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老高考数学(理)二轮复习选择+填空 精讲11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表面积、体积课件(28张PPT)+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版老高考数学(理)二轮复习选择+填空 精讲11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表面积、体积课件(28张PPT)+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29 20:34:53

文档简介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表面积、体积
命题点1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展开图、截面图
 三视图、展开图、截面图中的几何度量
(1)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①在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根据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直观图,能快速确定几何体中线面位置关系;②根据“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的原则由三视图确定对应几何体中的量.
(2)空间几何体表面距离最短问题:其解题思路常常是将几何体展开.一般地,多面体以棱所在的直线为剪开线展开,旋转体以母线为剪开线展开.
(3)空间几何体的三类截面:轴截面、横截面与斜截面.利用截面图可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解决.
[高考题型全通关]
1.(2020·全国卷Ⅱ)如图是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这个多面体某条棱的一个端点在正视图中对应的点为M,在俯视图中对应的点为N,则该端点在侧视图中对应的点为(  )
A.E
B.F
C.G
D.H
A [该几何体是两个长方体拼接而成,如图所示,显然选A.
]
2.[高考改编]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面体最长的棱长与最短的棱长的比值是(  )
A.
B.
C.
D.
D [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还原该四面体P?ABC.如图所示,其中最短的棱为AB和BC,最长的棱为PC.因为正方体的棱长为2,所以AB=BC=2,PC=3,所以该四面体最长的棱长与最短的棱长的比值为,故选D.]
3.圆锥的母线长为l,过顶点的最大截面的面积为l2,则圆锥底面半径与母线长的比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D [设圆锥的高为h,过顶点的截面的顶角为θ,则过顶点的截面的面积S=l2sin
θ,而0<sin
θ≤1,所以当sin
θ=1,即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取得最大值,故圆锥的轴截面的顶角必须大于或等于90°,得l>r≥lcos
45°=l,所以≤<1.]
4.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AA1=4,若点P从点A出发,沿着正三棱柱的表面,经过棱A1B1运动到点C1,则点P运动的最短路程为(  )
A.5
B.
C.4
D.6
B [将三棱柱展开成如图的图形,让点C1与ABB1A1在同一平面内,C1D⊥AB交A1B1
于Q,则C1Q⊥A1B1,∴A1Q=AD=,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AC1即为所求的最短距离,
因为C1Q=A1C1×sin
60°=×=,所以C1D=+4=,AD=,
所以AC1===.]
命题点2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
 求解几何体的表面积或体积的策略
(1)直接法:对于规则几何体可直接利用公式计算;
(2)割补法:对于不规则几何体,可采用“分割、补体”的思想,采用化整为零或化零为整求解.
(3)轴截面法:对于旋转体的表面积问题,常常借助轴截面求解.
(4)等体积转化法:对于某些动态三棱锥的体积问题,直接求解不方便时,可采用转换底面的方式求解;尤其涉及“空间点到平面的距离”问题,常采用等体积转换法求解.
[高考题型全通关]
1.[高考改编]榫卯(sǔn
mǎo)是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进去的部分叫卯,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代表建筑有北京的紫禁城、天坛祈年殿、山西悬空寺等,如图是一种榫卯构件中榫的三视图,则该榫的表面积和体积为(  )
A.8+16π,2+8π
B.9+16π,2+8π
C.8+16π,4+8π
D.9+16π,4+8π
A [由三视图知该榫头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方为长方体(底面为边长是1的正方形,高为2),下方为圆柱(底面圆半径为2,高为2).
其表面积为圆柱的表面积加上长方体的侧面积,
所以S=2×+2×+4×=8+16π.
其体积为圆柱与长方体体积之和,所以V=×2+1×1×2=8π+2.故选A.]
2.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三棱锥D1?AB1C的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比为________.
1∶ [设正方体棱长为1,则其表面积为6,三棱锥D1?AB1C为正四面体,每个面都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其表面积为4×××=2,所以三棱锥D1?AB1C的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比为1∶.]
3.[高考改编]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cm3.
 [根据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下部是一个高为1,底面半径为1的圆锥.上部是一个高为3的圆柱被一个斜平面所截后的一部分,底面半径是1.
法一:(分割法)几何体的体积是×π×12×1+π×12×=.
法二:(补体法)几何体的体积是×π×12×1+×π×12×(1+3)=.]
4.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3,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1,则当E,F移动时,下列四个结论:
①AE∥平面C1BD;
②四面体ACEF的体积不为定值;
③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
④四面体ACDF的体积为定值.
其中结论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③④ [对于①,如图1,AB1∥DC1,
易证AB1∥平面C1BD.
同理AD1∥平面C1BD,且AB1∩AD1=A,AB1,AD1?平面AB1D1,
所以平面AB1D1∥平面C1BD.
又AE?平面AB1D1,所以AE∥平面C1BD,①正确.
图1        图2
对于②,如图2,S△AEF=×1×=,
点C到平面AEF的距离为点C到平面AB1D1的距离d为定值,
所以VA?CEF=VC?AEF=××d=d为定值,所以②错误;
对于③,如图3,S△BEF=×1×3=,点A到平面BEF的距离为A到平面BB1D1D的距离d′为定值,
所以VA?BEF=××d′=d′为定值,③正确;
图3       图4
对于④,如图4,四面体ACDF的体积为VA?CDF=VF?ACD=××3×3×3=为定值,④正确.]
[教师备选]
1.若正三棱锥A?BCD中,AB⊥AC,且BC=1,则三棱锥A?BCD的高为(  )
A.
B.
C.
D.
A [设三棱锥A?BCD的高为h.依题意得AB,AC,AD两两垂直,且AB=AC=AD=BC=,△BCD的面积为×12=.
由VA?BCD=VB?ACD得S△BCD·h=S△ACD·AB,
即××h=×××,
解得h=,即三棱锥A?BCD的高h=.]
2.已知一个三棱锥的所有棱长都是,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
 [记所有棱长都是的三棱锥为P?ABC,如图所示,取BC的中点D,连接AD,PD,作PO⊥AD于点O,则PO⊥平面ABC,且OP=×=,故三棱锥P?ABC的体积V=S△ABC·OP=××()2×=.]
7/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