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题(二
)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细心读题,谨慎填写。(
每空2分,共40分)
1.2吨=(
)千克
8000克=(
)
千克
2.一瓶洗衣液重500克,4瓶重(
)克,就是(
)千克。
3.在□÷6
=36.....
□,中要使被除数最大,则被除数是(
)。
4.一个因数是72,是另一个因数的8倍,这两个因数的积是(
)
5.是(
)
个,是3个(
)。
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米,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米。
7.
8.小明带3元钱去买铅笔,每支铅笔4角钱,他最多能买(
)支铅笔。
9.720里面连续减去(
)
个6
,结果为0。
10.估算398×9等于多少?可以把398看成(
),再乘9,约等于(
)。
11.0乘任何数都得(
),0除以(
)数都得0。
12.如果被除数是除数的6倍,那么商是(
)。
13.把723盆花平均放进6个花坛中,平均每个花坛放(
)盆,还剩(
)盆。
二、缜密思考,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7分)
1.小平吃了一根火腿肠的,小军吃了一个面包的,他俩吃得一样多。(
)
2.在东和北之间的方向是东北方向。(
)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0米,宽是25米,周长是55米。(
)
4.一个三位数除以9,商一定是两位数。(
)
5.106
×4的积是4024。(
)
6.在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
7.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围成的最大长方形的周长比围成的最大正方形的周长要长。(
)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
每题1分,共7分)
1.(
)
,括号里应填(
)。
A.
>B.
=
2.左图中,图A的周长(
)图
B的周长。
A.
>B.<.C.
=
3.下面图中,经过平移可以重合的是(
)。
4.一根铁丝平均剪成7段,李师傅用去3段,王师傅用去2段,剩下的铁丝是原来铁丝的(
)
。
A.
B.
c.
5.44÷□=8.....4.
□中填(
)。
A.3
B.4
C.5
6.300分(
)3
小时。
A.
>
B.
<
C.
=
7.电风扇的扇叶的运动是(
)
现象。
A.旋转B.平移C.什么也不是
四、注意审题,认真计算。(共33分)
1.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共12分)
+
=
-=
-=
-=
30×7=
63÷3=
540÷6=
44×2
=
884÷4
=
24×5=
2.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12分)
830
×6
=
206×7
=
93
÷6=
294÷7
=
213×4
=
446÷4
=
3.脱式计算。(
每题3分,共9分)
125×8+810
855÷
(75-70)
864-64×
10
五、按照要求,细致操作。(共7
分)
1.看分数涂色。(3
分)
2.分别连出平移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4
分)
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共26分)
1.李老师每天步行上班,平均每分钟走65米,从家到学校要用9分钟,请算出李老师家到学校有多远。(5
分)
2.一个商场要为灾区运送下列物资:
用一辆载质量为
5吨的卡车要运多少次才能全部运完?
(5
分)
3.教室外有一边靠墙的长方形花坛(如图),用篱笆围起来,需要多少米的篱笆?
(5
分)
4.每个书包128元,妈妈带了500元钱,买.4个书包够吗?
(5分)
5.一批《少年文艺》书,计划每捆包5本,实际打捆时每捆包了6本,结果一共包了112捆还剩3本,那么原计划能包多少捆?(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