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刊
邓小平
1904年—1997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拨乱反正
阳春市第三中学 八年级 陈彩云
尽扫残霾见真知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概况:
3、意义:
阅读书本34页到35页,并完成《导学案》的知识填空
“两个凡是”方针引起不满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背景: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仍是:阶级斗争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两 个 凡 是”
阶级斗争为纲
尽扫残霾见真知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否定
“两 个 凡 是”
尽扫残霾见真知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尽扫残霾见真知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概括:
3、意义:
“两个凡是”方针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背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拨云见日定国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拨云见日定国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地点
内容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意义
1978.12
北京
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提示:观看视频,结合书本35—36页内容,完成表格。
拨云见日定国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材料研读
问题三:
“文革”十年动乱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1977年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超过2亿,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
—— 《<文化大革命>简史》
问题二: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问题四:
毛主席热爱我热爱,毛主席支持我支持,毛主席指示我照办,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问题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拨云见日定国是
“两个凡是”
以阶级 斗争为纲
国民经济损失巨大
盲目 个人崇拜
——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拨云见日定国是
思想 路线
政治 路线
组织 路线
——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两个凡是”
以阶级斗争为纲
国民经济损失巨大
盲目个人崇拜
邓小平
领导集体
拨云见日定国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有哪一次同样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
历史学家胡绳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彻底纠正了“ ”的思想错误
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肯定了 的领导地位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
毛泽东
左
邓小平
是__以来党的历史上深远意义的转折
建国
纠正了 等人
在军事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博古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时期的遵义会议
拨云见日定国是
沉冤得雪强法制
——拨乱反正
三、拨乱反正
3、 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
乱反正的完成。
平反冤假错案
4、教育工作的拨乱反正: 。
1、主要内容: 。
2、典型事件: 。
平反冤假错案
70多万人摘掉了资产阶级的帽子;
300多万名干部的冤案得到平反;
440万人摘掉了地主、富农的帽子;
2000多万人的政治命运得到了改变;
两亿多受冤假错案诛连的人得到解救。
沉冤得雪强法制
——拨乱反正
沉冤得雪强法制
——拨乱反正
三、拨乱反正
3、 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
乱反正的完成。
平反冤假错案
4、教育工作的拨乱反正: 。
1、主要内容: 。
2、典型事件: 。
恢复刘少奇的名誉
沉冤得雪强法制
——拨乱反正
三、拨乱反正
沉冤得雪强法制
——拨乱反正
三、拨乱反正
3、 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
乱反正的完成。
平反冤假错案
4、教育工作的拨乱反正: 。
1、主要内容: 。
2、典型事件: 。
恢复刘少奇的名誉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标志思想上的
拨乱反正完成
沉冤得雪强法制
——拨乱反正
三、拨乱反正
3、 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
乱反正的完成。
平反冤假错案
4、教育工作的拨乱反正: 。
1、主要内容: 。
2、典型事件: 。
恢复刘少奇的名誉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1982年)
(1979年)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应该是
是从1978年开始的”。
——法学家李步云
沉冤得雪强法制
——拨乱反正
引
发
思想
基础
中心转移
保
障
“两个凡是”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思想解放运动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平反冤假错案
—加强民主法制
2.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 )
①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②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1.“文革”结束以后“左”的错误继续发展的表现是 ( )
?A.大搞斗私批修 B.坚持“两个凡是”
?C.制造冤假错案 D.阻止邓小平复出
B
D
3.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
?A.“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
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C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的建立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5.我国高考制度恢复于( )
A.1976年 B.1977年 C.1978年 D.1979年
6.1980年,中共中央为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平反,在这次平反中被恢复名誉的是( )
A.陈毅 B.邓小平 C.刘少奇 D.叶剑英
B
C
7.“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B
8.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党的诞生 B.曲折探索 C.历史转折 D.动荡岁月
C