r
Δ<0
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R,r,R>r,圆心距为d,则两圆的位置关系可用下表来表示:
位置关系
相离
外切
相交
内切
内含
几何特征
d>R+r
d=R+r
R-r<d<R+r
d=R-r
d<R-r
代数特征
无实数解
一组实数解
两组实数解
一组实数解
无实数解
公切线条数
4
3
2
1
0
[微点提醒]
1.关注一个直角三角形
当直线与圆相交时,由弦心距(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弦长的一半及半径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2.圆的切线方程常用结论
(1)过圆x2+y2=r2上一点P(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0x+y0y=r2.
(2)过圆(x-a)2+(y-b)2=r2上一点P(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
(3)过圆x2+y2=r2外一点M(x0,y0)作圆的两条切线,则两切点所在直线方程为x0x+y0y=r2.
3、
经典例题
考点一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例1】
(1)已知点M(a,b)在圆O:x2+y2=1外,则直线ax+by=1与圆O的位置关系是( )
A.相切
B.相交
C.相离
D.不确定
(2)已知⊙O:x2+y2=1,点A(0,-2),B(a,2),从点A观察点B,要使视线不被⊙O挡住,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2)∪(2,+∞)
B.(-∞,-)∪(,+∞)
C.(-∞,-)∪(,+∞)
D.(-,)
【答案】 (1)B (2)B
【解析】 (1)因为M(a,b)在圆O:x2+y2=1外,所以a2+b2>1,而圆心O到直线ax+by=1的距离d==<1,故直线与圆O相交.
(2)易知点B在直线y=2上,过点A(0,-2)作圆的切线.
设切线的斜率为k,则切线方程为y=kx-2,
即kx-y-2=0.
由d==1,得k=±.
∴切线方程为y=±x-2,和直线y=2的交点坐标分别为(-,2),(,2).
故要使视线不被⊙O挡住,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规律方法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常见方法
(1)几何法:利用d与r的关系.
(2)代数法:联立方程之后利用Δ判断.
(3)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法:若直线恒过定点且定点在圆内,可判断直线与圆相交.
上述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几何法,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法适用于动直线问题.
考点二 圆的切线、弦长问题 多维探究
角度1 圆的弦长问题
【例2-1】
直线y=x+1与圆x2+y2+2y-3=0交于A,B两点,则|AB|=________.
【答案】2
【解析】 由题意知圆的方程为x2+(y+1)2=4,所以圆心坐标为(0,-1),半径为2,则圆心到直线y=x+1的距离d==,所以|AB|=2=2.
角度2 圆的切线问题
【例2-2】
过点P(1,-2)作圆C:(x-1)2+y2=1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
A.y=-
B.y=-
C.y=-
D.y=-
【答案】B
【解析】 圆(x-1)2+y2=1的圆心为C(1,0),半径为1,以|PC|==2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1)2+(y+1)2=1,
将两圆的方程相减得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y+1=0,即y=-.
角度3 与弦长有关的最值和范围问题
【例2-3】
直线x+y+2=0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点P在圆(x-2)2+y2=2上,则△ABP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
A.[2,6]
B.[4,8]
C.[,3]
D.[2,3]
【答案】 A
【解析】 圆心(2,0)到直线的距离d==2,所以点P到直线的距离d1∈[,3].根据直线的方程可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0,-2),所以|AB|=2,所以△ABP的面积S=|AB|d1=d1.因为d1∈[,3],所以S∈[2,6],即△ABP面积的取值范围是[2,6].
规律方法 1.弦长的两种求法
(1)代数方法:将直线和圆的方程联立方程组,消元后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在判别式Δ>0的前提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根据弦长公式求弦长.
(2)几何方法:若弦心距为d,圆的半径长为r,则弦长l=2.
2.过圆外一点(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的求法:当斜率存在时,设为k,则切线方程为y-y0=k(x-x0),即kx-y+y0-kx0=0,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可得出切线方程;当斜率不存在时,要加以验证.
考点三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例3】
已知两圆x2+y2-2x-6y-1=0,x2+y2-10x-12y+m=0.
(1)m取何值时两圆外切?
(2)m取何值时两圆内切?
(3)当m=45时,求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和公共弦的长.
【解析】 因为两圆的标准方程分别为(x-1)2+(y-3)2=11,
(x-5)2+(y-6)2=61-m,
所以两圆的圆心分别为(1,3),(5,6),半径分别为,,
(1)当两圆外切时,由=+,得m=25+10.
(2)当两圆内切时,因为定圆半径小于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5,所以-=5,解得m=25-10.
(3)由(x2+y2-2x-6y-1)-(x2+y2-10x-12y+45)=0,得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4x+3y-23=0.
故两圆的公共弦的长为
2=2.
规律方法 1.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时常用几何法,即利用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一般不采用代数法.
2.若两圆相交,则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可由两圆的方程作差消去x2,y2项得到.
[方法技巧]
1.解决有关弦长问题的两种方法:
(1)几何法,直线被圆截得的半弦长,弦心距d和圆的半径r构成直角三角形,即r2=()2+d2;
(2)代数法,联立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消元转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得弦长|AB|=|x1-x2|=或|AB|=|y1-y2|=.
2.求过一点的圆的切线方程时,首先要判断此点是否在圆上,然后设出切线方程.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形.
3.求圆的弦长问题,注意应用圆的性质解题,即用圆心与弦中点连线与弦垂直的性质,可以用勾股定理或斜率之积为-1列方程来简化运算.
4.过圆上一点作圆的切线有且只有一条;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有且只有两条,若仅求得一条,除了考虑运算过程是否正确外,还要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以防漏解.
4、
课时作业
1.斜率为1的直线l被圆x2+y2=4x截得的弦长为4,则l的方程为(
)
A.y=x﹣3
B.y=x+3
C.y=x﹣2
D.y=x+2
2.已知圆与圆,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
)
A.内切
B.外切
C.相交
D.外离
3.圆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值是(
)
A.
B.
C.
D.
4.圆心为的圆,在直线x﹣y﹣1=0上截得的弦长为,那么,这个圆的方程为(
)
A.
B.
C.
D.
5.圆M:x2+y2+4x=0与圆N:(x+6)2+(y﹣3)2=9的位置关系是( )
A.内切
B.相交
C.外切
D.相离
6.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
)
A.1
B.
C.
D.
7.已知圆C1:x2+y2+2x﹣4y+4=0,圆C2:x2+y2﹣4x+4y﹣1=0,则圆C1与圆C2(
)
A.相交
B.外切
C.内切
D.外离
8.直线y=x﹣1与圆x2+y2=1的位置关系为(
)
A.相切
B.相离
C.直线过圆心
D.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9.若圆心坐标为的圆被直线截得的弦长为,则这个圆的方程是(
)
A.
B.
C.
D.
10.“点在圆内”是“直线与圆相离”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1.若过点(2,1)的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
A.
B.
C.
D.
12.若圆与圆外切,则(
)
A.9
B.19
C.21
D.﹣11
13.若直线与圆相切,则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不确定
14.圆与圆的公共弦长为(
)
A.
B.
C.
D.
15.若M(x0,y0)为圆x2+y2=r2(r>0)上一点,则直线x0x+y0y=r2与该圆的位置关系为( )
A.相切
B.相交
C.相离
D.相切或相交
16.一动圆与两圆x2+y2=1和x2+y2﹣8x+12=0都外切,则动圆圆心轨迹为(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的一支
D.抛物线
17.已知圆:与直线相切,则圆与直线相交所得弦长为(
)
A.1
B.
C.2
D.
18.圆与圆的公切线有几条(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19.(多选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是轴和轴上的动点,若以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相切,下列选项中,圆面积的可以是(
)
A.
B.
C.
D.
20.(多选题)直线与圆相交于M,N两点,若,则k的取值可以是(
)
A.
B.
C.0
D.1
21.已知圆x2+y2=4,直线y=x﹣b,当b为何值时,
(1)圆与直线没有公共点;
(2)圆与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3)圆与直线有两个公共点.
22.已知圆C:(x+2)2+y2=5,直线l:mx﹣y+1+2m=0,m∈R.
(1)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直线与圆交于两点,求弦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23.已知圆与圆.
(1)求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2)求过两圆的交点且圆心在直线上的圆的方程.
24.已知圆和直线.
(1)证明:不论为何实数,直线都与圆相交于两点;
(2)求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最小时直线的方程;
(3)已知点P()在圆C上,求的最大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