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吸烟让自己受到伤害的同时,也造成周围的人“被动吸烟”。对其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2.下列过程中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的有( )
A.酒精灯忘记盖帽,长时间酒精变少
B.将蔗糖溶入水中形成有甜味的糖水
C.煮饭时,火过猛饭被烧焦
D.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小于200mL
3.下列关于过氧化氢(H2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B.过氧化氢是混合物
C.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间的质量比为1:16
D.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
)
序号
现象
解释
A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
水分子变大了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
蔗糖溶解在水里
蔗糖分于比水分子小。
D
打气筒给气球充气
气体分子间隔变大
A.A
B.B
C.C
D.D
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原子中一个原子质量最大的是硅
B.三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2g
6.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④均达到稳定结构
B.①④形成的化合物是AlCl3
C.图中共有五种元素
D.⑤中的值为14
7.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是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干冰升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的氧分子更多
8.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二氧化硫
B.空气
C.氩气
D.加碘食盐
9.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在不断运动”解释的是( )
A.大风吹过,尘土飞扬
B.墙内开花墙外香
C.湿衣服经过晾晒变干
D.红墨水滴入水中,水变红
10..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水五氧化二磷空气
B.水银氯酸钾食醋
C.臭氧二氧化碳矿泉水
D.干冰水垢葡萄糖
1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1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碘酒是混合物
含有不同种分子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气体受热膨胀
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增大
D
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液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原子构成
A.A
B.B
C.C
D.D
13.下列符号既表示该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
)
A.H2
B.Cu
C.2K
D.O
14.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单质
C.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点燃可燃性气体有可能引发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纯度
15.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各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55g
B.葡萄糖酸锌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C.一个葡萄糖酸锌分子中含有48个原子
D.葡萄糖酸锌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二、填空题
16.科学研究证实,物质从宏观上讲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上讲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填空。
(1)水是由氧、氢两种________组成的。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________。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
(4)体温计中的汞是由汞________构成的。
(5)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________构成的。
17.用化学用语填空:⑴
氢元素______;
⑵
2个氧分子_______;⑶
构成氯化钠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是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示意图。请从物质组成,分子构成这两个角度各写出一条你能得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题意填写下列空格:
(1)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若X等于12,则该微粒表示_____(填“阳”或“阴”)离子,离子符号为____.在N、、三种符号中,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____.
(2)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氯化钠是____由构成的;二氧化硫是由______构成的;金是由______构成的。(填粒子的名称)
20.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人类的生活和化学密不可分。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最轻的气体_______;
②3个亚铁离子______;
③空气中最多的元素_______;
④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正确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请你按要求填空:
①如澄清石灰水,其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钙,写出其阴离子的符号______,它与CO2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处的物质类别是_____。如氧气,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填名称)
③如水(H2O),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1.有A、B、C、D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原子第三电子层比第二电子层少1个电子,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以及D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所得粒子均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请写出:
(1)上述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
(2)画出A原子和C原子结构示意图:A原子_________________;C原子_____________。
22.已知A、B、C、D四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的元素,B的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C、D形成的化合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名称或元素符号:A_____、B_____;
(2)写出A、C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3)画出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从A的原子结构分析,A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可能为_____。
(4)B、D两种元素按质量比3:16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四、实验题
23.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或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红磷必须过量的原因是_____,点燃红磷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完毕,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没有达到总容积五分之一,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写一条即可)
(2)B实验中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现象,你认为可能原因是_____(写一条即可)。
(3)C实验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
(4)D实验的目的是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4.如图所示,将滴在酚酞溶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提示:酚酞退氨水变红色)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A仪器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
五、计算题
25.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居民的食用盐必须加碘,简称碘盐。
(1)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则碘酸钾中钾、碘、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碘酸钾中钾、碘、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4)42.8g碘酸钾中含碘元素多少克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6.硫酸亚铁(FeSO4)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天共需补充5.6mg铁元素,服用的药物中相当于硫酸亚铁多少mg?(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A
6.C
7.C
8.C
9.A
10.C
11.A
12.D
13.B
14.D
15.B
16.元素分子原子原子离子
17.
H
2O2
Na+和Cl-
18.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19.阳
Mg2+
2N2
钠离子和氯离子
二氧化硫分子
金原子
20.H2
3Fe2+
N
OH-
CO2+Ca(OH)2=CaCO3↓+H2O
单质
氧分子
2H2O2H2↑+
O2↑
【答题空10】分解反应
21.Al
Cl
O
Na
22.氢或H
碳或C
H2O,H2O2
+1
CS2
23.将装置内氧气全部消耗完
4P
+
5O22P2O
装置漏气,红磷量过少,未等冷却到室温读数(合理即可)
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氧气的浓度过低,铁丝生锈(合理即可)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分子不断的运动,氨气分子运动酚酞溶液中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
探究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不同
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吸入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24.胶头滴管
滤纸上的酚酞自右向左依次变红(合理即可)
酚酞与氨水的位置滴反了(合理即可)
25.1:1:3
39:127:48
214
25.4g
2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