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数学二轮课件+学案:精讲19 高考中的创新应用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届新高考数学二轮课件+学案:精讲19 高考中的创新应用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28 09:39:27

文档简介

 高考中的创新应用题
命题点1 与高等数学巧接轨
[高考题型全通关]
1.[极限思想]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提出的割圆术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其体现的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中“…”虽然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x,这可以通过方程=x确定出x=2,类似地,不难得到1+=(  )
A.     
B.
C.
D.
C [依题意得1+=x(x>0),解得x=或x=(舍去),
所以1+=,故选C.]
2.[多选][特征函数]若对于定义在R上的函数f
(x),其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且存在常数λ(λ∈R)使得f
(x+λ)+λf
(x)=0对任意的实数x都成立,则称f
(x)是“λ~特征函数”.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f
(x)=0是常数函数中唯一的“λ~特征函数”
B.f
(x)=2x+1不是“λ~特征函数”
C.“~特征函数”至少有一个零点
D.f
(x)=ex是“λ~特征函数”
BCD [对于A,设f
(x)=C,C为常数,当λ=-1时,f
(x+λ)+λf
(x)=0恒成立,所以函数f
(x)=C是“λ~特征函数”,所以f
(x)=0不是常数函数中唯一的“λ~特征函数”,所以A不正确.
对于B,函数f
(x)=2x+1,则f
(x+λ)+λf
(x)=2(x+λ)+1+λ(2x+1)=0,即2(λ+1)x=-3λ-1,
当λ=-1时,f
(x+λ)+λf
(x)=-2≠0,
当λ≠-1时,方程2(λ+1)x=-3λ-1有唯一的解,
所以不存在常数λ(λ∈R)使得f
(x+λ)+λf
(x)=0对任意的实数x都成立,
所以函数f
(x)=2x+1不是“λ~特征函数”,所以B正确.
对于C,当λ=时,令x=0,可得f
+f
(0)=0,所以f
=-f
(0),
若f
(0)=0,显然f
(x)=0有实数根,若f
(0)≠0,f
·f
(0)=-2<0,
又函数f
(x)的图象是连续的,所以f
(x)=0在上必有实数根,
即“~特征函数”至少有一个零点,所以C正确.
对于D,假设f
(x)=ex是“λ~特征函数”,则ex+λ+λex=0对任意的实数x成立,
即eλ+λ=0对任意的实数x成立,而此式有解,所以f
(x)=ex是“λ~特征函教”,所以D正确.]
3.[高斯函数](2020·长沙长郡中学模拟)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享有“数学王子”的称号,用其名字命名的“高斯函数”为:设x∈R,用[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则y=[x]称为高斯函数,例如[-2.1]=-3,[3.1]=3.已知函数f
(x)=,则函数y=[f
(x)]的值域是(  )
A.{0,1}
B.(0,2)
C.(0,1)
D.{-1,0,1}
A [法一:因为f
(x)===2-∈(0,2),
所以当f
(x)∈(0,1)时,y=[f
(x)]=0;当f
(x)∈[1,2)时,y=[f
(x)]=1.
所以函数y=[f
(x)]的值域是{0,1}.故选A.
法二:因为y=[f
(x)]不可能为小数,所以排除B,C;
又2x>0,所以f
(x)=>0,所以y=[f
(x)]≠-1,排除D.故选A.]
4.[多选][狄利克雷函数]德国著名数学家狄利克雷在数学领域成就显著,函数f
(x)=被称为狄利克雷函数,其中R为实数集,Q为有理数集,关于函数f
(x)有如下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是(  )
A.f
(f
(x))=0
B.函数f
(x)是偶函数
C.任取一个不为零的有理数T,f
(x+T)=f
(x)对任意的x∈R恒成立
D.存在三个点A(x1,f
(x1)),B(x2,f
(x2)),C(x3,f
(x3)),使得△ABC为等边三角形
BCD [对于A,当x为有理数时,f
(x)=1,f
(f
(x))=f
(1)=1,故A是假命题.
对于B,若x∈Q,则-x∈Q;若x∈?RQ,则-x∈?RQ,所以,无论x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都有f
(-x)=f
(x),即函数f
(x)为偶函数,故B是真命题.
对于C,当x为有理数时,x+T为有理数,满足f
(x+T)=f
(x)=1;当x为无理数时,x+T为无理数,满足f
(x+T)=f
(x)=0,故C是真命题.
对于D,当A,B,C三点满足A,B(0,1),C时,△ABC为等边三角形,故D是真命题.]
5.[多选][函数的凹凸性]设f
′(x)是函数f
(x)的导函数,若f
′(x)>0,且?x1,x2∈R(x1≠x2),f
(x1)+f
(x2)<2f
,则下列选项中一定正确的是(  )
A.f
(2)<f
(e)<f
(π)
B.f
′(π)<f
′(e)<f
′(2)
C.f
(2)<f
′(2)-f
′(3)<f
(3)
D.f
′(3)<f
(3)-f
(2)<f
′(2)
ABD [因为f
′(x)>0,所以f
(x)在R上单调递增.
?x1,x2∈R(x1≠x2),恒有f
(x1)+f
(x2)<2f

即<f

所以y=f
(x)的图象是向上凸起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f
(2)<f
(e)<f
(π),故A项正确;
因为f
′(x)反映了函数f
(x)图象上各点处的切线的斜率,
由图可知,随着x的增大,f
(x)的图象越来越平缓,即切线的斜率越来越小,
所以f
′(π)<f
′(e)′(2),故B项正确;
因为表示点A(2,f
(2))与B(3,f
(3))连线所在直线的斜率kAB,所以结合图可知f
′(3)<kAB<f
′(2),故D正确;C项无法判断.]
6.[不动点定理](2020·西安模拟)设I是函数y=f
(x)的定义域,若存在x0∈I,使f
(x0)=-x0,则称x0是f
(x)的一个“次不动点”,也称f
(x)在区间I上存在“次不动点”.若函数f
(x)=ax3-3x2-x+1在R上存在三个“次不动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2,0)∪(0,2)
B.(-2,2)
C.(-1,0)∪(0,1)
D.[-1,1]
A [因为函数f
(x)=ax3-3x2-x+1在R上存在三个“次不动点”,
所以ax3-3x2-x+1=-x在R上有三个解,即ax3-3x2+1=0在R上有三个解.
设g(x)=ax3-3x2+1,则g′(x)=3ax2-6x,由题意知a≠0,令g′(x)=0,得3ax2-6x=0,解得x=0或x=.
①当a>0时,由g′(x)>0得x>或x<0;由g′(x)<0得0<x<.
要使g(x)=ax3-3x2+1有三个零点,则g<0,即a2<4,解得0<a<2.
②当a<0时,由g′(x)<0得x>0或x<;由g′(x)>0得<x<0.
要使g(x)=ax3-3x2+1有三个零点,则g<0,即a2<4,解得-2<a<0.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0)∪(0,2),故选A.]
命题点2 新定义、新信息迁移问题
[高考题型全通关]
1.[定义新函数](2020·长春模拟)设函数f
(x)的定义域为D,若满足条件“存在[m,n]?D,使f
(x)在[m,n]上的值域为[km,kn](k∈R且k>0)”,则称f
(x)为“k倍函数”.给出下列结论:①f
(x)=是“1倍函数”;②f
(x)=x2是“2倍函数”;③f
(x)=ex是“3倍函数”.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D [①若f
(x)=是“1倍函数”,则存在[m1,n1]?(-∞,0)∪(0,+∞),使f
(x)在[m1,n1]上的值域为[m1,n1].
若[m1,n1]?(-∞,0),由f
(x)=在(-∞,0)上单调递减,得所以m1n1=1.
令m1=-2,n1=-,则f
(x)=在上的值域为,
所以f
(x)=是“1倍函数”.
②若f
(x)=x2是“2倍函数”,则存在[m2,n2]?R,使f
(x)在[m2,n2]上的值域为[2m2,2n2].
因为f
(x)=x2≥0,所以n2>m2≥0.
又f
(x)=x2在[0,+∞)上单调递增,所以解得m2=0,n2=2,
即f
(x)=x2在[0,2]上的值域为[0,4],所以f
(x)=x2是“2倍函数”.
③若f
(x)=ex是“3倍函数”,则存在[m3,n3]?R,使f
(x)在[m3,n3]上的值域为[3m3,3n3].
因为f
(x)=ex在R上单调递增,所以eq
\b\lc\{\rc\
(\a\vs4\al\co1(f?m3?=e=3m3,,f?n3?=e=3n3,))等价于ex=3x有两个不等实根.
记g(x)=ex-3x,现证g(x)有两个零点,
g′(x)=ex-3,令g′(x)=ex-3=0,解得x=ln
3,
即函数g(x)=ex-3x在(-∞,ln
3)上单调递减,在(ln
3,+∞)上单调递增.
又g(ln
3)=eln
3-3ln
3=3-3ln
3=3ln<0,g(-1)=e-1+3>0,g(2)=e2-6>0,所以g(x)=0有两个零点.
即ex=3x有两个不等实根,所以存在[m3,n3]?R,使f
(x)=ex在[m3,n3]上的值域为[3m3,3n3].
所以f
(x)=ex是“3倍函数”.
综上所述,①②③均正确.故选D.]
2.[设置新概念](2020·南京师大附中模拟)已知函数f
(x)的定义域为D,若存在闭区间[a,b]?D,使得f
(x)满足①f
(x)在[a,b]上是单调函数,②f
(x)在[a,b]上的值域为[2a,2b],则称区间[a,b]为f
(x)的“倍增区间”.下列函数存在“倍增区间”的是(  )
A.f
(x)=x+1(x∈R)
B.f
(x)=x2(x≥0)
C.f
(x)=x+(x>0)
D.f
(x)=3x(x∈R)
B [对于A,f
(x)=x+1(x∈R)在[a1,b1](a1<b1)上单调递增,则x+1=2x没有两个不同的解,所以A不正确.
对于B,f
(x)=x2(x≥0)在[a2,b2](0≤a2<b2)上单调递增,则根据题意知x2=2x在x≥0时有两个不同的解,易得解为x1=0,x2=2,符合题意,所以B正确.
对于C,f
(x)=x+(x>0)在[a3,b3](1≤a3<b3)上单调递增,则x+=2x在x>1时没有两个不同的解;同理得,f
(x)的任意单调区间都不符合题意,所以C不正确.
对于D,f
(x)=3x(x∈R)在[a4,b4](a4<b4)上单调递增,则曲线y=3x与直线y=2x没有交点,即3x=2x没有两个不同的解,所以D不正确.故选B.]
3.[设置新信息](2020·全国卷Ⅱ)0?1周期序列在通信技术中有着重要应用.若序列a1a2…an…满足ai∈{0,1}(i=1,2,…),且存在正整数m,使得ai+m=ai(i=1,2,…)成立,则称其为0?1周期序列,并称满足ai+m=ai(i=1,2,…)的最小正整数m为这个序列的周期.对于周期为m的0?1序列a1a2…an…,C(k)=aiai+k(k=1,2,…,m-1)是描述其性质的重要指标.下列周期为5的0?1序列中,满足C(k)≤(k=1,2,3,4)的序列是(  )
A.11010…
B.11011…
C.10001…
D.11001…
C [对于A,因为C(1)==,C(2)==,不满足C(k)≤,故A不正确;对于B,因为C(1)==,不满足C(k)≤,故B不正确;对于C,因为C(1)==,C(2)==0,C(3)==0,C(4)==,满足C(k)≤,故C正确;对于D,因为C(1)==,不满足C(k)≤,故D不正确.综上所述,故选C.]
命题点3 设置新情境
[高考题型全通关]
1.[与其他学科融合]已知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因此又名足球烯,C60是单纯由碳原子结合形成的稳定分子,它有60个顶点和若干个面,各个面的形状为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结构如图所示.已知其中正六边形的面为20个,则正五边形的面的个数为
(  )
A.10
B.12
C.16
D.20
B [由结构图知:每个顶点同时在3个面内,所以正五边形的面的个数为=12,故选B.]
2.[与社会热点结合](2020·长沙模拟)某市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前夕,在全市高中学生中进行“我和‘一带一路’”的学习征文,对收到的稿件进行分类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全市高一年级共交稿2
000份,则全市高三年级的交稿数为(  )
A
2
800
B.3
000  C.3
200  D.3
400
D [全市高一年级共交稿2
000份,交稿数在总交稿数中占=,所以总交稿数为2
000÷=9
000,全市高二年级的交稿数占总交稿数的=,所以全市高三年级的交稿数占总交稿数的1--=,所以全市高三年级的交稿数为9
000×=3
400.故选D.]
3.[与生产实际结合]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某科研机构研究发现,某品种中医药的成分甲的含量x(单位:克)与药物功效y(单位:药物单位)之间的关系为y=10x-x2.检测这种药品同一个批次的5个样本,得到成分甲的含量的平均值为4克,标准差为克,则估计这批这种药品的药物功效的平均值为
(  )
A.22药物单位
B.20药物单位
C.12药物单位
D.10药物单位
A [设5个样本的成分甲的含量分别为x1,x2,x3,x4,x5,其平均值为,标准差为s,5个样本的药物功效分别为y1,y2,y3,y4,y5,其平均值为,则=4,s=,
所以s2=[(x1-)2+(x2-)2+…+(x5-)2]=2,
所以(x1-)2+(x2-)2+…+(x5-)2=10,
所以(x+x+…+x)-2(x1+x2+…+x5)+52=10,
所以(x+x+…+x)-2×5×+52=10,
所以(x+x+…+x)-52=10,
所以x+x+…+x=90,
则y1+y2+…+y5=10(x1+x2+…+x5)-(x+x+…+x)=110,则=22,
所以估计这批这种药品的药物功效的平均值为22药物单位.故选A.]
4.[与生活实际结合](2020·丰台模拟)某快递公司的四个快递点A,B,C,D按如图所示的形状分布,每个快递点均已配备快递车10辆.因业务发展需要,需将A,B,C,D四个快递点的快递车分别调整为5辆,7辆,14辆,14辆,要求只能在相邻的两个快递点间进行调整,且每次只能调整1辆快递车,则(  )
A.最少需要调整8次,相应的可行方案有1种
B.最少需要调整8次,相应的可行方案有2种
C.最少需要调整9次,相应的可行方案有1种
D.最少需要调整9次,相应的可行方案有2种
D [结合图分析如下:
(1)A→D调5辆,D→C调1辆,B→C调3辆,共调整:5+1+3=9(次).
(2)A→D调4辆,A→B调1辆,B→C调4辆,共调整:4+1+4=9(次).
故选D.]
5.[多选][与现代科技结合]一个机器人一秒前进一步或后退一步,程序设计师设计的程序是让机器人以“先前进3步,再后退2步”的规律移动.如果将机器人放在数轴的原点,面向正方向在数轴上移动(1步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令P(n)表示第n秒机器人所在的点对应的实数,且记P(0)=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P(3)=3
B.P(5)=1
C.P(2
017)>P(2
006)
D.P(2
003)<P(2
006)
ABC [由题意可知P(0)=0,P(1)=1,P(2)=2,P(3)=3,P(4)=2,P(5)=1,…,以此类推得,P(5k)=k(k为正整数),p(5k+1)=k+1,p(5k+2)=k+2,p(5k+3)=k+3,因此P(2
003)=403,P(2
006)=402,P(2
007)=403,故P(2
003)>P(2
006),P(2
007)>P(2
006),故A,B,C正确,D错误.]
6.[与“五育”结合]图①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简称ICME-7)的会徽图案,会徽的主体图案是由如图②所示的一连串直角三角形演化而成的,其中OA1=A1A2=A2A3=…=A7A8=1,如果把图②中的直角三角形继续作下去,记OA1,OA2,…,OAn的长度构成的数列为{an},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________.
图①         图②
 [由题意知OA1=A1A2=A2A3=…=A7A8=1,且△OA1A2,△OA2A3,…,△OA7A8都是直角三角形,所以a1=1,且a=a+1,
所以数列{a}是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a=1+(n-1)×1=n.
又an>0,所以an=.
所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
命题点4 数据分析题、开放题及结构不良题等
[高考题型全通关]
1.有一道解三角形的题,因为纸张破损,在划横线地方有一个已知条件看不清.具体如下: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已知角B=45°,a=,________,求角A.
若已知正确答案为A=60°,且必须使用所有已知条件才能解得,则选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已知条件是(  )
A.C=75°
B.b=
C.bcos
A=acos
B
D.S△ABC=
D [由于正确答案为A=60°,故C=180°-60°-45°=75°=45°+30°,根据正弦定理=,解得c=.
故一个符合要求的已知条件可以是c=.
而选项中没有该选项,但由S△ABC=,
即acsin
B=,
得c==.
也就是给出S△ABC=,使用所有已知条件能解出正确答案为A=60°.故选D.]
2.设α,β是空间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α及β外的两条不同直线.从“①m⊥n;②α⊥β;③n⊥β;④m⊥α”中选取三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__(用代号表示).
①③④?②(或②③④?①) [观察发现,①③④?②与②③④?①是正确的命题.证明如下:
证①③④?②,即证若m⊥n,n⊥β,m⊥α,则α⊥β.因为m⊥n,n⊥β,则m?β或m∥β,又m⊥α,故可得α⊥β,命题正确;
证②③④?①,即证若n⊥β,m⊥α,α⊥β,则m⊥n.因为m⊥α,α⊥β,则m?β或m∥β,又n⊥β,故可得m⊥n,命题正确.]
3.(2020·门头沟区一模)在党中央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特别是全体一线医护人员的奋力救治,二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控制.如图是国家卫健委给出的全国疫情通报,甲、乙两个省份从2月7日到2月13日一周的新增“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的折线图如下:
根据图中甲、乙两省的数字特征进行比对,通过比较把你得到最重要的两个结论写在下列的空白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甲省控制较好,确诊人数趋于减少;
②乙省确诊人数相对稳定,也向好的趋势发展.(答案不唯一)
4.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E为CD上的动点,当四边形ABCD满足__________时,体积VP?AEB恒为定值.(写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答案即可)
CD∥AB [设四棱锥P?ABCD的高为h,则VP?AEB=S△AEBh,所以S△AEB一定时,VP?AEB才恒为定值.
因为S△AEB=AB·h′(h′是△AEB的高),所以h′一定时,
S△AEB是定值,此时需要CD∥AB.
故四边形ABCD满足CD∥AB时,VP?AEB恒为定值.]
13/1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