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与推理证明
命题点1 算法
程序框图中2类常考问题的解题技巧
(1)运行结果问题:先明确所给框图的类型,再顺次执行运算流程,尤其注意循环结构中的三个量:初始值、累加(积)变量和控制循环的变量,此类问题可采用列举法求解.
(2)框图完备问题:对于补充循环结构的判断条件问题,可创造参数的判断条件为“i>n?”或“i<n?”,然后找出运算结果与条件的关系,反解出条件即可;对于补全循环体问题,可依据算法原理解决.
[高考题型全通关]
1.(2020·南阳一中模拟)如图是求的算法框图,图中空白框中应填入( )
A.A=2+
B.A=
C.A=
D.A=
C [看最外层根号,知循环体为A=,循环次数为2,验证:
第一步:A=,k=1<3,是,满足条件;
第二步:A=,k=2<3,是,满足条件;
第三步:A=,k=3,否,输出A=,
验证后正确,则A=.故选C.]
2.(2020·保定一模)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若输入的x∈(-1,6),则输出的y∈( )
A.(0,7)
B.
C.[0,7]
D.eq
\b\lc\[\rc\](\a\vs4\al\co1(0,))
C [该程序的功能是计算并输出变量
y=的值.
若输入的x∈(-1,6),
则x∈(-1,2]时,y=x2∈[0,4];
x∈(2,5]时,y=2x-3∈(1,7];
x∈(5,6)时,y=∈eq
\b\lc\(\rc\)(\a\vs4\al\co1(,));
综上,输出的y∈[0,7].故选C.]
命题点2 推理证明
三类推理的解题要点
(1)归纳推理题的3步骤:发现共性、归纳推理、检验结论;
(2)类比推理题的3个关键:定类、类比和检验;
(3)逻辑推理的解题绝招:假言判断.即假设一种情况成立或不成立,然后以此为出发点,联系条件,判断是否与题设条件相符合.
[高考题型全通关]
1.[高考改编]若一个人下半身长(肚脐至足底)与全身长的比近似为,堪称“身材完美”,且比值越接近黄金分割比,身材看起来越好.若某人着装前测得头顶至肚脐长度为72
cm,肚脐至足底长度为103
cm,根据以上数据,作为形象设计师的你,对此人的着装建议是( )
A.身材完美,无需改善
B.可以戴一顶合适高度的帽子
C.可以穿一双合适高度的增高鞋
D.同时穿戴同样高度的增高鞋与帽子
C [因为=≈0.589<0.618,
所以要增加下身长度,
故可以穿一双合适高度的增高鞋.故选C.]
2.(2020·福州一模)某校开设了素描、摄影、剪纸、书法四门选修课,要求每位同学都要选择其中的两门课程.已知甲同学选了素描,乙与甲没有相同的课程,丙与甲恰有一门课程相同,丁与丙没有相同课程.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丙有可能没有选素描
B.丁有可能没有选素描
C.乙丁可能两门课都相同
D.这四个人里恰有2个人选素描
C [因为甲选择了素描,所以乙必定没选素描.
那么假设丙选择了素描,则丁一定没选素描;
若丙没选素描,则丁必定选择了素描.
综上,必定有且只有2人选择素描,选项A,B,D判断正确.不妨设甲另一门选修为摄影,则乙素描与摄影均不选择,则对于素描与摄影可能出现如下两种情况:
情形一:
甲
乙
丙
丁
素描
√
×
√
×
摄影
√
×
×
√
情形二:
甲
乙
丙
丁
素描
√
×
×
√
摄影
√
×
√
×
由上表可知,乙与丁必有一门课程不相同,因此C不正确.故选C.]
3.(2020·潍坊模拟)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10行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 )
A.13
B.39
C.48
D.58
C [由排列的规律可得,第n-1行结束的时候共排了1+2+3+…+(n-1)==个数,
则第n行的第一个数字为+1,
则第10行的第一个数字为46,故第10行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48.故选C.]
4.在《九章算术》方田章圆田术(刘徽注)中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注述中所用的割圆术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
中“…”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x,这可以通过方程=x确定出来x=2,类似不难得出1+=________.
[令1+=t(t>0),
由1+=t,解得t=,
∵t>0,∴t=.]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