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讲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0讲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专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21 17:53:5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0讲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
考情分析
1.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2.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2、
知识梳理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圆C:(x-a)2+(y-b)2=r2,直线l:Ax+By+C=0,圆心C(a,b)到直线l的距离为d,由
消去y(或x),得到关于x(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其判别式为Δ.
方法位置关系
几何法
代数法
相交
dΔ>0
相切
d=r
Δ=0
相离
d>r
Δ<0
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R,r,R>r,圆心距为d,则两圆的位置关系可用下表来表示:
位置关系
相离
外切
相交
内切
内含
几何特征
d>R+r
d=R+r
R-r<d<R+r
d=R-r
d<R-r
代数特征
无实数解
一组实数解
两组实数解
一组实数解
无实数解
公切线条数
4
3
2
1
0
[微点提醒]
1.关注一个直角三角形
当直线与圆相交时,由弦心距(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弦长的一半及半径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2.圆的切线方程常用结论
(1)过圆x2+y2=r2上一点P(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0x+y0y=r2.
(2)过圆(x-a)2+(y-b)2=r2上一点P(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
(3)过圆x2+y2=r2外一点M(x0,y0)作圆的两条切线,则两切点所在直线方程为x0x+y0y=r2.
3、
经典例题
考点一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例1】
(1)已知点M(a,b)在圆O:x2+y2=1外,则直线ax+by=1与圆O的位置关系是(  )
A.相切
B.相交
C.相离
D.不确定
(2)已知⊙O:x2+y2=1,点A(0,-2),B(a,2),从点A观察点B,要使视线不被⊙O挡住,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2)∪(2,+∞)
B.(-∞,-)∪(,+∞)
C.(-∞,-)∪(,+∞)
D.(-,)
【答案】  (1)B (2)B
【解析】  (1)因为M(a,b)在圆O:x2+y2=1外,所以a2+b2>1,而圆心O到直线ax+by=1的距离d==<1,故直线与圆O相交.
(2)易知点B在直线y=2上,过点A(0,-2)作圆的切线.
设切线的斜率为k,则切线方程为y=kx-2,
即kx-y-2=0.
由d==1,得k=±.
∴切线方程为y=±x-2,和直线y=2的交点坐标分别为(-,2),(,2).
故要使视线不被⊙O挡住,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规律方法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常见方法
(1)几何法:利用d与r的关系.
(2)代数法:联立方程之后利用Δ判断.
(3)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法:若直线恒过定点且定点在圆内,可判断直线与圆相交.
上述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几何法,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法适用于动直线问题.
考点二 圆的切线、弦长问题 多维探究
角度1 圆的弦长问题
【例2-1】
直线y=x+1与圆x2+y2+2y-3=0交于A,B两点,则|AB|=________.
【答案】2
【解析】  由题意知圆的方程为x2+(y+1)2=4,所以圆心坐标为(0,-1),半径为2,则圆心到直线y=x+1的距离d==,所以|AB|=2=2.
角度2 圆的切线问题
【例2-2】
过点P(1,-2)作圆C:(x-1)2+y2=1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
A.y=-
B.y=-
C.y=-
D.y=-
【答案】B
【解析】 圆(x-1)2+y2=1的圆心为C(1,0),半径为1,以|PC|==2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1)2+(y+1)2=1,
将两圆的方程相减得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y+1=0,即y=-.
角度3 与弦长有关的最值和范围问题
【例2-3】
直线x+y+2=0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点P在圆(x-2)2+y2=2上,则△ABP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
A.[2,6]
B.[4,8]
C.[,3]
D.[2,3]
【答案】 A
【解析】 圆心(2,0)到直线的距离d==2,所以点P到直线的距离d1∈[,3].根据直线的方程可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0,-2),所以|AB|=2,所以△ABP的面积S=|AB|d1=d1.因为d1∈[,3],所以S∈[2,6],即△ABP面积的取值范围是[2,6].
规律方法 1.弦长的两种求法
(1)代数方法:将直线和圆的方程联立方程组,消元后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在判别式Δ>0的前提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根据弦长公式求弦长.
(2)几何方法:若弦心距为d,圆的半径长为r,则弦长l=2.
2.过圆外一点(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的求法:当斜率存在时,设为k,则切线方程为y-y0=k(x-x0),即kx-y+y0-kx0=0,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可得出切线方程;当斜率不存在时,要加以验证.
考点三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例3】
已知两圆x2+y2-2x-6y-1=0,x2+y2-10x-12y+m=0.
(1)m取何值时两圆外切?
(2)m取何值时两圆内切?
(3)当m=45时,求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和公共弦的长.
【解析】 因为两圆的标准方程分别为(x-1)2+(y-3)2=11,
(x-5)2+(y-6)2=61-m,
所以两圆的圆心分别为(1,3),(5,6),半径分别为,,
(1)当两圆外切时,由=+,得m=25+10.
(2)当两圆内切时,因为定圆半径小于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5,所以-=5,解得m=25-10.
(3)由(x2+y2-2x-6y-1)-(x2+y2-10x-12y+45)=0,得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4x+3y-23=0.
故两圆的公共弦的长为
2=2.
规律方法 1.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时常用几何法,即利用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一般不采用代数法.
2.若两圆相交,则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可由两圆的方程作差消去x2,y2项得到.
[方法技巧]
1.解决有关弦长问题的两种方法:
(1)几何法,直线被圆截得的半弦长,弦心距d和圆的半径r构成直角三角形,即r2=()2+d2;
(2)代数法,联立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消元转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得弦长|AB|=|x1-x2|=或|AB|=|y1-y2|=.
2.求过一点的圆的切线方程时,首先要判断此点是否在圆上,然后设出切线方程.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形.
3.求圆的弦长问题,注意应用圆的性质解题,即用圆心与弦中点连线与弦垂直的性质,可以用勾股定理或斜率之积为-1列方程来简化运算.
4.过圆上一点作圆的切线有且只有一条;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有且只有两条,若仅求得一条,除了考虑运算过程是否正确外,还要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以防漏解.
4、
课时作业
1.斜率为1的直线l被圆x2+y2=4x截得的弦长为4,则l的方程为(

A.y=x﹣3
B.y=x+3
C.y=x﹣2
D.y=x+2
【答案】C
【解析】由题设知圆心的坐标为(2,0),半径r=2,又弦长为4=2r,
所以直线l过圆心(2,0),且斜率为1,
∴直线l的方程为y=x﹣2.
2.已知圆与圆,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

A.内切
B.外切
C.相交
D.外离
【答案】B
【解析】因为圆的圆心为,半径为;
圆的圆心为,半径为,
因此圆心距为,
所以两圆外切.
3.圆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值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圆关于直线对称,
所以圆心(1,1)在直线上,得.
4.圆心为的圆,在直线x﹣y﹣1=0上截得的弦长为,那么,这个圆的方程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圆心到直线x﹣y﹣1=0的距离
弦长为,设圆半径为r,
则故r=2
则圆的标准方程为
5.圆M:x2+y2+4x=0与圆N:(x+6)2+(y﹣3)2=9的位置关系是(  )
A.内切
B.相交
C.外切
D.相离
【答案】C
【解析】圆的标准方程为,圆心为,半径为,圆的圆心为,半径为,
,两圆外切.
6.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

A.1
B.
C.
D.
【答案】C
【解析】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所求弦长为.
7.已知圆C1:x2+y2+2x﹣4y+4=0,圆C2:x2+y2﹣4x+4y﹣1=0,则圆C1与圆C2(

A.相交
B.外切
C.内切
D.外离
【答案】D
【解析】,圆心,半径,,圆心,半径,
所以两圆心的距离,所以圆C1与圆C2外离.
8.直线y=x﹣1与圆x2+y2=1的位置关系为(

A.相切
B.相离
C.直线过圆心
D.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答案】D
【解析】圆x2+y2=1的圆心坐标为,半径为1,
因为圆心到直线y=x﹣1的距离为:,
所以直线y=x﹣1与圆x2+y2=1相交,
因为,所以直线y=x﹣1与圆x2+y2=1的位置关系为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9.若圆心坐标为的圆被直线截得的弦长为,则这个圆的方程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得这个设圆的方程为:
圆心到弦的距离为.
因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半径、半弦长满足勾股定理.
所以.
所以圆的方程为:
10.“点在圆内”是“直线与圆相离”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若点在圆内,则
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则直线与圆相离
反之
直线与圆相离,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即,则点在圆内
所以“点在圆内”是“直线与圆相离”的充分必要条件
11.若过点(2,1)的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于圆上的点在第一象限,若圆心不在第一象限,
则圆与至少与一条坐标轴相交,不合乎题意,所以圆心必在第一象限,
设圆心的坐标为,则圆的半径为,
圆的标准方程为.
由题意可得,
可得,解得或,
所以圆心的坐标为或,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均为;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均为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均为;
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12.若圆与圆外切,则(

A.9
B.19
C.21
D.﹣11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圆的圆心为,半径为,圆的半径为,半径为,则
,解得.
13.若直线与圆相切,则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不确定
【答案】A
【解析】圆的方程可化为,故圆心为,半径.由于直线:和圆相切,所以,结合解得,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圆的圆心为,半径为,到直线的距离为,所以直线与圆相交.
14.圆与圆的公共弦长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x2+y2=50与x2+y2-12x-6y+40=0作差,得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x+y-15=0,圆x2+y2=50的圆心(0,0)到2x+y-15=0的距离,
因此,公共弦长为.选C
15.若M(x0,y0)为圆x2+y2=r2(r>0)上一点,则直线x0x+y0y=r2与该圆的位置关系为(  )
A.相切
B.相交
C.相离
D.相切或相交
【答案】A
【解析】因为M(x0,y0)为圆x2+y2=r2(r>0)上一点,所以
因此圆心O到直线x0x+y0y=r2距离为,即直线x0x+y0y=r2与该圆相切,选A.
16.一动圆与两圆x2+y2=1和x2+y2﹣8x+12=0都外切,则动圆圆心轨迹为(

A.圆
B.椭圆
C.双曲线的一支
D.抛物线
【答案】C
【解析】设动圆圆心,半径为,圆x2+y2=1的圆心为,半径为,
圆x2+y2﹣8x+12=0,得,则圆心,半径为,
根据圆与圆相切,则,,两式相减得,
根据定义可得动圆圆心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
17.已知圆:与直线相切,则圆与直线相交所得弦长为(

A.1
B.
C.2
D.
【答案】D
【解析】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因为圆:与直线相切,
所以,
解得或,
因为,
所以,
所以,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所以圆与直线相交所得弦长为,
18.圆与圆的公切线有几条(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答案】C
【解析】圆,圆心
,,

,圆心,,
圆心距
,两圆外切,有3条公切线.
故选:C.
19.(多选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是轴和轴上的动点,若以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相切,下列选项中,圆面积的可以是(

A.
B.
C.
D.
【答案】ACD
【解析】
因为为直径,,(其中为坐标原点),
所以点在圆上,
由向直线作垂线,垂足为,
则当恰为圆与直线的切点时,圆的半径最小,
此时圆的直径为点到直线的距离,
此时圆的半径为,
所以圆面积的最小值为.
又,故B错误;
,故ACD正确.
20.(多选题)直线与圆相交于M,N两点,若,则k的取值可以是(

A.
B.
C.0
D.1
【答案】BC
【解析】圆的圆心为,半径为2,
由可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又直线方程可化为,所以,解得,
所以k的取值可以是、0.
21.已知圆x2+y2=4,直线y=x﹣b,当b为何值时,
(1)圆与直线没有公共点;
(2)圆与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3)圆与直线有两个公共点.
【解析】解:由圆的方程x2+y2=4可得,该圆的圆心O(0,0),半径r=2,
圆心到直线y=x﹣b的距离为d.
(1)当d>r,即,即b或b时,直线与圆相离,无公共点;
(2)当d=r,即,即b时,直线与圆相切,有一个公共点;
(3)当d<r,即,即b<2时,直线与圆相交,有两个公共点.
22.已知圆C:(x+2)2+y2=5,直线l:mx﹣y+1+2m=0,m∈R.
(1)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直线与圆交于两点,求弦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解析】(1)直线:,也即,
故直线恒过定点,
又,故点在圆内,
此时直线一定与圆相交.
(2)设点,
当直线斜率存在时,,
又,,
即,
化简可得:;
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显然中点的坐标为也满足上述方程.
故点的轨迹方程为:.
23.已知圆与圆.
(1)求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2)求过两圆的交点且圆心在直线上的圆的方程.
【解析】(1)过圆与圆交点的直线,即为两圆公共弦的直线.
所以过A、B两点的直线方程.
5分
(2)设所求圆的方程为.
6分
则圆心坐标为8分
∵圆心在直线上
∴将圆心坐标代入直线方程,得9分
解得.
11分
∴所求圆的方程为.
12分
24.已知圆和直线.
(1)证明:不论为何实数,直线都与圆相交于两点;
(2)求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最小时直线的方程;
(3)已知点P()在圆C上,求的最大值.
【解析】解:(1)因为
所以令解得
所以直线过定点.
而,即点在圆内部.
所以直线与恒交于两点.
(2).过圆心与点的直线的方程为,
被圆截得的弦长最小时,直线必与直线垂直,
所以直线的斜率,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
(3)因为,表示圆上的点到的距离的平方,
因为圆心到原点的距离
所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0讲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
考情分析
1.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2.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2、
知识梳理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圆C:(x-a)2+(y-b)2=r2,直线l:Ax+By+C=0,圆心C(a,b)到直线l的距离为d,由
消去y(或x),得到关于x(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其判别式为Δ.
方法位置关系
几何法
代数法
相交
dΔ>0
相切
d=r
Δ=0
相离
d>r
Δ<0
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两个圆的半径分别为R,r,R>r,圆心距为d,则两圆的位置关系可用下表来表示:
位置关系
相离
外切
相交
内切
内含
几何特征
d>R+r
d=R+r
R-r<d<R+r
d=R-r
d<R-r
代数特征
无实数解
一组实数解
两组实数解
一组实数解
无实数解
公切线条数
4
3
2
1
0
[微点提醒]
1.关注一个直角三角形
当直线与圆相交时,由弦心距(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弦长的一半及半径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2.圆的切线方程常用结论
(1)过圆x2+y2=r2上一点P(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0x+y0y=r2.
(2)过圆(x-a)2+(y-b)2=r2上一点P(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
(3)过圆x2+y2=r2外一点M(x0,y0)作圆的两条切线,则两切点所在直线方程为x0x+y0y=r2.
3、
经典例题
考点一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例1】
(1)已知点M(a,b)在圆O:x2+y2=1外,则直线ax+by=1与圆O的位置关系是(  )
A.相切
B.相交
C.相离
D.不确定
(2)已知⊙O:x2+y2=1,点A(0,-2),B(a,2),从点A观察点B,要使视线不被⊙O挡住,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2)∪(2,+∞)
B.(-∞,-)∪(,+∞)
C.(-∞,-)∪(,+∞)
D.(-,)
【答案】  (1)B (2)B
【解析】  (1)因为M(a,b)在圆O:x2+y2=1外,所以a2+b2>1,而圆心O到直线ax+by=1的距离d==<1,故直线与圆O相交.
(2)易知点B在直线y=2上,过点A(0,-2)作圆的切线.
设切线的斜率为k,则切线方程为y=kx-2,
即kx-y-2=0.
由d==1,得k=±.
∴切线方程为y=±x-2,和直线y=2的交点坐标分别为(-,2),(,2).
故要使视线不被⊙O挡住,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规律方法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常见方法
(1)几何法:利用d与r的关系.
(2)代数法:联立方程之后利用Δ判断.
(3)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法:若直线恒过定点且定点在圆内,可判断直线与圆相交.
上述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几何法,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法适用于动直线问题.
考点二 圆的切线、弦长问题 多维探究
角度1 圆的弦长问题
【例2-1】
直线y=x+1与圆x2+y2+2y-3=0交于A,B两点,则|AB|=________.
【答案】2
【解析】  由题意知圆的方程为x2+(y+1)2=4,所以圆心坐标为(0,-1),半径为2,则圆心到直线y=x+1的距离d==,所以|AB|=2=2.
角度2 圆的切线问题
【例2-2】
过点P(1,-2)作圆C:(x-1)2+y2=1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
A.y=-
B.y=-
C.y=-
D.y=-
【答案】B
【解析】 圆(x-1)2+y2=1的圆心为C(1,0),半径为1,以|PC|==2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1)2+(y+1)2=1,
将两圆的方程相减得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2y+1=0,即y=-.
角度3 与弦长有关的最值和范围问题
【例2-3】
直线x+y+2=0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点P在圆(x-2)2+y2=2上,则△ABP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
A.[2,6]
B.[4,8]
C.[,3]
D.[2,3]
【答案】 A
【解析】 圆心(2,0)到直线的距离d==2,所以点P到直线的距离d1∈[,3].根据直线的方程可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0,-2),所以|AB|=2,所以△ABP的面积S=|AB|d1=d1.因为d1∈[,3],所以S∈[2,6],即△ABP面积的取值范围是[2,6].
规律方法 1.弦长的两种求法
(1)代数方法:将直线和圆的方程联立方程组,消元后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在判别式Δ>0的前提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根据弦长公式求弦长.
(2)几何方法:若弦心距为d,圆的半径长为r,则弦长l=2.
2.过圆外一点(x0,y0)的圆的切线方程的求法:当斜率存在时,设为k,则切线方程为y-y0=k(x-x0),即kx-y+y0-kx0=0,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可得出切线方程;当斜率不存在时,要加以验证.
考点三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例3】
已知两圆x2+y2-2x-6y-1=0,x2+y2-10x-12y+m=0.
(1)m取何值时两圆外切?
(2)m取何值时两圆内切?
(3)当m=45时,求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和公共弦的长.
【解析】 因为两圆的标准方程分别为(x-1)2+(y-3)2=11,
(x-5)2+(y-6)2=61-m,
所以两圆的圆心分别为(1,3),(5,6),半径分别为,,
(1)当两圆外切时,由=+,得m=25+10.
(2)当两圆内切时,因为定圆半径小于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5,所以-=5,解得m=25-10.
(3)由(x2+y2-2x-6y-1)-(x2+y2-10x-12y+45)=0,得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4x+3y-23=0.
故两圆的公共弦的长为
2=2.
规律方法 1.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时常用几何法,即利用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一般不采用代数法.
2.若两圆相交,则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可由两圆的方程作差消去x2,y2项得到.
[方法技巧]
1.解决有关弦长问题的两种方法:
(1)几何法,直线被圆截得的半弦长,弦心距d和圆的半径r构成直角三角形,即r2=()2+d2;
(2)代数法,联立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消元转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得弦长|AB|=|x1-x2|=或|AB|=|y1-y2|=.
2.求过一点的圆的切线方程时,首先要判断此点是否在圆上,然后设出切线方程.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形.
3.求圆的弦长问题,注意应用圆的性质解题,即用圆心与弦中点连线与弦垂直的性质,可以用勾股定理或斜率之积为-1列方程来简化运算.
4.过圆上一点作圆的切线有且只有一条;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有且只有两条,若仅求得一条,除了考虑运算过程是否正确外,还要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以防漏解.
4、
课时作业
1.斜率为1的直线l被圆x2+y2=4x截得的弦长为4,则l的方程为(

A.y=x﹣3
B.y=x+3
C.y=x﹣2
D.y=x+2
2.已知圆与圆,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

A.内切
B.外切
C.相交
D.外离
3.圆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值是(

A.
B.
C.
D.
4.圆心为的圆,在直线x﹣y﹣1=0上截得的弦长为,那么,这个圆的方程为(

A.
B.
C.
D.
5.圆M:x2+y2+4x=0与圆N:(x+6)2+(y﹣3)2=9的位置关系是(  )
A.内切
B.相交
C.外切
D.相离
6.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

A.1
B.
C.
D.
7.已知圆C1:x2+y2+2x﹣4y+4=0,圆C2:x2+y2﹣4x+4y﹣1=0,则圆C1与圆C2(

A.相交
B.外切
C.内切
D.外离
8.直线y=x﹣1与圆x2+y2=1的位置关系为(

A.相切
B.相离
C.直线过圆心
D.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9.若圆心坐标为的圆被直线截得的弦长为,则这个圆的方程是(

A.
B.
C.
D.
10.“点在圆内”是“直线与圆相离”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1.若过点(2,1)的圆与两坐标轴都相切,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A.
B.
C.
D.
12.若圆与圆外切,则(

A.9
B.19
C.21
D.﹣11
13.若直线与圆相切,则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不确定
14.圆与圆的公共弦长为(

A.
B.
C.
D.
15.若M(x0,y0)为圆x2+y2=r2(r>0)上一点,则直线x0x+y0y=r2与该圆的位置关系为(  )
A.相切
B.相交
C.相离
D.相切或相交
16.一动圆与两圆x2+y2=1和x2+y2﹣8x+12=0都外切,则动圆圆心轨迹为(

A.圆
B.椭圆
C.双曲线的一支
D.抛物线
17.已知圆:与直线相切,则圆与直线相交所得弦长为(

A.1
B.
C.2
D.
18.圆与圆的公切线有几条(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19.(多选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是轴和轴上的动点,若以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相切,下列选项中,圆面积的可以是(

A.
B.
C.
D.
20.(多选题)直线与圆相交于M,N两点,若,则k的取值可以是(

A.
B.
C.0
D.1
21.已知圆x2+y2=4,直线y=x﹣b,当b为何值时,
(1)圆与直线没有公共点;
(2)圆与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3)圆与直线有两个公共点.
22.已知圆C:(x+2)2+y2=5,直线l:mx﹣y+1+2m=0,m∈R.
(1)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直线与圆交于两点,求弦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23.已知圆与圆.
(1)求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2)求过两圆的交点且圆心在直线上的圆的方程.
24.已知圆和直线.
(1)证明:不论为何实数,直线都与圆相交于两点;
(2)求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最小时直线的方程;
(3)已知点P()在圆C上,求的最大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