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后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后作业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16 09:3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初中化学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后作业
一、单选题
1.经测定某尿素[CO(NH2)2]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4
B.该样品可能是纯净物
C.该样品中可能混有氯化铵
D.该样品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70.0%
2.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空气中体积含量
B.物质中元素种类
C.气体密度的大小
D.物质的热稳定性
3.向FeO和Fe2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0g含硫元素3.2%的溶液。将反应后溶液蒸干得晶体(不含结晶水)14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提示:FeO
+
H2SO4
=
FeSO4
+
H2O)
A.73.3
%
B.74.4%
C.75.0%
D.76.8%
4.葡萄糖溶液是将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溶于水形成的。某温度下一定质量的葡萄糖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该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5%
B.10%
C.25%
D.60%
5.某元素R的化合价是奇数(不变化合价),已知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R的化合价为(  )
A.
B.
C.
D.
6.明胶,可以在制药与食品工业中使用。明胶里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某蛋白质在人内水解产物之一为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9H11O2N)。下列对相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苯丙氨酸分子有23个原子构成
B.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C.苯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质量比为9:11:2:1
D.苯丙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在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6%
B.31%
C.66%
D.无法确定
8.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两个氮分子:2N2
②两个铁离子:2Fe3+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O
④: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⑤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⑥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S
⑦为节约用水,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⑧“CO32﹣”右上角的“2”:每个碳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9.在由NaHS、MgSO4、Na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75
a%
B.1-1.75
a%
C.1.25
a%
D.无法计算
10.以下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
B
C
D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电解水生成两种气体
A.A
B.B
C.C
D.D
11.许多著名化学家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有关化学家与他们的成就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侯德榜–创立了联合制碱法
B.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C.卢瑟福–发现了电子
D.门捷列夫–创设了元素周期表
12.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的值为12
B.丁属于化合物
C.当丁为5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g
D.当甲为2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13.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是氮元素的价类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点所示物质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
B.氮的氧化物中b点所示物质含氮量最高
C.e、f点所示物质都含有氢元素
D.h、i点所示物质可用熟石灰鉴别
14.我们常用原子利用率来衡量化学反应过程的原子经济性,其计算公式为:下面是联合工艺法制备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lO2的反应原理:
①电解氯化钠溶液NaCl+3H2ONaC1O3+3H2↑
②氢气与氯气合成氯化氢
③生成二氧化氯2NaClO3+4HCl=2NaCl+2ClO2↑+Cl2↑+2H2O
此方法的原子利用率最大为(  )
A.37.6%
B.53.6%
C.62.2%
D.94.4%
1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氧气、氮气、水蒸气和一种初中化学学习过的气体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W
氧气
氮气
水蒸气
反应前质量/g
68
100
2
2
反应后质量/g
X
4
58
110
A.X的值为0
B.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W中含有氧元素
D.生成的氮气和水蒸气质量之比为14:27
二、综合题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问题:
(1)往试管里装入粉末状固体时,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__________(选填“上部”、“中部”或“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2)图1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请指出该装置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
(3)利用图2装置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时观察到烧杯________(选填“A”或“B”)中溶液变红。
(4)图3是过滤的装置,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图4是常见的气体收集装置,已知二氧化硫是一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若收集二氧化硫,则应选用图4中的__________(选填“X”、“Y”或“Z”)。
17.氢气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且生成物只有水,“氢能”将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
(1)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则氢分子是___(填序号),该反应中A、D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
(2)某化学家根据“原子经济”的思想设计制备氢气的反应步骤如下图:

图中Ⅳ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在整个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
(3)科学家正致力于利用太阳能和水制取氢气的研究(如图),写出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利用该方法获得氢能的优点___________。
18.过氧化钙(
CaO2)微溶于水,溶于酸,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多功能化合物。以下是制备过氧化钙的工艺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
X
是________。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
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所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下列是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时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
B
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
C
漏斗下端管尖紧靠烧杯内壁
D
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3)过氧化钙是氧化物吗?________
(填“是”或“否”).写出由物质
A
反应生成CaO2·8H2O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D3.A4.B5.D6.A7.B8.D9.B10.B11.C12.D13.B14.D15.C
16.底部
未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表述意思正确即可)
A
引流
Y
17.C
1︰1
HgBr2+CaOCaBr2+HgO
CaBr2、HgO
2H2O2H2↑+O2↑/2H2O2H2↑+O2↑
资源丰富、无污染/节约化石能源
18.CO2
Ca(OH)2+CO2=CaCO3↓+H2O
引流
C

CaO+H2O2+7H2O=CaO2·8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