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07 08:5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有关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固体中微粒之间没有空隙
B.离子不能转变成原子
C.原子的全部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
D.原子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东风型液体洲际弹道导弹是我国研制的第一代洲际地地战略导弹,导弹采用可常温贮存的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作推进剂。有关偏二甲肼说法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由12个原子构成
B.偏二甲肼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
C.偏二甲肼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偏二甲肼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经煮沸后可直接饮用
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
C.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之前一定要验纯
D.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
4.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将气体压缩到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隙,且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大
B.液态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运动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5.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2
B.Cu
C.CO
D.CO2
6.关于化合价的认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B.在单质分子里,元素化合价为0
C.一种元素在同种物质中,不能有不同的化合价
D.在化合物里,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
7.下列符号不属于酸根的是(  )
A.OH-
B.CO32-
C.NO3-
D.SO42-
8.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中的大写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A.氯、钡、钙
B.汞、镁、银
C.金、银、铝
D.氮、钠、锰
9.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实
解释
A
花香四溢
分子不断运动
B
H2O2能杀菌消毒而H2O则不能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C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少
分子之间有空隙
A.A
B.B
C.C
D.D
1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的元素的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总数目不变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12.纳米材料TiO2在光催化作用下,能将甲醛、苯等有害物质降解成CO2和H2O,提高了室内空气的质量.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
A.+2
B.+4
C.﹣2
D.﹣4
13.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C.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
14.缉毒犬经过训练通过气味找到毒品,这是因为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的不断运动
C.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分子间有间隙
15.钪(K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下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钪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1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X
=
10
D.钪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二、填空题
16.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是人类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宝贵的自然资源。
(1)从组成观点认识空气:
图1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①写出红磷燃烧时的主要现象是_____,符号表达式为_____.
②根据上图2、图3数据,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原因是_____。
③最终测得结果记录如下:P=0.79P0,P′=P0,根据此数据,你认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最佳药品是_____(填“红磷”或“木炭”)。反思此实验的探究过程,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_____(答一条)。
(2)用微粒观点认识空气:
①如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则“
”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填名称).
②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中能表示空气的微观模型是_____(填标号)。
(3)从环保视角认识空气:现在雾霾的产生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直接的关联,下列可能导致雾霾产生的有_____(填序号)。
A
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
B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和水泥厂建设,促进城镇化建设
C
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工作或学习
17.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________,而原子_______再分,可见分子由__________构成。
18.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化合物的是__。
19.填写下表: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并选择合适的编号给物质分类:
物质类别:A.混合物
B.金属单质
C.非金属单质
D.化合物
E.金属氧化物
序号
物质名称
化学式
物质类别(填写编号)
(1)
冰水
_______
________
(2)
_______
Al
______
(3)
硫酸钠
_______
_____
20.填表(其中类别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名称
硝酸
_______
纯碱
_______
水银
化学式
_______
FeO
_______
(NH4)SO4
_______
类别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三、推断题
21.A、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白色固体;B是一种黑色固体,在①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暗红色固体,在D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F;G是一种银白色固体,在D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H。试推断: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或符号:
A
_________
B
________
D
________
F
_______
(2)写出D
+
G

H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里注明反应基本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同学在学习中构建了“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
(1)依次写出图中
A、B、C
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各一个:_____、_____、_____。
(2)亚硝酸钠(NaNO2)能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钠、氮气和水,实验室常利用该反应制
取氮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NO2
是空气污染物,会引起酸雨
B
NaNO2
是一种工业用盐,不能用于烹调
C
KNO3
是一种复合肥
D
鉴别
KNO3

NH4C1,可加熟石灰进行研磨,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NH4C1
四、实验题
23.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基本实验,请按要求网答下列问题:
(1)
A实验中铁丝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内放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C实验是探究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主要比较的是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所含_____的多少。
24.用浓氨水和浓盐酸做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如图所示,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
(1)已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由此判断物质甲是______。
(2)该实验利用了甲、乙的共同物理性质是______;白色烟环的化学式是____。
(3)在形成白色烟环之前,乙会形成白雾,试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这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______。
五、计算题
25.苯甲酸钠(C7H5O2Na)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请计算:
(1)苯甲酸钠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有
个原子;
(2)C7H5O2Na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3)14.4g苯甲酸钠中含有钠元素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B
6.C
7.A
8.C
9.D
10.C
11.B
12.B
13.B
14.B
15.D
16.产生大量白烟
P+O2P2O5
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红磷
生成物的状态(合理均可)
氮分子
C
AB
17.原子
不能
原子
18.BCE
D
19.H2O
D

B
Na2SO4
D
20.氧化物

HNO3
Na2CO3
Hg

氧化物


单质
21.氯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或P+O2P2O5)
化合
22.N2
HNO3
NH3·H2O
NaNO2+NH4Cl===NaCl+N2↑+2H2O
ABCD
23.火星四溅,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防止高温溅落物使瓶底炸裂
酚酞溶液变红
氧气
24.浓氨水
挥发性
形成白雾是物理变化,是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溶于水蒸气形成的;形成白烟是化学变化,参加反应的氯化氢分子与氨气分子发生改变,重新组成了新的固态物质氯化铵
25.(1)四,15;(2)21:8;(3)2.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